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心血管病合并共病诊疗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盛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7-259,共3页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在老年人群中,多种疾病共存的现象极为普遍,最近一项纳入世界范围内193个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74岁以上老年人群共病发生率可达67%[1]。心血管疾病作为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和首位致死疾病,...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在老年人群中,多种疾病共存的现象极为普遍,最近一项纳入世界范围内193个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74岁以上老年人群共病发生率可达67%[1]。心血管疾病作为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和首位致死疾病,常与其他慢性疾病同时存在,即老年心血管病合并共病。老年心血管病合并共病会导致患者病情更为复杂,医疗需求增加,住院次数增多,死亡风险上升。因此,深入了解老年心血管病合并共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共病现象 治疗 心脏病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岁及以上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血脂管理策略的思考
2
作者 叶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3-835,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随增龄增加。血脂异常是ASCVD及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大量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可延缓老年ASCVD的发生、发展...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随增龄增加。血脂异常是ASCVD及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大量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可延缓老年ASCVD的发生、发展并降低发生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的风险。鉴于对他汀类药物安全性的担忧,老年人群用药存在用量不足、停药率高的问题。近年来,非他汀类药物已广泛用于老年人ASCVD的血脂异常治疗,提高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降低幅度和用药安全性,进一步降低老年心血管事件风险[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胆固醇 LDL 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管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综合评估在老年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盛莉 帖茹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85-987,共3页
中国社会老龄化兼具快速与深度特点,据《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数据分析,预计2050年我国年龄≥65岁老年人口将达3.8亿,约占总人口比例的30%。心血管疾病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并且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 中国社会老龄化兼具快速与深度特点,据《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数据分析,预计2050年我国年龄≥65岁老年人口将达3.8亿,约占总人口比例的30%。心血管疾病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并且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60%~70%合并其他多种慢性疾病,约超过三分之二的人还患有非心血管疾病合并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共病 老年综合评估 衰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甲酰肽受体家族调节心血管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世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06,共3页
心肌收缩力、心肌重构和心率等心脏功能最重要的调节因素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GPCR)超家族。GPCR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膜受体超级家族,几乎分布在所有人体组织和器官中,它们参与了各种各样的病理生理过程。癌症、心脏病、糖尿病、阿尔茨海... 心肌收缩力、心肌重构和心率等心脏功能最重要的调节因素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GPCR)超家族。GPCR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膜受体超级家族,几乎分布在所有人体组织和器官中,它们参与了各种各样的病理生理过程。癌症、心脏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等这些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都与GPCR密不可分。因此,GPCR被选为常见的药物治疗靶点。甲酰肽受体(FPR)是GPCR超家族的成员,属于敏感的百日咳毒素GPCR超家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受体 G-蛋白偶联 受体 甲酰肽 氧化性应激 再灌注损伤 促炎消退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危心血管病患者应用依洛尤单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杞欣莲 邹晓 +5 位作者 王海军 李春林 张莎 孟现赛 李扬 司全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危心血管病患者应用依洛尤单抗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二、六、八医学中心心内科住院的经常规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血脂控制不达标的心血管病高危患者153例,根据患者年龄... 目的探讨老年高危心血管病患者应用依洛尤单抗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二、六、八医学中心心内科住院的经常规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血脂控制不达标的心血管病高危患者153例,根据患者年龄分为非老年组(<60岁)46例,60~74岁老年组66例,≥75岁老年组41例,均按指南应用依洛尤单抗治疗;选取同期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二、六、八医学中心心内科住院血脂控制不达标的年龄≥75岁心血管病高危未应用依洛尤单抗患者50例为常规治疗组,应用一种他汀类药物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比较各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及用药第4、12周的血液指标和12周内药物不良反应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非老年组、60~74岁老年组和≥75岁老年组用药第4、12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总胆固醇(TC)水平较基线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组用药第12周LDL-C、TC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非老年组、60~74岁老年组、≥75岁老年组用药12周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2.2%vs 3.0%vs 2.4%,P>0.05)。≥75岁老年组和常规治疗组用药第12周LDL-C、TC水平显著低于基线(P<0.05,P>0.01);≥75岁老年组用药第12周LDL-C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1.36±0.44)mmol/L vs(1.87±0.56)mmol/L,P<0.01]。≥75岁老年组和常规治疗组用药12周内MACE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12.2%vs 16.0%,P>0.05),2组生存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576)。结论各年龄组患者应用依洛尤单抗治疗均可在短期内取得良好疗效,75岁以上老年患者应用依洛尤单抗治疗同样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胆固醇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依洛尤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高血压人群中高敏肌钙蛋白T对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作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曹瑞华 朱兵 +2 位作者 肖文凯 郑瑾 叶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在社区老年高血压人群中高敏肌钙蛋白T(hs-TnT)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作用。方法纳入北京石景山区苹果园社区参加健康调查的老年高血压人群463例,根据基线hs-TnT水平四分位数将受试者分为A组(hs-TnT<3.00 ng/L)11... 目的探讨在社区老年高血压人群中高敏肌钙蛋白T(hs-TnT)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作用。方法纳入北京石景山区苹果园社区参加健康调查的老年高血压人群463例,根据基线hs-TnT水平四分位数将受试者分为A组(hs-TnT<3.00 ng/L)119例,B组(hs-TnT 3.00~5.75 ng/L)113例,C组(hs-TnT 5.76~9.90 ng/L)114例和D组(hs-TnT≥9.91 ng/L)117例。随访4.5~5.2(4.8±0.9)年,记录MACE和全因死亡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及ROC曲线评估hs-TnT预测价值。结果D组年龄、吸烟比例、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A、B、C组(P<0.05)。随访期间,发生MACE 50例(10.8%),全因死亡23例(5.0%)。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D组患者发生MACE和全因死亡风险明显高于其他3组(HR=5.483,95%CI:1.537~18.571;HR=3.783,95%CI:1.118~16.852,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hs-TnT对于MACE和全因死亡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661(95%CI:0.603~0.740)和0.631(95%CI:0.510~0.751)。结论在社区高血压人群中,血清hs-TnT水平是MACE及全因死亡的强而独立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肌钙蛋白T 高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质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男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他汀类药物疗效分析及不良反应探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杰 王晓娜 +2 位作者 范文倩 肖文凯 盛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究在高龄男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中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高龄男性ASCVD患者310例,根据数次入院随访服用他汀类药物情况分为他汀组195例和非他汀组115例,分析2组全因死... 目的探究在高龄男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中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高龄男性ASCVD患者310例,根据数次入院随访服用他汀类药物情况分为他汀组195例和非他汀组115例,分析2组全因死亡及主要终点事件。结果他汀组和非他汀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04.10个月(95%CI:97.46~110.75)和97.14个月(95%CI:89.61~104.67)。他汀组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非他汀组(P<0.05)。校正他汀类药物、高血压等混杂因素后,肾功能不全是全因死亡、主要心血管事件、不稳定性心绞痛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HR=1.944,P=0.004;HR=2.095,P=0.004;HR=2.179,P=0.014;HR=3.172,P=0.019);而在校正混杂因素后,他汀类药物治疗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有关(P=0.015)。他汀组LDL-C水平明显低于非他汀组,HDL-C、LDL-C达标率、丙氨酸转氨酶轻度升高率明显高于非他汀组(P<0.05,P<0.01)。结论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高龄男性ASCVD患者LDL-C水平,减缓HDL-C下降趋势,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胆固醇 LDL 胆固醇 HD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及非心血管慢性病负担比较 被引量:17
8
作者 朱剑 边素艳 +3 位作者 刘姗姗 王彬华 徐洪丽 何昆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5-259,共5页
目的分析3种不同类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合并常见心血管及非心血管慢性病负担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的老年CHF患者4650例,根据LVEF分为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组1627例(LVEF<4... 目的分析3种不同类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合并常见心血管及非心血管慢性病负担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的老年CHF患者4650例,根据LVEF分为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组1627例(LVEF<40%)、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组723例(LVEF 40%~49%)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组2300例(LVEF≥50%),对比3组合并18种常见心血管及非心血管慢性病的患病情况、疾病数目及组合情况。结果老年CHF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数目(1.12±0.73)种,合并非心血管疾病(2.90±1.32)种,HFpEF组合并心血管疾病、非心血管疾病及所有慢性病数目分别为(1.17±0.70)种,(3.06±1.37)种,(4.23±1.67)种,HFpEF组合并5种及6种疾病高于HFrEF组和HFmEF组(P<0.05)。血脂异常&贫血&慢性肾脏病、血脂异常&冠心病&高血压&贫血分别是最常见的三元非心血管疾病多病组合和四元所有慢性病多病组合形式。结论不同类型老年CHF合并心血管疾病和非心血管疾病谱及负担存在显著差异,其中HFpEF非心血管疾病负担最重。要重视老年CHF患者血脂异常、冠心病、高血压、贫血和慢性肾脏病等的综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血管疾病 慢性病共病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康复整合理念在心血管病管理和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 被引量:9
9
作者 刘源 陈薇 +3 位作者 惠海鹏 阴大伟 张越 张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82-884,共3页
中国在2000年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此前依靠"人口红利"发展经济的有利时期已近尾声,21世纪中叶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心血管患病率也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心脏康复理念近些年也逐渐成为心血管领域关注的热点。心脏康复作为一种积... 中国在2000年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此前依靠"人口红利"发展经济的有利时期已近尾声,21世纪中叶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心血管患病率也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心脏康复理念近些年也逐渐成为心血管领域关注的热点。心脏康复作为一种积极有效、性价比高的心血管病管理整合理念及治疗方式,对于当代心血管病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如能将其纳入到心血管基础教学内容以及临床实践中,有望实现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 心血管疾病 运动疗法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全因或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渝 王浩 +5 位作者 梁逍 杨光 刘洋 王海军 李芳 高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12-916,共5页
目的探讨基线血清尿酸水平与老年男性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患者全因或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病死率的关系。方法纳入2006年4月1日~2015年8月31日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 目的探讨基线血清尿酸水平与老年男性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患者全因或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病死率的关系。方法纳入2006年4月1日~2015年8月31日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血清尿酸监测和健康体检中传统CVD危险因素评估的老年男性IGT患者334例,根据血清尿酸水平三分位法分为<322.13μmol/L组(A组)111例,322.13~387.70μmol/L组(B组)112例,>387.70μmol/L组(C组)111例,平均随访时间(5.82±3.31)年。采用Cox比例危险模型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全因病死率或CVD病死率或非CVD病死率的独立相关性。结果本研究高尿酸血症患者39例(11.68%)。A组、B组、C组体质量指数、TG、尿酸及肌酐水平逐渐升高(P<0.05,P<0.01),肾小球滤过率逐渐降低[64.68(52.71,74.32)ml/(min·1.73 m2)vs 63.66(49.50,73.00)ml/(min·1.73 m2)vs 57.77(45.81,64.73)ml/(min·1.73 m2),P=0.026]。随访期间,全因死亡61例(18.26%),其中12例(19.67%)死于心脑血管事件。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癌症21例(34.43%)和肺炎21例(34.43%)。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基线血清尿酸与CVD病死率不相关(Plog-rank=0.230)。Cox比例危险模型显示,年龄、BMI和TC是CVD病死率危险因素(P<0.05),年龄(HR=1.177,95%CI:1.123~1.234,P=0.000)及既往心脑血管事件(HR=2.462,95%CI:1.348~4.498,P=0.003)是全因病死率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男性IGT患者中,血清尿酸水平与CVD死亡或全因死亡风险增加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糖耐量试验 尿酸 心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人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对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曹瑞华 朱启伟 +3 位作者 白永怿 王亮 秦爱梅 叶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60-1264,共5页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群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作用。方法纳入北京石景山苹果园社区参加健康调查的老年人群833例,根据基线NT-proBNP水平四分位数分为A组(<27.5 ng/L)209例,B组(27.5~54.4 ng/...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群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作用。方法纳入北京石景山苹果园社区参加健康调查的老年人群833例,根据基线NT-proBNP水平四分位数分为A组(<27.5 ng/L)209例,B组(27.5~54.4 ng/L)208例,C组(54.5~105.8 ng/L)207例和D组(≥105.9 ng/L)209例,收集入选者临床基线资料,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NT-proBNP,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记录MACE和全因死亡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及ROC曲线评估NT-proBNP预测价值。结果C、D组女性比例明显高于A、B组,D组年龄、Hcy及hs-CRP明显高于A、B、C组,TG、LDL-C、舒张压及eGFR明显低于A、B、C组(P<0.05,P<0.01)。年龄、女性与NT-proBNP呈正相关,舒张压、eGFR与NT-proBNP呈负相关(P<0.05,P<0.01)。随访时间发生MACE 80例(9.6%),全因死亡41例(4.9%)。D组MACE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明显高于A组(17.2%vs 3.3%,10.0%vs 1.0%,P<0.01)。校正传统危险因素后,Cox回归分析显示,D组MACE和全因死亡风险明显高于A、B、C组(P<0.05)。NT-proBNP对于MACE和全因死亡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54(95%CI:0.593~0.715)和0.661(95%CI:0.579~0.743)。结论在社区无症状老年人群中,血清NT-proBNP水平是MACE及全因死亡的强而独立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半胱氨酸 利钠肽 心力衰竭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2019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小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42-1344,共3页
2019年8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发表了“2019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共识)^[1]。对于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中关于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应用内容进行了更新^[2]。发表前,2019版... 2019年8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发表了“2019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共识)^[1]。对于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中关于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应用内容进行了更新^[2]。发表前,2019版共识写作组为了充分征求广大一线医师的意见和建议,将初稿(征求意见稿)通过第三方丁香园专业网站在5.2万多主治及以上职称医师中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得到了积极反馈和高度肯定^[3]。现将2019版共识介绍和解读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心血管疾病 一级预防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链氨基酸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琳 叶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2-544,共3页
心血管疾病(CVD)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很常见,近30年来我国人群CVD发病率、患病率和病死率总体也呈上升趋势,CVD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支链氨基酸(BCAA)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不能自身合成,仅能从食物中获取,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和... 心血管疾病(CVD)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很常见,近30年来我国人群CVD发病率、患病率和病死率总体也呈上升趋势,CVD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支链氨基酸(BCAA)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不能自身合成,仅能从食物中获取,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BCAA本身供能仅占心脏总能量来源的5%,但是BCAA可以影响三羧酸循环和信号转导发挥深远影响,BCAA代谢紊乱与多种CVD相关[1]。我们将对BCAA代谢过程和它在各类CVD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类 支链 心血管疾病 心肌病 扩张型 高血压 胰岛素抵抗 肥胖症 血脂异常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心血管并发症的机制与治疗策略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世军 李小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07-1409,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的流行给医疗保健和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的灾难。迄今为止,全球新冠病毒感染的幸存者已超过数亿,其中一些患者在新冠病毒感染数月后仍无法完全康复,这种状况通常被称为长期新冠病毒感染,即长新冠。长新冠患者... 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的流行给医疗保健和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的灾难。迄今为止,全球新冠病毒感染的幸存者已超过数亿,其中一些患者在新冠病毒感染数月后仍无法完全康复,这种状况通常被称为长期新冠病毒感染,即长新冠。长新冠患者持续存在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头痛、记忆力减退及疲劳等临床症状[1]。长新冠对心血管健康和死亡率的影响正在成为全球关注的主要问题。新冠病毒表面棘突蛋白与心肌细胞表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结合直接损伤心肌细胞;病毒感染所致过度炎性反应与炎性因子风暴导致心肌损伤;病毒侵犯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血管内皮损伤、严重低氧、电解质失衡、发热等全身情况可诱发心血管系统疾病。因此,我们对长新冠的定义、流行病学、临床表现、长新冠的心血管并发症、病理生理机制以及治疗策略进行了综述,以期增强临床医师对长新冠相关心血管并发症的认识与规范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长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心血管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癌治疗药物心血管毒性的识别与处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小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97-900,共4页
心血管毒性是抗癌治疗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而老年癌症患者是仅次于儿童的最易发生心血管毒性反应的人群,原因是他们有更多的心血管高危因素且常常多病共存。特别是基础有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或冠心病的老年癌症患者在经历化疗或... 心血管毒性是抗癌治疗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而老年癌症患者是仅次于儿童的最易发生心血管毒性反应的人群,原因是他们有更多的心血管高危因素且常常多病共存。特别是基础有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或冠心病的老年癌症患者在经历化疗或放疗时更易于发生心血管毒性反应。了解抗癌药物心血管毒性反应对于改善老年癌症患者的疗效十分重要,本述评旨在向老年医学科医师介绍抗癌药物心血管毒性反应的一般诊断与处理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 心脏毒性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治疗 蒽环类 抗代谢药 抗肿瘤 长春碱 靶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征求意见稿的网络问卷调研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小鹰 郭志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55-1158,共4页
目的了解一线医师对“2019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方法于2019年7月3~12日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丁香园旗下的丁香调查派和丁香智汇APP实施对一线、二线和三线的城市医院的6个临床科室(心内科... 目的了解一线医师对“2019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方法于2019年7月3~12日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丁香园旗下的丁香调查派和丁香智汇APP实施对一线、二线和三线的城市医院的6个临床科室(心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全科、消化内科、血液科)的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共52811位进行问卷调查,针对“共识”征求意见稿的问卷内容有5个问题:A.对“共识更新背景”的了解情况;B.对“用药前必须采取的4项措施”的意见;C.对“下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高危人群可以考虑服用阿司匹林(75~100mg/d)进行一级预防的高危人群范围”的意见;D.对“不建议下列3类人群服用阿司匹林进行ASCVD的一级预防”的意见;E.本共识“是否有助于你的临床实践?”。最终对回收有效答卷的前1000位答卷进行分析,同时停止APP调研过程。结果100.0%的医师回答了了解本“共识更新背景”,95.6%的医师回答问题B、C、D“正确”,99.0%的医师回答本“共识”有助于临床实践。结论本“共识”(征求意见稿)得到调研对象的高度肯定,反馈的修改意见有助于“共识”的定稿版形成;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丁香园旗下的丁香调查派和丁香智汇APP实施问卷调研显示了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心血管疾病 一级预防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内科规培医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17
作者 刘静 赵诺 王大勇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0-343,共4页
近年来,耳内科学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发展,但耳内科专科医师数量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规范化培训是耳内科医师成长的必经之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自2008年成立耳内科专病病房以来,一直致力于耳内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教... 近年来,耳内科学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发展,但耳内科专科医师数量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规范化培训是耳内科医师成长的必经之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自2008年成立耳内科专病病房以来,一直致力于耳内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体系建设,本文从岗位胜任力要求、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探索、教学评价体系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总结我院在耳内科规培医师教学中的探索经验,旨在为国内耳内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培训 临床教学 耳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2020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女性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最新建议
18
作者 阴大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18-1120,共3页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仍然是当今威胁发达国家和大多数新兴经济体中女性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原因。女性和男性在大多数CVD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药物代谢、治疗效果及预后均存在明显差异。而迄...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仍然是当今威胁发达国家和大多数新兴经济体中女性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原因。女性和男性在大多数CVD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药物代谢、治疗效果及预后均存在明显差异。而迄今大多数CVD临床策略都是基于女性代表性不足的研究,因此迫切需要针对性别差异的研究,以促进CVD的性别特异性诊断,治疗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心脏病学 高血压 妊娠性 绝经 过早 一级预防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失眠共病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被引量:7
19
作者 房凤凤 边红艳 +5 位作者 高莹卉 李开亮 韩继明 刘敏 谈燕聪 刘霖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0-393,共4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失眠共病(COMISA)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风险。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和解放军第九六〇...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失眠共病(COMISA)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风险。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和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睡眠中心门诊或住院的老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546例,以是否伴有失眠将患者分为非COMISA组(447例)和COMISA组(99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合并症、睡眠参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随访终点为发生MACE。结果老年男性COMISA的患病率为18.1%。与非COMISA组相比,COMISA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收缩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氧减指数、最低脉搏血氧饱和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心房颤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MACE 61例(11.2%)。COMISA组的累积生存率低于非COMISA组(P_(log rank)<0.01)。Cox分析显示,失眠(HR=2.492,95%CI:1.339~4.639,P=0.004)是老年男性OSA患者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失眠是老年男性OSA患者发生MACE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 心脏病 危险因素 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心血管合并症的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莹卉 温永飞 +7 位作者 钱小顺 赵力博 徐虎 徐伟豪 孔晓萱 车贺宾 王亚斌 刘霖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87-1592,共6页
目的评估心血管并发症出现前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入选82名无心血管疾病的老年OSA患者,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度组(AHI<15次/h)和中/重度组(AHI≥15次/h)... 目的评估心血管并发症出现前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入选82名无心血管疾病的老年OSA患者,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度组(AHI<15次/h)和中/重度组(AHI≥15次/h)。记录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及一般基础资料,PSG监测结束的当天早上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检测血常规与生化指标。在整夜多导睡眠监测完成1周内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两组间心脏结构、功能及血生化指标等的差异。结果中重度OSA组患者血小板比积(0.22±0.08 vs 0.17±0.04,P=0.032)、血肌酐水平(70.94±27.88 vs 54.49±34.22,P=0.022)高于轻度OSA组。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均无显著差别。两组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相似,但中重度OSA组的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A)高于轻度OSA组(70.35±6.87 vs 64.09±8.31,P=0.0001),其E/A比值显著低于轻度OSA组(0.98±0.06 vs 1.08±0.05,P=0.0001)。多元线性回归显示,E/A比值与AHI呈负相关(β=-0.645,P=0.0001)。结论在没有高血压和任何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情况下,老年中重度OSA患者可出现心脏舒张功能受损,其程度与AHI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心脏舒张功能 老年人 低通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