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健康查体人群中代谢相关共病及胰岛素抵抗与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杨光 程柏凯 +5 位作者 沈鑫 刘洋 丁影 程庆砾 郑延松 赵佳慧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健康查体人群中代谢相关共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009年12月至2021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老年人8358例,根据指南标准分为CKD组... 目的探讨老年健康查体人群中代谢相关共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009年12月至2021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老年人8358例,根据指南标准分为CKD组983例与非CKD组737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计算IR指数估计的葡萄糖处置率(estimated glucose disposal rate,eGDR),应用Quasi-Bayesian进行因果中介分析。结果CKD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显著高于非CKD组(P<0.01),CKD组eGDR显著低于非CKD组[(6.88±2.09)mg/(kg·min)vs(8.41±2.12)mg/(kg·min),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调整协变量时,eGDR每增加1单位,CKD的发生风险降低29%(OR=0.714,95%CI:0.691~0.738,P<0.01)。调整后,eGDR与CKD风险仍显著相关(P<0.01)。中介分析显示,糖尿病和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在eGDR与CKD之间关系的中介效应占比最高(分别为14.2%和12.5%)。结论老年健康查体人群中胰岛素敏感性的降低与CKD的发生显著相关。糖尿病和动脉硬化在这一关联中起到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代谢疾病 胰岛素抵抗 数据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小管多配体蛋白聚糖1的表达异常与糖尿病大鼠肾脏早期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洋 杨光 +3 位作者 敖强国 马强 赵佳慧 程庆砾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48-1251,共4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小管糖萼标志物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 SDC1)表达与肾脏早期损伤的关系。方法 4周龄雌性SD大鼠20只,随机选择6只为对照组,另14只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12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干预组,每组6只,干预组尾...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小管糖萼标志物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 SDC1)表达与肾脏早期损伤的关系。方法 4周龄雌性SD大鼠20只,随机选择6只为对照组,另14只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12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干预组,每组6只,干预组尾静脉注射舒洛地特10 mg/(kg·d),持续6周,处死大鼠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SDC1和SDC4表达。结果糖尿病组大鼠肾小球病变轻微,肾小管损伤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肾小管损伤评分低于糖尿病组(P<0.01)。3组SDC4累积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SDC1累积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大鼠SDC1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SDC1蛋白及mRNA表达较糖尿病组明显升高(0.44±0.10 vs 0.23±0.08,0.79±0.23 vs 0.43±0.17,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肾脏早期病理损伤可能与肾小管SDC1表达减少相关,补充糖胺聚糖可增加肾小管SDC1表达,减轻肾脏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 葡糖氨基聚糖类 糖尿病 多配体蛋白聚糖1 肾小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弱对老年男性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宋良晨 蔡晓燕 +3 位作者 敖强国 马强 赵佳慧 程庆砾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探讨衰弱对老年男性慢性肾病(CKD)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1日~2019年1月30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门诊就诊的老年男性CKD患者105例,根据肌少症诊断分为正常组72例和肌少症组33例。多因素回归分析衰弱与老年CK... 目的探讨衰弱对老年男性慢性肾病(CKD)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1日~2019年1月30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门诊就诊的老年男性CKD患者105例,根据肌少症诊断分为正常组72例和肌少症组33例。多因素回归分析衰弱与老年CKD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相关性。结果105例患者中,衰弱期31例,患病率29.5%。肌少症组年龄、衰弱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组,体质量指数、肌肉质量、脂肪量、TC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衰弱是老年男性CKD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危险因素(OR=3.575,95%CI:1.030~12.410,P=0.045),年龄与肌少症呈正相关(OR=1.160,95%CI:1.001~1.343,P=0.048),体质量指数和eGFR与肌少症呈负相关(OR=0.469,95%CI:0.273~0.803,P=0.006;OR=0.962,95%CI:0.928~0.997,P=0.033)。肌少症组步速减慢、握力下降、疲惫感、低体力活动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男性CKD患者肌少症的发生主要与年龄、体质量指数及衰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肾病 人体质量指数 肾小球滤过率 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中度饮酒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渝 王浩 +5 位作者 梁逍 杨光 刘洋 王海军 李芳 高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70-117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饮酒与心绞痛发作的关系。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及第二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453例,根据3个月内有无心绞痛发作分为心绞痛组647例和对照组806例,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心绞痛发作的危险...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饮酒与心绞痛发作的关系。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及第二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453例,根据3个月内有无心绞痛发作分为心绞痛组647例和对照组806例,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心绞痛发作的危险因素。结果心绞痛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既往PCI、血脂异常、服用硝酸甘油、长效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运动以及服用阿司匹林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年龄(OR=1.024,95%CI:1.006~1.042,P=0.009),收缩压(OR=1.009,95%CI:1.001~1.017,P=0.029)及轻中度饮酒(OR=1.446,95%CI:1.026~2.038,P=0.035)是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的危险因素,硝酸酯类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保护因子(P<0.01)。结论轻中度饮酒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风险增加有关,建议老年冠心病患者戒酒对控制心绞痛发作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饮酒 心绞痛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全因或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渝 王浩 +5 位作者 梁逍 杨光 刘洋 王海军 李芳 高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12-916,共5页
目的探讨基线血清尿酸水平与老年男性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患者全因或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病死率的关系。方法纳入2006年4月1日~2015年8月31日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 目的探讨基线血清尿酸水平与老年男性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患者全因或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病死率的关系。方法纳入2006年4月1日~2015年8月31日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血清尿酸监测和健康体检中传统CVD危险因素评估的老年男性IGT患者334例,根据血清尿酸水平三分位法分为<322.13μmol/L组(A组)111例,322.13~387.70μmol/L组(B组)112例,>387.70μmol/L组(C组)111例,平均随访时间(5.82±3.31)年。采用Cox比例危险模型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全因病死率或CVD病死率或非CVD病死率的独立相关性。结果本研究高尿酸血症患者39例(11.68%)。A组、B组、C组体质量指数、TG、尿酸及肌酐水平逐渐升高(P<0.05,P<0.01),肾小球滤过率逐渐降低[64.68(52.71,74.32)ml/(min·1.73 m2)vs 63.66(49.50,73.00)ml/(min·1.73 m2)vs 57.77(45.81,64.73)ml/(min·1.73 m2),P=0.026]。随访期间,全因死亡61例(18.26%),其中12例(19.67%)死于心脑血管事件。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癌症21例(34.43%)和肺炎21例(34.43%)。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基线血清尿酸与CVD病死率不相关(Plog-rank=0.230)。Cox比例危险模型显示,年龄、BMI和TC是CVD病死率危险因素(P<0.05),年龄(HR=1.177,95%CI:1.123~1.234,P=0.000)及既往心脑血管事件(HR=2.462,95%CI:1.348~4.498,P=0.003)是全因病死率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男性IGT患者中,血清尿酸水平与CVD死亡或全因死亡风险增加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糖耐量试验 尿酸 心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健康体检人群中动脉僵硬度与新发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杨光 沈鑫 +6 位作者 程柏凯 侯颉玢 张雅宾 陈泓宇 程庆砾 郑延松 赵佳慧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9期1173-1178,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健康体检人群中动脉僵硬度(arterial stiffness,AS)与新发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09年12月至2021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体检的既往无CKD病史的老年患者857例。... 目的探讨老年健康体检人群中动脉僵硬度(arterial stiffness,AS)与新发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09年12月至2021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体检的既往无CKD病史的老年患者857例。收集受试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采用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评估AS程度,根据baPWV水平分为血管弹性正常组201例,中度AS组490例,重度AS组166例。采用Kaplan-Meier绘制不同AS分组新发CKD累积发生率曲线,并应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s,RCS)和Cox回归模型分析baPWV与新发CKD风险的相关性。结果重度AS组基线时年龄、高血压、心率、血压、腰围、空腹血糖、三酰甘油、尿白蛋白/肌酐比值、baPWV水平均明显高于血管弹性正常组(P<0.05)。随访期间,共37例受试者新发CKD,重度AS组CKD发生率明显高于血管弹性正常组(9.04%vs 3.48%)。RCS分析显示,baPWV水平与新发CKD风险之间的呈U形曲线关系,当baPWV≥1400 cm/s时,baPWV每增加1个标准差,新发CKD风险升高71%(P<0.01),无论是否调整协变量,baPWV与新发CKD风险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体检人群中,当baPWV≥1400 cm/s时,AS程度升高与新发CKD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硬化程度 脉搏波分析 肾病 数据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通过miR-125b对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沈鑫 刘洋 +3 位作者 陈泓宇 张洁 程庆砾 杨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47-857,共11页
目的:以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为研究对象,体外探讨高糖微环境对小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并阐明miR-125b的调控作用。方法:RAW264.7细胞分为正常对照(NG)组、正糖抑制(NG+miR-125b inhibitor)组、高糖刺激(HG)组和高糖抑制(HG+miR-... 目的:以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为研究对象,体外探讨高糖微环境对小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并阐明miR-125b的调控作用。方法:RAW264.7细胞分为正常对照(NG)组、正糖抑制(NG+miR-125b inhibitor)组、高糖刺激(HG)组和高糖抑制(HG+miR-125b inhibitor)组,进行相应的干预处理。各组细胞体外培养72 h后留取细胞及上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1/M2极化相关因子mRNA和miR-125b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M1/M2极化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M1/M2极化表面标记物CD86(M1标记)和CD206(M2标记)阳性表达率。通过miR-125b inhibitor沉默细胞中miR-125b的表达,进一步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1/M2极化相关因子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干扰素调节因子5(IRF5)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结果:高糖处理72 h后,与NG组比较,HG组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表达水平和细胞上清中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Toll样受体4(TLR4)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细胞上清中IL-1β、IL-12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NG组比较,HG组细胞中CD86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CD206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5),miR-125b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采用miR-125b inhibitor沉默miR-125b表达后,分别与NG和HG组比较,NG+miR-125b inhibitor组和HG+miR-125b inhibitor组细胞中miR-125b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细胞中IL-10 mRNA表达水平和细胞上清中IL-10水平升高(P<0.01),细胞中IL-1β和TLR4 mRNA表达水平及细胞上清中IL-12、IL-6和IL-1β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细胞中CD86阳性表达率降低(P<0.05或P<0.01),CD206阳性表达率升高(P<0.01)。与NG组比较,HG组细胞中IRF4和PPA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IRF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沉默miR-125b表达后,与NG组比较,NG+miR-125b inhibitor组细胞中IRF4和PPA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IRF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HG组比较,HG+miR-125b inhibitor组细胞中IR4和PPAR 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IRF5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高糖刺激可以诱导巨噬细胞向促炎M1表型极化,同时miR-125b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沉默miR-125b表达可部分逆转高糖刺激诱导的巨噬细胞向促炎M1表型的极化,该过程可能是通过上调IRF4和PPAR及下调IRF5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糖 微炎症 巨噬细胞 miR-125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动卫勤力量护理人员抽组辅助决策信息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
8
作者 刁子晏 吴贞 +1 位作者 章洁 皮红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8-91,共4页
目的构建机动卫勤力量护理人员抽组辅助决策信息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分析、专家访谈法和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建立机动卫勤力量护理人员抽组辅助决策信息指标体系。结果本研究两轮函询专家均为27名,两轮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 目的构建机动卫勤力量护理人员抽组辅助决策信息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分析、专家访谈法和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建立机动卫勤力量护理人员抽组辅助决策信息指标体系。结果本研究两轮函询专家均为27名,两轮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37和0.831,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389和0.305(均P<0.01)。最终形成的机动卫勤力量护理人员抽组辅助决策信息指标体系包括5项一级指标、28项二级指标。结论机动卫勤力量护理人员抽组辅助决策信息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严谨科学,指标内容全面合理,可靠性好,为遂行多样化卫勤保障任务遴选出合适的护理人员以及未来护理人员的考核和培训方向提供参考依据,也为课题下一步构建机动卫勤力量护理人员数据库及抽组信息平台提供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卫勤力量 护士 抽组 辅助决策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VID-19危重症患者肾功能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超臣 李一莎 +3 位作者 何威 杨宇 魏磊 程庆砾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56-1160,共5页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肾损伤情况及其原因,分析肾损伤与COVID-19分型及预后的相关性,为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案,收集2020年1月1日-3月14日在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武汉)住院的31...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肾损伤情况及其原因,分析肾损伤与COVID-19分型及预后的相关性,为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案,收集2020年1月1日-3月14日在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武汉)住院的319例COVID-19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预后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OVID-19患者肾功能变化与疾病分型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患者年龄(55.2±17.0)岁,非危重症(轻型+普通型)患者、危重症(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比例分别为62.1%(198/319)、37.9%(121/319)。本研究队列患者的病死率为5.6%(18/319)。入院时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均较正常参考值升高的患者占3.8%(12/319);入院时仅有BUN升高的患者占5.6%(18/319)。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入院时SCr、BUN,入院后1周SCr、BUN,合并糖尿病、慢性肾脏病是COVID-19危重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入院时及入院1周后BUN升高是COVID-19危重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OVID-19患者入院时及入院1周后BUN升高是COVID-19危重症患者的重要临床特征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诊治过程中应关注可能导致BUN升高的各种临床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危险因素 预后 血尿素氮 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