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RI瘤内及瘤周特征预测肝内肿块型胆管癌病理分级模型的开发和验证
1
作者 李晓萌 邢立红 +6 位作者 卓利勇 刘学彦 代硕 董景辉 张岩岩 李宏军 殷小平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58,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T2WI及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的瘤内及不同瘤周区域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影像学因素术前预测肝内肿块型胆管癌(intrahepatic mass-forming cholangiocarcinoma,IMCC)病理分级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 目的探讨基于T2WI及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的瘤内及不同瘤周区域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影像学因素术前预测肝内肿块型胆管癌(intrahepatic mass-forming cholangiocarcinoma,IMCC)病理分级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97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IMCC患者的临床及术前MRI资料,于轴位T2WI及DWI图像上勾画肿瘤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并分别向外扩展3、5、10、15和20 mm以获得不同范围的瘤周ROI。利用PyRadiomics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通过方差齐性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递归特征消除算法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筛选特征,采用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分类器及5折交叉验证法建模并验证,建立临床影像学模型、瘤内组学模型、瘤周组学模型、瘤内+瘤周组学模型、双序列融合模型及多模态联合模型,比较以上各个模型预测效能,选出最佳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模型性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AUC差异,校准曲线评价模型拟合能力,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瘤周组学模型中DWI序列3 mm模型表现最优,训练集及验证集中AUC分别为0.836和0.777。性别、年龄、病灶位置及血管受累是IMCC病理分级的独立预测因子,临床影像学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658和0.614。DWI序列瘤内+瘤周3 mm模型具有最佳预测效能,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892和0.814,优于双序列融合模型及多模态联合模型。结论基于DWI序列的瘤内+瘤周3 mm组学模型表现出最佳预测能力,能够在术前无创性地预测IMCC病理分级,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肿块型胆管癌 影像组学 瘤周 病理分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病变:影像学检查规范专家共识2024版
2
作者 乔琛 刘婷 +10 位作者 蔡剑鸣 路青 司徒卫军 郑蒙 夏振营 曲源 梁挺 郑广平 张宏凯 赖声远 李宏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57-860,共4页
影像学检查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病变(CNSI)诊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涉及较为复杂的成像序列及参数。国内多名CNSI领域影像学专家共同撰写本共识,旨在规范化CNSI影像学检查。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单纯型浸润性筛状癌影像特征及与叶状瘤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1
3
作者 双萍 盛复庚 +1 位作者 周娟 张洪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705-709,共5页
目的:分析乳腺单纯型浸润性筛状癌(ICC)MRI及超声影像表现,并与叶状瘤(PTs)鉴别,提高乳腺单纯型ICC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单纯型ICC 10例、PTs 39例,回顾性分析乳腺单纯型ICC MRI及超声影... 目的:分析乳腺单纯型浸润性筛状癌(ICC)MRI及超声影像表现,并与叶状瘤(PTs)鉴别,提高乳腺单纯型ICC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单纯型ICC 10例、PTs 39例,回顾性分析乳腺单纯型ICC MRI及超声影像表现,并比较单纯型ICC与PTs的不同点。结果:单纯型ICC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分叶状肿块、信号/回声均匀,MRI动态增强扫描延迟期病灶可见中心瘢痕样强化、边缘假包膜强化;PTs多数表现为分叶状肿块,信号/回声大多数不均匀;二者在形态学及超声表现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MRI内部信号及强化特征、TIC曲线及ADC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型ICC超声诊断假阴性率70%,灵敏度30%,诊断准确率30%,MRI检查灵敏度100%,诊断准确率100%。结论:乳腺ICC是极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具有特殊的影像表现,与PTs的影像表现有部分重叠,MRI对乳腺ICC诊断的灵敏度、准确率均高于超声,有助于其与PTs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组合模型在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岳文怡 张洪涛 +7 位作者 高珅 周娟 蔡剑鸣 田宁 董景辉 刘渊 白旭 盛复庚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99,106,共8页
目的探究基于机器学习组合模型的影像组学在预测肿块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疗效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到2021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97例接受NAC治疗且经组织病理学证... 目的探究基于机器学习组合模型的影像组学在预测肿块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疗效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到2021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97例接受NAC治疗且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肿块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基于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基于治疗前的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减影第一期图像上提取的影像组学特征,引入高通或低通小波滤波器和不同参数的拉普拉斯-高斯滤波器对原始MR图像进行预处理。采用基于单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的特征选择方法进行特征筛选,单变量分析包括F检验、卡方检验和互信息;多变量分析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M)、logistic回归分析(logistic regression,LR)三种机器学习分类器进行建模,通过交叉组合,共有12种特征筛选器和分类器的组合方案,训练时采用十次重复的五折交叉验证。使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在所有交叉组合的方案中,最佳的特征筛选器是单变量分析中的F检验方法,最佳的分类器是SVM模型,该组合共筛选出191个影像组学特征,AUC为0.83[95%置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0.80~0.86],准确率为77%(95%CI:74%~80%),特异度为81%(95%CI:78%~84%),敏感度为71%(95%CI:65%~77%),阳性预测值为67%(95%CI:62%~72%),阴性预测值为85%(95%CI:83%~87%)。结论基于F检验方法和SVM的机器学习组合模型证实了影像组学在预测肿块型乳腺癌NAC疗效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肾腺瘤临床特点及MR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6
5
作者 石家源 许伟 +5 位作者 袁静 白旭 康欢欢 崔梦秋 叶慧义 王海屹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4-68,共5页
目的分析后肾腺瘤临床特点及MR影像学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病理证实且具有完整MRI影像的肾脏后肾腺瘤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以及MR影像学表现。2名影像医师共同对肿瘤病灶的MRI... 目的分析后肾腺瘤临床特点及MR影像学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病理证实且具有完整MRI影像的肾脏后肾腺瘤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以及MR影像学表现。2名影像医师共同对肿瘤病灶的MRI影像表现进行观察。结果符合纳入条件的后肾腺瘤共有11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8例,年龄26~66(38.5±12.3)岁。所有病灶均为单发,大小为(3.7±1.7)cm。10例患者为查体发现,2例具有红细胞增多症,10例采取肾部分切除术,1例为根治性肾切除术。11例病灶T2WI上边界清晰,7例具有外生或部分外生特点,7例病灶内缘毗邻肾窦,T2WI上2例病灶存在完整假包膜征象,4例具有不完整假包膜征象,5例无假包膜征象,8例病灶显示囊变坏死样表现,2例出血,T2WI上9例表现为等低信号,8例信号不均匀,DWI上8例为边缘高信号,3例为均匀高信号,ADC图上9例为边缘低信号,2例为均匀低信号,预扫T1WI上9例为低信号。增强扫描各时相病灶信号强度低于肾皮质,并表现为渐进性强化。结论后肾腺瘤中青年女性好发,单侧单发,无明显临床症状,少数可有红细胞增多症。后肾腺瘤MR影像学特点为病灶外生为主,内缘毗邻肾窦,T2WI等低信号,无假包膜或假包膜不完整,DWI环形扩散受限,囊变坏死可见,出血少见,无脂质脂肪,轻度进行性强化。上述MR影像特点有助于临床医师和影像医师对后肾腺瘤的精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肾脏肿瘤 磁共振成像 后肾腺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下肢动脉形态特征性别差异的高分辨磁共振成像研究
6
作者 张莉晨 韩永军 +4 位作者 卢明明 管懋彬 朱珠 蔡剑鸣 赵锡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受试者下肢动脉形态特征的性别差异。方法选择在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进行下肢动脉磁共振血管壁成像的无症状老年受试者85例,男性38例,女性47例,共入选下肢动脉144支,无斑块者中,男性14支,女性44支;有斑块者中,男... 目的探讨老年受试者下肢动脉形态特征的性别差异。方法选择在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进行下肢动脉磁共振血管壁成像的无症状老年受试者85例,男性38例,女性47例,共入选下肢动脉144支,无斑块者中,男性14支,女性44支;有斑块者中,男性50支,女性36支。回顾性分析男女性有无斑块者血管壁形态特征的差异,包括管腔面积(LA)、管壁面积(WA)、平均标准化管壁指数(NWI)、最大管壁厚度(WTmax)、最小管壁厚度(WTmin)、偏心指数(EI)及管腔狭窄程度等指标。结果无斑块者中,男性较女性LA更大,NWI更小(P<0.01);有斑块者中,男女性WTmax、WTmin、EI和管腔狭窄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男性较女性LA、WA更大[(35.8±7.7)mm^(2) vs(26.6±5.9)mm^(2),(37.2±4.6)mm^(2) vs(32.7±5.4)mm^(2)],NWI更小[(51.3±3.8)%vs(55.3±4.0)%,P<0.01]。结论男性下肢动脉斑块体积进展较女性快,而女性斑块负荷始终大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磁共振成像 动脉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