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脑小血管病磁共振总负荷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杨华
范雪怡
+6 位作者
梁骊
李敏
张舒凤
于瑾
李华
朱浩静
钱海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41-547,共7页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脑小血管病(CSVD)头部MRI总负荷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5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医学部住院的小动脉硬化型CSVD患者134例为CSVD组,纳入同期与CSVD组年龄、性别相匹配、头部MR...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脑小血管病(CSVD)头部MRI总负荷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5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医学部住院的小动脉硬化型CSVD患者134例为CSVD组,纳入同期与CSVD组年龄、性别相匹配、头部MRI未见急性病灶且不符合CSVD任一影像学负荷评分表现的年度健康体检者以及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颈椎病等无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年龄≥45岁,并完成了3.0T头部MRI全序列扫描。应用国际通用的CSVD MRI总负荷评分评估,对以下任一项表现者计1分:腔隙≥1个、Fazekas评分中深部脑白质高信号(WMH)评分≥2分和(或)脑室旁WMH评分为3分、深部或幕下脑微出血≥1个、中重度基底节区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依此将所有受试者分为对照组(总负荷评分0分)52例、轻度CSVD组(总负荷评分1~2分)52例、中重度CSVD组(总负荷评分3~4分)82例。比较3组受试者一般资料的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病、糖尿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纤维蛋白原水平,仅对3组受试者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差异进行两两比较。对所有受试者发生CSVD的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结果中P<0.05的参数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中老年人群发生CSVD的影响因素。结果3组受试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三酰甘油水平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糖尿病史、总胆固醇水平、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纤维蛋白原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对照组[(2.5±0.4)g/L]、轻度CSVD组[(2.7±0.4)g/L]、中重度CSVD组[(3.1±0.6)g/L],3组纤维蛋白原水平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307,P<0.01),且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增加、饮酒、糖尿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纤维蛋白原水平与CSVD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OR=8.523,95%CI:3.345~21.714,P<0.01)、年龄增加(OR=1.063,95%CI:1.017~1.110,P=0.006)、饮酒(OR=4.701,95%CI:1.055~20.958,P=0.042)、糖尿病(OR=2.385,95%CI:1.009~5.634,P=0.048)、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OR=1.024,95%CI:1.014~1.035,P<0.01)是中老年人群发生CSV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纤维蛋白原水平与CSVD患者MRI总负荷相关,其水平升高可能增加发生CSVD的风险。本研究结果还需要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纤维蛋白原
磁共振成像
总负荷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颅内血管内治疗术后迟发性非缺血性脑增强病变临床特征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
3
2
作者
梁骊
范雪怡
+4 位作者
于瑾
李华
王晓辉
张舒凤
钱海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6-194,204,共10页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内治疗(EVT)术后迟发性非缺血性脑增强(NICE)病变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因脑梗死或颅内动脉瘤疾病行EVT术后出现NICE病变患者的病历资料。设定主题词,...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内治疗(EVT)术后迟发性非缺血性脑增强(NICE)病变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因脑梗死或颅内动脉瘤疾病行EVT术后出现NICE病变患者的病历资料。设定主题词,在中国知网、万方医学和PubMed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日期自200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1日。分析所诊病例及文献病例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临床资料[临床症状、发病时间、治疗方法(药物、使用方法)、遗留症状、EVT原因]、影像学资料[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序列、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表观扩散系数序列、增强后T1W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T2^(*)WI序列]、预后及随访资料(随访时间、随访方式及随访结果)等,评估病变分布范围、病变位置T2WI及FLAIR信号改变、病变部位弥散是否受限、是否有病灶周围水肿带,记录增强扫描强化病灶的部位、形状以及SWI或T2^(*)WI是否存在低信号等。结果纳入文献病例42例,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所诊患者1例,共43例NICE病变患者。43例患者中,男5例,女38例,男∶女为1∶7.6;年龄33~71岁,平均(52.1±1.5)岁;5例为机械取栓术后,38例为动脉瘤EVT术后;EVT术后发生NICE症状的中位天数为35(21,56)d;前、后循环发病患者分别为33、10例,前循环与后循环发病比例为3.3∶1;最常见的症状为偏瘫(16/43)、头痛(12/43)、失语(8/43)和癫痫样发作(7/43),另有6例无症状患者。43例NICE病变患者影像学表现:NICE病变均位于EVT治疗血管的同侧,43例患者颅内均有不同程度白质血管源性水肿区,白质病变分布范围位于EVT治疗血管的供血区域内占比为35/43,多发强化病灶以结节状强化最为常见(38/43),SWI或T2*WI序列病变区可见边界清晰的点状或结节状低信号者占比为4/43,周围无明显水肿带,NICE的病灶具有可逆性。经3~24个月随访,33例患者症状缓解,颅内病灶消失,10例患者仍有遗留症状与颅内病灶。结论颅内EVT术后NICE病变的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其临床症状与颅内病灶具有可逆性、良性病程的特点。该病变特征性MRI表现为EVT血管同侧伴血管源性水肿区及多发增强病灶。若EVT术后患者出现神经系统临床表现,除常规DSA复查,还应进行MR随访,包括头部MR平扫与增强、MR血管成像等,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避免误诊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非缺血性脑增强
血管内治疗
机械取栓
颅内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炎症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范雪怡
王茜尧
+2 位作者
于瑾
张舒凤
钱海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24-536,543,共14页
目的探讨中国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炎症(CAA-RI)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提高神经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23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神经内科收治的CAA-RI患者的病历资料;使用自由词在中国知网、万方医...
目的探讨中国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炎症(CAA-RI)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提高神经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23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神经内科收治的CAA-RI患者的病历资料;使用自由词在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进行检索,时间均自建库至2023年5月4日。对临床病例及文献病例的人口统计学(性别、年龄)、临床特征[起病方式、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认知功能下降、头痛、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障碍、癫痫、头晕、精神行为异常和其他)、诊断类型、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案及治疗反应等相关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基于临床-影像标准,将CAA-RI的诊断分为病理确诊、很可能、可能三类。临床症状改善或缓解计为临床有效,白质高信号病灶范围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上缩小或病灶消失计为影像学有效。结果(1)共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诊治的很可能CAA-RI患者2例;共纳入文献19篇,文献病例81例中国CAA-RI患者。(2)83例中国CAA-RI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3∶1,中位年龄65.0(61.5,71.0)岁,很可能、可能、病理确诊CAA-RI比例分别为80.7%(67例)、15.7%(13例)、3.6%(3例)。(3)83例患者中,有63例可提取到起病形式的信息,以慢性起病为主(47.6%,30例),其次为亚急性(30.2%,19例)、急性(22.2%,14例)起病;以认知功能下降(51.8%,43/83)、头痛(32.5%,27/83)、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障碍(27.7%,23/83)及癫痫(25.3%,21/83)为常见临床表现,以白质高信号(100.0%,83/83)、脑微出血(92.5%,74/80)、皮质表面铁沉积或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36.8%,28/76)为常见影像学表现;有21例可提取ApoE基因型信息,ε4/ε4基因型携带率为42.9%(9/21),ε4等位基因频率为57.1%(12/21)。(4)免疫抑制治疗是使用最多的方案(81.7%,58/71),临床有效率为79.7%(51/64),影像学有效率为89.2%(33/37)。结论中国CAA-RI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及头痛,最常见的影像征象为白质高信号及脑微出血,载脂蛋白ε4/ε4可辅助诊断。由于CAA-RI与多种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相互重叠,临床医师应加深对CAA-RI典型特征的认识,识别其可能存在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不匹配现象,早期、积极给予免疫抑制治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淀粉样血管病
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炎症
临床特征
影像表现
免疫抑制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脑小血管病磁共振总负荷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杨华
范雪怡
梁骊
李敏
张舒凤
于瑾
李华
朱浩静
钱海蓉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五临床
医学
院海军临床学院
解放军总医院
第六
医学
中心
神经
内科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神经内科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41-547,共7页
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发2020-2-5115)。
文摘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脑小血管病(CSVD)头部MRI总负荷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5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医学部住院的小动脉硬化型CSVD患者134例为CSVD组,纳入同期与CSVD组年龄、性别相匹配、头部MRI未见急性病灶且不符合CSVD任一影像学负荷评分表现的年度健康体检者以及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颈椎病等无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年龄≥45岁,并完成了3.0T头部MRI全序列扫描。应用国际通用的CSVD MRI总负荷评分评估,对以下任一项表现者计1分:腔隙≥1个、Fazekas评分中深部脑白质高信号(WMH)评分≥2分和(或)脑室旁WMH评分为3分、深部或幕下脑微出血≥1个、中重度基底节区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依此将所有受试者分为对照组(总负荷评分0分)52例、轻度CSVD组(总负荷评分1~2分)52例、中重度CSVD组(总负荷评分3~4分)82例。比较3组受试者一般资料的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病、糖尿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纤维蛋白原水平,仅对3组受试者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差异进行两两比较。对所有受试者发生CSVD的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结果中P<0.05的参数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中老年人群发生CSVD的影响因素。结果3组受试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三酰甘油水平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糖尿病史、总胆固醇水平、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纤维蛋白原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对照组[(2.5±0.4)g/L]、轻度CSVD组[(2.7±0.4)g/L]、中重度CSVD组[(3.1±0.6)g/L],3组纤维蛋白原水平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307,P<0.01),且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增加、饮酒、糖尿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纤维蛋白原水平与CSVD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OR=8.523,95%CI:3.345~21.714,P<0.01)、年龄增加(OR=1.063,95%CI:1.017~1.110,P=0.006)、饮酒(OR=4.701,95%CI:1.055~20.958,P=0.042)、糖尿病(OR=2.385,95%CI:1.009~5.634,P=0.048)、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OR=1.024,95%CI:1.014~1.035,P<0.01)是中老年人群发生CSV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纤维蛋白原水平与CSVD患者MRI总负荷相关,其水平升高可能增加发生CSVD的风险。本研究结果还需要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纤维蛋白原
磁共振成像
总负荷评分
Keywords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s
Fibrinog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otal burden score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颅内血管内治疗术后迟发性非缺血性脑增强病变临床特征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
3
2
作者
梁骊
范雪怡
于瑾
李华
王晓辉
张舒凤
钱海蓉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五临床
医学
院海军临床学院
解放军总医院
第六
医学
中心
神经
内科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神经内科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6-194,204,共10页
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发2020-2-5115)。
文摘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内治疗(EVT)术后迟发性非缺血性脑增强(NICE)病变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因脑梗死或颅内动脉瘤疾病行EVT术后出现NICE病变患者的病历资料。设定主题词,在中国知网、万方医学和PubMed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日期自200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1日。分析所诊病例及文献病例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临床资料[临床症状、发病时间、治疗方法(药物、使用方法)、遗留症状、EVT原因]、影像学资料[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序列、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表观扩散系数序列、增强后T1W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T2^(*)WI序列]、预后及随访资料(随访时间、随访方式及随访结果)等,评估病变分布范围、病变位置T2WI及FLAIR信号改变、病变部位弥散是否受限、是否有病灶周围水肿带,记录增强扫描强化病灶的部位、形状以及SWI或T2^(*)WI是否存在低信号等。结果纳入文献病例42例,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所诊患者1例,共43例NICE病变患者。43例患者中,男5例,女38例,男∶女为1∶7.6;年龄33~71岁,平均(52.1±1.5)岁;5例为机械取栓术后,38例为动脉瘤EVT术后;EVT术后发生NICE症状的中位天数为35(21,56)d;前、后循环发病患者分别为33、10例,前循环与后循环发病比例为3.3∶1;最常见的症状为偏瘫(16/43)、头痛(12/43)、失语(8/43)和癫痫样发作(7/43),另有6例无症状患者。43例NICE病变患者影像学表现:NICE病变均位于EVT治疗血管的同侧,43例患者颅内均有不同程度白质血管源性水肿区,白质病变分布范围位于EVT治疗血管的供血区域内占比为35/43,多发强化病灶以结节状强化最为常见(38/43),SWI或T2*WI序列病变区可见边界清晰的点状或结节状低信号者占比为4/43,周围无明显水肿带,NICE的病灶具有可逆性。经3~24个月随访,33例患者症状缓解,颅内病灶消失,10例患者仍有遗留症状与颅内病灶。结论颅内EVT术后NICE病变的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其临床症状与颅内病灶具有可逆性、良性病程的特点。该病变特征性MRI表现为EVT血管同侧伴血管源性水肿区及多发增强病灶。若EVT术后患者出现神经系统临床表现,除常规DSA复查,还应进行MR随访,包括头部MR平扫与增强、MR血管成像等,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避免误诊及漏诊。
关键词
迟发性非缺血性脑增强
血管内治疗
机械取栓
颅内动脉瘤
Keywords
Delayed non-ischemic cerebral enhancing
Endovascular therapy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Intracranial aneurysm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炎症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范雪怡
王茜尧
于瑾
张舒凤
钱海蓉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医学
院
解放军总医院
第六
医学
中心
神经
内科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神经内科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24-536,543,共14页
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发2020-2-5115)。
文摘
目的探讨中国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炎症(CAA-RI)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提高神经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23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神经内科收治的CAA-RI患者的病历资料;使用自由词在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进行检索,时间均自建库至2023年5月4日。对临床病例及文献病例的人口统计学(性别、年龄)、临床特征[起病方式、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认知功能下降、头痛、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障碍、癫痫、头晕、精神行为异常和其他)、诊断类型、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案及治疗反应等相关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基于临床-影像标准,将CAA-RI的诊断分为病理确诊、很可能、可能三类。临床症状改善或缓解计为临床有效,白质高信号病灶范围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上缩小或病灶消失计为影像学有效。结果(1)共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诊治的很可能CAA-RI患者2例;共纳入文献19篇,文献病例81例中国CAA-RI患者。(2)83例中国CAA-RI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3∶1,中位年龄65.0(61.5,71.0)岁,很可能、可能、病理确诊CAA-RI比例分别为80.7%(67例)、15.7%(13例)、3.6%(3例)。(3)83例患者中,有63例可提取到起病形式的信息,以慢性起病为主(47.6%,30例),其次为亚急性(30.2%,19例)、急性(22.2%,14例)起病;以认知功能下降(51.8%,43/83)、头痛(32.5%,27/83)、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障碍(27.7%,23/83)及癫痫(25.3%,21/83)为常见临床表现,以白质高信号(100.0%,83/83)、脑微出血(92.5%,74/80)、皮质表面铁沉积或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36.8%,28/76)为常见影像学表现;有21例可提取ApoE基因型信息,ε4/ε4基因型携带率为42.9%(9/21),ε4等位基因频率为57.1%(12/21)。(4)免疫抑制治疗是使用最多的方案(81.7%,58/71),临床有效率为79.7%(51/64),影像学有效率为89.2%(33/37)。结论中国CAA-RI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及头痛,最常见的影像征象为白质高信号及脑微出血,载脂蛋白ε4/ε4可辅助诊断。由于CAA-RI与多种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相互重叠,临床医师应加深对CAA-RI典型特征的认识,识别其可能存在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不匹配现象,早期、积极给予免疫抑制治疗,改善预后。
关键词
脑淀粉样血管病
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炎症
临床特征
影像表现
免疫抑制治疗
Keywords
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
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related inflammation
Clinical features
Imaging findings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脑小血管病磁共振总负荷的相关性研究
杨华
范雪怡
梁骊
李敏
张舒凤
于瑾
李华
朱浩静
钱海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颅内血管内治疗术后迟发性非缺血性脑增强病变临床特征分析并文献复习
梁骊
范雪怡
于瑾
李华
王晓辉
张舒凤
钱海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炎症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并文献复习
范雪怡
王茜尧
于瑾
张舒凤
钱海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