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化战争视阈下创新发展军事医学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肖军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46-749,共4页
智能化战争时代即将来临,军事领域正在发生革命性变革。智能化战争在作战域、作战人员、武器、人和武器关系等方面对军事医学创新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军事医学在战斗力维护和战斗力生成上展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应制定有中国特色的智能军事... 智能化战争时代即将来临,军事领域正在发生革命性变革。智能化战争在作战域、作战人员、武器、人和武器关系等方面对军事医学创新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军事医学在战斗力维护和战斗力生成上展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应制定有中国特色的智能军事医学发展方案,推进智能军事医学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战争 军事医学 创新发展 战略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核心体温的劳力性中暑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特征: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林青伟 宋景春 +6 位作者 宋青 高燕 李海玲 张伟 张玉想 李庆华 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72-1378,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核心体温(Tc)的劳力性中暑(EHI)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11月24家军队医院急诊或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46例EH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的Tc分为Tc<39℃组(n=223)、39℃≤Tc<40℃组(n=... 目的探讨不同核心体温(Tc)的劳力性中暑(EHI)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11月24家军队医院急诊或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46例EH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的Tc分为Tc<39℃组(n=223)、39℃≤Tc<40℃组(n=60)、40℃≤Tc<41℃组(n=35)、41℃≤Tc<42℃组(n=17)和Tc≥42℃组(n=11)。根据是否发生热射病,将346例EHI患者分为热射病组(n=63)与非热射病组(n=283)。收集各组EHI患者的基础资料,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不同Tc组基础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EHI患者发生热射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对EHI患者发生热射病的诊断价值。结果Tc超过39℃时,EHI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升高,且随Tc升高而进一步升高(P<0.05)Tc超过40℃时,EHI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PT延长(P<0.05);Tc超过41℃时,EHI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延长,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PT(OR=1.120,95%CI 1.015~1.236)、D-二聚体(OR=1.322,95%CI 1.129~1.549)、血小板计数(OR=0.991,95%CI 0.985~0.997)是热射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D-二聚体诊断热射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6(95%CI 0.732~0.860,P<0.001),当D-二聚体>0.9μg/ml时,诊断热射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和80%。PT诊断热射病的AUC为0.708(95%CI 0.628~0.788,P<0.001),当PT>16.4 s时,诊断热射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2%和97%。血小板计数诊断热射病的AUC为0.72(95%CI 0.642~0.807,P<0.001),当血小板计数<140×10^(9)/L时,诊断热射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2%和94%。结论EH患者的Tc升高幅度与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T延长、D-二聚体水平升高及血小板计数减少是EHI患者发生劳力性热射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力性中暑 核心体温 凝血功能 D-二聚体 凝血酶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体温症紧急救治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威 何蕾 +9 位作者 尹明 万涛 唐柚青 王艾平 李阳 余万霰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急诊分会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应急救治装备分会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整合康复医学分会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院前急救工作委员会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1-655,共15页
低体温症是在寒冷环境中体表丢失大量热量导致核心体温<35℃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属于全身性冷损伤,救治不及时可致死亡。对低体温症实施紧急诊断和救治有望改善患者的预后。2005年美军陆军环境医学研究所颁布了预防和管理冷损伤的相关... 低体温症是在寒冷环境中体表丢失大量热量导致核心体温<35℃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属于全身性冷损伤,救治不及时可致死亡。对低体温症实施紧急诊断和救治有望改善患者的预后。2005年美军陆军环境医学研究所颁布了预防和管理冷损伤的相关指南,但我国尚无相应的规范。因此,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急诊分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应急救治装备分会、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整合康复医学分会和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院前急救工作委员会共同编写了《低体温症紧急救治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该共识包括低体温症的病理生理学、病因和流行病学、诊断和严重程度分级、院前治疗和院内治疗,共15条推荐意见,旨在为相应的临床救治工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体温症 紧急救治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非尼酮对炎症性肠病肠纤维化模型动物的治疗作用
4
作者 王超 张静 +2 位作者 侯艳红 吴凯 张林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07-813,共7页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对炎症性肠病(IBD)肠纤维化的抗纤维化治疗作用。方法先将6只C57BL/6小鼠完全随机设计分成建模组和空白组,用作建模评估,给予建模组3只小鼠饮用2%葡聚糖硫酸钠(DSS)水建立IBD肠纤维化模型,给予空白组3只小鼠饮用蒸馏水...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对炎症性肠病(IBD)肠纤维化的抗纤维化治疗作用。方法先将6只C57BL/6小鼠完全随机设计分成建模组和空白组,用作建模评估,给予建模组3只小鼠饮用2%葡聚糖硫酸钠(DSS)水建立IBD肠纤维化模型,给予空白组3只小鼠饮用蒸馏水,而后通过对两组小鼠一般情况观察及对模型评估组小鼠处死后结肠组织染色,评估模型建立是否成功。模型评估成功后,将24只C57BL/6小鼠完全随机设计分成4组,均先给予DSS水进行模型建立,而后分别给予等渗盐水、吡非尼酮、泼尼松龙、柳氮磺吡啶灌胃治疗处理。实验期间观察记录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实验结束后对比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处死小鼠后,观察其结肠长度与重量,检测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水平,通过天狼星红、Masson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表现,并计算胶原容积分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等渗盐水组相比,其余各组小鼠一般情况和体重恢复较好,DAI评分降至0分(P<0.05),TNF-α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泼尼松龙、柳氮磺吡啶组比较,吡非尼酮组结肠长度、结肠重量、TGF-β表达水平、胶原容积分数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吡非尼酮对IBD肠纤维化的肠道炎症反应和纤维化反应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与常规的抗炎药物相比,其抗纤维化作用效果更为明显,该作用可能通过抑制TNF-α产生及释放和下调TGF-β表达水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吡非尼酮 肠纤维化 葡聚糖硫酸钠 炎性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7通过PI3K-AKT通路调控肝癌细胞增殖和衰老
5
作者 王瑞官 王静 +2 位作者 闫茂慧 李新技 孙志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028-2038,共11页
目的探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7(glutathioneperoxidase7,GPX7)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增殖和衰老的影响,及其作为潜在治疗靶点的价值。方法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数据库(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HCC患者... 目的探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7(glutathioneperoxidase7,GPX7)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增殖和衰老的影响,及其作为潜在治疗靶点的价值。方法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数据库(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HCC患者的临床和转录组数据,评估GPX7表达与预后的关系;采用Western blot、qRT-PCR、CCK-8实验和EdU染色、SA-β-Gal染色等方法,比较GPX7在HCC细胞系和正常肝细胞中的表达及功能;构建稳定敲低GPX7的Hep3B细胞系,通过RNA-seq分析转录组变化,并利用PI3K抑制剂LY294002和激活剂740 Y-P验证GPX7通过PI3K-AKT通路调控细胞衰老;体内实验采用18只6周龄雄性裸鼠(体质量18~22 g)构建移植瘤模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肝胆外科56例HCC患者的肿瘤和癌旁组织样本,评估GPX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TCGA数据分析显示,GPX7在HCC肿瘤组织中显著高表达(P<0.01),且高表达GPX7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显著缩短(P=0.018)。Western blot和qRT-PCR结果显示,GPX7在HCC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肝细胞(P均<0.01)。敲低GPX7后,HCC细胞的CCK-8吸光度值显著降低(P<0.01),EdU阳性细胞比例显著减少(P<0.01),SA-β-Gal阳性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均<0.01)。RNA-seq分析显示,差异基因在PI3K-AKT信号通路显著富集(P<0.05)。PI3K抑制剂LY294002处理显著增强敲低GPX7对细胞衰老的诱导作用(P<0.01),而PI3K激活剂740 Y-P则部分逆转此效应(P<0.05)。裸鼠移植瘤模型中,敲低GPX7显著抑制裸鼠肿瘤生长(P<0.01),PI3K激活剂740 Y-P能部分逆转这一效应(P<0.01)。临床样本分析显示,GPX7高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负相关(P<0.05),且高表达患者总体生存期缩短(HR=2.61,95%CI:1.26~5.39,P=0.005)。结论GPX7通过PI3K-AKT通路调控细胞增殖和衰老,可能是HCC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7 细胞增殖 细胞衰老 PI3K-AKT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郝明晓 米洁 许宗仪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7-481,共5页
目的:分析对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22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收治的60例TBM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4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0例TBM患者为对照组,201... 目的:分析对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22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收治的60例TBM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4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0例TBM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30例TBM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协同延续性护理路径干预。分别进行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指标对比,以及干预前和干预后1、3、6、12个月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效能水平对比。结果:观察组在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后的1、3、6、12个月的依从性评分值分别为75.24±4.02、80.36±4.45、86.74±5.62、90.61±6.0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值分别为67.00±4.58、73.99±4.70、78.10±5.50、80.55±5.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406,P=0.000;t=5.391,P=0.000;t=6.018,P=0.000;t=6.494,P=0.000)。观察组干预后1、3、6、12个月的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值分别为24.82±3.98、26.56±4.02、29.44±3.45、33.21±3.7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2.02±3.32、22.01±3.69、25.17±3.51、26.38±3.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59,P=0.004;t=4.567,P=0.000;t=4.752,P=0.000;t=7.311,P=0.000)。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也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预后良好率(80.0%,24/30)明显高于对照组(50.0%,15/30);而死亡率和复发率[分别为0和6.7%(2/3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3.3%(4/30)和30.0%(9/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934,P=0.015;χ^(2)=4.286,P=0.038;χ^(2)=5.455,P=0.020)。结论:常规护理协同延续性护理路径干预,可以明显提高TBM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升其自我效能,改善预后,避免残疾及复发情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脑膜炎 细菌性 护理 临床护理研究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多因子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2
7
作者 肖志清 吴雪 +4 位作者 邱蕊 池婧涵 花少栋 祝彬 常德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004-2010,共7页
目的分析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确定RMPP患儿的联合预测因子,同时构建预测模型,为早期识别RMPP并制定精准治疗和用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 目的分析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确定RMPP患儿的联合预测因子,同时构建预测模型,为早期识别RMPP并制定精准治疗和用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8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内一科住院的282例MPP患儿临床资料,其中119例RMPP患儿作为RMPP组,其余163例普通MPP(GMPP)患儿作为GMPP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发热持续时间、症状、实验室检验指标、胸部影像学资料、并发症等),构建联合应用的逻辑概率模型(LogP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区分度;采用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一致性。结果与GMPP组相比,RMPP组患儿的发热时长更长(P=0.002),并发症如心肌损害、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更高(P<0.05)。在炎症指标方面,RMPP组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显著高于GMPP组(P<0.05),而白蛋白(Alb)水平低于GMPP组(P=0.001)。RMPP组的白介素-2(IL-2)、白介素-5(IL-5)、白介素-8(IL-8)、白介素-1β(IL-1β)、D-二聚体(D-Dimer)水平升高,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水平降低(P<0.05)。胸部CT检查显示,RMPP组患儿肺实变、胸腔积液和肺不张的比例高于GMPP组(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总胆红素(T-BIL)、LDH、IL-17、凝血酶原时间(PT)是RMP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这些因素建立的ROC预测模型,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787(95%CI:0.693~0.880),截断值为0.421,敏感度为0.786,特异度为0.660。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与参考概率拟合度良好,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MPP患儿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发热持续时间长、肺部病变重、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炎症指标高。CRP、T-BIL、LDH、IL-17、PT可作为RMPP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危险因素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动力学数值仿真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岳帅 邵钧捷 +4 位作者 周晶晶 闫浩杰 史树锦 蒋敏 张然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237,共6页
血流动力学数值仿真是结合流体力学、临床医学及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它可通过计算获取流量、压力、阻力及管壁应力等数据资料,进而对心血管系统血液流动进行客观、科学、量化的分析与测量。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心血管... 血流动力学数值仿真是结合流体力学、临床医学及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它可通过计算获取流量、压力、阻力及管壁应力等数据资料,进而对心血管系统血液流动进行客观、科学、量化的分析与测量。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心血管系统数值仿真的主要建模方法与特点,并综述了数值仿真在血管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粥样硬化、结构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和心室辅助装置、心源性休克及体外膜肺氧合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潜在临床应用价值,旨在促进临床医学与工程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心血管疾病的精准诊疗提供创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计算机模拟 数值仿真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监护室重症病人肢体活动分级护理路径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冰 马燕兰 +6 位作者 赵宏宇 侯云静 邹国芬 陆翠玲 王蒨 祝红娟 唐晟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16-1424,共9页
目的:构建综合重症监护室(ICU)重症病人肢体活动分级护理路径并探讨其初步应用效果。方法:基于以目标为导向的早期活动理念,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开展专家咨询,构建危重症病人肢体活动分级护理路径。于2024年2月—3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 目的:构建综合重症监护室(ICU)重症病人肢体活动分级护理路径并探讨其初步应用效果。方法:基于以目标为导向的早期活动理念,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开展专家咨询,构建危重症病人肢体活动分级护理路径。于2024年2月—3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收治的21例危重症病人(试验组)中进行初步应用,并与2023年12月—2024年1月实施常规护理的18例病人(对照组)进行比较,评价路径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专家会议的参会率和专家咨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6。第2轮咨询后各条目的重要性评分及可行性评分均>3.5分,变异系数均<0.25,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11(P<0.001)。构建的重症病人肢体活动分级护理路径包括3个一级条目、11个二级条目和42个三级条目。初步应用结果显示,路径实施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试验组实施路径前后双手握力和差值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构建的综合ICU重症病人肢体活动分级护理路径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且临床可行强、安全好,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其临床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专家咨询 早期活动 康复护理 肢体活动 分级护理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单中心4167例资料分析 被引量:33
10
作者 王强 王保军 +6 位作者 李晓利 马鑫 王云鹏 刘志佳 徐俊楠 唐宇哲 张旭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66-670,共5页
目的分析单中心4167例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6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泌尿外科收治的4167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随访40(2~99)个月,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理学特征、TNM分... 目的分析单中心4167例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6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泌尿外科收治的4167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随访40(2~99)个月,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理学特征、TNM分期、肿瘤直径、手术及术后相关临床指标、术后转移情况、术后死亡情况,并分析肾癌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4167例肾癌中男3010例(72.2%),女1157例(27.8%),男女比例为2.6:1。发病年龄0.3~86(52.4±12.4)岁,高发年龄段为45~65岁。4167例肾癌中通过体检发现3304例(79.3%),通过症状就诊发现863例(20.7%)。病理类型中肾透明细胞癌3670例,占88.1%。4167例肾癌患者中行微创手术3821例(91.7%),开放手术346例(8.3%)。行肾部分切除术(NSS)1698例(40.7%),根治性肾切除术(RN)2466例(59.2%);经后腹腔入路3462例(83.1%),经腹腔入路705例(16.9%)。肾癌术后1、3、5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8.1%、94.8%、92.0%;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98.6%、96.2%、94.6%;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6.4%、92.8%、90.7%。结论肾癌高发年龄在50岁左右,男性患病率是女性的2.6倍。无症状就诊率较高。肾癌的病理类型以肾透明细胞癌为主。微创手术是肾癌的主要治疗方式。肾癌5年总体生存率超过91%,远期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肿瘤特异性生存率 无瘤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在肾移植后糖尿病中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许钰 刘洋 +2 位作者 李岚 任卫东 申晶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5-791,共7页
移植后糖尿病(PTDM)是肾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4%~30%。肾移植PTDM的药物治疗面临诸多挑战,既要考虑药物本身的降糖疗效,也要考虑药物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同时需关注降糖药物与免疫抑制药的相互作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 移植后糖尿病(PTDM)是肾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4%~30%。肾移植PTDM的药物治疗面临诸多挑战,既要考虑药物本身的降糖疗效,也要考虑药物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同时需关注降糖药物与免疫抑制药的相互作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已被广泛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部分GLP-1RA还能够改善患者的肾脏结局和心血管结局,兼具调脂、减轻体质量等多重代谢获益。已有临床研究提示可将GLP-1RA用于肾移植PTDM受者的血糖控制,同时发现其具有减少不良肾脏事件、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以及改善代谢等多重获益,且未发现GLP-1RA的应用影响肾移植PTDM受者免疫抑制药血药浓度。鉴于GLP-1RA在肾移植PTDM受者治疗中的良好应用潜力,本文综述GLP-1RA治疗肾移植PTDM的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不同GLP-1RA的作用差异,以及其在肾脏保护、多重代谢获益的可能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肾移植 移植后糖尿病 2型糖尿病 估计肾小球滤过率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体质量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谱检测技术在骨关节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效能及研究进展
12
作者 毛莉蓉 聂艳辉 +6 位作者 安红娟 王睿岚 董恩军 苏悦 赵文娟 杜经丽 安慧茹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40-946,共7页
受益于多组学分析的快速发展,基于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的质谱检测(mass spectrometry,MS)技术有助于骨关节结核的辅助诊断。由此得知的骨关节结核相关蛋白质标志物及代谢产物可为结核分枝杆菌与宿主互作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 受益于多组学分析的快速发展,基于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的质谱检测(mass spectrometry,MS)技术有助于骨关节结核的辅助诊断。由此得知的骨关节结核相关蛋白质标志物及代谢产物可为结核分枝杆菌与宿主互作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从而指导新型抗结核药物与疫苗的开发。立足于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分析,笔者围绕MS技术对骨关节结核的诊断效能及其对宿主免疫功能的影响作一综述,旨在进一步探讨其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骨关节 质谱分析法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腹膜炎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
13
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结核病医学部 《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 +5 位作者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结核病防治分会基础和临床学部 陈志 梁建琴 吴雪琼 黎超凡 郭蕊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257,共15页
结核性腹膜炎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鉴别诊断困难,确诊时间往往滞后,使治疗难度加大。在诊疗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多个专业和科室,需要多学科诊疗团队共同参与。结核性腹膜炎的及时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转归至关重要,然而,我国在该疾病的多... 结核性腹膜炎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鉴别诊断困难,确诊时间往往滞后,使治疗难度加大。在诊疗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多个专业和科室,需要多学科诊疗团队共同参与。结核性腹膜炎的及时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转归至关重要,然而,我国在该疾病的多学科诊疗方面尚缺乏相关指导性共识或指南。因此,为使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得到合理规范的系统性诊疗,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亡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结核病医学部、《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结核病防治分会基础和临床学部联合组织多学科专家,结合我国目前结核性腹膜炎诊疗的经验与研究成果,共同制定《结核性腹膜炎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本共识概述了结核性腹膜炎的流行病学特征、病理生理机制和主要的临床表现,介绍了结核性腹膜炎的常见检查方法,提出了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建议,尤其对手术治疗患者的适应证、禁忌证、术前准备、手术方式和时机选择,以及术后患者处理等给出了推荐意见,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科学、实用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炎 结核性 学科间信息交流 诊断 治疗学 总结性报告(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或肥胖成人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体重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
14
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 徐春 +4 位作者 袁明霞 肖新华 申晶 李宁 吴绮楠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56-1177,共22页
近年来,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合并超重/肥胖的患病率快速上升,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合并肥胖的临床研究证据日益增多,但缺乏相应的规范诊疗及综合管理路径指导临床实践。基于此,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了《超重或... 近年来,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合并超重/肥胖的患病率快速上升,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合并肥胖的临床研究证据日益增多,但缺乏相应的规范诊疗及综合管理路径指导临床实践。基于此,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了《超重或肥胖成人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体重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本共识主要围绕实体器官移植受者超重/肥胖的流行病学资料、诊断标准、筛查及评估方法、管理路径、干预策略等方面给出推荐意见,以期进一步提高广大从事器官移植全程管理的医务工作者对实体器官移植合并超重/肥胖人群的管理水平,规范临床诊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实体器官移植 超重 肥胖 共识 综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或肥胖成人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体重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
15
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 申晶 +4 位作者 李宁 吴绮楠 徐春 袁明霞 肖新华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2-700,共29页
近年来,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合并超重/肥胖的患病率快速上升,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合并肥胖的临床研究证据日益增多,但缺乏相应的规范诊疗及综合管理路径指导临床实践。基于此,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了《超重或... 近年来,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合并超重/肥胖的患病率快速上升,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合并肥胖的临床研究证据日益增多,但缺乏相应的规范诊疗及综合管理路径指导临床实践。基于此,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了《超重或肥胖成人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体重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该共识主要围绕实体器官移植受者超重/肥胖的流行病学资料、诊断标准、筛查及评估方法、管理路径、干预策略等方面给出推荐意见,以期进一步提高广大从事器官移植全程管理的医务工作者对实体器官移植合并超重/肥胖人群的管理水平,规范临床诊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实体器官移植 超重 肥胖 共识 综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泼尼龙对大鼠烟雾吸入性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16
作者 李虎明 陈旭昕 +4 位作者 李泳群 张春阳 张燕 陈韦 韩志海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90-896,共7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甲泼尼龙(MP)对大鼠烟雾吸入性急性肺损伤(SI-ALI)的治疗作用,探究水通道蛋白(AQPs)的表达变化及缓解肺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共86只,分为对照组(n=6)、吸入性损伤组(SI组,n=20)、低MP组(吸入性损伤+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甲泼尼龙(MP)对大鼠烟雾吸入性急性肺损伤(SI-ALI)的治疗作用,探究水通道蛋白(AQPs)的表达变化及缓解肺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共86只,分为对照组(n=6)、吸入性损伤组(SI组,n=20)、低MP组(吸入性损伤+0.4 mg/kg MP,n=20)、中MP组(吸入性损伤+4 mg/kg MP,n=20)和高MP组(吸入性损伤+40 mg/kg MP,n=20)。建立烟雾吸入性肺损伤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存活情况,于损伤后24 h收集肺组织,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动脉血氧分压(PaO_(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HE染色评估肺损伤程度,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AQP1和AQP5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I组大鼠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与SI组比较,中MP组、高MP组大鼠存活率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SI组大鼠PaO_(2)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W/D、肺损伤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SI组比较,低、中和高MP组PaO_(2)均明显升高(P<0.05),中MP组和高MP组大鼠肺组织W/D、肺损伤评分明显降低(P<0.05)。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SI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6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与SI组比较,中MP组和高MP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6浓度均明显下降(P<0.05)。HE染色显示,SI组大鼠肺泡结构破坏严重;与SI组比较,中MP组、高MP组肺泡结构破坏减轻。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SI组大鼠肺组织AQP1和AQP5 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SI组比较,低、中和高MP组大鼠肺组织AQP1和AQP5 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烟雾吸入可导致大鼠急性肺损伤,下调肺组织AQP1和AQP5的表达。MP干预可缓解烟雾吸入所致的大鼠肺水肿及组织损伤,诱导AQP1和AQP5表达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烟雾吸入 水通道蛋白 甲泼尼龙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运动后心率恢复与最大摄氧量的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白嘉琪 王翔宇 +3 位作者 苑培佳 唐雪正 许洪玲 张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04-806,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运动后心率恢复与最大摄氧量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行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 CPET)的27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数据,将所有入选患者按性...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运动后心率恢复与最大摄氧量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行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 CPET)的27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数据,将所有入选患者按性别分为男性组137例和女性组134例。通过CPET获取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 VO_(2)max)、最大心率(maximal heart rate, HRmax)等数值,记录运动停止后不同时间段心率(heart rate in different time periods, HRt),运动后心率恢复(heart rate recovery, HRR)=HRmax-HRt计算不同时间段的运动后心率恢复值,记录运动停止后1 min、2 min、3 min的心率,分别用运动后1 min心率恢复(1-minute heart rate recovery after exercise, HRR1)、运动后2 min心率恢复(2-minute heart rate recovery after exercise, HRR2)、运动后3 min心率恢复(3-minute heart rate recovery after exercise, HRR3)表示。统计分析VO_(2)max与HRR1、HRR2、HRR3的相关性。结果 男性组VO_(2)max、体质量指数显著高于女性组,HRmax、HRR1、HRR2、HRR3显著低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VO_(2)max与HRR1、HRR2、HRR3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男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9、0.36、0.39,女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5、0.58、0.56,不同性别VO_(2)max与HRR的相关系数显示,VO_(2)max与HRR2的相关性女性明显高于男性(0.58 vs 0.36,P=0.020)。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HRR与VO_(2)max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特别是女性患者,可用于实际运动康复过程中运动强度的监测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运动试验 心率测定 最大摄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院抗击新冠肺炎一线护士疲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立英 赵恬静 +1 位作者 陆翠玲 陈志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8-81,共4页
目的:调查某医院抗击新冠肺炎一线护士疲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护士疲劳、增强身心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疲劳量表(FS-14)通过问卷星对某医院161名临床一线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的躯体疲劳得分为(4.202±2.404... 目的:调查某医院抗击新冠肺炎一线护士疲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护士疲劳、增强身心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疲劳量表(FS-14)通过问卷星对某医院161名临床一线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的躯体疲劳得分为(4.202±2.404)分,脑力疲劳得分为(1.693±1.649)分,疲劳总分为(5.896±3.550)分,性别、工作年限是护士疲劳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工作年限与疲劳具有相关性(r=0.226,P<0.05)。结论:某医院抗击新冠肺炎一线护士具有一定程度疲劳,受多种因素影响,管理者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护士缓解疲劳,改善护士的身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疲劳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毒理学探究异烟肼诱发超敏反应的作用机制
19
作者 张沛祥 田铄琪 +3 位作者 王姚俊 武丽红 梁建琴 刘中成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4-253,共10页
基于网络毒理学的方法研究异烟肼治疗肺结核时引发超敏反应的分子机制,通过ChEMBL、STITCH、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查询,获得了与异烟肼和超敏反应相关的45个潜在靶点.进一步利用STRING和Cytoscape软件进行筛选,突出了包括BCL2、CYP3A4... 基于网络毒理学的方法研究异烟肼治疗肺结核时引发超敏反应的分子机制,通过ChEMBL、STITCH、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查询,获得了与异烟肼和超敏反应相关的45个潜在靶点.进一步利用STRING和Cytoscape软件进行筛选,突出了包括BCL2、CYP3A4和DRD2在内的11个核心靶点.GO和KEGG通路分析通过DAVID和FUMA数据库显示,异烟肼诱导超敏反应主要与物质代谢和内分泌通路的富集有关.使用Autodock进行的分子对接验证了异烟肼与BCL2等核心靶标可以稳定结合.本研究结果表明,异烟肼可能通过调节细胞代谢及钙信号通路、胆碱能突触通路等影响超敏反应的发生和发展.此研究不仅为理解异烟肼诱导超敏反应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还为找寻预防其不良反应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烟肼 网络毒理学 分子对接 超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肺纤维化小鼠肺血管内皮细胞亚群的定量分析
20
作者 韩刘锦鸿 杜俊杰 +1 位作者 刘慧莹 解立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2-360,共9页
目的解析小鼠肺纤维化模型中各血管内皮细胞亚群的量化规律。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均等分为5个组(n=12),博来霉素诱导第0、1、2、3和4周组。造模方法采用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3 mg·kg^(-1)构建肺纤维化模型,分别于造模0、1... 目的解析小鼠肺纤维化模型中各血管内皮细胞亚群的量化规律。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均等分为5个组(n=12),博来霉素诱导第0、1、2、3和4周组。造模方法采用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3 mg·kg^(-1)构建肺纤维化模型,分别于造模0、1、2、3、4周采集肺组织。通过病理染色观察肺组织结构及胶原纤维沉积情况。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肺血管内皮细胞亚群(肺大血管内皮细胞、一般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时序性比例变化;免疫荧光染色验证内皮标记物CD31、APLN、APLNR、CD93的表达;整合Tabula Muris数据库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分析基因在血管内皮细胞亚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病理染色结果显示,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过程中,肺组织结构被破坏,胶原纤维沉积。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血管内皮细胞(CD45^(-)CD31^(+)CD90.2^(−))比例在急性炎症期显著下降,纤维化期趋于稳定,消解期逐渐回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内皮细胞比例在消解期显著降低,而VWF−血管内皮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单细胞转录组分析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群体证实Cd93为普通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基因,并与可有效富集肺组织特异性的气体交换的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aerocyte”标记基因呈负相关。免疫荧光染色结果验证CD93表达定位于普通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于CD45^(-)CD31^(+)CD90.2^(−)VWF^(−)CD93^(−)的流式分选策略可有效富集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该亚群在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血管内皮构成中呈上调趋势。结论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过程中,各肺血管内皮细胞亚群在纤维化损伤和修复阶段的构成存在动态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博来霉素 血管内皮细胞 aerocyte 血管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