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结核患者CD4^+记忆T细胞亚群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曹志红 程小星 +3 位作者 王心静 牛翰婕 董梅 佟爱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845-2848,共4页
目的:研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总CD4+记忆T细胞及抗原特异性记忆T细胞的产生及分布规律,了解记忆T细胞在结核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荧光标记的抗CD4、CCR7、CD45RA3种抗体共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结核患者外周血总CD4+记忆T细胞;以荧光... 目的:研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总CD4+记忆T细胞及抗原特异性记忆T细胞的产生及分布规律,了解记忆T细胞在结核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荧光标记的抗CD4、CCR7、CD45RA3种抗体共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结核患者外周血总CD4+记忆T细胞;以荧光标记的抗人CD4、CD154、CCR7、CD45RA4种抗体共染色,检测结核抗原特异性CD4+记忆T细胞。通过对比分析,了解记忆T细胞分布特征。结果:肺结核患者外周血总CD4+T细胞中CD45RA+CCR7+T细胞、CD45RA-CCR7+T细胞和CD45RA-CCR7-T细胞这三群的比例分别为(59.18±16.11)%、(15.40±6.48)%和(16.30±9.97)%;而在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中三群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32.67±13.94)%、(56.96±12.70)%和(8.76±5.62)%。通过统计学比较后发现,总CD4+T细胞和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这两组之间CD45RA+CCR7+T细胞、CD45RA-CCR7+T细胞和CD45RA-CCR7-T细胞的分布比例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肺结核患者外周血总CD4+T细胞中以初始细胞为主,而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中则以中央记忆细胞为主,说明结核病患者可以产生抗原特异性记忆T细胞,参与长效免疫,可能在防止再感染或者降低再感染的严重程度方面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表位 T淋巴细胞亚群 记忆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依赖性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11
2
作者 董梅 孟祥红 +3 位作者 匡铁吉 雷红 何菊芳 佟爱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5-336,共2页
目的调查临床结核菌分离株对异烟肼的依赖状况。方法采用匡氏琼脂培养基分离痰结核菌并进行结核菌药敏试验,采用匡氏双向琼脂培养基检测结核菌药物依赖性。结果184例临床分离结核菌株异烟肼依赖包括4种类型。A型:含药管结核菌的生长较... 目的调查临床结核菌分离株对异烟肼的依赖状况。方法采用匡氏琼脂培养基分离痰结核菌并进行结核菌药敏试验,采用匡氏双向琼脂培养基检测结核菌药物依赖性。结果184例临床分离结核菌株异烟肼依赖包括4种类型。A型:含药管结核菌的生长较对照管明显粗大旺盛,且高浓度管菌落生长优于低浓度管者占6.52%(12/184);B型:含药管结核菌的生长较对照管明显粗大旺盛,且低浓度管菌落生长优于高浓度管者占5.43%(10/184);C型:低浓度管结核菌的生长较对照管明显粗大旺盛,而高浓度管菌落生长劣于对照管者占8.15%(15/184);D型:高浓度管结核菌的生长较对照管明显粗大旺盛,而低浓度管菌落生长劣于对照管者占2.17%(4/184)。统计结果显示具有异烟肼依赖特征的临床分离株占全部菌株的22.28%(41/184)。结论结核菌临床分离株中存在异烟肼依赖株,并显示出不同的依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赖药菌 异烟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重PCR方法快速鉴定结核分枝杆菌与非结核分枝杆菌 被引量:16
3
作者 孟祥红 匡铁吉 董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77-1178,1183,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多重PCR技术快速鉴定结核分枝杆菌与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可靠性。方法根据结核分枝杆菌种的MTP40基因序列(396bp),分枝杆菌属的32kD基因序列(506bp),结核分枝杆菌复合体群的IS6110序列(984bp),采用3对特异性引物(PT1,PT2;MT1,M... 目的探讨应用多重PCR技术快速鉴定结核分枝杆菌与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可靠性。方法根据结核分枝杆菌种的MTP40基因序列(396bp),分枝杆菌属的32kD基因序列(506bp),结核分枝杆菌复合体群的IS6110序列(984bp),采用3对特异性引物(PT1,PT2;MT1,MT2;IS5,IS6)在同一反应体系和条件下对92株结核杆菌临床分离株和5株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扩增,并与标准菌株进行比较。结果9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90株扩增出与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标准株相同的396bp、506bp、984bp3条DNA片段,敏感性达97.8%,特异性为100%;5株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均扩增出506bpDNA片段,敏感性达100%,特异性为100%。结论应用多重PCR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及非结核分枝杆菌进行鉴定,结果快速、准确、可靠,为临床结核病与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结核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剂检测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心静 王巍 +2 位作者 叶一秀 王卫 孟祥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6期2485-2486,共2页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水平的变化意义。方法:选取5例非肿瘤非感染性头痛患者脑脊液作对照,9例病毒性脑膜炎,1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2例结核性脑膜炎根据有无...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水平的变化意义。方法:选取5例非肿瘤非感染性头痛患者脑脊液作对照,9例病毒性脑膜炎,1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2例结核性脑膜炎根据有无意识障碍或脑实质损害的症状分为两组,A组有意识障碍或脑实质损害症状,7例;B组无意识障碍或脑实质损害症状,5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脑脊液MMP-9和TIMP-1水平。结果: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MMP-9的水平及MMP-9/TIMP-1比例显著增高,A组增高得更显著。结论:脑脊液MMP-9水平及MMP-9/TIMP-1比例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和预后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脑膜 明胶酶B 脑脊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膜芯片技术快速鉴定分枝杆菌菌种 被引量:7
5
作者 张俊仙 吴雪琼 +5 位作者 梁建琴 陆阳 雷红 张广宇 乐军 张丽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616-618,共3页
目的:利用膜芯片技术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分枝杆菌分子菌种鉴定方法。方法:以DNA直接测序法为对照,通过PCR-SSCP和膜芯片技术分析11种分枝杆菌标准菌株、9种非分枝杆菌和199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菌种。结果:应用膜芯片技术分析11种... 目的:利用膜芯片技术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分枝杆菌分子菌种鉴定方法。方法:以DNA直接测序法为对照,通过PCR-SSCP和膜芯片技术分析11种分枝杆菌标准菌株、9种非分枝杆菌和199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菌种。结果:应用膜芯片技术分析11种分枝杆菌标准菌株和7种非分枝杆菌菌株,特异性100%。199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经16S rRNA PCR-SSCP初步菌种鉴定,30株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应用膜芯片分析,显示与分枝杆菌属探针分枝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探针a杂交阳性,两种鉴定方法结果一致;169株PCR-SSCP初步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株,经芯片分析,58株为龟分枝杆菌,46株为胞内分枝杆菌,33株为堪萨斯、瘰疬、胃和猿猴分枝杆菌复合群,6株为偶然分枝杆菌,15株为戈登分枝杆菌,3株为鸟分枝杆菌,2株为海和溃疡分枝杆菌复合群,另6株只与探针分枝杆菌杂交,经测序显示2株为胞内分枝杆菌,但其基因序列与标准菌株不完全相同,1株为土分枝杆菌,1株为迪氏分枝杆菌,1株为草分枝杆菌,1株为新金色分枝杆菌,芯片上无鉴定该菌种的探针。结论:应用膜芯片技术可简便、快速、灵敏、特异地将大多数分枝杆菌鉴定到种,指导临床合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属 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菌种鉴定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抗原特异性CD4^+中央型记忆T细胞的检测及分布特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牛翰婕 程小星 +3 位作者 王心静 曹志红 董梅 佟爱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549-1551,共3页
目的比较活动期肺结核患者和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试验阳性健康人记忆T细胞的产生和分布特性。方法取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te traacetic acid,EDTA)抗凝静脉血,Ficoll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获取PBMCs。采... 目的比较活动期肺结核患者和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试验阳性健康人记忆T细胞的产生和分布特性。方法取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te traacetic acid,EDTA)抗凝静脉血,Ficoll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获取PBMCs。采用卡介苗刺激后,通过CD4、CD154、CCR7、CD45RA4种抗体共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核抗原特异性CD4+记忆T细胞。结果以CD4+CD154+双阳性区设门,研究结核抗原特异性CD4+记忆T细胞,结果显示,肺结核患者CD4+CD154+CD45RA-CCR7+中央型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频率显著降低(P<0.05),CD4+CD154+CD45RA+CCR7+初始T细胞亚群的比例明显增高(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CD4+中央型记忆T淋巴细胞亚群的产生存在异常,可能与免疫功能低下和结核病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免疫 CD4^+T细胞 记忆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场凝胶电泳在白色假丝酵母菌基因核型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雷红 董梅 +5 位作者 孙彬 孟祥红 何菊芳 佟爱华 杨彩娥 朱蕾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8-469,共2页
目的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研究白色假丝酵母菌DNA核型,评价其作为分子流行病学监测手段的价值。方法从11例患者中分离出白色假丝酵母菌14株,采用PFGE法进行基因核型测定,MircroScan WalkAway96 RY-ID快速生化鉴定板进行菌种鉴... 目的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研究白色假丝酵母菌DNA核型,评价其作为分子流行病学监测手段的价值。方法从11例患者中分离出白色假丝酵母菌14株,采用PFGE法进行基因核型测定,MircroScan WalkAway96 RY-ID快速生化鉴定板进行菌种鉴定。结果14株白色假丝酵母菌有9种不同基因核型。其中从同一例患者不同部位标本中分离出的4株白色假丝酵母菌基因核型完全一致,表明其来源于同一菌株的不同克隆亚型;来源于不同患者的其他10株菌中有3株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核型,而其余7株菌具有不同的基因核型。结论PFGE可很好地显示出不同来源的白色假丝酵母菌菌株间的同源性及多态性,可作为其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白色 脉冲场凝胶电泳 核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与心肌酶谱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何菊芳 董梅 +6 位作者 匡铁吉 吴纯 肖漓 解国清 孙彬 雷红 孟祥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1066-1067,共2页
目的:测定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中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心肌酶谱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OLYMPUS AU600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和对照组血清中心肌酶谱水平,在ANALYTICS E170光电免疫发光仪上对血清NT-proBNP的含... 目的:测定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中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心肌酶谱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OLYMPUS AU600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和对照组血清中心肌酶谱水平,在ANALYTICS E170光电免疫发光仪上对血清NT-proBNP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1)肺炎组血清中NT-proBNP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异常率为85.63%;心肌酶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异常率按照LDH-L、CK、AST、HBDH、CK-MB依次降低,分别为48.28%、37.93%、30.05%、25.12%、15.76%。(2)上呼吸道感染组血清中NT-proBNP含量较对照组有所升高(P<0.05),心肌酶谱中仅CK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ST、LDH-L、CK-MB水平无明显改变,异常率按照LDH-L、CK、HBDH、AST、CK-MB依次降低,分别为21.32%、15.85%、11.37%、10.23%、5.96%。结论:肺炎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肌损伤,心肌酶谱升高是普遍的,可能是由病原体感染产生的毒素及疾病造成的组织缺氧引起,并不一定都是心肌炎或心肌损害所致,不排除其他器官组织的损害。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心肌损伤较肺炎患者轻,可能同时发生骨骼肌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上呼吸道感染 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 心肌酶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抗干扰素-γ自身抗体的检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心静 孟祥红 王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1期3666-3668,共3页
目的:建立检测脑脊液中抗干扰素-γ(IFN-γ)自身抗体的ELISA方法,并检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抗IFN-γ自身抗体水平,初步探讨抗IFN-γ自身抗体与结核性脑膜炎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通过对封闭条件、抗原用量等条件进行优化,建立检... 目的:建立检测脑脊液中抗干扰素-γ(IFN-γ)自身抗体的ELISA方法,并检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抗IFN-γ自身抗体水平,初步探讨抗IFN-γ自身抗体与结核性脑膜炎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通过对封闭条件、抗原用量等条件进行优化,建立检测脑脊液中抗IFN-γ自身抗体的ELISA检测方法。采用建立的最佳检测条件对21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和6例正常对照者的脑脊液进行抗IFN-γ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在14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中测到高滴度的抗IFN-γ自身抗体,平均值和阳性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和7例轻症患者(P<0.01),轻症患者的阳性比例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结论:检测方法简便、可靠,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存在抗IFN-γ自身抗体,与病情程度相关,对抗IFN-γ自身抗体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免疫病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干扰素Ⅱ型 自身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血清蛋白电泳图谱的调查分析
10
作者 何菊芳 董梅 +4 位作者 匡铁吉 孙彬 孟祥红 雷红 吴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8期3141-3143,共3页
目的:调查肺结核患者血清蛋白水平,分析电泳图谱六条区带的改变,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法国SEBIA公司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对标本进行电泳分析,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对血清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肺结... 目的:调查肺结核患者血清蛋白水平,分析电泳图谱六条区带的改变,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法国SEBIA公司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对标本进行电泳分析,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对血清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肺结核患者血清总蛋白(TP)水平有所下降(P<0.05),白蛋白(ALB)水平显著下降(P<0.05)。患者血清蛋白电泳的6条区带中有4条区带的比率与正常人相比差异存在显著性,ALB区带所占比例有所下降,α1、γ区带有所升高(三者均P<0.05),α2区带明显升高(P<0.01)。虽然β2比例有轻度增高,β1区带轻度下降(均P>0.05),但其与正常人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结核患者血清蛋白电泳图谱可有明显改变,联合检测血清TP、ALB水平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分析有利于全面了解肺结核患者的血清蛋白成分变化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血蛋白质类 血蛋白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