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磁共振延迟钆增强预测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置入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
1
作者 宋玲毓 李健 +4 位作者 张闯 杨漫漫 张国星 苏小雅 时向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延迟钆增强(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EG)在预测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置入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VA)事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延迟钆增强(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EG)在预测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置入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VA)事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4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和第六医学中心ICD置入并行LEG检查的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16例,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ICD恰当治疗的VA事件分为VA组7例和无VA组9例。比较2组临床基线特征、LEG特点与发生VA事件的相关性。结果VA组术后透壁性强化、心肌中层强化比例明显高于无VA组(71.4%vs 11.1%,P=0.035;85.7%vs 22.2%,P=0.0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透壁性强化(OR=5.000,95%CI:0.150~166.589,P=0.368)和心肌中层强化(OR=7.000,95%CI:0.217~226.005,P=0.272)不是VA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透壁性强化和心肌中层强化联合预测及单独透壁性强化的诊断效能较好(P<0.05)。结论LEG对预测患者置入ICD后发生VA事件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性 除颤器 植入型 磁共振成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蛋白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韦任 吴雪萍 +3 位作者 周玉杰 钱赓 沙媛 王锦达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3-526,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中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调控钙磷沉积、细胞骨分化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β磷酸甘油和氯化钙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诱导钙化。实验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钙化组、Ripk3^(-/-)组、钙化+Rip... 目的研究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中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调控钙磷沉积、细胞骨分化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β磷酸甘油和氯化钙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诱导钙化。实验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钙化组、Ripk3^(-/-)组、钙化+Ripk3^(-/-)组(联合组)。使用茜素红S染色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情况,同时测定细胞内Ca^(2+)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Western blot法测定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结果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3、7 d的Ripk3表达较钙化前明显增加,14 d的Ripk3表达较7 d明显增加,并达到最高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Ripk3^(-/-)组比较,钙化组Ca^(2+)、碱性磷酸酶活性、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形态发生蛋白2、细胞凋亡率和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钙化组比较,联合组Ca^(2+)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降低[(102.8±12.8)nmol/mg vs(457.1±51.2)nmol/mg,(136.1±15.4)U/mg vs(412.2±46.7)U/mg,P<0.05],Runt相关转录因子2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明显降低(1.07±0.15 vs 1.84±0.23,1.27±0.14 vs 3.01±0.25,P<0.05)。与钙化组比较,联合组细胞凋亡率和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8±3.9)%vs(31.1±4.2)%,1.19±0.14 vs 2.21±0.23,P<0.05]。结论Ripk3通过促进钙磷沉积、细胞骨分化和细胞凋亡起到加重血管钙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作用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类 血管钙化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2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不同性别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25
3
作者 王葛 赵力 李田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3-48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初次就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23例,女性493例,男性730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回顾性分析比较女性与男性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院内病死率差异,用logistic回归分析院内...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初次就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23例,女性493例,男性730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回顾性分析比较女性与男性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院内病死率差异,用logistic回归分析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女性患者年龄、糖尿病、高脂血症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离异或丧偶比例高于男性,吸烟、饮酒比例低于男性(P<0.05,P<0.01)。女性较男性患者LDL-C、TC、TG、红细胞比容、空腹血糖、载脂蛋白(apo)A-Ⅰ、apoB水平更高,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同型半胱氨酸、总胆汁酸、血总胆红素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更低(P<0.05,P<0.01)。女性院内病死率与男性无显著差异(6.7%vs 5.9%,P>0.05)。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是老年女性院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HR=0.894,95%CI:0.808~0.990,P=0.031),年龄及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是老年男性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HR=1.169,95%CI:1.013~1.350,P=0.033;HR=1.008,95%CI:1.002~1.013,P=0.006)。结论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年龄高于男性,危险因素谱方面与老年男性差异显著,值得进一步随访探讨其预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绝经期 冠状血管造影术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吕梦娇 李云芝 +6 位作者 王志超 郑建勇 刘英明 孙琳 李东韬 裘毅钢 李田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93-596,共4页
目的探讨性别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AMI患者605例,男性382例,女性223例,收集入选者基线资料、院内结局等临床资料,以院内死亡为终点构建多因素logisti... 目的探讨性别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AMI患者605例,男性382例,女性223例,收集入选者基线资料、院内结局等临床资料,以院内死亡为终点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老年AMI患者住院病死率为9.1%。女性住院心源性死亡、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酸、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明显低于男性,TG、TC、LDL-C、HDL-C、随机血糖水平明显高于男性(P<0.05,P<0.01)。性别、年龄、KillipⅢ~Ⅳ级、血钾>5.5 mmol/L、血钾<3.5 mmol/L、血尿酸>357μmol/L、eGFR<60 ml/(min·1.73 m^(2))、PCI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为老年AMI患者院内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运重建是影响老年女性AM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1.037~13.914,P=0.044,95%CI:0.058~0.708,P=0.012)。结论性别是影响老年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高脂血症 性别因素 医院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用于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卒中危险分层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秋颖 干卓坤 张添添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心动图用于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卒中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根据CHA_(2) DS_(2)-VASc评分将90例NVAF患者分为低危组(17例)、中危组(40例)及高危组(33例),对比其血清脑钠肽(BNP)、肌钙蛋白Ⅰ(TnⅠ)及超声参数左心房... 目的观察超声心动图用于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卒中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根据CHA_(2) DS_(2)-VASc评分将90例NVAF患者分为低危组(17例)、中危组(40例)及高危组(33例),对比其血清脑钠肽(BNP)、肌钙蛋白Ⅰ(TnⅠ)及超声参数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二尖瓣口舒张期流速(E)、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e’)和左心耳(LAA)排空速度(V LAA)、口部直径(D 1)、内侧壁应变(S内)和外侧壁应变(S外)等。结果高危组BNP明显高于中、低危组(P均<0.05),高危组TnⅠ明显高于低危组(P<0.05)。高危组LAVI明显高于中危组(P<0.05),中危组LAVI明显高于低危组(P<0.05);高危组LAD、e’及E/e’均明显大于低危组(P均<0.05)。高危组V LAA明显低于中、低危组(P均<0.05),中危组V LAA明显低于低危组(P<0.05);高危组D 1、S内及S外均明显高于低危组(P均<0.05)。结论超声心动图LAVI、V LAA和LAA应变等参数对于NVAF患者卒中危险分层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脑卒中 超声心动描记术 危险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5 ESC心肌炎和心包炎管理指南》影像诊断解读——重视无创影像学的诊治价值
6
作者 暴捷 程流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0期1030-1034,共5页
心肌炎与心包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在过去10年间,二者的病理生理学、诊断方法及预后预测等方面的进展使新的、有效的管理策略不断升级。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发布心肌炎和心包炎管理指南以指导临床管理,提出“炎性心肌-心包综合征(IM... 心肌炎与心包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在过去10年间,二者的病理生理学、诊断方法及预后预测等方面的进展使新的、有效的管理策略不断升级。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发布心肌炎和心包炎管理指南以指导临床管理,提出“炎性心肌-心包综合征(IMPS)”这一总括性概念,本文将从无创影像学角度重点对指南中IMPS的诊治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心包炎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心动描记术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 无创影像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