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关节源性腰痛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忠海 侯树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43-946,共4页
腰痛是骨科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其反复发作不仅使患者遭受疼痛的反复折磨,而且对机体健康以及运动功能造成极大的影响。以往关于腰痛的原因研究主要集中在椎间盘,随着研究的深入,腰椎小关节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911年Goldthwait首... 腰痛是骨科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其反复发作不仅使患者遭受疼痛的反复折磨,而且对机体健康以及运动功能造成极大的影响。以往关于腰痛的原因研究主要集中在椎间盘,随着研究的深入,腰椎小关节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911年Goldthwait首次提出腰椎小关节退变是引起腰痛的一个重要因素。1927年,Putti提出腰椎小关节的退变和炎症可能通过神经激惹引起坐骨神经痛。1933年Ghormley将腰椎小关节退变伴腰腿痛的临床症状定义为“腰椎小关节综合征”。临床研究发现约有15%~52%慢性腰痛患者的症状源于小关节退变,进一步说明了腰椎小关节在腰痛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1-3]。然而,目前针对小关节源性腰痛机制方面的研究尚无明确定论,笔者就这一领域的基础研究进行文献回顾,旨在加深对腰椎小关节病变引起腰痛机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关节源性 腰椎小关节退变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 腰椎小关节病变 坐骨神经痛 临床症状 反复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盘退变的遗传易感基因研究进展
2
作者 周颖 侯树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72-875,共4页
每年全国腰痛的发病率在15%~45%,70%~80%的人群一生中都会发生腰背痛。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腰背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年龄、生理负荷、损伤、生物力学因素、椎间盘营养、炎症因子刺激和吸烟等... 每年全国腰痛的发病率在15%~45%,70%~80%的人群一生中都会发生腰背痛。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腰背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年龄、生理负荷、损伤、生物力学因素、椎间盘营养、炎症因子刺激和吸烟等多因素作用均可造成椎间盘退变,然而,越来越多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椎间盘退变的发生发展中也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遗传易感基因 生物力学因素 椎间盘营养 disc 生理负荷 炎症因子 遗传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和PGP9.5在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椎间盘MRI高信号区中的表达 被引量:22
3
作者 任东风 侯树勋 +1 位作者 吴文闻 商卫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25-728,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与腰椎间盘MRI高信号的关系。方法:26例经椎间盘造影诊断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男16例,女10例,年龄26~65岁,疼痛源性椎间盘MRIT2像均可见高信号区(HIz区),...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与腰椎间盘MRI高信号的关系。方法:26例经椎间盘造影诊断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男16例,女10例,年龄26~65岁,疼痛源性椎间盘MRIT2像均可见高信号区(HIz区),均行手术治疗,取手术切除的椎间盘组织行TNF—α和PGP9.5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与4例脊柱侧凸患者矫形手术时取出的椎间盘组织进行对比。结果:椎间盘源腰痛患者椎间盘HIZ区对应部位的椎间盘组织表现为血管化肉芽组织和不同退变程度的髓核,可见大量增生的软骨样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均可观察到TNF-α免疫染色阳性细胞和PGP9.5免疫阳性细胞;对照组没有观察到TNF-α免疫染色阳性细胞和PGP9.5免疫染色阳性细胞。HIZ区TNF—α免疫阳性细胞明显多于HIZ区周边纤维环组织和对照组(P〈0.05).PGP9.5免疫阳性细胞亦明显多于HIZ区周边纤维环组织和对照组(P〈0.05)。结论: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腰椎间盘MRI的HIZ区中有大量TNF—α免疫阳性细胞和PGP9.5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其可能是HIZ作为致痛源性椎间盘特异性影像标志物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源性腰痛 高信号区 磁共振成像 肿瘤坏死因子-α 蛋白基因产物9.5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吊运动疗法结合药物治疗老年人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4
4
作者 秦江 石秀秀 +7 位作者 胡鸢 唐金树 侯树勋 任能 田宇 张铁松 王晓晶 王金云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31-535,共5页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疗法结合药物治疗老年人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49例老年颈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7)和对照组(n=22),观察组予以悬吊运动疗法(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疗法结合药物治疗老年人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49例老年颈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7)和对照组(n=22),观察组予以悬吊运动疗法(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结合规律服用银杏叶提取物药物治疗,进行6周的颈部稳定性及牵伸训练,侧重颈部整体肌、局部稳定肌的康复训练,每次治疗40分钟,隔日1次;药物治疗服用6周。对照组仅行相同剂量和疗程的药物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由同一名治疗师进行健康宣教,治疗结束后6个月不接受其他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当天及末次随访时比较两组患者颈椎残障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evaluation scale for cervical vertigo,ESCV),并在治疗前及末次随访时进行颈椎X线片检查以及激痛点查体。结果:4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83~6.70个月,平均6.01±0.49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后ESCV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观察组NDI及VAS治疗结束后当天以及末次随访时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1),而对照组则在末次随访时可见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X线片中椎体骨赘形成及关节突关节、钩椎关节退变情况未见显著差异(P>0.05),合并颈项部激痛点人数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悬吊运动疗法结合药物治疗对老年性颈源性眩晕患者颈部功能、疼痛以及眩晕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且半年随访疗效良好,其效果优于单独使用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运动疗法 眩晕 颈椎 康复 药物治疗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腰椎小关节积液影像对退行性腰椎动态不稳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9
5
作者 任东风 侯树勋 +2 位作者 吴文闻 商卫林 吴叶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31-133,136,共4页
目的:分析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MR I上L4,5小关节积液和X线上矢状位腰椎动力位不稳的相关性。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行腰椎MR I和站立位过伸过屈X线检查的98例L4,5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在轴状位MR I T2像上测量L4,5小关节积液... 目的:分析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MR I上L4,5小关节积液和X线上矢状位腰椎动力位不稳的相关性。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行腰椎MR I和站立位过伸过屈X线检查的98例L4,5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在轴状位MR I T2像上测量L4,5小关节积液和站立位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影像评估腰椎不稳。记录L4,5小关节积液大小和动态不稳滑移参数。统计学分析是否小关节积液与腰椎动态不稳存在关系。结果:98例患者中,33例在站立位过伸过屈位X线片出现L4,5动态不稳,65例没有出现动态不稳。24例(73%)动态不稳患者出现小关节积液,平均滑移参数是11.6%(0%~32%),平均小关节积液数值是1.98mm(0~6.28mm)。22例(34%)没有出现动态不稳患者例出现小关节积液,平均小关节积液数值是1.02mm(0~4.36mm)。小关节积液大小与腰椎动态不稳存在联系,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MR I上出现小关节积液信号提示腰椎退行性动态不稳,小关节积液量与腰椎动态不稳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不稳 MRI 诊断 脊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腰痛评估量表/问卷的建立原则及特点 被引量:6
6
作者 双峰 任东风 侯树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01-604,共4页
腰痛是一个严重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对腰痛患者治疗结果的评估是临床治疗的一个基本要素。临床医师主要用客观方式评估,通过检查患者腰部活动范围,直腿抬高试验和肌肉力量来评估腰痛患者功能和治疗结果。
关键词 评估量表 腰痛 临床治疗 直腿抬高试验 社会问题 临床医师 活动范围 肌肉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商卫林 任东风 +2 位作者 侯树勋 吴文闻 吴叶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37-140,共4页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伴有或不伴有腰椎退变Modic改变腰痛患者行椎间盘切除术后的疗效。方法:38例行椎间盘切除术的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腰痛患者,1组17例患者伴有腰椎退变Modic改变,包括8男,9女,平均年龄35.8岁(22~55岁),ModicⅠ型10例...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伴有或不伴有腰椎退变Modic改变腰痛患者行椎间盘切除术后的疗效。方法:38例行椎间盘切除术的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腰痛患者,1组17例患者伴有腰椎退变Modic改变,包括8男,9女,平均年龄35.8岁(22~55岁),ModicⅠ型10例,ModicⅡ型7例。2组21例患者没有腰椎退变Modic改变,包括11男,10女,平均年龄35.5岁(21~60岁)。在术后3、6、12个月通过VAS疼痛评分评估疼痛改善情况,术后12个月通过JOA量表进行失能评估。结果:术前1组和2组VAS评分和JOA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1组和2组患者腰痛和失能情况均明显改善(P<0.05)。在3、6、12个月,1组VAS评分分别是1.9±0.6、2.1±0.8和2.3±0.9,2组VAS评分分别是1.9±1.0、2.2±0.6和2.4±0.8;在术后12个月,1组和2组JOA评分分别是13.3±1.1和12.1±2.1,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于单节段伴有或不伴有Modic改变的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患者,椎间盘切除术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腰痛 椎间盘切除 MODIC 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腰椎间盘损伤后蛋白基因产物9.5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 被引量:2
8
作者 任东风 侯树勋 +1 位作者 吴文闻 商卫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538-541,I0002,共5页
目的:观察山羊腰椎间盘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蛋白基因产物9.5(proteingeneproduct9.5,PGP9.5)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神经纤维在损伤椎间盘内的分布,探讨山羊椎间盘损伤后是否出现神经内生长。方法:15只6月龄山羊,用直径1.2mm的穿刺针刀刺伤L5/6... 目的:观察山羊腰椎间盘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蛋白基因产物9.5(proteingeneproduct9.5,PGP9.5)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神经纤维在损伤椎间盘内的分布,探讨山羊椎间盘损伤后是否出现神经内生长。方法:15只6月龄山羊,用直径1.2mm的穿刺针刀刺伤L5/6椎间盘前纤维环全层和L6/7椎间盘后部纤维环内层,L4/5椎间盘作为对照椎间盘。在造模后3周、3个月、6个月各取5只动物处死,取目标椎间盘光镜下观察椎间盘后部纤维环的组织学改变,检测PGP9.5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并用半定量方法进行评分。结果:在观察期间L6/7椎间盘后部损伤纤维环未愈合,L4/5椎间盘在各个时间点均未出现裂隙,L5/6椎间盘仅在6个月时有1个椎间盘出现多个裂隙。损伤后3、6个月,在L6/7椎间盘右后1/4区很容易检测到PGP9.5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沿穿刺道及周围组织向内生长。L4/5和L5/6椎间盘相同区域未检测到相关免疫阳性反应神经纤维。在髓核中没发现PGP9.5免疫染色阳性神经纤维。结论:山羊经椎间盘前方损伤后部纤维环内层后,纤维环内层很难愈合,并出现PGP9.5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分布,说明椎间盘后部纤维环内层损伤可发生神经内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纤维环刺伤 神经内生长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后的维持培养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秉耀 侯树勋 +2 位作者 祁彦霞 阕海萍 刘少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40-442,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后长期培养的可行性。方法:自成人红骨髓分离培养BMSCs,通过克隆培养、成骨分化、成脂肪分化鉴定其特性,取第3代细胞重新接种,经碱性成纤维生...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后长期培养的可行性。方法:自成人红骨髓分离培养BMSCs,通过克隆培养、成骨分化、成脂肪分化鉴定其特性,取第3代细胞重新接种,经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预诱导及β-巯基乙醇诱导后,换维持培养液维持培养,观察其分化及生长情况。结果:成神经元诱导分化0.5h后,多数细胞即开始呈现出神经元样外观,5h后绝大多数细胞表现出典型的神经元样外观,维持培养1周后,大多数细胞继续维持神经元样外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65%±3.3%的细胞微管相关蛋白-2染色阳性,43%±2.1%的细胞神经微丝-160染色阳性。结论:成人BMSCs经诱导后半数左右的细胞可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在优化的培养体系中,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可存活1周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诱导分化 神经元样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规范开展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临床试验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1
10
作者 史亚民 陈秉耀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649-651,共3页
自本刊就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发表了几篇观点不同的文章以来,有关细胞移植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作用问题又一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本期编辑部邀请了在该领域做了较多工作和进行过较多研究的几位专家,就该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他们从不... 自本刊就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发表了几篇观点不同的文章以来,有关细胞移植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作用问题又一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本期编辑部邀请了在该领域做了较多工作和进行过较多研究的几位专家,就该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他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这一治疗方法,介绍了细胞移植的种类及各自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就临床研究方案的设计、适应证选择、疗效评估标准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们对这一方法的认可程度不同,对有些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提出了证明各自观点的令人信服的依据。希望各位同道阅读他们的文章后,能结合自己的经验对该治疗方法做出自己的判断或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推动脊髓损伤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临床试验 细胞移植治疗 脊髓损伤 再生修复 医疗机构 病例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2神经节阻滞治疗慢性腰痛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卜国云 商卫林 +3 位作者 黄伟 任东风 吴叶 侯树勋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34-136,共3页
目的:观察腰2(L2)神经节阻滞治疗慢性腰痛的疗效。方法 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我们对155例慢性腰痛或伴腿痛的患者用罗哌卡因+得宝松进行L2神经节阻滞,比较术后0h、1d、7d、1m、3m、6m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得分与术前VAS评分变化,以VA... 目的:观察腰2(L2)神经节阻滞治疗慢性腰痛的疗效。方法 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我们对155例慢性腰痛或伴腿痛的患者用罗哌卡因+得宝松进行L2神经节阻滞,比较术后0h、1d、7d、1m、3m、6m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得分与术前VAS评分变化,以VAS评分减少50%或以上判定为治疗有效。结果术后0h、1d、7d、1m、3m、6m各有155例、150例、102例、78例、40例、27例患者VAS评分减少50%或以上。患者无阻滞相关的并发症。结论:L2神经节阻滞治治疗慢性腰痛在短期内有效,对于部分患者,可能推迟或避免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神经节阻滞 模拟视觉疼痛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