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综合评估在老年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盛莉 帖茹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85-987,共3页
中国社会老龄化兼具快速与深度特点,据《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数据分析,预计2050年我国年龄≥65岁老年人口将达3.8亿,约占总人口比例的30%。心血管疾病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并且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 中国社会老龄化兼具快速与深度特点,据《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数据分析,预计2050年我国年龄≥65岁老年人口将达3.8亿,约占总人口比例的30%。心血管疾病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并且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60%~70%合并其他多种慢性疾病,约超过三分之二的人还患有非心血管疾病合并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共病 老年综合评估 衰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全因或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渝 王浩 +5 位作者 梁逍 杨光 刘洋 王海军 李芳 高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12-916,共5页
目的探讨基线血清尿酸水平与老年男性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患者全因或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病死率的关系。方法纳入2006年4月1日~2015年8月31日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 目的探讨基线血清尿酸水平与老年男性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患者全因或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病死率的关系。方法纳入2006年4月1日~2015年8月31日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血清尿酸监测和健康体检中传统CVD危险因素评估的老年男性IGT患者334例,根据血清尿酸水平三分位法分为<322.13μmol/L组(A组)111例,322.13~387.70μmol/L组(B组)112例,>387.70μmol/L组(C组)111例,平均随访时间(5.82±3.31)年。采用Cox比例危险模型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全因病死率或CVD病死率或非CVD病死率的独立相关性。结果本研究高尿酸血症患者39例(11.68%)。A组、B组、C组体质量指数、TG、尿酸及肌酐水平逐渐升高(P<0.05,P<0.01),肾小球滤过率逐渐降低[64.68(52.71,74.32)ml/(min·1.73 m2)vs 63.66(49.50,73.00)ml/(min·1.73 m2)vs 57.77(45.81,64.73)ml/(min·1.73 m2),P=0.026]。随访期间,全因死亡61例(18.26%),其中12例(19.67%)死于心脑血管事件。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癌症21例(34.43%)和肺炎21例(34.43%)。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基线血清尿酸与CVD病死率不相关(Plog-rank=0.230)。Cox比例危险模型显示,年龄、BMI和TC是CVD病死率危险因素(P<0.05),年龄(HR=1.177,95%CI:1.123~1.234,P=0.000)及既往心脑血管事件(HR=2.462,95%CI:1.348~4.498,P=0.003)是全因病死率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男性IGT患者中,血清尿酸水平与CVD死亡或全因死亡风险增加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糖耐量试验 尿酸 心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中度饮酒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渝 王浩 +5 位作者 梁逍 杨光 刘洋 王海军 李芳 高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70-117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饮酒与心绞痛发作的关系。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及第二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453例,根据3个月内有无心绞痛发作分为心绞痛组647例和对照组806例,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心绞痛发作的危险...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饮酒与心绞痛发作的关系。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及第二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453例,根据3个月内有无心绞痛发作分为心绞痛组647例和对照组806例,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心绞痛发作的危险因素。结果心绞痛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既往PCI、血脂异常、服用硝酸甘油、长效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运动以及服用阿司匹林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年龄(OR=1.024,95%CI:1.006~1.042,P=0.009),收缩压(OR=1.009,95%CI:1.001~1.017,P=0.029)及轻中度饮酒(OR=1.446,95%CI:1.026~2.038,P=0.035)是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的危险因素,硝酸酯类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保护因子(P<0.01)。结论轻中度饮酒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风险增加有关,建议老年冠心病患者戒酒对控制心绞痛发作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饮酒 心绞痛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心动图和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估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睿涵 刘涛 +6 位作者 黄鑫 杨明艳 马宇飞 洛佳坤 于焱 曹剑 邓玉姣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59-1063,共5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和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动态评估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老年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1~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AMI患者80例,根...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和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动态评估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老年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1~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AMI患者80例,根据PCI术后结果分为NSTEMI组40例,STEMI组40例。另选择老年健康志愿者40例为对照组。NSTEMI组和STEMI组分别于PCI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梗阻相关动脉心肌节段。用4D LV Volume Tom Tec软件测量获得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量和LVEF。应用应变分析软件获得梗阻相关动脉心肌节段的左心室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PSS)、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RPSS)、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CPSS)、左心室底部旋转峰度(rot_base)、左心室尖部旋转峰度(rot_(apex))和扭曲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STEMI组和STEMI组术后1周LVESV和LVEDV明显升高,术后1周和3个月LVEF明显降低(P<0.05)。NSTEMI组术后1周和3个月梗阻相关动脉心肌节段LPSS、CPSS、rot_base、rot_(apex)和扭转值明显高于STEMI组(P<0.05);NSTEMI组术后3个月RPSS明显高于STEMI组[(25.68±13.00)%vs(19.27±10.08)%,P<0.05]。STEMI组和NSTEMI组术后3个月RPSS、CPSS、rot_base、rot_(apex)和扭转值较术后1周明显改善(P<0.01)。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和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能敏感地评价不同程度透壁损伤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心肌梗死 心室功能 冠状血管造影术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H19促进血管钙化:基于抑制Bax抑制因子1/视神经萎缩蛋白1通路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韦任 杜辉 +6 位作者 沙媛 周玉杰 梁静 陈韵岱 马茜 吴雪萍 钱赓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69-1475,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H19(lncRNAH19)是否通过抑制Bax抑制因子1/视神经萎缩蛋白1(BI-1/OPA1)通路促进钙沉积、细胞骨型分化和细胞凋亡,进而诱导血管钙化。方法β磷酸甘油和氯化钙药物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建立细胞钙化模型,将...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H19(lncRNAH19)是否通过抑制Bax抑制因子1/视神经萎缩蛋白1(BI-1/OPA1)通路促进钙沉积、细胞骨型分化和细胞凋亡,进而诱导血管钙化。方法β磷酸甘油和氯化钙药物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建立细胞钙化模型,将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普通培养基培养14 d)、钙化组(钙化培养基培养14 d)、钙化+siH19组(敲低lncRNAH19表达后钙化培养基培养14 d)、钙化+siH19+BI-1-/-组(敲低lncRNA H19和BI-1表达后钙化培养基培养14 d)和钙化+siH19+OPA1-/-组(敲低lncRNA H19和OPA1表达后钙化培养基培养14 d)。另ApoE-/-糖尿病小鼠使用高脂饲料喂养32周建立动物钙化模型。通过茜素红S染色和von Kossa染色检测钙沉积,通过Western blotting测定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观察细胞骨型分化,通过TUNEL染色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检测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血管钙化后,lncRNAH19表达明显上升,BI-1和OPA1表达明显下降,而siRNA敲低lncRNAH19表达后,BI-1和OPA1蛋白表达明显上升;抑制BI-1后,OPA1再次下降(P<0.001)。siRNA敲低lncRNA H19表达后,钙化结节消失,钙含量、Runx-2、BMP-2、活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降低(P<0.001)。siRNA敲低lncRNAH19基础上再抑制BI-1或OPA1蛋白,钙化结节出现,钙含量、Runx-2、BMP-2、活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增加(P<0.001)。结论LncRNAH19通过抑制BI-1/OPA1蛋白通路诱导血管钙化,其可能机制和促进钙沉积、细胞骨型分化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H19 Bax抑制因子1 视神经萎缩蛋白1 血管钙化 细胞骨型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分化因子15与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样受体通路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肖湖南 郝本川 +3 位作者 吕侣 蔡雨伦 王晓凡 刘宏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79-1083,共5页
目的 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样受体(glia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receptor alpha-like, GFRAL)通路对载脂蛋白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目的 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样受体(glia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receptor alpha-like, GFRAL)通路对载脂蛋白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8周龄C57BL/6雄性载脂蛋白E^(-/-)小鼠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重组GDF-15组,每组4只。对照组:高脂饮食4周后,每周1次尾静脉注射磷酸盐缓冲液;重组GDF-15组:高脂饮食4周后,每周1次尾静脉注射重组GDF-15(0.05 mg/kg)。高脂饮食12周,监测小鼠体质量,处死小鼠。取4只同等周龄(20周龄)正常小鼠作为正常组,比较3组空腹血糖、血脂、皮质醇和醛固酮水平。主动脉冷冻切片油红O染色评估对照组和重组GDF-15组斑块大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照组和重组GDF-15组脑组织GDF-15及GFRAL表达。结果 重组GDF-15组血清GDF-15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59±2.90)ng/ml vs(20.09±1.27)ng/ml,P<0.01]。重组GDF-15组11周和12周体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低[(28.60±0.22)g vs(29.47±0.25)g;(28.98±0.22)g vs(30.35±0.13)g,P<0.01]。重组GDF-15组三酰甘油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22±0.02)mmol/L vs(0.38±0.09)mmol/L,P<0.05]。重组GDF-15组斑块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22±2.58)%vs(31.61±3.51)%,P<0.01]。重组GDF-15组脑组织GDF-15和GFRAL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0.088±0.007 vs 0.030±0.006,0.031±0.003 vs 0.010±0.001,P<0.01)。对照组及重组GDF-15组皮质醇和醛固酮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组GDF-15组醛固酮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01±3.67)mg/ml vs(87.29±8.63)mg/ml,P<0.01]。结论 GDF-15可能通过GFRAL调控小鼠体质量、三酰甘油及醛固酮水平影响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模型 动物 生长分化因子15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 脂类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分化因子15在老年冠心病人群发生心房颤动事件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肖湖南 吕侣 +5 位作者 徐萃 王晓凡 盛莉 谭国娟 田峰 刘宏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9期1183-1187,共5页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在冠心病人群发生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抽选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诊断为冠心病的1261例老年患者成立前...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在冠心病人群发生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抽选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诊断为冠心病的1261例老年患者成立前瞻性观察队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队列人群GDF-15水平,收集基线资料,随访至2023年3月,共有1168例患者完成随访,93例失访,中位随访时间为9.4年;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AF分为AF组197例和未发生AF组971例;冠心病患者根据病史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304例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864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GDF-15是否为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AF的危险因素,用ROC曲线对GDF-15、指南推荐的CHARGE-AF评分模型以及二者联合在老年冠心病患者AF事件的预测价值进行评估。结果AF组患者年龄、吸烟、2型糖尿病、高血压、陈旧性心肌梗死、脑卒中、ACS、应用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比例、GDF-15、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AF组;左心室射血分数、SA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显著低于未发生A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DF-15不是老年冠心病患者AF发生的危险因素(OR=0.92,95%CI:0.74~1.16,P=0.489)。在SAP患者中,GDF-15是AF发生的危险因素(OR=1.38,95%CI:1.07~2.79,P=0.015);而在ACS患者中,GDF-15不是AF发生的危险因素(OR=0.81,95%CI:0.63~1.05,P=0.814)。ROC曲线分析显示,GDF-15联合CHARGE-AF评分模型预测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AF的曲线下面积为0.682;在SAP患者中,曲线下面积为0.746;在ACS患者中,曲线下面积为0.680。结论升高的GDF-15水平是老年SAP患者A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及预测因子。在SAP患者中,GDF-15联合CHARGE-AF评分模型进一步提升了AF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15 心房颤动 心绞痛 稳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