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健康查体人群中代谢相关共病及胰岛素抵抗与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光 程柏凯 +5 位作者 沈鑫 刘洋 丁影 程庆砾 郑延松 赵佳慧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健康查体人群中代谢相关共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009年12月至2021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老年人8358例,根据指南标准分为CKD组... 目的探讨老年健康查体人群中代谢相关共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009年12月至2021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老年人8358例,根据指南标准分为CKD组983例与非CKD组737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计算IR指数估计的葡萄糖处置率(estimated glucose disposal rate,eGDR),应用Quasi-Bayesian进行因果中介分析。结果CKD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显著高于非CKD组(P<0.01),CKD组eGDR显著低于非CKD组[(6.88±2.09)mg/(kg·min)vs(8.41±2.12)mg/(kg·min),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调整协变量时,eGDR每增加1单位,CKD的发生风险降低29%(OR=0.714,95%CI:0.691~0.738,P<0.01)。调整后,eGDR与CKD风险仍显著相关(P<0.01)。中介分析显示,糖尿病和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在eGDR与CKD之间关系的中介效应占比最高(分别为14.2%和12.5%)。结论老年健康查体人群中胰岛素敏感性的降低与CKD的发生显著相关。糖尿病和动脉硬化在这一关联中起到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代谢疾病 胰岛素抵抗 数据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健康体检人群中动脉僵硬度与新发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杨光 沈鑫 +6 位作者 程柏凯 侯颉玢 张雅宾 陈泓宇 程庆砾 郑延松 赵佳慧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73-1178,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健康体检人群中动脉僵硬度(arterial stiffness,AS)与新发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09年12月至2021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体检的既往无CKD病史的老年患者857例。... 目的探讨老年健康体检人群中动脉僵硬度(arterial stiffness,AS)与新发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09年12月至2021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体检的既往无CKD病史的老年患者857例。收集受试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采用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评估AS程度,根据baPWV水平分为血管弹性正常组201例,中度AS组490例,重度AS组166例。采用Kaplan-Meier绘制不同AS分组新发CKD累积发生率曲线,并应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s,RCS)和Cox回归模型分析baPWV与新发CKD风险的相关性。结果重度AS组基线时年龄、高血压、心率、血压、腰围、空腹血糖、三酰甘油、尿白蛋白/肌酐比值、baPWV水平均明显高于血管弹性正常组(P<0.05)。随访期间,共37例受试者新发CKD,重度AS组CKD发生率明显高于血管弹性正常组(9.04%vs 3.48%)。RCS分析显示,baPWV水平与新发CKD风险之间的呈U形曲线关系,当baPWV≥1400 cm/s时,baPWV每增加1个标准差,新发CKD风险升高71%(P<0.01),无论是否调整协变量,baPWV与新发CKD风险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体检人群中,当baPWV≥1400 cm/s时,AS程度升高与新发CKD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硬化程度 脉搏波分析 肾病 数据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揿针配合PNF技术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
3
作者 邱雅洁 俞裕天 +2 位作者 王莉莉 罗红敏 李呈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49-1655,共7页
目的观察揿针配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治疗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探究其相关治疗机理。方法把60例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揿针+PNF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 目的观察揿针配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治疗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探究其相关治疗机理。方法把60例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揿针+PNF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取肩井、肩髃、臂臑、清冷渊、手五里、曲池行揿针皮下浅刺治疗,留针2天后拔除,每周3次,并带针进行PNF治疗,每次30 min,每周5次,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尺(VAS)、简化的Fugl-Meyer量表(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及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ASH)进行评分,抽取血清检测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缓激肽(BK)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变化。结果量表评分情况:①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VAS、DASH评分显著降低,FMA、ADL评分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组间比较: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DASH评分显著降低(P<0.05),FMA、ADL评分显著升高(P<0.05),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室指标检测情况:①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BK及ET-1表达水平上升,NO及CGRP表达水平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组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BK表达与ET-1表达增加幅度、NO表达与CGRP表达减少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揿针配合PNF可缓解肩手综合征患者的肩部疼痛,增加上肢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其机制之一可能与上调BK及ET-1表达水平、下调NO及CGRP表达水平相关,从而改善微循环功能,减轻神经源性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手综合征 上肢功能障碍 PNF技术 揿针 针刺疗法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肽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可准确评估健康体检者的胰岛素抵抗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3
4
作者 方福生 王宁 +7 位作者 刘星宇 王薇 孙菁 李红 孙般若 谷昭艳 傅晓敏 闫双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09-1514,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C肽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在评估健康体检人群胰岛素抵抗与血尿酸(Ua)水平关联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资料46017例,根据Ua水平分为两组:Ua≤420μmol/L和Ua>... 目的探讨基于C肽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在评估健康体检人群胰岛素抵抗与血尿酸(Ua)水平关联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资料46017例,根据Ua水平分为两组:Ua≤420μmol/L和Ua>420μmol/L,比较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基于C肽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 IR-CP)水平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HOMA2-IR、HOMA2 IR-CP与Ua的相关性,分层交互分析不同亚组间HOMA2-IR、HOMA2 IR-CP与Ua的关联是否存在差异,利用ROC曲线评价HOMA2-IR、HOMA2IR-CP对Ua升高的预测能力。结果Ua≤420μmol/L组HOMA2-IR、HOMA2IR-CP水平均显著低于Ua>420μmol/L(P<0.001)。单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OMA2-IR与Ua(r=0.262,P<0.001)弱相关,HOMA2 IR-CP与Ua(r=0.409,P<0.001)中等强度相关。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在调整相关混淆因素后HOMA2-IR(R2=0.445,P<0.001)或HOMA2IR-CP(R2=0.461,P<0.001)均是Ua水平的影响因素。分层交互分析发现不同性别、年龄、糖代谢亚组间胰岛素抵抗指数与Ua的关联均存在差异(P<0.001)。ROC曲线显示HOMA2-IR、HOMA2 IR-CP预测Ua升高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2、0.722。结论HOMA2IR-CP更为准确地评估胰岛素抵抗与血尿酸水平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血尿酸 血清胰岛素 血清C肽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达尼布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表征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饶乐 郭梦雨 徐国纲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695-1700,F0003,共7页
目的探讨4种不同方法制备尼达尼布脂质体的关键理化特性,筛选出尼达尼布脂质体的最佳制备方法。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逆向蒸发法、乙醇注入法和改良版乙醇注入法制备尼达尼布脂质体;利用透析法测定尼达尼布脂质体的包封率,并进行粒径大... 目的探讨4种不同方法制备尼达尼布脂质体的关键理化特性,筛选出尼达尼布脂质体的最佳制备方法。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逆向蒸发法、乙醇注入法和改良版乙醇注入法制备尼达尼布脂质体;利用透析法测定尼达尼布脂质体的包封率,并进行粒径大小、分散性、表面电位和形貌表征,在室温放置7 d后评估其稳定性。结果薄膜分散法、逆向蒸发法、乙醇注入法和改良版乙醇注入法均制备了类圆形尼达尼布脂质体,粒径大小分别为(285.1±12.3)、(271.4±5.9)、(226.3±14.8)、(197.2±11.2)nm;包封率分别为(15.82±1.26)%、(16.71±1.35)%、(25.12±3.21)%和(32.5±3.61)%;与其他3种方法相比,改良版乙醇注入法制备尼达尼布脂质体粒径大小显著减小,包封率显著增加(P<0.05)。室温放置7 d后,薄膜分散法和逆向蒸发法粒径明显增大(P<0.01),乙醇注入法和改良版乙醇注入法粒径大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版乙醇注入法制备的尼达尼布脂质体关键理化特性表现优异,可作为制备尼达尼布脂质体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达尼布乙磺酸盐 脂质体 粒径大小 乙醇注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目标范围内时间与长期血糖变异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方福生 刘星宇 +3 位作者 闫双通 王宁 李春霖 田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979-1983,共5页
背景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作为血糖管理的新指标,与短期血糖波动相关,是否与长期血糖变异性相关尚不清楚。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TIR与长期随访期间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变异系数、HbA_(1c)变异性评分(HVS)的关系。方法选取200... 背景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作为血糖管理的新指标,与短期血糖波动相关,是否与长期血糖变异性相关尚不清楚。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TIR与长期随访期间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变异系数、HbA_(1c)变异性评分(HVS)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住院行动态血糖监测(CGM)的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根据患者基线TIR水平,将其分为TIR≥85%组(n=141)和TIR<85%组(n=59)。对受试者随访观察(12.5±1.1)年,比较两组长期随访期间HbA_(1c)变异系数和HVS。采用Pearson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TIR与HbA_(1c)变异系数、HVS的关系。结果TIR<85%组患者的长期HbA_(1c)变异系数〔(9.7±3.8)%比(8.2±4.5)%,(P=0.028)〕、HVS〔(48.7±20.4)分比(32.5±20.8)分,(P<0.001)〕均明显高于TIR≥85%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IR与长期HbA_(1c)变异系数(r=-0.239,P<0.001)、HVS(r=-0.400,P<0.001)呈线性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混杂因素后,TIR对长期HbA_(1c)变异系数、HVS有影响〔b(95%CI)分别为-0.07(-0.12,-0.03)、-0.44(-0.67,-0.21),P<0.05〕。结论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TIR与长期随访期间HbA_(1c)变异系数、HVS相关。TIR越低的患者,长期血糖变异性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目标范围内时间 血糖变异性 糖化血红蛋白 动态血糖监测 老年人 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信息素养及循证护理能力对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江润娇 李小玲 +2 位作者 陈敏芝 来纯云 杨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护士信息素养及循证护理能力对创新行为的影响,为提升护士的创新行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创新行为量表、信息素养量表、循证护理能力量表对北京市5所三甲医院1304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创新行为得分(32.2... 目的探讨护士信息素养及循证护理能力对创新行为的影响,为提升护士的创新行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创新行为量表、信息素养量表、循证护理能力量表对北京市5所三甲医院1304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创新行为得分(32.28±6.42)分,信息素养得分(75.40±8.35)分,循证护理能力得分(44.62±8.78)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护士创新行为与护士信息素养及循证护理能力呈正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分层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一般资料后,护士信息素养、循证护理能力是影响护士创新行为的主要因素(均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64.4%。结论护士创新行为处于中等水平。医疗机构可从护士信息素养、循证护理能力层面开展培训,充分发挥护士信息素养及循证护理能力对其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并鼓励高学历与高职务护士发挥其优势,进一步提高护士创新行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创新行为 信息素养 循证护理能力 证据检索 证据评价 证据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CT骨密度测定在中老年男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楠 曾静 +5 位作者 张培 刘贯中 李婷 刘敏燕 李春霖 黄先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骨密度测定在中老年男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常规查体、年龄50岁以上的男性138例。每例患者均进行血清学指标检测、QCT和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骨密度测定。结果随年龄增加,QC... 目的探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骨密度测定在中老年男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常规查体、年龄50岁以上的男性138例。每例患者均进行血清学指标检测、QCT和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骨密度测定。结果随年龄增加,QCT骨密度及DXA的股骨颈骨密度均呈下降趋势(P<0.05)。QCT方法检出低骨量69例(50.0%),骨质疏松27例(19.6%),而DXA方法检出骨量减少43例(31.2%),骨质疏松4例(2.9%),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年龄组,QCT均比DXA对骨量减少的检出率高,且随年龄增加检出率逐渐升高(P<0.01)。结论中老年男性QCT较DXA骨密度测定的骨量减少检出率更高,随年龄增加检出率增加,QCT的方法可能更适于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防治过程中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CT 骨密度 骨质疏松 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