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远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评分模型: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苏小凤 韩继明 +8 位作者 高莹卉 范利 何子君 赵哲 林俊岭 郭静静 陈开兵 高燕 刘霖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8-346,共9页
目的基于临床资料分析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远期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老年OSA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评分模型并进行验证,为相关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设计。2015年1月~2017年10月,多中... 目的基于临床资料分析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远期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老年OSA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评分模型并进行验证,为相关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设计。2015年1月~2017年10月,多中心连续纳入年龄≥60岁、基线无明显心脑血管病史且无重要临床指标缺失的的首次确诊为OSA的老年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结局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情况。收集所有纳入研究对象的基线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睡眠参数指标、实验室和超声检查结果,以3∶1的比例将其随机分为建模组856例和验证组258例。采用LASSO回归用于变量的降维和筛选,并基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构建老年OSA相关的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评分预测模型。结果共入组1141例研究对象,中位随访42(41,54)月内,58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累计发病率为5.08%,其中建模组和验证组缺血性脑卒中的累计发病率分别为5.14%和4.91%(P<0.05)。多变量逐步Cox比例风险回归的变量筛选结果显示,年龄(HR=3.44,95%CI:2.38~7.77)、空腹血糖(FPG)(HR=2.13,95%CI:1.22~3.72)、升主动脉内径(HR=2.60,95%CI:1.04~4.47)、左心房前后径(HR=1.98,95%CI:1.75~2.25)和最低氧饱和度(LSpO2)(HR=1.57,95%CI:1.20~1.93)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利用ROC曲线分析进行比变量转化,以这5个风险变量的回归系数比取整数构建老年OSA患者远期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评分模型。Bootstrap法(自抽样次数=500)前后,建模组队列风险评分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95%CI:0.78~0.90)和0.85(95%CI:0.78~0.89),验证组队列风险评分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95%CI:0.73~0.93)和0.82(95%CI:0.72~0.90),提示模型预测效能较好且稳健性高。以模型最佳临床截点的对应值进行风险分层后的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风险组OSA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累积发生率高于低风险组(P=0.021)。结论该模型有助于在老年人群中识别高风险OSA患者进行早期干预,以降低今后与OSA潜在相关的缺血性脑卒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老年 缺血性脑卒中 模型 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苏小凤 刘霖 +2 位作者 李建华 钱小顺 韩继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06-1008,共3页
脑卒中是急性发生的局灶性血管源性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居于血管性疾病之首,是当前我国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包括白天过度嗜睡、夜间不规则打鼾、夜尿增多等症状,被公认为是脑卒中的新型可控危险因素[2]。OS... 脑卒中是急性发生的局灶性血管源性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居于血管性疾病之首,是当前我国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包括白天过度嗜睡、夜间不规则打鼾、夜尿增多等症状,被公认为是脑卒中的新型可控危险因素[2]。OSA与脑卒中关系极为密切,二者多为共患病。脑卒中患者的OSA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卒中 流行病学 内皮 血管 氧化性应激 低氧 高血压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失眠共病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被引量:7
3
作者 房凤凤 边红艳 +5 位作者 高莹卉 李开亮 韩继明 刘敏 谈燕聪 刘霖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0-393,共4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失眠共病(COMISA)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风险。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和解放军第九六〇...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失眠共病(COMISA)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风险。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和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睡眠中心门诊或住院的老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546例,以是否伴有失眠将患者分为非COMISA组(447例)和COMISA组(99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合并症、睡眠参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随访终点为发生MACE。结果老年男性COMISA的患病率为18.1%。与非COMISA组相比,COMISA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收缩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氧减指数、最低脉搏血氧饱和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心房颤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MACE 61例(11.2%)。COMISA组的累积生存率低于非COMISA组(P_(log rank)<0.01)。Cox分析显示,失眠(HR=2.492,95%CI:1.339~4.639,P=0.004)是老年男性OSA患者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失眠是老年男性OSA患者发生MACE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 心脏病 危险因素 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相关性及其对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苏小凤 韩继明 +7 位作者 高莹卉 何子君 赵哲 林俊岭 郭静静 陈开兵 高燕 刘霖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92-1599,共8页
目的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与代谢综合征(MetS)各组分的相关性及其对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2015年1月~2017年10月,多中心连续纳入1157例年龄≥60岁,基线无MACE病史... 目的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与代谢综合征(MetS)各组分的相关性及其对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2015年1月~2017年10月,多中心连续纳入1157例年龄≥60岁,基线无MACE病史且MetS指标完整的OSA患者作为随访队列,OSA由整夜多导睡眠监测记录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定义。研究收集了所有患者的基线人口学数据、临床特征、生化指标、睡眠参数,按基线AHI的四分位水平分为4组,中位随访42个月,随访结局为MACE及其组成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需住院的心绞痛或心力衰竭]。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etS各组分与OSA的主要客观预判指标AHI和最低氧饱和度(LSpO2)的相关性及其远期的MACE发生风险。结果AHI和LSpO2四分位组均与MetS各组分[空腹血糖、腰围、收缩压、甘油三酯]存在正剂量效应关系,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呈负剂量反应关系。中位42月随访期内,119例(10.3%)OSA患者发生了MACE。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甘油三酯、收缩压及腰围增加是MACE及其部分组成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是MACE和心肌梗死的保护性因素(P<0.05,P<0.01),且独立于AHI;相比之下,独立于LSpO2的MetS各组分未表现出与MACE及其组成事件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结论老年OSA患者的主要诊断指标AHI和LSpO2与MetS各组分存在剂量效应关系,MetS中的部分组分与AHI相互作用可增加MACE及其组成事件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老年 代谢综合征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何子君 刘霖 +6 位作者 李开亮 赵力博 赵哲 苏小凤 王欢欢 房凤凤 韩继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54-1257,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和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睡眠中心经多导睡眠监测诊断为OSAS...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和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睡眠中心经多导睡眠监测诊断为OSAS的老年男性患者716例,按照衰弱筛查量表评分分为非衰弱组519例和衰弱组197例。比较非衰弱组与衰弱组多导睡眠监测及实验室各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分析老年男性OSAS患者发生衰弱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与非衰弱组比较,衰弱组年龄、吸烟、冠心病、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消化性溃疡、外周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心房颤动、便秘、收缩压、LDL、红细胞分布宽度、暂停平均时间、暂停最长时间明显升高,TG、血小板计数、平均血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年龄(95%CI:1.050~1.085,P=0.000)、颈动脉粥样硬化(95%CI:1.286~2.421,P=0.003)、便秘(95%CI:1.182~2.267,P=0.003)是老年男性OSAS患者发生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小板计数(95%CI:0.994~0.999,P=0.003)和平均血氧饱和度(95%CI:0.910~0.992,P=0.021)是老年男性OSAS患者发生衰弱的保护因素。结论老年男性OSAS患者衰弱发生率相对较高,年龄、颈动脉粥样硬化、便秘是老年男性OSAS发生衰弱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多道睡眠描记术 衰弱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