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及慢性肝衰竭患者的呼出气代谢组学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王仲霞 桑秀秀 +4 位作者 余思邈 许文涛 苏鹏宇 牛明 王睿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32-2040,共9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与慢性肝衰竭患者的呼出气代谢组学差异,以探索潜在的能预测严重肝病进展的无创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tandem time-of-fl...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与慢性肝衰竭患者的呼出气代谢组学差异,以探索潜在的能预测严重肝病进展的无创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tandem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GC-TOF-MS)研究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及慢性肝衰竭两组患者的呼出气代谢产物,以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比较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VOC)的性质及含量,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和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建立预测模型。结果与失代偿期肝硬化组相比,慢性肝衰竭组的1-dodecanol、1-1-cyclohexen-1-yl-ethanone、1-1-methylethoxy-2-propanone、o-cymene及carbon dioxide含量明显降低。ROC曲线分析显示,十二烷醇(1-dodecanol)可鉴别失代偿期肝硬化与慢性肝衰竭(ROC曲线下面积=0.825),且敏感性77.8%,特异性99.23%。结论十二烷醇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预测乙肝失代偿期肝硬化进展为慢性肝衰竭的风险,同时为无创检测方法评估、预测慢性肝病的预后提供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出气 代谢组学 失代偿期肝硬化 慢性肝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