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不同区域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马丽芳 李雁 +4 位作者 周莉 韩笑 金佳欣 张微微 高颖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2-636,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不同区域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EPVS)的特征性影响因素,探索其潜在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不同区域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EPVS)的特征性影响因素,探索其潜在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住院的AIS患者172例,根据EPVS在脑内分布区域分为基底节区EPVS组103例和非基底节区EPVS组69例,又分为半卵圆中心EPVS组77例和非半卵圆中心EPVS组95例。采集患者一般资料、发病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脑卒中TOAST病因分型、空腹血糖、肝功能、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部位EPV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AIS患者基底节区EPVS组年龄、高血压比例显著高于非基底节区EPVS组,半卵圆中心EPVS组高Hcy血症比例显著低于非半卵圆中心EPVS组,吸烟史、饮酒史、丙氨酸转氨酶、凝血酶时间显著高于非半卵圆中心EPV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OR=2.093,95%CI:1.045~4.192,P=0.037)、年龄(OR=1.071,95%CI:1.016~1.130,P=0.011)是基底节区EPVS的独立影响因素;饮酒史(OR=2.418,95%CI:1.097~5.330,P=0.029)、凝血酶时间(OR=1.593,95%CI:1.129~2.249,P=0.008)是半卵圆中心EPV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AIS患者不同区域的EPVS存在不同风险因素,年龄和高血压病是基底节区EPVS的主要影响因素,而饮酒和凝血酶时间延长则是半卵圆中心EPVS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大脑小血管病 血管周围间隙 神经影像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依从性与高龄对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脑白质高信号的影响
2
作者 马铁 王国强 +2 位作者 曹俊杰 姜玉青 黄勇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42-1046,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重点分析治疗依从性、高龄及多维度危险因素的独立作用。方法采用单中心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重点分析治疗依从性、高龄及多维度危险因素的独立作用。方法采用单中心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262例,根据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8(eight-Item 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acale,MMAS-8)分为依从组116例和不依从组146例。通过电子病历收集人口学、病史及血压数据;盲法评估Fazekas评分量化WMH严重程度;采用MMAS-8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行为学指标。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状态。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不依从组婚姻状况、mRs评分、Fazekas评分与依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依从组舒张压明显高于依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29±7.51)mm Hg(1 mm Hg=0.133 kPa)vs(83.98±8.11)mm Hg,P=0.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80岁、高血压病程≥5年、收缩压、MoCA评分<10分及治疗不依从与WMH严重程度显著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80岁(OR=3.305,95%CI:1.560~7.001,P=0.002)、收缩压(OR=1.026,95%CI:1.008~1.044,P=0.003)、MoCA评分<10分(OR=5.210,95%CI:2.060~13.176,P=0.000)及治疗不依从(OR=2.380,95%CI:1.346~4.209,P=0.003)为WMH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血压病程在多因素模型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依从性差与高龄是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WMH进展的核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高血压 脑白质病 治疗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患者肌肉质量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谢鸿阳 夏翠俏 +4 位作者 夏振西 张楠 沈洁 赵弘轶 黄勇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14-524,共11页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肌肉质量与步态参数的相关性以及及肌肉质量减少对CSVD患者发生跌倒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取横断面设计。连续纳入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1日经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内科确诊的95例CSVD住院患者。...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肌肉质量与步态参数的相关性以及及肌肉质量减少对CSVD患者发生跌倒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取横断面设计。连续纳入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1日经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内科确诊的95例CSVD住院患者。以男性标准化四肢骨骼肌质量(ASM)≤7.0 kg/m^(2)、女性ASM≤5.7 kg/m^(2)为肌肉质量减少,将95例CSVD患者分为肌肉质量减少组与肌肉质量正常组。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伴随疾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偏头痛)数量]、认知功能评估结果[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词语流畅性测验(VFT)、画钟测试(CDT)和连线测试B(TMT-B)]、步态特征[基础步态参数(步速、跨步时间、跨步长、步频)和再运算步态参数(步速、跨步时间、跨步长、步频的变异系数以及时相协调指数、步态不对称性指数)]、CSVD影像学表现(脑微出血、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高信号)、既往跌倒情况,对比分析肌肉质量减少组与肌肉质量正常组患者基线资料、认知功能评估结果、步态特征的差异。采用线性回归对肌肉质量及步态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将95例CSVD患者分为跌倒组与未跌倒组,对比分析组间基线资料、认知功能评估结果、步态特征、CSVD影像学表现、肌肉质量的差异,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肌肉质量减少对跌倒的影响。结果(1)肌肉质量减少组患者以女性[67.7%(21/31)]为主,肌肉质量减少组与肌肉质量正常组性别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3,P=0.013),两组其余基线资料以及认知功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与肌肉质量正常组相比,肌肉质量减少组患者步速更慢[(0.72±0.16)m/s比(0.94±0.15)m/s]、跨步时间更长[(1.22±0.12)s比(1.08±0.08)s]、跨步长更短[(0.84±0.19)m比(1.00±0.14)m]、步频更低[(100±9)步/min比(112±8)步/min],步速变异系数[11.579(8.163,15.870)%比7.304(5.873,9.959)%]、跨步时间变异系数[3.876(2.778,5.769)%比2.480(1.874,3.001)%]、跨步长变异系数[7.800(5.400,10.700)%比5.600(4.100,7.950)%]、步频变异系数[5.313(3.568,7.272)%比3.674(3.099,5.082)%]、时相协调指数[5.894(4.392,9.080)%比3.828(3.031,5.972)%]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步态不对称性指数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将性别、腔隙性脑梗死作为潜在混杂因素进行分析,肌肉质量正常组与肌肉质量减少组间基础步态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再运算步态参数中仅步速变异系数、跨步时间变异系数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将ASM作为连续变量,将年龄、CDT作为潜在混杂因素,对男性和女性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患者基础步态参数(步速、跨步时间、跨步长、步频的95%CI分别为0.057~0.152、-0.105~-0.023、0.013~0.097、1.686~8.854)、跨步时间变异系数(95%CI:-0.016~-0.003)和跨步长变异系数(95%CI:-0.026~-0.006)与肌肉质量减少均存在相关性(均P<0.05);女性患者步速(95%CI:0.034~0.166)及步速变异系数(95%CI:-0.059~-0.010)、跨步时间(95%CI:-0.110~-0.011)及跨步时间变异系数(95%CI:-0.025~-0.001)、跨步长(95%CI:0.018~0.163)与肌肉质量减少均存在相关性(均P<0.05)。(4)肌肉质量减少是跌倒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5.044,95%CI:1.840~13.827,P=0.002)。结论本研究初步分析认为,CSVD患者肌肉质量与步态参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CSVD患者肌肉质量减少可能增加发生跌倒的风险,应重视CSVD患者肌肉质量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身体成分 肌肉质量 步态 变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患者步态障碍、平衡障碍和跌倒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茹 刘楠 +3 位作者 王少朋 赵弘轶 杜菊梅 黄勇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1-285,共5页
脑小血管病是导致慢性脑组织低灌注的主要原因,而与脑白质病变相关的步态障碍、平衡障碍和跌倒可增加脑小血管病患者病残和病死风险。因此,了解步态障碍、平衡障碍和跌倒与脑白质病变之间的关联性、病理生理学机制、评价方法等相关研究... 脑小血管病是导致慢性脑组织低灌注的主要原因,而与脑白质病变相关的步态障碍、平衡障碍和跌倒可增加脑小血管病患者病残和病死风险。因此,了解步态障碍、平衡障碍和跌倒与脑白质病变之间的关联性、病理生理学机制、评价方法等相关研究进展,有助于预测跌倒的发生,并可针对其潜在风险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高脑小血管病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小动脉 小静脉 运动障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内多发囊性巨大血管周围间隙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海霞 黄勇华 +3 位作者 张楠 夏翠俏 李昀 王国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7-63,共7页
目的报道1例脑内多发囊性巨大血管周围间隙(PVS)及其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脑内多发囊性巨大PVS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检索PubMed和Medline数据库,综合文献结果,总结多发囊性巨大PVS的解剖、病生理、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治疗原... 目的报道1例脑内多发囊性巨大血管周围间隙(PVS)及其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脑内多发囊性巨大PVS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检索PubMed和Medline数据库,综合文献结果,总结多发囊性巨大PVS的解剖、病生理、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治疗原则。结果本例为19岁男性士兵,因枕部间断性胀痛2周入院。头颅MRI显示右侧大脑半球多发性囊性病变,无强化。头颈动脉CT血管成像未发现异常。诊断为脑内多发囊性巨大PVS。口服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3 d后,头痛缓解。定期随访3.5年,患者没有发生任何疾病相关症状。截至2020年10月13日,PubMed和Medline收录脑内多发囊性巨大PVS英文报道41篇,共含46例多发囊性巨大PVS病例。临床表现取决于PVS周围的神经组织是否受压以及受压程度。头痛占32.6%,脑积水占43.5%。PVS的MRI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管状结构,边缘清晰光滑,信号强度与脑脊液相同,无强化。当PVS直径大于15 mm时称为巨大PVS,可能造成周围神经组织受压或脑积水,神经外科手术有助于改善病情。结论巨大PVS的MRI特征是所有序列均为脑脊液样信号的囊性病变,无强化。临床应重视鉴别诊断和随访。如果发生占位效应或脑积水,可行神经外科干预,否则无需特殊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间隙 扩张 巨大 多囊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研究新理念 被引量:21
6
作者 黄勇华 赵弘轶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61-465,共5页
脑小血管病的提出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近年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好发于老年人群的脑小血管病越来越受到关注,对其研究也成为当前之热点。在现代诊疗技术的推动下,脑小血管病研究中的许多概念被不断更新,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非MeSH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微出血及其分布与肾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永琴 陈飞 +1 位作者 张微微 黄勇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26-929,共4页
目的探索脑微出血(CMB)及其分布与肾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2017年3月陆军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83例,依据影像学资料分为CMB组154例及非CMB组429例,又依据CMB发生部位分为脑叶CMB... 目的探索脑微出血(CMB)及其分布与肾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2017年3月陆军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83例,依据影像学资料分为CMB组154例及非CMB组429例,又依据CMB发生部位分为脑叶CMB 42例、深部CMB 73例及混合CMB 39例,对各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CMB组年龄、肌酐、尿素水平较非CMB组更高;肾小球滤过率、HDL水平较非CMB组低(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男性、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为CMB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P<0.01);年龄是脑叶CMB发生的危险因素(B=0.152,P=0.019);男性是混合CMB发生的危险因素(B=1.216,P=0.017);高血压是深部CMB发生的危险因素(B=1.128,P=0.037);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是深部CMB及混合CMB发生的危险因素(B=4.123,P=0.001;B=3.361,P=0.001),是脑叶CMB发生的保护性因素(B=-0.647,P=0.001)。结论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是CMB发生的危险因素,尤其是深部CMB及混合CMB,监测肾功能相关指标,有助于CMB的监测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肾小球滤过率 高血压 年龄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脑白质的保护作用
8
作者 李丹丹 黄敏莹 +2 位作者 赵弘轶 夏振西 黄勇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81-489,共9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脑小血管病模型大鼠社交行为和脑白质损害的改善作用及其药理学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慢性脑低灌注模型,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褪黑素5 mg/(kg·d)组和10 mg/(kg·d)组(每组各11...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脑小血管病模型大鼠社交行为和脑白质损害的改善作用及其药理学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慢性脑低灌注模型,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褪黑素5 mg/(kg·d)组和10 mg/(kg·d)组(每组各11只),分别以嗅探实验(嗅探时间和穿越次数)评价模型大鼠社交行为、倒置相差荧光显微镜观察胼胝体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水平、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胼胝体白质髓鞘完整性(即G-ratio)、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比值。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嗅探时间(t=58.000,P=0.000)和穿越次数(t=20.000,P=0.000)减少,胼胝体MBP阳性细胞数目减少(t=20.400,P=0.000)、G-ratio表达水平升高(t=-9.800,P=0.025)、pmTOR/mTOR比值降低(t=20.336,P=0.000);予褪黑素[5或10 mg/(kg·d)]治疗后,大鼠嗅探时间(t=-12.600,P=0.001;t=-26.000,P=0.000)和穿越次数(t=-8.400,P=0.000;t=-10.200,P=0.000)、胼胝体pmTOR/mTOR比值(t=-6.022,P=0.014;t=-8.800,P=0.001)高于模型组但仍低于假手术组(t=45.000,P=0.000;t=32.000,P=0.000;t=11.600,P=0.000;t=9.800,P=0.000;t=14.314,P=0.000;t=11.536,P=0.000),同时胼胝体MBP阳性细胞数目亦增加(t=-16.800,P=0.001;t=-20.600,P=0.000)、G-ratio表达水平降低(t=8.600,P=0.041;t=9.200,P=0.030)但接近假手术组水平(均P> 0.05);褪黑素10 mg/(kg·d)组大鼠嗅探时间延长并且高于5 mg/(kg·d)组(t=-13.400,P=0.000)。结论褪黑素可以有效改善脑小血管病模型大鼠社交行为、减轻脑白质损害,其机制可能与提高mTOR磷酸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褪黑激素 白质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患者跌倒风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夏翠俏 赵弘轶 +3 位作者 谢鸿阳 丁玉 张楠 黄勇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44-1247,共4页
目的 研究脑小血管病患者影像学标志物与跌倒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纳入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小血管病患者142例,分为有跌倒风险组58例和无跌倒风险组84例。所有患者行影像学标志物分析,包... 目的 研究脑小血管病患者影像学标志物与跌倒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纳入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小血管病患者142例,分为有跌倒风险组58例和无跌倒风险组84例。所有患者行影像学标志物分析,包括脑白质高信号、腔隙性脑梗死、脑微出血,采用唐顿跌倒风险指数(DFRI)进行跌倒风险评估,DFRI≥3分为有跌倒风险。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DFRI与神经影像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 有跌倒风险组与无跌倒风险组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心绞痛、心肌梗死、糖尿病以及偏头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跌倒风险组高血压、高脂血症、中重度脑白质高信号比例明显高于无跌倒风险组(82.8%vs 48.8%,84.5%vs 56.0%,75.9%vs 41.7%,P<0.01)。2组脑小血管病总负荷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脑微出血和腔隙性脑梗死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有意义的混杂因素后,中重度脑白质高信号是DFRI升高的危险因素(OR=4.136,95%CI:1.299~13.169,P=0.016)。结论 对于脑小血管病患者而言,脑白质高信号的严重程度更能预测患者的跌倒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高血压 高脂血症 脑白质病 意外跌倒 步态失调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少朋 王茹 +3 位作者 李丹丹 赵弘轶 迟丽屹 黄勇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52-558,共7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慢性脑低灌注模型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通过改良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慢性脑低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褪黑素5 mg/(kg·d)组和10 mg/(kg...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慢性脑低灌注模型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通过改良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慢性脑低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褪黑素5 mg/(kg·d)组和10 mg/(kg·d)组,以伊文思蓝和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右旋糖酐双重染色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MMP-2和MMP-9)、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Occludin蛋白和Claudin-5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基底节荧光强度增强(P=0.000),MMP-2(P=0.000)和MMP-9(P=0.000)水平升高,Occludin蛋白(P=0.000)和Claudin-5蛋白(P=0.000)水平降低;经褪黑素5 mg/(kg·d)治疗后,大鼠基底节荧光强度减弱(P=0.021)、MMP-2水平降低(P=0.000)、Claudin-5蛋白水平升高(P=0.000),与假手术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6,0.000);而褪黑素10 mg/(kg·d)治疗后,大鼠基底节荧光强度进一步减弱(P=0.000)、MMP-2(P=0.000)和MMP-9(P=0.000)水平持续降低且接近假手术组水平(均P>0.05),而Occludin蛋白(P=0.000)和Claudin-5蛋白(P=0.000)水平升高但仍低于假手术组(P=0.003,0.000);褪黑素两剂量组比较,10 mg/(kg·d)组疗效优于5 mg/(kg·d)组(均P<0.05)。结论褪黑素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而使Occludin和Claudin-5蛋白降解减少,进而保护血-脑屏障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褪黑激素 血脑屏障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心肌缺血的随机、开放、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魏微 张翔建 +6 位作者 肖保国 台立稳 马星光 黄勇华 王海霞 杨倩 张微微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4期343-347,共5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和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心肌缺血的住院患者,随机接受注射用红花黄色... 目的观察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和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心肌缺血的住院患者,随机接受注射用红花黄色素(160 mg/d,连续10 d)联合标准内科治疗(治疗组)和标准内科治疗(对照组)。主要终点为14 d和90 d的mRS评分、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善状况;次要观察指标为入组14 d、28 d及90 d NIHSS评分。结果研究共入组144例,完成随访并纳入分析共122例,其中治疗组62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14 d(P<0.0001)和90 d(P<0.0001)的mR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14 d(92.7%vs 75.0%,P=0.0113)和90 d(90.3%vs 58.3%,P<0.0001)的心电图心肌缺血有效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14 d时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28 d和90 d时,治疗组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联合基础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合并心肌缺血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心肌缺血 红花黄色素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相关头晕症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弘轶 刘宇 黄勇华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11期1186-1189,共4页
头晕是脑小血管病临床最常见的症状和主诉之一,但临床工作中对于明确其病因存在困难和认识偏差。最新研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头晕患者合并有脑小血管病,而且脑小血管病对于此类头晕的临床特点、发生发展及转归变化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 头晕是脑小血管病临床最常见的症状和主诉之一,但临床工作中对于明确其病因存在困难和认识偏差。最新研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头晕患者合并有脑小血管病,而且脑小血管病对于此类头晕的临床特点、发生发展及转归变化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本文就脑小血管病相关头晕症状进行综述,着重介绍脑小血管病相关头晕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最终从神经内科角度出发,对脑小血管病相关头晕的诊治方法和流程提出一些思考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头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对脑小血管病大鼠执行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茹 刘楠 +3 位作者 李卫萍 赵弘轶 杜菊梅 黄勇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9-254,共6页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改善脑小血管病大鼠认知执行能力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8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6)、模型组(n=16)和游泳组(n=16)。双侧颈动脉结扎法造模。4周游泳锻炼后,各组行挖穴测试。Western blotting...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改善脑小血管病大鼠认知执行能力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8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6)、模型组(n=16)和游泳组(n=16)。双侧颈动脉结扎法造模。4周游泳锻炼后,各组行挖穴测试。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B (TrkB)蛋白水平。高尔基染色法观察海马神经元树突及突触棘的发育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海马齿状回Ki67、双皮质素(DCX)和Neun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游泳组挖穴能力更强(P <0.05),海马组织中BDNF和TrkB蛋白水平更高(P <0.05),海马齿状回Ki67/DCX和Neun阳性细胞表达率更高(P <0.05),海马区神经元树突范围更大,突触棘更长,神经元发育更好(P <0.05)。结论有氧运动通过BDNF/TrkB信号通路促进海马神经元的增殖分化,增加Ki67/DCX和Neun表达,促进海马神经元发育,改善脑小血管病大鼠执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有氧运动 海马 执行功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B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小血管病患者双重任务行走步态特征 被引量:14
14
作者 马芮 夏翠俏 +1 位作者 赵弘轶 黄勇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2-295,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双重任务行走(DTW)步态特征。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住院的老年脑白质损害患者46例为CSVD组和正常老年人22例为对照组,用单独行走和DTW测试,计算跨步时间变异系数(CV)、步态不对称性(GA)及... 目的分析老年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双重任务行走(DTW)步态特征。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住院的老年脑白质损害患者46例为CSVD组和正常老年人22例为对照组,用单独行走和DTW测试,计算跨步时间变异系数(CV)、步态不对称性(GA)及时相协调指数(PCI)。结果与单独行走比较,对照组DTW跨步长变短、步速降低,CSVD组DTW跨步时间延长,跨步长变短,步速降低,步频减慢,CV、GA、PCI明显增加(P<0.01)。单独行走时,CSVD组跨步长和步速明显低于对照组,GA和PCI明显高于对照组[(1.11±0.13)m vs(1.19±0.14)m,(1.01±0.16)m/s vs(1.10±0.15)m/s,2.54(1.58,3.55)vs 2.18(0.00,2.53),(4.44±1.40)vs(2.70±0.74),P<0.05,P<0.01]。DTW时,CSVD组跨步长、步速和步频明显低于对照组,跨步时间、CV、GA、PC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DTW时,CSVD组每步时相φ值的离散程度较大。结论老年CSVD患者在DTW时更易出现步态障碍,步态的稳定性、对称性及协调性降低,DTW更能反映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步态失调 认知障碍 意外跌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淡漠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少朋 赵弘轶 +2 位作者 王诺 迟丽屹 黄勇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7-212,共6页
卒中患者经常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困扰和神经精神紊乱的影响。卒中后淡漠综合征可对患者机体恢复产生负面影响,并且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和加重护理负担。然而,当前卒中后淡漠综合征未被充分认识并且被严重低估。因此,作者就卒中后淡漠综合征... 卒中患者经常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困扰和神经精神紊乱的影响。卒中后淡漠综合征可对患者机体恢复产生负面影响,并且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和加重护理负担。然而,当前卒中后淡漠综合征未被充分认识并且被严重低估。因此,作者就卒中后淡漠综合征的概念、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及管理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在卒中后淡漠综合征的诊治过程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漠综合征 神经精神症状 卒中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小血管病患者运动测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宏华 赵弘轶 +4 位作者 宋志澄 张法军 刘丹 黄勇华 蔡晓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51-1253,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仪器化起立-行走计时测试(iTUG)表现。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干部神经内科连续住院的CSVD患者49例,按照Fazekas评分分为重度CSVD组13例(Fazekas评分2~3分),非重度CSVD... 目的分析老年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仪器化起立-行走计时测试(iTUG)表现。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干部神经内科连续住院的CSVD患者49例,按照Fazekas评分分为重度CSVD组13例(Fazekas评分2~3分),非重度CSVD组36例(Fazekas评分0~1分)。同期另选择健康体检者11例为对照组。记录人口学特征、利用唐顿跌倒风险指数(DFRI)评估被试跌倒风险、传统起立-行走计时测试用时,采集iTUG各项参数,包括时相1用时、时相1摆动幅度、时相2用时、时相2摆动幅度、时相3用时、时相4用时,时相4摆动幅度、时相5用时。结果与对照组及非重度CSVD组比较,重度CSVD组DFRI评分、时相3用时、时相4用时明显延长[3.00(3.00,6.00)分vs 2.00(1.00,3.00)分、2.00(0.00,4.00)分;(2.8±1.5)s vs(2.0±0.9)s、(2.1±0.6)s;(2.9±1.0)s vs(2.1±1.0)s、(2.4±0.7)s,P<0.05],时相3角速度明显变慢[(1.2±0.4)°/s vs(1.7±0.4)°/s、(1.5±0.4)°/s,P<0.05]。结论老年CSVD患者行iTUG测试表明时相3转身中的用时延长和转身角速度变慢,时相4用时延长,提示日常活动中存在较高跌倒风险和潜在运动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意外跌倒 步行 运动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小血管病患者语言流畅性的网络图分析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少朋 迟丽屹 +3 位作者 马芮 赵弘轶 尹维民 黄勇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3-356,共4页
目的利用网络图分析老年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词语流畅性测验(VFT)特点。方法选择2018年1~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就诊的老年脑白质损害患者30例(CSVD组),另选择年龄与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利用SpeechGraph... 目的利用网络图分析老年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词语流畅性测验(VFT)特点。方法选择2018年1~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就诊的老年脑白质损害患者30例(CSVD组),另选择年龄与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利用SpeechGraphs软件分析VFT,同时收集人口学资料及认知功能测评数据。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网络图参数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SVD组节点数、直径、平均最短路径(ASP)明显低于对照组,密度和平均总等级(AT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CSVD组选择反应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0.53±0.12)s vs (0.46±0.09)s,P=0.004],数字图形转换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8.70±3.42)分vs (22.60±4.45)分,P=0.000]。相关性分析显示,节点数与选择反应时间、受教育程度及数字图形转换相关;边数量与选择反应时间、受教育程度及数字图形转换相关(P<0.01)。直径、ASP与数字图形转换相关;密度与教育程度、选择反应时间和数字图形转换相关;ATD与教育程度和数字图形转换相关(P<0.01)。结论 VFT网络图分析发现老年CSVD患者在执行功能方面存在的损害,有助于老年CSVD患者的早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症 脑梗死 计算机通信网络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患者双重任务行走步态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谢鸿阳 赵弘轶 +3 位作者 夏翠俏 丁玉 张微微 黄勇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17-720,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单任务行走(STW)和双重任务行走(DTW)步态参数变化,探讨影像学标志物与步态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内科2020年9月1日~2021年6月1日连续就... 目的分析老年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单任务行走(STW)和双重任务行走(DTW)步态参数变化,探讨影像学标志物与步态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内科2020年9月1日~2021年6月1日连续就诊的42例CSVD患者,依据CSVD总评分分为高负荷组16例、中负荷组16例和低负荷组10例。行头颅MRI检查,记录腔隙性脑梗死(LI)和脑微出血(CMB),根据Fazekas量表评分评估脑白质高信号(WMH)。行STW和运动-认知的DTW,记录步速、步频、步长及跨步时间,计算双重任务效应(DTC)。结果3组DTW时步速、步长、步频和跨步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STW比较,DTW时步速、步频、步长明显降低,跨步时间明显延长(P<0.01)。STW时,CSVD总评分与步速(r=-0.316,P=0.041)、步长(r=-0.309,P=0.046)相关。DTW时,CSVD总评分与步速(r=-0.629,P=0.000)、步频(r=-0.474,P=0.001)、步长(r=-0.393,P=0.010)、跨步时间(r=0.482,P=0.001)相关。DTC时,CSVD总评分、WMH、LI与步速、步频及跨步时间相关(P<0.05,P<0.01)。结论DTW较STW可更敏感、更全面发现CSVD患者步态参数的变化;CSVD总评分较单独使用某一项影像学标志物可更好预测患者步态的变化,且相关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步态 中风 腔隙性 多发性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负荷对老年脑小血管病患者书写及绘画流畅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芮 高佳佳 +2 位作者 赵弘轶 刘宇 黄勇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2-505,共4页
目的分析认知负荷对老年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书写及绘画流畅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就诊的脑白质损害患者59例(CSVD组),同期选择本院年龄、性别相匹... 目的分析认知负荷对老年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书写及绘画流畅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就诊的脑白质损害患者59例(CSVD组),同期选择本院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2例(对照组)。应用蓝牙智能笔对受试者进行书写及绘画测试的双重任务,第1任务为书写及绘画测试,第2任务为听辨的认知测试,分别进行单独任务、双重任务及双重任务成本(dual task cost,DTC)测试。结果 CSVD组双重任务书写时间较单独任务书写时间明显延长[(53.76±11.25)s vs(40.29±8.83)s,P<0.01]。CSVS组双重任务书写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53.76±11.25)s vs(41.21±8.60)s,P<0.01]。CSVD组双重任务书写听辨和绘画听辨正确个数较单独听辨正确个数明显减少[(12.31±2.36)个vs(13.31±2.61)个,P<0.05;(10.98±1.81)个vs(13.31±2.61)个,P<0.01]。CSVD组双重任务书写听辨和绘画听辨正确个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12.31±2.36)个vs(13.52±2.97)个,P<0.05;(10.98±1.81)个vs(13.29±3.16)个,P<0.01]。CSVD组双重任务书写时间DTC和绘画听辨正确个数DTC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负荷下,老年CSVD患者书写流畅性易受到影响。双重任务条件下,更易发现老年CSVD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运动障碍 认知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 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患者淡漠综合征的临床评定 被引量:7
20
作者 夏振西 黄敏莹 +4 位作者 赵弘轶 刘宇 高佳佳 夏翠俏 黄勇华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4期354-359,共6页
目的评价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淡漠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内科诊断为CSVD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2018年国际淡漠综合征诊断标准进... 目的评价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淡漠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内科诊断为CSVD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2018年国际淡漠综合征诊断标准进行淡漠诊断。患者淡漠程度、认知功能、抑郁、白质病变程度及陪护负担分别采用神经精神调查表淡漠分量表(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apathy,NPI-apathy)或淡漠评价评定量表临床版(apathy evaluating scale-clinician,AES-C)、老年痴呆量表-认知评分(Alzheimer’s disease assessment scale-cognition,ADAS-cog)、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白质损伤Fazekas量表、陪护负担量表(caregiver burden scale,CBS)进行评定,总结评价CSVD患者淡漠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相关性。结果共纳入67例CSVD患者,平均年龄66.39±5.29岁,男性36例(53.73%)。23例(34.33%)诊断为淡漠综合征,进一步分析淡漠综合征临床表现,以认知与行为活动减少发生率最高(86.96%)。淡漠程度与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301,P=0.013),与认知障碍程度呈正相关(r=0.336,P=0.007),与抑郁障碍无明显相关性(r=0.186,P=0.458),与陪护负担呈正相关(r=0.312,P=0.010)。结论淡漠综合征在老年CSVD患者中较常见,主要症状表现为认知障碍与行为活动减少,增加陪护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淡漠 认知 抑郁 白质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