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科护理中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曹克妮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24期156-157,共2页
目的:探讨眼科护理中风险相关因素。方法:收治眼科疾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1.30%高于对照组的69.57%(P<0.... 目的:探讨眼科护理中风险相关因素。方法:收治眼科疾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1.30%高于对照组的69.57%(P<0.05)。结论:采取综合性护理,可显著降低眼科护理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因素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自体体外培养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郭青 皮裕琍 +2 位作者 周朝晖 刘杰 李晓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592-593,共2页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自体体外培养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26例27眼翼状胬肉患者进行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或自体体外培养角膜干细胞移植术。结果: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自体...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自体体外培养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26例27眼翼状胬肉患者进行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或自体体外培养角膜干细胞移植术。结果: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自体体外培养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均表现为不适症状轻持续时间短,角膜创面愈合快,随访1~2a两种术式各复发1眼,治愈率为93%和92%。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自体体外培养角膜干细胞移植均可有效防止翼状胬肉的复发,对复发性翼状胬肉和角膜缘损伤的患者自体体外培养角膜干细胞移植更为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干细胞移植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梗死早期眼球运动异常的特点 被引量:7
3
作者 董莹 魏世辉 +2 位作者 皮裕琍 郭青 杨姝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5-477,485,共4页
目的分析脑干梗死早期眼球运动异常的特点,评价其在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87例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其中以复视为首发症状的24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所纳入患者的眼部表现、伴随症状及相关检查。结果24例患者中男19例,女5例;... 目的分析脑干梗死早期眼球运动异常的特点,评价其在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87例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其中以复视为首发症状的24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所纳入患者的眼部表现、伴随症状及相关检查。结果24例患者中男19例,女5例;发病年龄42~81岁,中位数为64岁。发病危险因素:83.3%(20/24)患者有高血压病史,37.5%(9/24)患冠心病,29.2%(7/24)患糖尿病,12.5%(3/24)患房颤。在伴随症状中,87.5%的患者伴有头晕,16.7%伴有恶心,16.7%伴有肢体共济失调,8.3%伴有眩晕,4.2%伴有对侧肢体无力。发病部位:脑桥梗死14例(58.3%),中脑9例(37.5%),延髓1例(4.2%)。中脑梗死患者的眼肌麻痹均为核性动眼神经麻痹,其中眼球内转异常出现最多(8例)。脑桥梗死引起的眼球运动异常表现多样,有3例表现为核间性眼肌麻痹,3例外展神经麻痹,2例核性动眼神经麻痹,1例为不全性Horner综合征,10例伴有眼球震颤。结论脑干梗死患者眼球运动异常的主要特点包括核性眼肌麻痹、核间性眼肌麻痹、眼球震颤等,神经眼科体征对脑干梗死早期诊断具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梗死 眼肌麻痹 神经眼科体征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对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皮裕琍 张晶 +2 位作者 唐维强 周昀 董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1516-1518,共3页
目的:探讨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posterior ischenic optic neuropathy,PION)患者颈动脉及眼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观察14例19眼PION患者,检测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影像学... 目的:探讨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posterior ischenic optic neuropathy,PION)患者颈动脉及眼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观察14例19眼PION患者,检测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影像学特征、睫状后动脉(posterior ciliary arteries,PCAs)和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血流动力学变化,与患者未受累一侧眼进行比较。结果:14例PION患者中12例(86%)表现为双侧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内膜粗糙、增厚,9例(64%)探查到血管壁斑块回声,硬斑5例,混合斑5例,软斑3例;PCAs的收缩期峰值速度(peaksy stolic velocity,PSV)为27.60±16.7cm/s,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为0.84±0.038,与对照眼比较PSV无显著降低,RI明显增高(t=2.116,P<0.05);CRA的PSV为11.51±3.47cm/s,RI为0.75±0.036,与对照眼比较PSV无差异,RI增高非常明显(t=2.862,P<0.01)。结论:PION的发生主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颈动脉系统血流变化有关,CDFI对明确PION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颈动脉 眼血流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与caspase-3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晓艳 张卯年 皮裕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847-849,共3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与caspase-3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8周龄SD大鼠36只,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18只,正常对照18只。再各自分为4,8,12wk3组,每组6只大鼠。TdT介导DNA缺口末端的dUTP标记(TUNEL)法检测视网... 目的:观察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与caspase-3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8周龄SD大鼠36只,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18只,正常对照18只。再各自分为4,8,12wk3组,每组6只大鼠。TdT介导DNA缺口末端的dUTP标记(TUNEL)法检测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caspase-3mRNA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4,8,12wk大鼠均未见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糖尿病组大鼠于建模后4wk即出现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8wk和12wk大鼠视网膜神经凋亡程度较同期正常对照组大鼠均明显增强。神经细胞凋亡主要位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及内核层。正常对照组4,8,12wk大鼠视网膜均未见caspase-3蛋白阳性表达,糖尿病组大鼠4wk即可见caspase-3蛋白阳性表达,8和12wk时表达增强。正常对照组4,8,12wk大鼠caspase-3mRNA表达RQ值分别为1.6±0.6,1.5±0.5,1.6±0.3;糖尿病组4,8,12wk大鼠caspase-3mRNA表达RQ值分别为5.7±1.2,12.6±2.3,14.3±2.1;较同期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可能与capase-3表达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 神经细胞 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视力患者的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相关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薛玉花 张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522-524,共3页
目的:探讨低视力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受到的社会支持。方法: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同仁医院、中医眼科医院采用方便取样的方式抽取105例低视力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目的:探讨低视力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受到的社会支持。方法: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同仁医院、中医眼科医院采用方便取样的方式抽取105例低视力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施测。结果:(1)低视力患者与社会常模进行比较,两者的SCL-90九个因子(除人际关系外)平均得分均存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2)不同年龄组被试在人际关系、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五个因子上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SCL-90量表与社会支持量表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总分与主观支持得分呈负相关,与客观支持与社会支持度上呈部分负相关。结论:低视力患者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主观上感受到的社会支持少,应注重低视力患者的心理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视力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与白内障术后出现黄斑囊样水肿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尹澜 皮裕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816-817,共2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因素对于白内障术后出现黄斑囊样水肿的影响。方法: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加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共182眼,其中糖尿病者102眼,无糖尿病者80眼。术后随访6mo,比较两组黄斑囊样水肿发生率。结果:有糖尿病者并发黄斑囊样... 目的:研究糖尿病因素对于白内障术后出现黄斑囊样水肿的影响。方法: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加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共182眼,其中糖尿病者102眼,无糖尿病者80眼。术后随访6mo,比较两组黄斑囊样水肿发生率。结果:有糖尿病者并发黄斑囊样水肿发病率为14.7%,无糖尿病者发病率为3.8%。结论:糖尿病因素与白内障术后出现黄斑囊样水肿存在直接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白内障术后 黄斑囊样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油长期眼内填充的并发症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晓艳 张卯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2166-2167,共2页
目的:观察长期硅油填充眼的眼部改变,分析其长期填充的原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硅油填充时间≥12mo的临床病例资料共44例,男31例,女13例,年龄27月龄~72岁。包括:外伤性视网膜脱离11例;眼球破裂伤11例;眼球穿通伤3例;球内异物5... 目的:观察长期硅油填充眼的眼部改变,分析其长期填充的原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硅油填充时间≥12mo的临床病例资料共44例,男31例,女13例,年龄27月龄~72岁。包括:外伤性视网膜脱离11例;眼球破裂伤11例;眼球穿通伤3例;球内异物5例;复发性视网膜脱离9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例。对硅油填充时间、视力、视网膜在位情况及眼部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硅油填充时间为12mo~13a,平均34mo。视力提高者23例(52%),下降者8例,无改善者13例。37例(84%)视网膜完全复位,6例部分复位,1例未复位。并发症包括:并发性白内障10例;高眼压4例;低眼压2例;硅油乳化7例;带状角膜变性9例;角膜内皮失代偿3例;眼球萎缩3例;视神经萎缩2例;虹膜囊肿及结膜下囊肿各1例;无明显并发症者10例,占23%。结论:硅油长期眼内填充对于部分特殊病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及合理性,突出强调了术后定期随访复查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油 原因 预后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治疗兔角膜碱烧伤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皮裕琍 陆江阳 +1 位作者 唐维强 董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2210-2213,共4页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治疗角膜碱烧伤的疗效和时机。方法:1mol/LNaOH制作改良兔角膜碱烧伤模型21只42眼,分对照组和移植组,移植组分别在碱烧伤后1,3,6,9d(早)和14d(中)行自体或同种异体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术,比较移植组及对...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治疗角膜碱烧伤的疗效和时机。方法:1mol/LNaOH制作改良兔角膜碱烧伤模型21只42眼,分对照组和移植组,移植组分别在碱烧伤后1,3,6,9d(早)和14d(中)行自体或同种异体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术,比较移植组及对照组烧伤后28d内眼表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角膜碱烧伤后7d开始出现角膜上皮的大片脱落,14d角膜上皮大片脱落或溃疡发生率达72%,持续至28d,而移植组在28d时发生率仅为25%,大多获得完整的角膜上皮;烧伤后早期移植组角膜基质深层炎性细胞浸润和新生血管生长较对照组明显受到抑制,而中期移植组角膜基质层较对照组并无明显差异;28d内异体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并不大于自体移植。结论:自体或同种异体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均可尽快恢复眼表完整性,且烧伤后早期移植效果明显优于中期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碱烧伤 组织工程角膜上皮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治疗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杰 窦宏亮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416-418,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抗病毒药物、激光及手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方法:确诊为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患者28例30眼,全身应用抗病毒药物,选择性使用激光治疗,其中15例16眼发生视网膜脱离的病例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结果:... 目的:探讨使用抗病毒药物、激光及手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方法:确诊为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患者28例30眼,全身应用抗病毒药物,选择性使用激光治疗,其中15例16眼发生视网膜脱离的病例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结果:患者28例经过治疗后炎症均得到控制、视力有所提高。全身应用抗病毒药物是经典的用药途径,选择性使用激光治疗可以减少和延缓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有利于严重病例视功能的保存和提高。结论: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预后较差,及时准确的诊断及早期积极有效系统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急性 玻璃体切除 阿昔洛韦 激光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晓艳 张卯年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28-531,共4页
目的研究褪黑素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54只健康雄性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及褪黑素组各18只,各组再按4周、8周、12周3个时间点随机分为3小组,每组各6只大鼠。正常对照组不进行干预;糖尿... 目的研究褪黑素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54只健康雄性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及褪黑素组各18只,各组再按4周、8周、12周3个时间点随机分为3小组,每组各6只大鼠。正常对照组不进行干预;糖尿病组大鼠给予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mg·kg-1,以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褪黑素组在成功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给予褪黑素(10mg·kg-1·d-1)灌胃进行干预。每只大鼠取左眼眼球,制作石蜡组织病理学切片,应用TUNEL法检测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4周、8周、12周均未见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糖尿病组4周可见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糖尿病组8周和12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指数较同期正常对照组大鼠均明显升高,糖尿病组4周、8周、12周凋亡指数分别为(0.48±0.53)%、(5.66±2.10)%和(11.83±1.58)%,8周及12周与同期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褪黑素4周组与同期糖尿病组神经细胞凋亡情况无明显差异,褪黑素组8周及12周较同期糖尿病组神经细胞凋亡情况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指数有所下降,褪黑素组4周、8周、12周凋亡指数分别为(0.30±0.74)%、(1.67±0.54)%和(7.73±0.95)%,褪黑素组8周及12周时与同期糖尿病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结论褪黑素能够通过减轻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达到神经保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 神经细胞 凋亡 褪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的临床分析和长期随访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欢粉 魏世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872-875,共4页
目的:了解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idiopathetic demyelinated optic neuritis,IDON)的自然病程、发病特点及临床转归,并与西方国家视神经炎的发病特征进行比较。方法:对2009-05/2010-12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确诊为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 目的:了解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idiopathetic demyelinated optic neuritis,IDON)的自然病程、发病特点及临床转归,并与西方国家视神经炎的发病特征进行比较。方法:对2009-05/2010-12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确诊为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的1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1.54,74例患者以双眼发病(其中29例双眼同时发病),63例患者单眼发病。28.9%患者伴有眼球转动痛,69.7%眼表现为球后视神经炎,30.3%眼表现为视神经乳头炎。58.4%患者预后视力>0.5,仍有21.8%患者的预后视力<0.1。低年龄组(≤18岁)患者视力预后较好,约73.1%患者视力>0.5;中年龄组视力预后次之,约56.2%患者视力>0.5;高年龄组(≥46岁)患者视力预后较差,仅47.3%患者视力>0.5,三组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37例患者中共89例进行了水通道蛋白-4(AQP-4)的检测,28例(31.5%)结果阳性。我们发现AQP-4阳性组视力预后较差,和AQP-4阴性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随后2a的随访中,28例AQP-4阳性组的患者中,5例发展为视神经脊髓炎(optic neuromyelitis,NMO),1例发展为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在61例AQP-4阴性患者中,仅1例患者发展为NMO。结论: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的自然病程和主要临床特点与西方国家报告较为相似,但也有不同之处。AQP-4可能对孤立性视神经炎患者具有诊断和提示预后的价值,AQP-4阳性提示视力预后较差,可能发展为NMO的危险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炎 多发性硬化 视神经脊髓炎 水通道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眼部表现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莹 皮裕琍 白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615-61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伴发眼部异常的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方法:收集1993/2007期间的多发性硬化住院患者资料34例。所有纳入病例均按照统一的诊断标准。分析其眼部及全身临床特点和相关检查。结果:本组病例...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伴发眼部异常的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方法:收集1993/2007期间的多发性硬化住院患者资料34例。所有纳入病例均按照统一的诊断标准。分析其眼部及全身临床特点和相关检查。结果:本组病例首发年龄最小为16岁,最大为62岁,男女患者性别构成比例为1∶2.8。在所纳入的34例MS患者中,出现视力下降16例,占47%,其中以视力下降为首发者15例。16例患者中,69%(11/16)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麻木、感觉异常、无力,尿便潴留等脊髓受累表现,19%(3/16)出现复视、眼震、步态不稳、言语不清、语言障碍等脑干、小脑及大脑异常表现。对34例患者进行脑脊液检查,68%(23/34)出现寡克隆区带阳性或IgG指数升高,即CSFOB/IgG(+)。将34例患者分为伴有视力下降组和不伴有视力下降组,两组MS患者CSFOB/IgG(+)的比率接近。在28例进行VEP检查的患者中,64%(18例)结果异常。21例进行了MRI检查,76%(16例)结果异常。结论:多发性硬化患者伴随眼部异常发生率较高,脑脊液生化检查、VEP及MRI对MS的诊断和随访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视神经炎 脑脊液 V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肝素酶抑制剂对体外培养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维强 张岩 李晓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1463-1466,共4页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1,HPA-1)抑制剂应用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DMEM培养基(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DMEM)体外培养人RPE细胞,选择第5代细...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1,HPA-1)抑制剂应用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DMEM培养基(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DMEM)体外培养人RPE细胞,选择第5代细胞用于实验。倒置显微镜下直接观察不同质量浓度硫代磷酸甘露醇戊糖(phosphomannopentaose sulfate,PI-88)对人RPE细胞体外生长的干预效果,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1 tetrazolium bromide,MTT]比色法检测RPE细胞A570值;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RPE细胞角蛋白和HPA-1表达。结果:体外增生的RPE细胞胞浆和细胞核HPA-1呈强阳性表达,以细胞浆内表达为主,PI-88干预后细胞浆表达减弱。PI-88对体外RPE细胞的增生有明显的时效和量效抑制关系,药物干预72h细胞A570值随质量浓度不同表现明显下降趋势(P<0.05);而同一质量浓度,药物质量浓度达到100mg/L及以上时,48~72h才表现A570值减小的趋势。结论:HPA-1抑制剂可抑制体外培养RPE细胞的增生,并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磷酸甘露醇戊糖 乙酰肝素酶 视网膜色素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对角膜移植术后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莹 黄一飞 皮裕琍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1期26-28,32,共4页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对大鼠角膜移植术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及其与抗排斥作用的关系。方法以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建立角膜移植实验模型。将34只Wistar鼠(34眼...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对大鼠角膜移植术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及其与抗排斥作用的关系。方法以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建立角膜移植实验模型。将34只Wistar鼠(34眼)随机分2组,每组17只。治疗组术后给予RAPA(3mg·kg-1·d-1),对照组给予等量不含药物的空白液,连续用药12d。术后判断植片排斥情况,比较2组角膜植片的平均存活时间和新生血管评分。术后14d,进行组织学检查,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角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发生排斥反应的时间明显延迟,对照组植片平均存活时间为(11.0±1.5)d,治疗组为(36.1±14.9)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各时间点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检查证实,术后14d,治疗组角膜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治疗组VEGF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RAPA治疗能够抑制大鼠角膜移植术后VEGF的表达,该效应参与了RAPA抑制角膜移植排斥和新生血管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新生血管 雷帕霉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伴发眶内脓肿1例
16
作者 尹澜 皮裕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822-822,共1页
关键词 眶内脓肿 伴发 梅毒 视力下降 病例报告 颊部肿胀 眼球突出 内眦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上皮移植对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英文)
17
作者 郭青 皮裕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2253-2255,共3页
目的:评价组织工程上皮移植在碱烧伤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中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回顾性非随机的病例研究。2006/2011年我院收治的19例(23眼)完全性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的碱烧伤患者,10例13眼行组织工程上皮移植,9例10眼行羊膜... 目的:评价组织工程上皮移植在碱烧伤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中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回顾性非随机的病例研究。2006/2011年我院收治的19例(23眼)完全性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的碱烧伤患者,10例13眼行组织工程上皮移植,9例10眼行羊膜移植。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后均用裂隙灯观察角膜新生血管情况,在术后第21,60d对角膜新生血管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术后第21d和术后第60d组织工程上皮移植组和羊膜移植组角膜新生血管均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在术后两个评价时间点,组织工程上皮移植组平均角膜新生血管分数明显低于羊膜移植组。结论:对碱烧伤所致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的患者,组织工程上皮移植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作用明显好于羊膜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新生血管 组织工程 眼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症状护理
18
作者 薛玉花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7期117-117,共1页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合并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症状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56例行翼状胬肉切除合并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记录。结果手术当天至出院期...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合并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症状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56例行翼状胬肉切除合并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记录。结果手术当天至出院期间出现的主要情况包括:不同程度眼痛8例、异物感51例、结膜下出血25例、视力下降3例;术后1周,结膜瓣平整50例(89.3%),缝线自行松脱至结膜瓣部分皱缩6例(11.1%)。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合并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术后出现的症状较多,根据专科特点,做好术后症状的护理有助于术后康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手术方式 症状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