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老年人群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多中心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科宇 李海侠 +3 位作者 邓新立 闫双通 裘宇容 丛玉隆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调查中国表观健康老年人群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其变化特征,对比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新产业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TSH水平的差异。方法收集中国具有地域代表性的10个中心共5451例表观健康老年人(>60岁)一... 目的调查中国表观健康老年人群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其变化特征,对比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新产业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TSH水平的差异。方法收集中国具有地域代表性的10个中心共5451例表观健康老年人(>60岁)一般临床资料及冻存空腹血清样本,通过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新产业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TSH等甲状腺功能指标。使用中位数(P_(2.5),P9_(7.5))表示老年人群TSH水平。分析不同地域、性别、年龄组(组距为5)TSH水平差异,探索各因素对TSH水平的影响。结果罗氏电化学发光法和新产业全自动化学发光法调查TSH参考区间分别为0.42~9.47 m U/L;0.36~7.98 mU/L,两种方法检测TSH结果有差异(P<0.001)。2个西部地区中心TSH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中心(P<0.05);老年女性TSH水平不随年龄增长,而老年男性TSH水平随年龄增长有增长趋势;60~75岁女性TSH水平普遍高于男性,>75岁男性女性TSH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TSH水平受地区、性别、年龄因素影响,但老年人群无需再根据地区、性别、年龄再分组建立参考区间。TSH结果解读应注意不同检测方法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激素 老年人群 参考区间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患病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祁佩瑶 宋咪 +2 位作者 李楠 高远 皮红英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的患病体验,为制订相关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6例老年OP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根据Colaizzi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的患病体验,为制订相关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6例老年OP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根据Colaizzi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可归纳为4个主题:感知运动益处不足;恐惧跌倒;自我感受负担;期望寻求外部支持。结论老年OP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存在多维度的问题和需求,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在疾病不同阶段的需求,在防治OP的同时联合运动指导、跌倒预防、心理干预、延续照护,探索和验证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降低脆性骨折发生风险,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骨质疏松症 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延迟降温时间对劳力型热射病大鼠病理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赵金宝 贾亿卿 +8 位作者 毛汉丁 王世娇 徐凡 李鑫 陶冶 薛蕾 刘树元 宋青 周必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58-1865,共8页
目的通过建立劳力型热射病(EHS)大鼠模型,探索不同降温时间对器官病理损伤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72只建立劳力型热射病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12只/组:正常对照组(CON);模型组(EHS)(建模后不进行主... 目的通过建立劳力型热射病(EHS)大鼠模型,探索不同降温时间对器官病理损伤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72只建立劳力型热射病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12只/组:正常对照组(CON);模型组(EHS)(建模后不进行主动降温);即刻降温组(建模后立即进行冷水浴降温);延迟降温A组(建模后延迟5 min进行冷水浴降温);延迟降温B组(建模后延迟15 min进行冷水浴降温);延迟降温C组(建模后延迟30 min进行冷水浴降温)。记录各组大鼠核心体温变化,计算降温速率。所有实验大鼠观察24 h后,解剖留取血液样本检测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γ-干扰素并进行脏器(肾脏、肺脏、大脑和回肠)病理学检查;若24 h内发生死亡,则立即解剖留取血液样本化验并进行病理取材。结果模型大鼠24 h内死亡例数随着降温治疗的延迟而增加,各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温延迟时间与死亡率呈正相关(r=0.996,P=0.004)。降温速率与死亡率呈负相关(r=-0.961,P=0.009)。炎症因子检测结果显示,各因子在不同降温干预组的浓度变化呈现出较大的异质性。所有模型动物均有明显器官损伤,病理以上皮脱落、水肿、渗出和炎细胞浸润为主;脑组织和肾组织在发病24 h内受损最明显。结论EHS大鼠模型肾脏、肺脏、大脑和小肠存在显著的非特异性病理损伤,但受损程度并不一致;随着降温的延迟,病理损伤逐渐加重。炎症因子在不同降温时间干预的血浆浓度变化存在显著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劳力型 动物模型 降温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宗宝 胡帆 +2 位作者 于涵 李春霖 卢艳慧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78-980,共3页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是指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而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超出正常人群上限的一种功能状态[1],根据TSH升高程度可以分为2个等级:TSH<10 mU/L为1级,TSH...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是指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而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超出正常人群上限的一种功能状态[1],根据TSH升高程度可以分为2个等级:TSH<10 mU/L为1级,TSH≥10 mU/L为2级,其发病常继发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卒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预测工具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洋 曾静 +1 位作者 李春霖 龚燕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3-147,共5页
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tic fractures,OF)是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对生活质量影响极大且致死率高;骨密度结合临床风险因子的OF预测工具可以有效评估骨折发生的风险,有助于OF的早预防、早治疗。本文主要阐述... 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tic fractures,OF)是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对生活质量影响极大且致死率高;骨密度结合临床风险因子的OF预测工具可以有效评估骨折发生的风险,有助于OF的早预防、早治疗。本文主要阐述目前使用最多的三种OF风险评估工具:FRAX、QFracture和Garvan nomogram,通过查阅近些年发表的文献收集相关数据,从风险因子、适用人群、预测能力等方面总结其优缺点,以便为临床医生工作和患者自我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 FRAX Qfracture Garvan nomogr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CT骨密度测定在老年男性糖代谢异常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楠 曾静 +4 位作者 张培 刘贯中 李婷 刘敏燕 李春霖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08-911,共4页
目的探讨定量CT(QCT)骨密度测定在老年男性糖代谢异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8月~2018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常规体检的老年男性138例,根据糖代谢状态分为正常血糖组46例,糖调节受损组44例,糖尿病组48例。所有受试者... 目的探讨定量CT(QCT)骨密度测定在老年男性糖代谢异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8月~2018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常规体检的老年男性138例,根据糖代谢状态分为正常血糖组46例,糖调节受损组44例,糖尿病组48例。所有受试者进行血清学指标检测、QCT骨密度测定。结果糖尿病组体质量指数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25.25±3.46)kg/m^2vs(23.76±2.70)kg/m^2,P<0.05]。正常血糖组、糖调节受损组和糖尿病组空腹血糖、糖负荷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8例患者中,正常骨量42例(30.4%),低骨量69例(50.0%),骨质疏松27例(19.6%)。偏相关分析显示,校正体质量指数后,年龄与骨密度呈负相关(β=-0.510,P=0.000)。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骨量下降的危险因素(OR=1.107,95%CI:1.045~1.173,P=0.001)。结论老年男性随糖代谢异常的加重,QCT骨密度有下降趋势。在不同糖代谢患者中,骨质疏松和低骨量检出率相似,增龄仍然是骨密度的主要负性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葡萄糖代谢障碍 糖尿病 骨质疏松 年龄因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耐量减低对老年男性人群非致死性卒中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方福生 闫双通 +5 位作者 王良宸 王宁 卢艳慧 李剑 李春霖 田慧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0-404,共5页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IGT)对老年男性人群非致死性卒中风险的影响。方法纳入2005年5月-2007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出的老年男性IGT和正常糖耐量(NGT)人群,每年至少随访1次,随访至2017年3月,观察非致死...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IGT)对老年男性人群非致死性卒中风险的影响。方法纳入2005年5月-2007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出的老年男性IGT和正常糖耐量(NGT)人群,每年至少随访1次,随访至2017年3月,观察非致死性卒中的发病情况,比较两组人群非致死性卒中发病风险的差异。结果共纳入老年男性IGT 201例、NGT 259例,平均随访11.2年。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提示,IGT组2型糖尿病(HR=2.18,95%CI1.54~3.08,P<0.001)、非致死性卒中(HR=2.54,95%CI1.38~4.68,P=0.003)的发病风险高于NGT组。在调整基线时年龄、体重指数(BMI)、吸烟、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肾小球滤过率(eGFR)、高血压病史、血脂紊乱病史后,IGT组的2型糖尿病(HR=2.25,95%CI 1.58~3.20,P<0.001)、非致死性卒中(HR=2.42,95%CI 1.30~4.52,P=0.005)的发病风险仍明显高于NGT组。结论 IGT与老年男性人群非致死性卒中密切相关,是非致死性卒中发病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减低 卒中 老年人 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源性骨软化症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楠 吴露露 +4 位作者 裴育 杨国庆 巴建明 窦京涛 母义明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分析肿瘤源性骨软化症(tumor-induced osteomalacia,TIO)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病理及手术后情况,以提高临床对TIO的认识.方法收集并整理2008年1月至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14例肿瘤源性骨软化症患者的病史、一般情况、临床表现... 目的分析肿瘤源性骨软化症(tumor-induced osteomalacia,TIO)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病理及手术后情况,以提高临床对TIO的认识.方法收集并整理2008年1月至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14例肿瘤源性骨软化症患者的病史、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及术后情况.结果患者平均病程为(3.0±3.8)年,临床症状以骨痛(14/14,100%)和乏力(6/14,42.9%)最常见,部分患者有病理性骨折,在确诊前均有误诊病史.生化特点以低血磷(0.43±0.12)mmol/L、高尿磷(13.71±5.32)mmol/L 24 h、血碱性磷酸酶升高(309.30±146.41)U/L和正常血钙(2.19±0.13 mmol/L)为主.定位诊断中,99Tcm-奥曲肽SPECT/CT扫描和68 Ga-DOTA-TATE PET/CT阳性率均较高(100%),并经相应部位的CT、MRI或超声检查证实.肿瘤分布在全身不同部位的软组织(4/14,28.6%)或骨组织(10/14,71.4%)中.手术切除肿瘤后,血磷平均恢复时间为(6.4±2.3)d.1例因病灶难以完全切除,术后未缓解.2例患者术后出现复发.结论TIO起病隐匿,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容易被误诊.99 Tcm-奥曲肽SPECT/CT扫描或68 Ga-DOTATATE PET/CT检查对定位诊断效率较高.手术治疗可以治愈TIO,但远期仍可能复发,需要定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源性骨软化症 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 低磷血症 骨软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代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衰老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9
作者 苗新宇 朱潇潇 +2 位作者 龚燕平 谷昭艳 李春霖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0-235,共6页
目的建立血管衰老模型,观察比较高葡萄糖(HG)、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过氧化氢(H_2O_2)及棕榈酸(PA)对原代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RAEC)诱导衰老作用。方法取2月龄雄性Wistar大鼠,组织贴块法提取原代RAEC并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CD3... 目的建立血管衰老模型,观察比较高葡萄糖(HG)、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过氧化氢(H_2O_2)及棕榈酸(PA)对原代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RAEC)诱导衰老作用。方法取2月龄雄性Wistar大鼠,组织贴块法提取原代RAEC并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CD31的表达并进行鉴定。分别应用30 mmol/L葡萄糖(HG)、 10μmol/L AngⅡ、 100μmol/L H_2O_2、 0.5 mmol/L PA处理原代RAEC 24 h。采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观察细胞衰老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衰老相关基因P16 mRNA的水平, Western blot法检测衰老相关基因P16、 P21、 P53蛋白水平;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观察P16的表达, CCK-8法观察细胞存活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RAEC中β-半乳糖苷酶染色细胞增加,以H_2O_2、 PA处理组更明显; HG、 AngⅡ、 H_2O_2、 PA处理均可增加RAEC的P16 mRNA水平; AngⅡ、 H_2O_2、 PA处理均可增强RAEC的P16、 P21蛋白水平,以H_2O_2组最显著。各处理组细胞P16表达均增强,与对照组相比, HG组与AngⅡ组细胞存活率变化不大, H_2O_2组与PA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结论 HG、 AngⅡ、 H_2O_2及PA均可诱导建立RAEC衰老模型,以H_2O_2诱导衰老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RAEC) 原代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肽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可准确评估健康体检者的胰岛素抵抗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方福生 王宁 +7 位作者 刘星宇 王薇 孙菁 李红 孙般若 谷昭艳 傅晓敏 闫双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09-1514,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C肽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在评估健康体检人群胰岛素抵抗与血尿酸(Ua)水平关联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资料46017例,根据Ua水平分为两组:Ua≤420μmol/L和Ua>... 目的探讨基于C肽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在评估健康体检人群胰岛素抵抗与血尿酸(Ua)水平关联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资料46017例,根据Ua水平分为两组:Ua≤420μmol/L和Ua>420μmol/L,比较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基于C肽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 IR-CP)水平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HOMA2-IR、HOMA2 IR-CP与Ua的相关性,分层交互分析不同亚组间HOMA2-IR、HOMA2 IR-CP与Ua的关联是否存在差异,利用ROC曲线评价HOMA2-IR、HOMA2IR-CP对Ua升高的预测能力。结果Ua≤420μmol/L组HOMA2-IR、HOMA2IR-CP水平均显著低于Ua>420μmol/L(P<0.001)。单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OMA2-IR与Ua(r=0.262,P<0.001)弱相关,HOMA2 IR-CP与Ua(r=0.409,P<0.001)中等强度相关。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在调整相关混淆因素后HOMA2-IR(R2=0.445,P<0.001)或HOMA2IR-CP(R2=0.461,P<0.001)均是Ua水平的影响因素。分层交互分析发现不同性别、年龄、糖代谢亚组间胰岛素抵抗指数与Ua的关联均存在差异(P<0.001)。ROC曲线显示HOMA2-IR、HOMA2 IR-CP预测Ua升高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2、0.722。结论HOMA2IR-CP更为准确地评估胰岛素抵抗与血尿酸水平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血尿酸 血清胰岛素 血清C肽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目标范围内时间与长期血糖变异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方福生 刘星宇 +3 位作者 闫双通 王宁 李春霖 田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979-1983,共5页
背景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作为血糖管理的新指标,与短期血糖波动相关,是否与长期血糖变异性相关尚不清楚。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TIR与长期随访期间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变异系数、HbA_(1c)变异性评分(HVS)的关系。方法选取200... 背景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作为血糖管理的新指标,与短期血糖波动相关,是否与长期血糖变异性相关尚不清楚。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TIR与长期随访期间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变异系数、HbA_(1c)变异性评分(HVS)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住院行动态血糖监测(CGM)的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根据患者基线TIR水平,将其分为TIR≥85%组(n=141)和TIR<85%组(n=59)。对受试者随访观察(12.5±1.1)年,比较两组长期随访期间HbA_(1c)变异系数和HVS。采用Pearson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TIR与HbA_(1c)变异系数、HVS的关系。结果TIR<85%组患者的长期HbA_(1c)变异系数〔(9.7±3.8)%比(8.2±4.5)%,(P=0.028)〕、HVS〔(48.7±20.4)分比(32.5±20.8)分,(P<0.001)〕均明显高于TIR≥85%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IR与长期HbA_(1c)变异系数(r=-0.239,P<0.001)、HVS(r=-0.400,P<0.001)呈线性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混杂因素后,TIR对长期HbA_(1c)变异系数、HVS有影响〔b(95%CI)分别为-0.07(-0.12,-0.03)、-0.44(-0.67,-0.21),P<0.05〕。结论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TIR与长期随访期间HbA_(1c)变异系数、HVS相关。TIR越低的患者,长期血糖变异性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目标范围内时间 血糖变异性 糖化血红蛋白 动态血糖监测 老年人 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的原发性色素性结节样肾上腺皮质病鉴别诊断切点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苗新宇 林璐 +14 位作者 李乐乐 陈康 吕朝晖 巴建明 裴育 谷伟军 杜锦 王先令 郭清华 臧丽 李一君 闫文华 李春霖 母义明 窦京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79-684,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原发性色素性结节样肾上腺皮质病(PPNAD)、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PBMAH)和肾上腺皮质腺瘤(ADA)三种疾病的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后尿游离皮质醇变化比值,探讨PPNAD患者的鉴别诊断切点。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20年12月于解... 目的通过比较原发性色素性结节样肾上腺皮质病(PPNAD)、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PBMAH)和肾上腺皮质腺瘤(ADA)三种疾病的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后尿游离皮质醇变化比值,探讨PPNAD患者的鉴别诊断切点。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20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住院病理明确诊断为PPNAD(7例)、PBMAH(31例)及ADA(1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患者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LDDST)和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HDDST)抑制后24 h尿游离皮质醇(24 h UFC)与抑制前(基线)24 h UFC比值(post UFC/pre UFC)为检测变量,以是否为PPNAD为状态变量,寻找鉴别诊断PPNAD的最佳切点。结果PPNAD、PBMAH及ADA三组患者基线及LDDST、HDDST后血皮质醇(F)水平均明显升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均受抑制,且PBMAH组基线及HDDST后ACTH水平最高,ADA组ACTH水平最低(P<0.05);三组患者基线24 h UFC均明显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BMAH、ADA组比较,PPNAD组患者LDDST post UFC/pre UFC[1.88(1.39,2.59)]明显高于PBMAH组[1.13(0.82,1.37),P=0.001]及ADA组[1.11(0.70,1.49),P=0.003],且HDDST抑制后的post UFC/pre UFC[2.31(1.23,3.08)]亦高于PBMAH组[1.22(0.94,1.63),P=0.004]及ADA组[1.39(1.08,1.53),P=0.008]。与PBMAH、ADA组比较,PPNAD组患者LDDST中post UFC/pre UFC诊断切点为1.385,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71.5%;HDDST中post UFC/pre UFC诊断切点为2.290,敏感度为57.1%,特异度为95.0%。结论地塞米松抑制试验post UFC/pre UFC切点对PPNAD患者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当LDDST中post UFC/pre UFC为1.385以上,HDDST中post UFC/pre UFC为2.290以上可能诊断为PPN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疾病 库欣综合征 原发性色素性结节样肾上腺皮质病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CT骨密度测定在中老年男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楠 曾静 +5 位作者 张培 刘贯中 李婷 刘敏燕 李春霖 黄先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骨密度测定在中老年男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常规查体、年龄50岁以上的男性138例。每例患者均进行血清学指标检测、QCT和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骨密度测定。结果随年龄增加,QC... 目的探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骨密度测定在中老年男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常规查体、年龄50岁以上的男性138例。每例患者均进行血清学指标检测、QCT和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骨密度测定。结果随年龄增加,QCT骨密度及DXA的股骨颈骨密度均呈下降趋势(P<0.05)。QCT方法检出低骨量69例(50.0%),骨质疏松27例(19.6%),而DXA方法检出骨量减少43例(31.2%),骨质疏松4例(2.9%),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年龄组,QCT均比DXA对骨量减少的检出率高,且随年龄增加检出率逐渐升高(P<0.01)。结论中老年男性QCT较DXA骨密度测定的骨量减少检出率更高,随年龄增加检出率增加,QCT的方法可能更适于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防治过程中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CT 骨密度 骨质疏松 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激素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发病及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罗娜 孙般若 李春霖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59-1862,共4页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显著高于中青年人群,严重危害老年人群的健康。性激素在男性骨骼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雌激素和雄激素都能够促进骨形成,对抗骨量丢失,而孕激素则可能对男性骨量的...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显著高于中青年人群,严重危害老年人群的健康。性激素在男性骨骼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雌激素和雄激素都能够促进骨形成,对抗骨量丢失,而孕激素则可能对男性骨量的维持起到负性调节作用。老年男性体内雌激素、雄激素的缺乏与其骨密度降低、OP患病率增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性激素及其受体调节剂为OP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雌激素是目前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治疗的常用药物,并不被推荐用于治疗男性OP;雄激素替代治疗可使老年男性骨密度得到增加,但在前列腺和心血管安全性上存疑,因而并不推荐常规使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 SERM)能提升血清睾酮水平,有助于增加腰椎和髋关节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但尚未被正式批准用于治疗男性OP,其疗效及安全性有待更多的临床试验来验证;选择性雄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androgen receptor modulator, SARM)应用于OP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仅在动物模型中被证实能够增加雄性大鼠的骨骼强度。本文就性激素在老年男性OP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期为临床医师的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老年男性 性激素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选择性雄激素受体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中老年男性骨硬化蛋白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
15
作者 李婷 卢艳慧 +6 位作者 李春霖 刘敏燕 成晓玲 张丽丽 苗新宇 李楠 孙般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0-654,共5页
目的在北京地区中老年男性正常血糖人群中,分析骨硬化蛋白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北京某社区中老年人群横断面调查中筛查出糖代谢正常男性共105例(40~69岁)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年龄、吸烟饮酒史、既往史等信息。测量体质量指... 目的在北京地区中老年男性正常血糖人群中,分析骨硬化蛋白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北京某社区中老年人群横断面调查中筛查出糖代谢正常男性共105例(40~69岁)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年龄、吸烟饮酒史、既往史等信息。测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血压等。化验血糖、血脂,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结果①不同年龄、BMI的研究对象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年龄、BMI与骨硬化蛋白水平之间有相关性;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骨硬化蛋白与年龄、BMI显著相关。结论在众多心血管危险因素中,年龄、BMI与骨硬化蛋白水平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硬化蛋白 年龄 体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