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建立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内接受过非同步心脏电复律的老年(≥65岁)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预测模型,并评估其有效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九医学中心及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ICU收...目的建立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内接受过非同步心脏电复律的老年(≥65岁)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预测模型,并评估其有效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九医学中心及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ICU收治的老年患者276例,根据患者预后分为非院内死亡组111例及院内死亡组16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筛选影响院内死亡的预测因子,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对预测模型进行评价。结果院内死亡组心率、血液透析、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肌酐、血糖、乳酸水平、碱剩余负值、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心室颤动/扑动、无脉室速的诱因为器质性心脏病明显高于非院内死亡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明显低于非院内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温>37℃(OR=0.426,95%CI:0.198~0.915,P=0.02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2.333,95%CI:1.217~4.473,P=0.01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OR=0.622,95%CI:0.410~0.944,P=0.026)、血红蛋白(OR=0.817,95%CI:0.715~0.934,P=0.003)、乳酸(OR=1.365,95%CI:1.174~1.587,P=0.000)、心率>100次/min(OR=2.757,95%CI:1.397~5.441,P=0.003)和SOFA评分(OR=1.112,95%CI:1.032~1.198,P=0.005)是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797,敏感性为76.97%,特异性为65.77%;重抽样校准曲线中模型的理想曲线与实际曲线匹配较好;临床决策曲线则显示出该模型具备良好的临床适用性。结论本研究筛选了ICU内接受非同步心脏电复律的老年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由此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区分度和校准度高,拟合度好,临床适用性高。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建立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内接受过非同步心脏电复律的老年(≥65岁)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预测模型,并评估其有效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九医学中心及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ICU收治的老年患者276例,根据患者预后分为非院内死亡组111例及院内死亡组16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筛选影响院内死亡的预测因子,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对预测模型进行评价。结果院内死亡组心率、血液透析、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肌酐、血糖、乳酸水平、碱剩余负值、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心室颤动/扑动、无脉室速的诱因为器质性心脏病明显高于非院内死亡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明显低于非院内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温>37℃(OR=0.426,95%CI:0.198~0.915,P=0.02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2.333,95%CI:1.217~4.473,P=0.01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OR=0.622,95%CI:0.410~0.944,P=0.026)、血红蛋白(OR=0.817,95%CI:0.715~0.934,P=0.003)、乳酸(OR=1.365,95%CI:1.174~1.587,P=0.000)、心率>100次/min(OR=2.757,95%CI:1.397~5.441,P=0.003)和SOFA评分(OR=1.112,95%CI:1.032~1.198,P=0.005)是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797,敏感性为76.97%,特异性为65.77%;重抽样校准曲线中模型的理想曲线与实际曲线匹配较好;临床决策曲线则显示出该模型具备良好的临床适用性。结论本研究筛选了ICU内接受非同步心脏电复律的老年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由此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区分度和校准度高,拟合度好,临床适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