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核心体温的劳力性中暑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特征: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林青伟 宋景春 +6 位作者 宋青 高燕 李海玲 张伟 张玉想 李庆华 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72-1378,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核心体温(Tc)的劳力性中暑(EHI)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11月24家军队医院急诊或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46例EH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的Tc分为Tc<39℃组(n=223)、39℃≤Tc<40℃组(n=... 目的探讨不同核心体温(Tc)的劳力性中暑(EHI)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11月24家军队医院急诊或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46例EH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的Tc分为Tc<39℃组(n=223)、39℃≤Tc<40℃组(n=60)、40℃≤Tc<41℃组(n=35)、41℃≤Tc<42℃组(n=17)和Tc≥42℃组(n=11)。根据是否发生热射病,将346例EHI患者分为热射病组(n=63)与非热射病组(n=283)。收集各组EHI患者的基础资料,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不同Tc组基础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EHI患者发生热射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对EHI患者发生热射病的诊断价值。结果Tc超过39℃时,EHI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升高,且随Tc升高而进一步升高(P<0.05)Tc超过40℃时,EHI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PT延长(P<0.05);Tc超过41℃时,EHI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延长,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PT(OR=1.120,95%CI 1.015~1.236)、D-二聚体(OR=1.322,95%CI 1.129~1.549)、血小板计数(OR=0.991,95%CI 0.985~0.997)是热射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D-二聚体诊断热射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6(95%CI 0.732~0.860,P<0.001),当D-二聚体>0.9μg/ml时,诊断热射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和80%。PT诊断热射病的AUC为0.708(95%CI 0.628~0.788,P<0.001),当PT>16.4 s时,诊断热射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2%和97%。血小板计数诊断热射病的AUC为0.72(95%CI 0.642~0.807,P<0.001),当血小板计数<140×10^(9)/L时,诊断热射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2%和94%。结论EH患者的Tc升高幅度与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T延长、D-二聚体水平升高及血小板计数减少是EHI患者发生劳力性热射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力性中暑 核心体温 凝血功能 D-二聚体 凝血酶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直接打击法与逐步升温法建立经典型热射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小鼠模型的对比及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育妍 李云 +6 位作者 胡婕 宣律 王陆 袁睿 邓子辉 张玉想 康红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93-902,共10页
目的比较两种温度策略建立的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经典型热射病(CHS)小鼠模型的差异。方法将66只雄性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直接热打击(DHS)组(n=28)、逐步升温热打击(SHS)组(n=28)及对照组(n=10)。前两组分别使用4... 目的比较两种温度策略建立的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经典型热射病(CHS)小鼠模型的差异。方法将66只雄性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直接热打击(DHS)组(n=28)、逐步升温热打击(SHS)组(n=28)及对照组(n=10)。前两组分别使用41℃直接打击法及25.0~39.5℃逐步升温法建立CHS小鼠模型。将小鼠放入模拟气候舱,密切观察其活动规律及意识状态,并监测直肠温度(Tr),待达到造模终点后出舱。每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4只小鼠,于热暴露结束后恢复24 h取其血样和肝、肾、肠、肺、脾组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EA)、血尿素氮(BUN)、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采用多因子检测试剂盒测定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水平,并对小鼠不同器官进行组织学观察及病理损伤评分;对剩余小鼠进行72 h生存分析。结果两种热打击策略均可成功建立CHS小鼠模型,但与DHS组比较,SHS组小鼠热暴露的时间较长[(181.61±41.88)min vs.(104.72±18.68)min,P<0.001],脱水百分比较高[(11.59±1.52)%vs.(7.07±1.84)%,P<0.001],72 h内致死率较高(73.68%vs.22.22%,P<0.05)。恢复24 h后,SHS组ALT、AST、CREA、BUN水平均明显高于DHS组[(875.63±241.24)U/L vs.(139.38±188.22)U/L,P<0.01;(2406.75±1008.69)U/L vs.(208.13±149.23)U/L,P<0.01;(79.88±41.39)U/L vs.(18.75±10.51)U/L,P<0.05;(134.33±52.54)U/L vs.(17.75±7.31)U/L,P<0.01],各器官组织病理学评分均明显高于DHS组(P<0.05);此外,SHS组MCP-1水平明显高于DHS组[(22.89±1.97)pg/ml vs.(15.97±3.91)pg/ml,P<0.05],TGF-β水平明显低于DHS组[(936.46±30.17)pg/ml vs.(1453.50±129.81)pg/ml,P<0.001]。结论使用逐步升温法建立的CHS小鼠模型成功率及致死率均较高,各器官损伤较重,是一种更符合CHS病理生理状态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直接热打击 逐步升温热打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在劳力性热射病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江利亚 张玉想 +2 位作者 张志华 王佳兴 毛汉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27-434,共8页
目的探讨自噬在劳力性热射病(EHS)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EHS组、EHS+巴弗洛霉素A1(Baf A1)组、EHS+雷帕霉素(RAPA)组,每组15只。后两组大鼠分别在建模前连续腹腔注射Baf A1及RAPA(1... 目的探讨自噬在劳力性热射病(EHS)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EHS组、EHS+巴弗洛霉素A1(Baf A1)组、EHS+雷帕霉素(RAPA)组,每组15只。后两组大鼠分别在建模前连续腹腔注射Baf A1及RAPA(1 mg/kg,1次/d,连续4 d)。建立大鼠EHS模型,观察5 h后麻醉取材,比较各组肺组织形态学变化,行动脉血气分析,测定肺系数及伊文思蓝(EB)渗出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观察肺组织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LC3-Ⅰ比值及p6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HS组大鼠肺组织肿胀明显,液体渗出较多;动脉血氧分压(PaO_(2))下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升高;肺系数、EB渗出量明显增加;HE染色及凋亡染色显示肺泡间隔及肺泡壁增厚不均,肺泡渗出及凋亡细胞数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HS组比较,EHS+Baf A1组大鼠肺组织肿胀程度进一步加重,肺系数及EB渗出量增加;PaO_(2)进一步下降,PaCO_(2)进一步升高;HE染色及凋亡染色显示肺组织病变及损伤程度明显加重,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与EHS组比较,EHS+RAPA组各项肺水肿指标明显下降;PaO_(2)升高,PaCO_(2)接近正常范围;HE染色及凋亡染色显示肺组织病变及损伤程度明显减轻,凋亡细胞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HS组大鼠肺组织LC3-Ⅱ/LC3-Ⅰ比值明显降低(0.3±0.1 vs.1.0±0.1,P<0.05),p6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1.4±0.2 vs.0.8±0.1,P<0.05);与EHS组比较,EHS+Baf A1组大鼠肺组织LC3-Ⅱ/LC3-Ⅰ比值降低(0.10±0.04),p62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1.7±0.1),而EHS+RAPA组大鼠肺组织LC3-Ⅱ/LC3-Ⅰ比值明显升高(0.5±0.1),p6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1.1±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调自噬可减轻EHS大鼠的急性肺损伤,自噬水平降低可能是EHS导致肺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肺损伤 自噬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络磺钠通过抑制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减轻脓毒症大鼠的肺损伤 被引量:6
4
作者 王佳兴 付鹤鹏 +5 位作者 王蓓蕾 于井刚 刘向迪 刘莹莹 徐成 张玉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47-1454,共8页
目的:探讨卡络磺钠是否通过抑制线粒体自噬来减轻脓毒症大鼠的急性肺损伤。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及卡络磺钠低剂量(8 mg/kg)组、中剂量(40 mg/kg)组和高剂量(80 mg/kg)组,每组23只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 目的:探讨卡络磺钠是否通过抑制线粒体自噬来减轻脓毒症大鼠的急性肺损伤。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及卡络磺钠低剂量(8 mg/kg)组、中剂量(40 mg/kg)组和高剂量(80 mg/kg)组,每组23只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建立脓毒症模型后,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卡络磺钠。绘制大鼠生存曲线(每组15只大鼠)。CLP术后24 h,行肺部Micro-CT检查;检测肺毛细血管通透性;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观察肺组织凋亡及线粒体自噬改变;Westernblot方法测定大鼠肺组织中parkin和自噬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表达,并计算LC3-II/LC3-I比值。结果:与脓毒症组相比,卡络磺钠组大鼠的生存率升高,肺血管通透性下降(P<0.05)。肺影像学和肺组织HE染色显示,脓毒症组大鼠肺部病变和损伤更重,而卡络磺钠组大鼠肺病变和损伤程度减轻(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脓毒症大鼠肺组织凋亡增加(P<0.01),LC3与Tom20、parkin与Tom20的共定位荧光增强,而卡络磺钠组大鼠肺组织凋亡减少,LC3与Tom20、parkin与Tom20的共定位荧光减弱。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脓毒症组大鼠肺组织中parkin的表达增多,LC3-II/LC3-I比值升高(P<0.05),而卡络磺钠组大鼠肺组织中parkin表达减少,LC3-II/LC3-I比值降低(P<0.05)。结论:卡络磺钠可以减轻脓毒症大鼠的急性肺损伤,其作用机制与抑制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过度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卡络磺钠 线粒体自噬 PARK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络磺钠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娇 张秀珑 +2 位作者 王佳兴 付鹤鹏 张玉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50-556,共7页
目的探讨卡络磺钠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2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及卡络磺钠低剂量组(8 mg/kg)、中剂量组(40 mg/kg)、高剂量组(80 mg/kg),每组25只。另取大鼠20只,随机分为自噬抑制剂组... 目的探讨卡络磺钠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2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及卡络磺钠低剂量组(8 mg/kg)、中剂量组(40 mg/kg)、高剂量组(80 mg/kg),每组25只。另取大鼠20只,随机分为自噬抑制剂组(3-MA组)与卡络磺钠中剂量(40 mg/kg)组,每组1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脓毒症模型后,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卡络磺钠或3-MA。绘制大鼠生存曲线;术后24 h行肺部Micro-CT检查;行动脉血气分析;测量大鼠肺系数及肺血管通透性;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评分;Western blotting测定大鼠肺组织中LC3-Ⅱ/LC3-Ⅰ比值。结果与脓毒症组比较,各卡络磺钠组大鼠的生存率升高,动脉血氧分压及氧合指数增加,肺系数及肺血管通透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影像学及肺组织HE染色显示,与脓毒症组比较,各卡络磺钠组大鼠肺组织病变及损伤程度减轻(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组大鼠肺组织LC3-Ⅱ/LC3-Ⅰ比值明显升高(5.1±2.7 vs.2.7±0.7,P<0.05);与脓毒症组比较,卡络磺钠低、中剂量组大鼠肺组织LC3-Ⅱ/LC3-Ⅰ比值明显升高(6.8±2.6、8.9±1.4 vs.5.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卡络磺钠中剂量组比较,3-MA组大鼠肺组织LC3-Ⅱ/LC3-Ⅰ比值明显降低(3.1±1.7 vs.8.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络磺钠能减轻脓毒症大鼠肺损伤,其机制与其上调肺组织自噬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卡络磺钠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对劳力型热射病大鼠下丘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6
6
作者 宣律 张玉想 +4 位作者 王佳兴 顾焱 任卫东 孙正中 马运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03-912,共10页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对劳力型热射病大鼠下丘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8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Rapa组、劳力型热射病(EHS)组及EHS+Rapa组,每组20只。Rapa组及EHS+Rapa组大鼠分别于建模前连续4 d腹腔注射Rapa(1 mg/...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对劳力型热射病大鼠下丘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8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Rapa组、劳力型热射病(EHS)组及EHS+Rapa组,每组20只。Rapa组及EHS+Rapa组大鼠分别于建模前连续4 d腹腔注射Rapa(1 mg/kg,1次/d),对照组及EHS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将EHS组及EHS+Rapa组大鼠置于温度(39.5±0.3)℃、湿度55%±5%的气候舱中跑步,建立EHS模型;对照组及Rapa组大鼠置于相同室温下,进行与EHS组同等强度的跑步。在模型建立过程中,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状态,测量核心温度并绘制大鼠生存曲线(n=11)。EHS组及EHS+Rapa组大鼠于入舱80 min后,从舱中取中,并观察300 min。对各组大鼠实施麻醉,取腹主动脉血及下丘脑等组织,HE及尼氏染色观察下丘脑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荧光法测定神经元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下丘脑组织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mTOR(pmTOR)、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泛素结合蛋白(p62)及自噬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表达,并计算pmTOR/mTOR及LC3-Ⅱ/LC3-Ⅰ比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活性肽100β蛋白(S100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入舱后80 min时,与对照组相比,EHS组的核心温度明显升高;与Rapa组相比,EHS+Rapa组的核心温度明显升高(P<0.001)。与EHS组相比,EHS+Rapa组大鼠的生存率升高(P<0.01)。下丘脑组织HE及尼氏染色显示,EHS组大鼠下丘脑神经元病理损伤更重,而EHS+Rapa组大鼠下丘脑神经元病理损伤较EHS组明显减轻(P<0.001)。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EHS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而与EHS组相比,EHS+Rapa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EHS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pmTOR/mTOR及LC3-Ⅱ/LC3-Ⅰ比值升高,Beclin-1表达增加,p62表达减少(P<0.01);与EHS组相比,EHS+Rapa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pmTOR/mTOR比值降低,LC3-Ⅱ/LC3-Ⅰ比值升高,Beclin-1的表达增加,p62表达减少(P<0.05)。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EHS组血清中NSE、S100β、IL-6及TNF-α的表达水平均增高(P<0.05);与EHS组相比,EHS+Rapa组血清中NSE、S100β、IL-6及TNF-α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雷帕霉素可减轻劳力型热射病引起的下丘脑损伤,改善脑细胞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减少组织细胞凋亡,可能与其抑制mTOR信号通路、增强下丘脑的自噬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暑 下丘脑 雷帕霉素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和肠-肺轴在热射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江利亚 王娇 张玉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93-2298,共6页
热射病(heat stroke,HS)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疾病状态,其特点是核心体温≥40℃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主要为意识障碍),并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临床表现。根据有无剧烈运动史和易感人群的... 热射病(heat stroke,HS)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疾病状态,其特点是核心体温≥40℃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主要为意识障碍),并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临床表现。根据有无剧烈运动史和易感人群的不同,HS可分为经典型HS(classic HS,CHS)和劳力型HS(exertional HS,E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肠-肺轴 热射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