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为运作管理理论联合问题追踪法在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马虹颖 杨存美 +2 位作者 王杰 赵海英 龚竹云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7-441,共5页
目的:评价行为运作管理理论联合问题追踪法在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护士的质量管理能力及认知操作技能水平。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期间某三级甲等医院保健科住院患者及科室一级质... 目的:评价行为运作管理理论联合问题追踪法在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护士的质量管理能力及认知操作技能水平。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期间某三级甲等医院保健科住院患者及科室一级质控小组护士为研究对象,联合应用行为运作管理理论和问题追踪法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比较实施前后科室护士的理论考试及护理操作技能成绩、一级质控护士质量管理能力、科室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科室实施行为运作管理理论联合问题追踪法后,科室护士理论考试成绩和护理操作技能、一级质控护士的质量管理能力、科室护理质量评价得分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应用行为运作管理理论联合问题追踪法进行护理质量管理,能明显提高科室护士的理论知识水平及操作技能、质控护士的管理能力、科室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提高临床护理管理执行力,值得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运作管理 问题追踪法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指数与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周翔 刘睿涵 +4 位作者 刘昱彤 田璠 张杰 王小毛 曹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riglyceride glucose,TyG)指数与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经药物治疗出院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riglyceride glucose,TyG)指数与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经药物治疗出院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4年3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高压氧科住院的老年UAP患者221例,根据TyG指数三分位数分为低TyG指数组(≤8.48)74例、中TyG指数组(8.49~8.92)74例和高TyG指数组(>8.92)73例。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终点事件为患者出院后是否行PCI,随访截止时间为2024年5月10日。比较3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3组生存率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终点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3组TyG指数、体质量指数、糖尿病、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终点事件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TyG指数、糖尿病和糖化血红蛋白是老年UAP患者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HR=2.523,95%CI:1.593~3.996;HR=2.543,95%CI:1.263~5.118;HR=1.434,95%CI:1.159~1.774);进一步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校正糖尿病和糖化血红蛋白后,TyG指数是老年UAP患者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HR=2.023,95%CI:1.209~3.384)。结论在接受药物治疗老年UAP患者中,高TyG指数与出院后行PCI相关,TyG指数是老年UAP患者出院后行PCI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促进脂肪细胞褐化机制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刘昱彤 刘睿涵 +3 位作者 周翔 王小毛 张杰 曹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0-514,共5页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liraglutide,Lira)对脂肪细胞褐化的调控作用及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脂,棕榈酸模拟高脂环境,慢病毒转染沉默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liraglutide,Lira)对脂肪细胞褐化的调控作用及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脂,棕榈酸模拟高脂环境,慢病毒转染沉默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Alpha,PGC1α)基因表达。将脂肪细胞分为对照组、Lira组(100 nmol/L的Lira溶液处理)、棕榈酸组(200 nmol/L的棕榈酸溶液处理)、棕榈酸+Lira组(100 nmol/L的Lira溶液+200 nmol/L棕榈酸溶液处理)、随机小干扰RNA(scrambled small interfering RNA,scrambled siRNA)组、scrambled siRNA+Lira组、沉默PGC1α小干扰RNA(siRNA PGC1α)组、siRNA PGC1α+Lira组(n=3)。Scrambled siRNA组、siRNA PGC1α组相应慢病毒转染后给予200 nmol/L的棕榈酸溶液处理;scrambled siRNA+Lira组、siRNA PGC1α+Lira组相应慢病毒转染后给予100 nmol/L的Lira溶液+200 nmol/L的棕榈酸溶液处理细胞。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PR结构域蛋白16(PR domain containing 16,Prdm16)、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脂联素的基因及蛋白表达,以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及磷酸化AMPK(phosphorylated AMPK,p-AMPK)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棕榈酸组Agt、脂联素蛋白及mRNA表达和Lira组UCP-1、Prdm16蛋白及mRNA明显升高,棕榈酸组UCP-1,Prdm16蛋白及mRNA表达和Lira组Agt、脂联素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棕榈酸组比较,棕榈酸+Lira组UCP-1、Prdm16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Agt、脂联素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ambled siRNA+Lira组脂肪细胞UCP-1、Prdm16蛋白表达和siRNA PGC1α组Agt、脂联素蛋白表达显著高于scrambled siRNA组,scrambled siRNA+Lira组Agt、脂联素蛋白表达和siRNA PGC1α组UCP-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scrambled siRNA组(P<0.05)。与scrambled siRNA组比较,scrambled siRNA+Lira组p-AMPK/AMPK比值明显升高(1.415±0.176 vs 0.837±0.049,P<0.05),siRNA PGC1α组p-AMPK/AMPK比值明显降低(0.534±0.035 vs 0.837±0.049,P<0.01)。结论Lira通过激活AMPK-PGC1α信号通路,促进脂肪细胞褐化,改善高脂环境下的脂肪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脂肪细胞 白色 脂肪细胞 棕色 棕榈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区老年人内在能力与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指数的关系
4
作者 刘睿涵 刘昱彤 +4 位作者 周翔 王小毛 张杰 田璠 曹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449,共5页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riglyceride-glucose,TyG)指数与内在能力(intrinsic capacity,IC)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2023年5~12月于万寿路社区进行问卷调查的老年人1000例,最终820例老年人纳入研究,根据TyG指数分为低TyG...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riglyceride-glucose,TyG)指数与内在能力(intrinsic capacity,IC)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2023年5~12月于万寿路社区进行问卷调查的老年人1000例,最终820例老年人纳入研究,根据TyG指数分为低TyG指数组(≤7.349)404例和高TyG指数组(>7.349)416例。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后共纳入患者522例,分为低TyG指数1组(≤7.349)261例和高TyG指数2组(>7.349)261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与TyG指数作为连续变量和分类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PSM分析来消除协变量的混杂效应,以发现不同分类中TyG指数与IC的关系。结果PSM前,低TyG指数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高TyG指数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天冬氨酸转氨酶显著高于高TyG指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SM后,低TyG指数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高TyG指数组(P<0.05,P<0.01)。TyG指数的ROC曲线分析显示,截断值为7.349。以7.349为截断值,即TyG指数作为分类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yG指数与IC相关[OR=3.921,95%CI:2.800~5.491,P=0.001(模型1);OR=2.744,95%CI:1.739~4.329,P=0.001(模型2);OR=2.744,95%CI:1.805~4.171,P=0.001(模型3);OR=2.722,95%CI:1.530~4.843,P=0.001(PSM后)],显示,TyG指数仍是I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C与不基线资料的社区老年人在调整了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后仍相关。作为常规血液检查生成的指标,TyG指数在成本和时间方面具有优势。经过进一步验证,TyG指数可能为IC预测提供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横断面研究 数据相关性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护理本科新生职业认同与自我效能现状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彬彬 李春香 +3 位作者 魏书媛 马丽丽 陈志兰 杨惠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3期4343-4347,共5页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护理本科新生职业认同、自我效能情况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偶遇抽样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2020级233名护理本科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生职业认同量表和护生职业自我效能量表进...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护理本科新生职业认同、自我效能情况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偶遇抽样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2020级233名护理本科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生职业认同量表和护生职业自我效能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微信发放电子问卷。结果233名护理本科新生职业认同总分、职业自我效能总分分别为(60.93±9.24)、(94.33±11.45)分,均处于中等水平。组织过学校或学院活动的护生职业认同和职业自我效能得分较高(P<0.05)。母亲受教育程度为大学及以上的护生职业认同得分较高(P<0.05)。父母受教育程度为大学及以上的护生职业自我效能得分较高(P<0.05)。护生职业认同和职业自我效能呈正相关(r=0.793,P<0.01)。在职业认同与职业自我效能各维度的相关性方面,职业选择的自主性得分与收集职业信息和职业规划能力得分无关(r=0.053,P>0.05),余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COVID-19疫情下护理本科新生职业认同及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可提升空间大。护生职业认同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认同 职业自我效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护理本科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内科临床教学中应用TBL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估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谢生智 杨娜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2期196-198,202,共4页
目的分析在肿瘤内科的临床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9月56名肿瘤内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经双盲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28名,分别予以TBL教学法、传统教学法。比较... 目的分析在肿瘤内科的临床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9月56名肿瘤内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经双盲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28名,分别予以TBL教学法、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的成绩指标(操作技能考试、理论考试、病例分析)、综合素养评分(团队协作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提升、临床技能提升)、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成绩指标、综合素养评分、教学满意度方面相比于参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内科实习生的临床教学中应用TBL教学模式的效果显著,能提升实习生的学习成绩与综合素养,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内科 TBL教学法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a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中的意义
7
作者 刘宏伟 朱兵 曹瑞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934-939,共6页
相关研究证实高血浆脂蛋白a[Lp(a)]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存在潜在的因果关系。在糖尿病患者中,Lp(a)升高与首次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更多的证据表明,降低传统危险因素后,Lp(a)水平升高仍与残留... 相关研究证实高血浆脂蛋白a[Lp(a)]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存在潜在的因果关系。在糖尿病患者中,Lp(a)升高与首次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更多的证据表明,降低传统危险因素后,Lp(a)水平升高仍与残留的心血管风险相关。冠心病和糖尿病同属于代谢性疾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心糖共病)患者较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5~6倍。本文针对脂蛋白a的结构、功能及与心糖共病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A 冠心病 心糖共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危心血管病患者应用依洛尤单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杞欣莲 邹晓 +5 位作者 王海军 李春林 张莎 孟现赛 李扬 司全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危心血管病患者应用依洛尤单抗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二、六、八医学中心心内科住院的经常规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血脂控制不达标的心血管病高危患者153例,根据患者年龄... 目的探讨老年高危心血管病患者应用依洛尤单抗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二、六、八医学中心心内科住院的经常规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血脂控制不达标的心血管病高危患者153例,根据患者年龄分为非老年组(<60岁)46例,60~74岁老年组66例,≥75岁老年组41例,均按指南应用依洛尤单抗治疗;选取同期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二、六、八医学中心心内科住院血脂控制不达标的年龄≥75岁心血管病高危未应用依洛尤单抗患者50例为常规治疗组,应用一种他汀类药物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比较各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及用药第4、12周的血液指标和12周内药物不良反应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非老年组、60~74岁老年组和≥75岁老年组用药第4、12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总胆固醇(TC)水平较基线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组用药第12周LDL-C、TC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非老年组、60~74岁老年组、≥75岁老年组用药12周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2.2%vs 3.0%vs 2.4%,P>0.05)。≥75岁老年组和常规治疗组用药第12周LDL-C、TC水平显著低于基线(P<0.05,P>0.01);≥75岁老年组用药第12周LDL-C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1.36±0.44)mmol/L vs(1.87±0.56)mmol/L,P<0.01]。≥75岁老年组和常规治疗组用药12周内MACE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12.2%vs 16.0%,P>0.05),2组生存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576)。结论各年龄组患者应用依洛尤单抗治疗均可在短期内取得良好疗效,75岁以上老年患者应用依洛尤单抗治疗同样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胆固醇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依洛尤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创血流动力学参数预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的列线图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明艳 陈薇 +7 位作者 高扬 胡亚楠 刘源 马宇飞 于焱 刘睿涵 余江 曹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利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结合年龄、舒张压、C反应蛋白(CRP)及肾功能不全(血肌酐≥442μmol/L)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院内死亡结局风险。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第二医学中心收治的老年... 目的利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结合年龄、舒张压、C反应蛋白(CRP)及肾功能不全(血肌酐≥442μmol/L)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院内死亡结局风险。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第二医学中心收治的老年CHF急性发作住院患者223例,根据死亡结局分为存活组196例和死亡组27例。根据随访院内死亡结局联合其他相关指标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CHF死亡危险因素。结果无创监测显示,死亡组LVEF、LCWI高于存活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低于存活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31,95%CI:1.052~1.213,P=0.001)、舒张压(OR=0.932,95%CI:0.882~0.982,P=0.011)、CRP(OR=1.171,95%CI:1.021~1.352,P=0.024)、LVEDV(OR=0.984,95%CI:0.962~0.992,P=0.011)及肾功能不全(OR=5.863,95%CI:1.351~1.731,P=0.004)为老年CHF急性发作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02(95%CI:0.819~0.948,P<0.05),校准曲线验证模型预测结果准确性的C指数为0.902。结论年龄、舒张压、LVEDV、CRP、肾功能不全是CHF短期预后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 预测 心脏病危险因素 死亡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伊布替尼方案治疗高龄进展期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
10
作者 蒲红斌 王吉 +5 位作者 蔡力力 王晨欢 刘萃 朱宏丽 卢学春 杨波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384-385,共2页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2岁,2008年6月以右侧颈部肿大包块入院。超声提示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其内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血象各系为正常范围,且无发热、消瘦、盗汗等症状,未给予治疗,随访观察。2009年1月复查超声提示双侧颈...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2岁,2008年6月以右侧颈部肿大包块入院。超声提示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其内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血象各系为正常范围,且无发热、消瘦、盗汗等症状,未给予治疗,随访观察。2009年1月复查超声提示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区淋巴结为异常肿大淋巴结。左侧腋窝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理为“B小淋巴细胞淋巴瘤/B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伊布替尼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RICHTER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在帕金森病前驱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彤 王振福 +4 位作者 王瑞民 高宇红 高中宝 王淼 尹西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88-989,共2页
快速眼动(REM)期睡眠行为障碍(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指患者在REM期躯体肌张力失迟缓,并出现与梦境相关的暴力或攻击行为。RBD可分为特发性RBD和继发性RBD。目前研究显示,特发性RBD与α突触核蛋白病关系密切,其中帕金森病... 快速眼动(REM)期睡眠行为障碍(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指患者在REM期躯体肌张力失迟缓,并出现与梦境相关的暴力或攻击行为。RBD可分为特发性RBD和继发性RBD。目前研究显示,特发性RBD与α突触核蛋白病关系密切,其中帕金森病患者中RBD发病率为40%~60%[1]。RBD发生在帕金森病各个阶段,最早可在运动症状前数年至10余年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 快速眼运动 行为障碍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鼻胃管在高龄长期管饲患者中的留置时间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吕月 丁瑜 +2 位作者 罗敏 葛杰 王丽媛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721-724,共4页
目的通过延长老年患者聚氨酯鼻胃管的留置时间,观察鼻胃管的理化性质及患者鼻咽部黏膜的损伤程度,判定鼻胃管的最佳留置时间。方法选取2018年1月5日至2021年10月26日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二、三医学中心进行老年鼻饲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通过延长老年患者聚氨酯鼻胃管的留置时间,观察鼻胃管的理化性质及患者鼻咽部黏膜的损伤程度,判定鼻胃管的最佳留置时间。方法选取2018年1月5日至2021年10月26日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二、三医学中心进行老年鼻饲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留置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00例,鼻胃管留置时间为30 d)和试验A、B组(各50例,留置时间分别为30~60 d、60~90 d)。观察鼻胃管拔除后鼻胃管前端的硬度、颜色、反折回弹角度及带管过程中患者鼻咽部黏膜颜色,同时评估患者鼻咽部黏膜损伤情况。结果鼻胃管拔除后,3组鼻胃管前端硬度在不同硬度范围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P>0.05);3组鼻胃管前端颜色增深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2,P>0.05);3组鼻胃管反折回弹角度在不同回弹角度范围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P>0.05);3组鼻咽部黏膜损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P>0.05)。结论聚氨酯鼻胃管最佳留置时间<90 d,可减轻因频繁更换鼻胃管对患者造成的机械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鼻胃管 延长留置时间 老年患者 长期鼻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拓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新思路 被引量:14
13
作者 司全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09-1011,共3页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病因及诱因多种多样,病程随基础疾病种类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长短不一,往往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老年人尤其多发。慢性心衰至今无特效治疗办法,五年死亡率接近50%,高于许多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心衰治疗面临的挑战...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病因及诱因多种多样,病程随基础疾病种类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长短不一,往往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老年人尤其多发。慢性心衰至今无特效治疗办法,五年死亡率接近50%,高于许多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心衰治疗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虽然导致心衰发生的病因及诱因众多,但心脏重构始终是贯穿心衰发生发展基本病理生理过程的最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脑啡肽酶 心肌肌球蛋白 降血糖药 血管收缩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老年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的降压策略 被引量:21
14
作者 司全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共3页
2012~2015年中国高血压调查显示,年龄≥60岁的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53.24%,而≥75岁患病率达59.8%[1]。心、脑是高血压最直接受损的靶器官,在我国约70%的脑卒中患者和50%的心肌梗死患者与血压异常有关。确切证据表明,积极有效控制血... 2012~2015年中国高血压调查显示,年龄≥60岁的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53.24%,而≥75岁患病率达59.8%[1]。心、脑是高血压最直接受损的靶器官,在我国约70%的脑卒中患者和50%的心肌梗死患者与血压异常有关。确切证据表明,积极有效控制血压可使高血压所致的老年心力衰竭(心衰)发病率及病死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卒中 降压 控制性 二级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综合照护治疗老年衰弱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少妮 李雪娇 左婧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0期174-176,185,共4页
目的 探索个性化综合照护治疗老年衰弱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衰弱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吞咽障碍护理... 目的 探索个性化综合照护治疗老年衰弱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衰弱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吞咽障碍护理,试验组采用个性化综合照护,观察两组干预后吞咽障碍康复情况(洼田饮水试验)、并发症发生情况(吸入性肺炎)及体重指数等指标。结果 试验组吞咽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体重指数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 对合并老年衰弱的吞咽障碍患者,给予对症最佳护理,个性化制订咀嚼肌锻炼、全身肌肉锻炼方案,管理多重用药及营养照护,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利于患者日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衰弱 吞咽障碍 针对性护理 综合照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吡肟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体外联合药物敏感试验研究
16
作者 龚美亮 邹琳 刘云霞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0年第12期891-894,共4页
目的探讨头孢吡肟(FEP)分别与美罗培南(MEM)和环丙沙星(CIP)联合应用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的体外抑菌作用的影响,为临床治疗MDRPA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通过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对58株临床分离的MDRPA的最低抑... 目的探讨头孢吡肟(FEP)分别与美罗培南(MEM)和环丙沙星(CIP)联合应用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的体外抑菌作用的影响,为临床治疗MDRPA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通过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对58株临床分离的MDRP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通过计算分级抑菌浓度指数评价药物体外联合抑菌效果。结果FEP与MEM联合后,表现为协同作用的为32.8%,相加作用的为46.6%,无关作用的为20.6%,无拮抗作用;FEP与CIP联用后,表现为协同作用的为20.7%,相加作用的为51.7%,无关作用的为27.6%,无拮抗作用。联合应用的药物组合,各药MIC 50均明显降低,浓度-累积抑菌率曲线均表现为左移。结论FEP分别与MEM和CIP联用均可以提高各自对MDRPA抗菌作用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吡肟 美罗培南 环丙沙星 铜绿假单胞菌 多重耐药 联合用药 药物敏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语音分析系统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一项探索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宋歌 王淼 +6 位作者 高中宝 王炜 陈彤 娄冉 徐迎新 陈霄 王振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4-519,共6页
目的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汉语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语音辅助诊断系统,并应用临床上新收集的数据验证该系统在PD患者尤其是在轻症PD患者中的诊断效能。方法连续收集2018年1~12月解放军总医院PD专病门诊临床确诊的PD患者... 目的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汉语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语音辅助诊断系统,并应用临床上新收集的数据验证该系统在PD患者尤其是在轻症PD患者中的诊断效能。方法连续收集2018年1~12月解放军总医院PD专病门诊临床确诊的PD患者100例(PD1组),并以Hoehn-Yahr(H-Y)分级2.5级为界将PD1组分为轻症72例,中重症28例,另选择同期健康对照者100例(对照1组)。连续收集2019年1~10月解放军总医院PD专病门诊临床确诊的PD患者76例(PD2组),并以H-Y 2.5级为界分为轻症54例,中重症22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7例(对照2组),所有研究对象分别采集持续5 s的元音[a]、[o]、[i]语音数据,并提取每种语音的特征参数及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训练,最终优化建立PD语音识别模型,并对该模型的诊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PD1组轻症与中重症患者年龄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判断PD2组与对照2组发音[o]构建模型的AUC明显高于[a]和[i]构建模型的AUC(P<0.01)。在判断PD2组轻症与对照2组发音[o]构建模型的AUC明显高于发音[a]和[i]构建模型的AUC(P<0.01)。PD2组与对照2组发音[o]的准确性明显高于[a]和[i](86.3%vs 74.5%、75.2%,P<0.01);PD2组轻症与对照2组发音[o]的准确性明显高于[a]和[i](86.2%vs 71.5%、73.9%,P<0.01)。PD2组与对照2组发音[o]的敏感性明显高于[i](90.8%vs 75.0%,P<0.05);PD2组轻症与对照2组发音[o]的敏感性明显高于[i](92.5%vs 71.7%,P<0.05)。结论汉语人群中构建的PD人工智能语音辅助诊断系统,通过临床验证表明该系统有着很高的敏感性及较高的准确性,有助于在初级医疗机构全科医师的日常工作中开展PD的筛查和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帕金森病 语音训练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高龄老年人衰弱与失能的发生率及其相关性:664例报告 被引量:7
18
作者 左婧 张航铭 +6 位作者 鹿达 刘少妮 呼延小媛 孙静 刘云霞 范利 胡亦新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2年第5期331-335,共5页
目的观察社区高龄老年人衰弱与失能现状,探讨衰弱与失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在北京某社区居住的664名≥80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化问卷、Fried衰弱表型、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对受访者进行调查评估。采... 目的观察社区高龄老年人衰弱与失能现状,探讨衰弱与失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在北京某社区居住的664名≥80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化问卷、Fried衰弱表型、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对受访者进行调查评估。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衰弱与失能的相关性。结果664名社区高龄老年人中,衰弱评估有效结果636例,失能评估有效结果655例,衰弱患病率为17.1%(109/636),失能患病率为42.4%(278/655)。高年龄段、冠心病及2型糖尿病患者衰弱患病率更高(P<0.05)。女性、低受教育程度及冠心病患者失能患病率更高(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社区老年人衰弱与失能呈正相关(r=0.400,P<0.01),衰弱和失能的各子项之间也存在普遍的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社区老年人衰弱和失能的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慢性病等因素均会对衰弱和失能的患病率产生影响。衰弱与失能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各子项之间也表现出广泛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衰弱 失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世界老年患者应用利伐沙班的安全性及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家秀 任杰峰 +2 位作者 邹晓 徐伟豪 司全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1-47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老年患者应用利伐沙班治疗的安全性及出血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1月~2020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住院并服用利伐沙班治疗的老年患者384例,年龄65~102(87.16±7.83)岁,根据年龄分为3组,65...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老年患者应用利伐沙班治疗的安全性及出血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1月~2020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住院并服用利伐沙班治疗的老年患者384例,年龄65~102(87.16±7.83)岁,根据年龄分为3组,65~79岁为老年组65例,80~89岁为高龄组136例,≥90岁为长寿组183例。中位随访时间11个月,记录用药期间出血事件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出血累积发生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随访中,发生出血68例(17.7%),其中大出血17例(4.4%)。老年组、高龄组和长寿组出血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1.5%vs 11.8%vs 27.9%,P<0.01)。Kaplan-Meier生存率分析显示,出血事件发生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R=1.058)、出血史(HR=2.503)、双联抗血小板治疗(HR=4.263)、中重度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为15~29 ml/min的HR=10.242,肌酐清除率为30~49 ml/min的HR=6.524)及低剂量利伐沙班(HR=76.593)与出血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老年患者应用利伐沙班出血发生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年龄、出血史、利伐沙班剂量、双联抗血小板及中重度肾功能不全均是出血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出血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血栓栓塞 肾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态分析在脑小血管疾病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志澄 曹剑 +1 位作者 王红丽 蔡晓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4-666,共3页
脑小血管病(CSVD)是指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及其远端分支、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1]。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及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高发,CSVD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我国老... 脑小血管病(CSVD)是指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及其远端分支、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1]。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及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高发,CSVD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我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2]。因其特有的步态异常所引起的意外残疾,如跌倒等事故的发生率较高,由此造成的护理负担和经济负担也随之加重,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步态分析 步态图 三维运动检测系统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