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退休干部老年期痴呆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及检查方式的回顾性研究
1
作者 尚延昌 韦超 解恒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4-407,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的主要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及检查方式,为优化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2年5月至2012年8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神经内科住院和神经科认知障碍门诊就诊的患者275例(男性占92.7%),根据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阿尔茨海...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的主要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及检查方式,为优化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2年5月至2012年8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神经内科住院和神经科认知障碍门诊就诊的患者275例(男性占92.7%),根据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组131例,血管性痴呆(vasular dementia,VD)组44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组20例,正常组36例,其他认知障碍(other cognitive impairment,OCI)组44例。通过电子病历检索,获取一般情况、痴呆及相关认知障碍诊断情况、重要共病、主要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及检查方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AD组、VD组、MCI组和OCI组脑血管疾病(30.5%,100.0%,50.0%,22.7%vs 5.6%,P<0.05)和其他相关疾病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1%,27.3%,15.0%,45.5%vs 8.3%,P<0.05)。与正常组比较,OCI组精神行为、锥体外系及运动表现患病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OCI组精神行为表现患病率明显高于AD组、VD组和MCI组,锥体外系、运动表现患病率明显高于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D组锥体外系表现患病率明显低于VD和M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例(22.2%)患者临床选择头颅CT检查,66例(24.0%)患者进行了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检查。VD组SWI脑微出血阳性率明显高于AD组(64.3%vs 30.0%,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老年期痴呆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及检查方式存在显著不同,本研究为基于临床需求的影像学检查方式选择和优化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症状和体征 认知功能障碍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3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尹西 王淼 +2 位作者 高中宝 韩根成 王振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2-724,共3页
神经炎症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防御性反应,但过度及持续的神经炎症也是神经系统疾病损伤最常见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神经炎症反应涉及神经胶质细胞(包括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及炎性因子、趋化因子释放等,与多种神经系统疾... 神经炎症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防御性反应,但过度及持续的神经炎症也是神经系统疾病损伤最常见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神经炎症反应涉及神经胶质细胞(包括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及炎性因子、趋化因子释放等,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神经炎症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多项基于此机制的免疫治疗方案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炎 脑血管病症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临床分析及死亡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时霄冰 柏秀娟 +3 位作者 郭艳娥 王淼 解恒革 姜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99-502,共4页
目的 分析老年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SE)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20年8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惊厥性SE患者41例,采用癫痫持续状态严重程度评分(STESS)进行评估,进行1年以上长期随访,观察患... 目的 分析老年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SE)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20年8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惊厥性SE患者41例,采用癫痫持续状态严重程度评分(STESS)进行评估,进行1年以上长期随访,观察患者并发症、近期(1个月内)和远期(1年)预后。结果 本研究10例惊厥性SE治疗后1年以上无发作,4例惊厥性SE治疗后仍有频繁发作;惊厥性SE并发肺炎9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7例;近期死亡7例,远期死亡23例。远期死亡患者合并心肺等主要器官疾病种数及惊厥性SE并发症种数明显多于远期生存患者(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惊厥性SE并发症种数是远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0.011~0.904,P=0.040)。结论 老年惊厥性SE病死率高,惊厥性SE并发症种数是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年龄因素的影响,STESS在老年CSE危险因素分析中存在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癫痫持续状态 抗惊厥药 死亡率 年龄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精神症状评估量表评价及临床应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郭艳娥 郝卫军 +3 位作者 解恒革 尚延昌 孙永安 王华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89-792,共4页
目的评价神经精神症状评估(NPSA)量表的信效度评估,探索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特点。方法纳入2018年8月~2019年3月全国255家医院门诊诊断明确的AD患者4677例,进行NPSA量表评估,依据样品聚类分析结果分为分组1(2566例)、分组2... 目的评价神经精神症状评估(NPSA)量表的信效度评估,探索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特点。方法纳入2018年8月~2019年3月全国255家医院门诊诊断明确的AD患者4677例,进行NPSA量表评估,依据样品聚类分析结果分为分组1(2566例)、分组2(1063例)和分组3(1048例),评估NPSA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用变量聚类分析(R型聚类分析)对NPSA量表的15个条目进行聚类。结果NPSA量表Cronbach的标准α系数为0.7500,在AD患者中NPSA量表阳性率最高的为第14条(65.21%)、第2条(63.87%)和第1条(62.45%),有8个条目阳性率在50%以上,认知症状越重,精神行为症状阳性率越高。分组1 NPSA量表所有15个条目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分组2和分组3(P<0.05)。分组2 NPSA量表第1~2条、第6~9条、第13~14条阳性率明显低于分组1和分组3(P<0.05),分组3 NPSA量表有5个条目阳性率最高,包括第3~5条、第11~12条。结论NPSA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能够用于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筛查,AD患者淡漠发生率最高,不同个体间的异质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精神状态检查表 认知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叶为主年龄相关性TDP-43脑病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圆圆 高阳 +2 位作者 赵翠 朱明伟 王振福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62-868,共7页
边缘叶为主年龄相关性TDP-43脑病(LATE)是一种常见于高龄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病理性TDP-43蛋白沉积为特征,单纯LATE表现为缓慢进展的遗忘综合征,生前诊断困难,明确诊断高度依赖尸检病理,疾病治疗研究相对滞后。本研究拟对近年... 边缘叶为主年龄相关性TDP-43脑病(LATE)是一种常见于高龄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病理性TDP-43蛋白沉积为特征,单纯LATE表现为缓慢进展的遗忘综合征,生前诊断困难,明确诊断高度依赖尸检病理,疾病治疗研究相对滞后。本研究拟对近年LATE在临床特征、病理学特点、生物学标志物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对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变性疾病 边缘系统 生物标记 病理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队体检人群应用两种量表筛查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尚延昌 周波 +3 位作者 康丰娟 郭艳娥 韦超 解恒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AD8和简易智力状态评估量表(Mini-Cog)在军队体检人群筛查认知功能障碍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纳入我院常规健康体检军队人群1723例,对自愿接受认知功能测评者行AD8量表和Mini-Cog测评,最终同时接受AD8量表和Mini-Cog...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AD8和简易智力状态评估量表(Mini-Cog)在军队体检人群筛查认知功能障碍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纳入我院常规健康体检军队人群1723例,对自愿接受认知功能测评者行AD8量表和Mini-Cog测评,最终同时接受AD8量表和Mini-Cog检测的体检者160例。采用ROC曲线分析量表评估的敏感性、特异性,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AD8量表和Mini-Cog测评提示认知功能障碍者分别为84例(52.5%)和71例(44.4%),两者联合检测提示双异常者为43例(26.9%)。160例受检者中临床诊断为认知功能障碍者66例(41.3%),其中AD8量表检出率为69.7%,Mini-Cog检出率为83.3%,两者联合检出率为56.1%。ROC曲线分析显示,两者联合检测特异性为93.6%,敏感性为56.1%。AD8(≥2分)量表、Mini-Cog及两者联合检测评估认知功能障碍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认知正常者比较,双异常者年龄明显增高(P<0.01),在调整年龄的影响因素后,协方差分析显示,双异常者连线A完成时间明显延长,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延迟回忆、执行功能、工作记忆、词语流畅性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AD8和Mini-Cog操作简单,测评所需时间短,两者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痴呆患者检出的特异性,适用于在初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筛查认知功能障碍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人员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痴呆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群认知功能障碍的脑血管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姜磊 崔龙彪 +3 位作者 孙沙沙 刘新球 李雪 徐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93-796,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颅内动脉血管形态改变对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选择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确诊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142例为认知障碍组,随机筛选同期与认知障碍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认知障碍者142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确诊后1...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颅内动脉血管形态改变对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选择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确诊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142例为认知障碍组,随机筛选同期与认知障碍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认知障碍者142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确诊后1年内的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资料,测量图像血管长度、直径、角度,记录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和颈内动脉延长扩张症(dolichoectatic internal carotid artery,DICA)发生情况,DICA分为Ⅰ度纡曲、Ⅱ度纡曲和Ⅲ度纡曲,比较分析2组以及<75岁、75~84岁和≥85岁VBD和DICA发生率。结果认知障碍组VBD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5.6%vs 43.7%,P=0.044),其VBD发生率随年龄增长有逐渐升高趋势,认知障碍组75~84岁和≥85岁VBD发生率虽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51.7%vs 39.7%,60.0%vs 47.3%,P>0.05)。认知障碍组与对照组DICA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0%vs 41.5%,P=0.810)。2组Ⅰ~Ⅲ度纡曲、Ⅰ度纡曲75~84岁和≥85岁、Ⅱ度纡曲≥85岁DICA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认知障碍组Ⅱ度纡曲75~84岁DICA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5.9%vs 12.3%,P=0.047)。结论老年人群出现VBD和DICA对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影响,脑血管形态的定量评估有望成为评估或预测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血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颅内动脉疾病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磁化率成像在帕金森病研究中的应用
8
作者 高中宝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3,共3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全球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它日益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减少、神经传递下降被认为是PD的核心病理特征,但仅在黑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减少50...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全球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它日益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减少、神经传递下降被认为是PD的核心病理特征,但仅在黑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减少50%~60%时,临床上才出现肌强直,运动减少及震颤等运动症状,因此,PD的早期诊断存在一定困难。即使在典型的PD病例中,与病理诊断相比PD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只有74%~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磁共振成像 诊断 深部脑刺激法 定量磁化率成像 铁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性TDP⁃43蛋白在常见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患者杏仁核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圆圆 王鲁宁 朱明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87-794,共8页
目的总结病理性TDP⁃43蛋白在常见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中的检出率、形态特征及沉积程度,并探讨其病理学意义。方法回顾收集1994年1月至2019年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住院治疗并行尸检的15例病例的脑组织标本,包括5例阿尔茨海默病、3... 目的总结病理性TDP⁃43蛋白在常见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中的检出率、形态特征及沉积程度,并探讨其病理学意义。方法回顾收集1994年1月至2019年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住院治疗并行尸检的15例病例的脑组织标本,包括5例阿尔茨海默病、3例帕金森病、2例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和5例正常脑老化,行HE染色、卢卡斯快蓝染色、Gallyas银染,以及磷酸化TDP⁃43抗体、β⁃淀粉样蛋白抗体、AT8抗体、α⁃突触核蛋白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理性TDP⁃43蛋白病理学特征,并采用半定量法对病理性TDP⁃43蛋白沉积进行分级。结果磷酸化TDP⁃43抗体染色阳性见于5/15例老年脑组织杏仁核,包括2例阿尔茨海默病、1例帕金森病、2例正常脑老化。其中,2/5例阿尔茨海默病杏仁核可见以神经元胞质包涵体为主的重度病理性TDP⁃43蛋白沉积和轻度短神经营养不良线丝;1/3例帕金森病杏仁核罕见神经元胞质包涵体和短神经营养不良线丝;2/5例正常脑老化杏仁核可见罕见或轻度神经元胞质包涵体和短神经营养不良线丝;而2例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杏仁核磷酸化TDP⁃43抗体染色呈阴性;15例均未见杏仁核长神经营养不良线丝,帕金森病、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和正常脑老化均未见胶质细胞胞质包涵体和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结论病理性TDP⁃43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杏仁核的沉积程度最严重,可加速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下降或降低认知功能障碍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疾病 TDP⁃43蛋白质病 DNA结合蛋白质类 杏仁核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仑卡奈单抗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基线特征和短期安全性
10
作者 张楠 解恒革 +3 位作者 王刚 周炯 郑坤木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5-919,共5页
目的观察仑卡奈单抗在中国真实世界研究中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的基线特征和短期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收集2024年6月26日至2025年3月1日在全国84个医学中心就诊并接受仑卡... 目的观察仑卡奈单抗在中国真实世界研究中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的基线特征和短期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收集2024年6月26日至2025年3月1日在全国84个医学中心就诊并接受仑卡奈单抗治疗的646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前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评分,分别计算CDR总评分(CDR-global score,CDR-GS)和CDR各项目总分(CDR-sum of box,CDR-SB)。观察治疗3个月内静脉滴注相关反应(infusion-related reactions,IRR)和淀粉样蛋白相关影像学异常(amyloid-related imaging abnormalities,ARIA)发生情况。ARIA包括ARIA水肿(ARIA with edema and effusion,ARIA-E)和ARIA出血(ARIA with hemosiderin deposit,ARIA-H)。454例患者进行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检测。对基线特征和短期安全性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基线CDR-GS为0.5分和1分的患者分别为301例(46.59%)和345例(53.41%);ApoEε4携带者202例(31.27%),其中ApoEε4纯合子携带患者17例(8.42%)。发生IRR 32例(4.95%),其中90.63%(29/32)发生于首次静脉滴注,轻度IRR 31例(96.88%),中度IRR 1例(3.13%),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晕、呕吐等。发生ARIA 16例(2.48%),其中ARIA-E 5例(31.25%),ARIA-H 10例(62.50%),ARIA-E伴ARIA-H 1例(6.25%)。5例ARIA-E中2例为症状性ARIA-E;影像学上,3例为轻度、2例为中度ARIA-E。10例发生ARIA-H的患者均无临床症状;影像学上,6例为轻度、4例为中度ARIA-H。17例ApoEε4纯合子患者中发生ARIA-H 1例(5.88%),其影像学严重程度为中度。年龄增长有增加ARIA发生风险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结论中国真实世界研究中接受仑卡奈单抗治疗的AD患者具有年龄较轻但疾病严重程度较高的特征,短期随访数据提示仑卡奈单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疾病特征 仑卡奈单抗 淀粉样蛋白相关影像学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赵杏丽 王淼 +4 位作者 尹西 王炜 陈彤 王振福 高中宝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04-907,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12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帕金森病门诊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66例,根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分为认知正常组38例和认知损害组28例。采用统一帕... 目的分析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12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帕金森病门诊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66例,根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分为认知正常组38例和认知损害组28例。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Hoehn-Yahr(H-Y)分级、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39项(PDQ39)评估患者运动症状、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认知损害组受教育时间明显低于认知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时间是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保护因素(OR=0.644,95%CI:0.490~0.846,P=0.002)。帕金森病患者MMSE总分、时间定向力、延迟回忆、语言功能与H-Y分级、PDQ39总分、UPDRS-Ⅰ、UPDRS-Ⅱ、UPDRS-Ⅲ评分中等程度相关(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与其受教育时间、疾病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障碍 生活质量 Α突触核蛋白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抑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尹西 王淼 +1 位作者 高中宝 王振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18-1120,共3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我国60岁以上人群PD患病率约为1.37%,患病人数为362万左右[1]。PD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运动症状,如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及肌强直等;非运动症状,如...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我国60岁以上人群PD患病率约为1.37%,患病人数为362万左右[1]。PD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运动症状,如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及肌强直等;非运动症状,如快速动眼睡眠行为异常、嗅觉障碍、焦虑及抑郁等。随着药物、手术及康复等治疗手段的应用,运动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非运动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日渐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抑郁 边缘系统 抗抑郁药 血清素摄取抑制药 电刺激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保健人群颅内出血病因变化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一凡 郝卫军 +5 位作者 解恒革 王振福 高中宝 鲁向辉 柏秀娟 陈思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32-935,共4页
目的 回顾性研究保健人群颅内出血的病因变化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全部临床科室收治的老年颅内出血患者303例,根据年代队列分为队列1组(1983~2000年)88例,队列2组(2001~2010年)97例,队列3组(2011~2... 目的 回顾性研究保健人群颅内出血的病因变化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全部临床科室收治的老年颅内出血患者303例,根据年代队列分为队列1组(1983~2000年)88例,队列2组(2001~2010年)97例,队列3组(2011~2018年)118例。比较3组病因学、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等。结果 与队列1组比较,队列2组和队列3组年龄、外伤性脑出血、淀粉样脑血管病、脑叶和硬膜下出血比例显著升高,高血压脑出血及基底核区出血比例明显降低,队列3组1个月内病死率明显降低,队列2组脑室出血比例明显升高(P<0.05,P<0.01)。多部位出血、抗凝联合抗血小板增加1个月内死亡风险(95%CI:1.095~16.647,95%CI:1.669~217.967,P<0.05)。年龄、多部位出血是1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95%CI:1.014~1.103,95%CI:1.516~14.533,P<0.01)。结论 保健人群颅内出血的病因谱发生变化,需加强老年人抗栓药物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血肿 硬膜下 阿司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柏秀娟 时霄冰 +2 位作者 姜磊 孙博 吴卫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3-555,共3页
近些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加,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传统的临床治疗包括溶栓治疗、经皮血管内介入治疗、康复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等。狭窄的时间窗和严重的出血等并发症限制了溶栓治疗的广泛应用;。... 近些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加,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传统的临床治疗包括溶栓治疗、经皮血管内介入治疗、康复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等。狭窄的时间窗和严重的出血等并发症限制了溶栓治疗的广泛应用;。尽管临床提供了积极的治疗方法,但许多脑卒中患者仍有残疾等后遗症,因此临床医师和研究人员积极探索更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卒中 神经生长因子类 胚胎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 间充质基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62蛋白在常见神经变性病中的表达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圆圆 朱明伟 +4 位作者 王鲁宁 张红红 胡亚卓 韩志涛 张莹晗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73-580,共8页
目的评价P62蛋白在临床常见神经变性病特征性病理改变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病理诊断意义。方法收集1994年6月至2017年10月经临床和病理明确诊断的神经变性病脑组织标本共11例,包括阿尔茨海默病5例(其中2例合并嗜银颗粒病)、帕金森病3例... 目的评价P62蛋白在临床常见神经变性病特征性病理改变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病理诊断意义。方法收集1994年6月至2017年10月经临床和病理明确诊断的神经变性病脑组织标本共11例,包括阿尔茨海默病5例(其中2例合并嗜银颗粒病)、帕金森病3例、进行性核上性麻痹2例、多系统萎缩1例;另以3例无神经变性病的脑组织标本为对照。分别进行HE、卢卡斯快蓝及Gallyas-Braak银染,以及β-淀粉样蛋白、AT8、α-突触核蛋白和P62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微镜下观察不同神经变性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和P6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原纤维缠结、帕金森病路易小体和路易轴索、进行性核上性麻痹丛状星形细胞、嗜银颗粒病的嗜银颗粒,以及多系统萎缩少突胶质细胞内包涵体均表达P62蛋白,且形态特征与其特异性抗体染色结果相一致;另外,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炎性斑仅少量表达P62蛋白,而弥散斑表达阴性;淀粉样小体P62蛋白表达亦呈阳性;正常对照脑组织不表达P62蛋白。结论P62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多系统萎缩等疾病特征性病理改变和淀粉样小体中均表达阳性,且形态与各种神经变性病组织学及相应特异性蛋白表达结果一致,推荐P62抗体作为神经变性病的辅助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变性疾病 衔接蛋白质类 信号转导 自噬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非药物干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汤若男 高中宝 王玉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39-1341,共3页
帕金森病(PD)最初被定义为一种运动障碍疾病,有四个主要的临床特征: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然而,大量的证据表明,非运动症状也与PD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认知功能障碍是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根据认知功能损害的... 帕金森病(PD)最初被定义为一种运动障碍疾病,有四个主要的临床特征: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然而,大量的证据表明,非运动症状也与PD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认知功能障碍是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根据认知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可分为主观性认知减退、PD轻度认知功能障碍(PD-MCI)以及PD痴呆(PD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障碍 认知疗法 运动疗法 经颅磁刺激 经颅直流电刺激 膳食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碱能通路脑白质高信号与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坤英 尚延昌 +1 位作者 周波 解恒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63-1066,共4页
目的探讨胆碱能通路脑白质高信号(WMH)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受试者216例,其中年龄<70岁81例、70~79岁76例、年龄≥80岁59例,根据认知功能分为认知功能正常(对照)组182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组23例和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D)组1... 目的探讨胆碱能通路脑白质高信号(WMH)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受试者216例,其中年龄<70岁81例、70~79岁76例、年龄≥80岁59例,根据认知功能分为认知功能正常(对照)组182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组23例和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D)组11例,采用胆碱能通路高信号评分(CHIPS)评估胆碱能通路WMH;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采用年龄相关白质改变(ARWMC)视觉评定表。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HIPS为0~49分,胆碱能通路WMH的发病率为78.7%。对照组、MCI组和轻度AD组年龄和MoC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84±9.15)岁vs (81.65±6.43)岁vs (86.82±4.09)岁,(26.81±2.35)分vs (21.74±3.74)分vs(14.09±4.89分,P=0.000]。年龄<70岁、70~79岁和≥80岁受试者CHIPS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4±6.68)分vs (11.79±12.63)分vs (13.61±10.21)分,F=14.412,P=0.000]。MCI组CHIPS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轻度AD组[(18.43±11.01)分vs(8.57±10.23)分和(12.00±9.24)分,F=9.703,P=0.000]。MCI组CHIPS明显异常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轻度A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IPS总分和年龄是MCI的危险因素(P<0.05,P<0.01)。CHIPS总分与ARWMC总分明显相关(r=0.819,P=0.000)。结论 CHIPS所反映的胆碱能通路WMH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并增加MCI患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症 认知障碍 受体 神经递质 胆碱酯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杏仁核嗜银颗粒病理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圆圆 朱明伟 +4 位作者 王鲁宁 张红红 胡亚卓 韩志涛 张莹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9-501,共3页
目的认识正常脑老化及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杏仁核嗜银颗粒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4例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老年尸体解剖病例杏仁核标本,其中5例阿尔茨海默病,3例帕金森病,2例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和4例正常老... 目的认识正常脑老化及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杏仁核嗜银颗粒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4例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老年尸体解剖病例杏仁核标本,其中5例阿尔茨海默病,3例帕金森病,2例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和4例正常老年脑。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劳克坚牢蓝髓鞘染色及Gallyas-Braak银染色检查,相应切片行β淀粉样蛋白抗体、tau抗体、α突触核蛋白抗体和P62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嗜银颗粒病理特征。结果在Gallyas-Braak银染色,14例杏仁核组织中,发现4例存在嗜银颗粒结构,阳性率为28.6%,其中2例阿尔茨海默病,1例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和1例正常老年脑。其蛋白质病理染色均显示为tau及P62阳性。结论杏仁核嗜银颗粒病变在正常老年脑、阿尔茨海默病、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等老化相关神经变性疾病并非少见,可能对阿尔茨海默病及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等疾病临床认知功能障碍症状产生叠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核上麻痹 进行性 杏仁核 认知障碍 淀粉样Β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推进认知障碍的社区筛查 被引量:11
19
作者 解恒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85-788,共4页
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与老年人口大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亿人,占18.70%。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群年龄每增长5岁痴呆患病率增加1倍。我国65岁以上人群痴呆患病率为5.14%,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为20.8%[1-2]。因此人口问... 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与老年人口大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亿人,占18.70%。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群年龄每增长5岁痴呆患病率增加1倍。我国65岁以上人群痴呆患病率为5.14%,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为20.8%[1-2]。因此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而认知障碍已成为我国积极应对老龄化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相比庞大的患病人群,公众对认知障碍知晓率低,患者早期就诊率低,而医师对疾病识别率、诊断率有待提高,对危险因素干预重视不够,临床上缺少创新且有效的根治手段,可及性社会医疗服务不足等主客观因素,是我国阿尔茨海默病诊疗过程中的基本现状。认知障碍筛查是推进早发现、早干预、早诊断以及早治疗的重要临床诊疗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诊断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分子影像在帕金森病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中宝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97-899,共3页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PD患病形势日益严峻,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然而,PD的早期诊断却相对滞后且准确率偏低,大多数患者从出现运动症状到被确诊为PD的平均时间...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PD患病形势日益严峻,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然而,PD的早期诊断却相对滞后且准确率偏低,大多数患者从出现运动症状到被确诊为PD的平均时间为1~1.5年,而发病5年内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仅为26%~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显像 帕金森病 多巴胺质膜转运蛋白质类 多巴胺能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