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采血量对ICU患者动脉血气标本分析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晓静 黄立峰 刘微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81-1381,共1页
ICU危重患者每天需要频繁采集动静脉血液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操作及检验中的不当环节会增加检验失血量,而检验性失血是导致医源性贫血的重要因素,会增加呼吸、循环系统的负荷,加重病情,对预后产生不良影响[1]。
关键词 血气分析 失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和胸腺肽α1联合治疗严重脓毒症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9
2
作者 郭剑颖 邓群 +4 位作者 郭旭升 刘双庆 张玉红 何忠杰 林洪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30-834,共5页
目的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联合应用乌司他丁和胸腺肽α1治疗严重脓毒症的效果。方法采用经典大鼠CLP脓毒症模型,全部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联合治疗组(乌司他丁+胸腺肽α1)、乌司他丁治疗组和胸腺肽α1治疗组。制模成功后分别于6、24、48和... 目的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联合应用乌司他丁和胸腺肽α1治疗严重脓毒症的效果。方法采用经典大鼠CLP脓毒症模型,全部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联合治疗组(乌司他丁+胸腺肽α1)、乌司他丁治疗组和胸腺肽α1治疗组。制模成功后分别于6、24、48和72 h经尾静脉或皮下注射给药,记录每天死亡数。制模后24、48、72和96 h处死动物,留取心、肝、脾、肺、肾、小肠标本,以光镜进行病理学检查,脾脏标本行凋亡检测。结果联合治疗组死亡率显著降低(P=0.0325);组织病理学显示,对照组各脏器损害最严重,单药组其次,联合用药组最轻;此外,对照组脾脏细胞大量凋亡,联合用药组凋亡程度显著下降[(47.4±10.9)%vs(39.3±11.4)%,P=0.0000]。结论乌司他丁和胸腺肽α1联合用药可以显著减轻脓毒症大鼠脏器损害,抑制脾脏细胞凋亡,提高脓毒症大鼠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病理学 乌司他丁 胸腺肽Α1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重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术后镇静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郭剑颖 邓群 +3 位作者 郭旭升 刘双庆 张玉红 何忠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9-652,共4页
目的了解右美托咪定(DMED)对重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生命体征、气管插管时间、机械通气(MV)时间、睡眠等方面的镇静作用。方法 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附属第一医院ICU收治的OSAS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 目的了解右美托咪定(DMED)对重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生命体征、气管插管时间、机械通气(MV)时间、睡眠等方面的镇静作用。方法 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附属第一医院ICU收治的OSAS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丙泊酚组(P组)、咪唑安定组(M组),每组20例,分别采取相应的药物进行镇静。患者安睡可唤醒并配合时撤除机械通气,术后6h酌情拔除气管插管。记录每小时及拔管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血压(SBP)和带气管插管时间、MV时间,记录患者对带管期间睡眠的评价。结果给予镇静药物后10min、拔管前,D组较P、M组HR下降(P<0.05或P<0.01),拔管后D组较P组HR降低(P<0.01)。给药10min P组和M组较D组的呼吸频率也明显下降(P<0.01)。与P组和M组比较,D组SBP在给药后10min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给药后2h则明显降低(P<0.05),拔管前D组SBP较P组明显下降(P<0.01)。各组气管插管时间无明显差异。D组MV时间较P、M组均有所下降(P<0.01)。患者对带气管插管期间的睡眠评价,以D组最为满意(P<0.05)。结论 DMED用于OSAS患者术后镇静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增加睡眠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催眠药和镇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HC-Ⅱ^+/CD14^+对大鼠免疫功能监测及预后预测的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郭剑颖 邓群 +3 位作者 郭旭升 翁志华 刘双庆 张玉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83-1185,共3页
目的观察盲肠结扎穿孔(CLP)大鼠MHC-Ⅱ+/CD14+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动物死亡的关系,探讨MHC-Ⅱ+/CD14+对脓毒症大鼠免疫功能监测及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采用大鼠经典CLP脓毒症模型,40只实验动物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 目的观察盲肠结扎穿孔(CLP)大鼠MHC-Ⅱ+/CD14+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动物死亡的关系,探讨MHC-Ⅱ+/CD14+对脓毒症大鼠免疫功能监测及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采用大鼠经典CLP脓毒症模型,40只实验动物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盲肠穿孔1孔组(P1组)和盲肠穿孔2孔组(P2组)。S、P1、P2组动物在制模成功后1、2、3、4d抽血,C组仅在第4d抽血,流式细胞仪检测MHC-Ⅱ+/CD14+水平,并记录每天各组动物死亡只数。同时根据MHC-Ⅱ+/CD14+水平分为≥40%组、30%~40%组、<30%组,记录各组动物死亡数目。结果采用Chi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C组、S组比较,P1组在制模成功后第2、3、4天,P2组在制模成功后第1、2、3、4天累计死亡数均明显增加(P<0.05),而C组与S组间、P1组与P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S组比较,P1组、P2组CLP小鼠MHC-Ⅱ+/CD14+水平在制模成功后第1、2、3、4天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第2天为最低值,且P2组较P1组下降更明显(P<0.01),但C组与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HC-Ⅱ+/CD14+水平<30%组死亡数明显高于≥40%组(P<0.05)及30%~40%组(P<0.05),而≥40%组与30%~4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HC-Ⅱ+/CD14+水平可用于脓毒症大鼠免疫功能状态的监测及预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监测 免疫学 基因 MHCⅡ类 抗原 CD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救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日”部分地区大众急救现状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32
5
作者 何忠杰 姚卫海 +17 位作者 张志成 宁波 何春来 陈彦 路晓光 朱正 姚建 宋榕 李新志 胡艳娟 阮小莲 刘永庆 李文峰 姜伟 郑艳杰 王永春 陈大庆 蒋崇慧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41-845,共5页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地区群众急救水平和急救意识的差异。方法 2014年10月10日中国急救日"白金十分钟"活动,自主填写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回收全国16个城市的问卷1580份,其中有效问卷1422份。参...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地区群众急救水平和急救意识的差异。方法 2014年10月10日中国急救日"白金十分钟"活动,自主填写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回收全国16个城市的问卷1580份,其中有效问卷1422份。参与调查者年龄14~83(40.2±19.4)岁;男483人,女703人,其中64.7%(767人)听说过急救"白金十分钟"。有57.8%的群众认为"白金十分钟"应由大众自己进行现场急救。52.0%的大众遇到紧急情况会呼叫急救系统;83.8%的群众没有处置过家人意外伤病的救治过程;仅有53.2%的群众主动学习过互救知识;接受知识的方法有电视学习、学校培训、报纸学习、课外培训和其他方法等;家人遇到紧急意外的伤病,27.2%的群众认为自己能力有限;现场意外伤病,30.4%的群众选择在有人呼叫时参与。中部、东北、沿海、西北地区得分分别为80、70、60、50分(P〈0.05)。男性、女性得分分别为70、80分(P〈0.05)。21~40岁、〈20岁、41~60岁、〉60岁得分分别为90、80、70、50分(P〈0.05)。进行过自救互救学习或培训的得分(90分)高于未培训者(70分,P〈0.05)。听说过"白金十分钟"者得分(71分)高于没听说过者(63分,P〈0.05)。自救和"白金十分钟"培训都学过的得分(77分)最高,没学过自救,学过"白金十分钟"者得分(69分)次之,学过自救,没学过"白金十分钟"者得分(67分)较低;两者均未学过者得分(64分)最低(P〈0.01)。88.2%的人觉得此项培训很实用,20.2%的人认为能独立教会别人急救,5.0%的人认为只能教心肺复苏,83.2%的人认为这种科普培训非常必要。结论普及大众急救知识和意识,提高大众自救和互救的能力对构建自救互救体系、战场救护体系、平战结合的战创伤救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 白金十分钟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医学发展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2
6
作者 林洪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66-1069,共4页
目的综述国内外重症医学的概况及现状,提出未来军队重症医学研究的发展方向、目标和重点。方法通过检索近10年来国内外重症医学领域的研究论文、综述、研究报告和论著,分析重症医学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结果 "十一五"期... 目的综述国内外重症医学的概况及现状,提出未来军队重症医学研究的发展方向、目标和重点。方法通过检索近10年来国内外重症医学领域的研究论文、综述、研究报告和论著,分析重症医学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结果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重症医学列为三级学科,国内在重证医学学科建设和规范化方面取得长足进步,重症医学的发展在体现和提高综合医疗水平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军队重症医学适应卫勤需求,在学科建设、学术发展、临床救治等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并为推动全国重症医学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结论在未来重症医学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诸多任务和问题。坚持危重症研究、治疗和管理的基本方向,结合军队卫勤的特殊使命,全面提高危重伤病员救治水平,是军队重症学会发展的基本方针。在当前的学术领域,改善脓毒症和严重战创伤的治疗和预后是主要的研究方向。围绕国内外学术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我们要充分发挥已有的优势,争取为重症医学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脓毒症 医院 军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例1-2 外科术后突发呼吸困难、心跳过速(讨论意见与专家点评)
7
作者 郭旭升(收集整理) 林洪远(审校)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1-542,共2页
关键词 突发呼吸困难 临床病例 外科术后 专家 心跳 医师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例1-1 外科术后突发呼吸困难、心动过速(病例摘要)
8
作者 郭旭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1-82,共2页
为了给临床医师提供一个讨论、交流的园地,我刊决定从2007年第1期开始开设“临床病例讨论”栏目,聘请专栏:专家组织临床病例讨论活动,每个病例讨论的内容分3期刊出,依次为病例摘要、讨论摘录及专家点评。本年度专栏专家为解放军总... 为了给临床医师提供一个讨论、交流的园地,我刊决定从2007年第1期开始开设“临床病例讨论”栏目,聘请专栏:专家组织临床病例讨论活动,每个病例讨论的内容分3期刊出,依次为病例摘要、讨论摘录及专家点评。本年度专栏专家为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解放军第304医院)重症监护室林洪远主任医师。本期刊出第一个病例讨论资料的第一部分,欢迎大家踊跃参与讨论(请将您的观点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micpla@pmmp.com.cn字数限定在500~1000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摘要 突发呼吸困难 外科术后 心动过速 解放军第304医院 第一附属医院 解放军总医院 临床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