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巴胆碱对50% TBSA烧伤犬口服补液时组织灌流和脏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胡森 王海滨 +3 位作者 车晋伟 杜颖 田易军 包呈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58-1061,共4页
目的观察卡巴胆碱(CAR)对50%TBSA烧伤休克期犬口服补液时组织灌流和脏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Beagle犬12只,先期无菌手术行颈动、静脉置管和肠造口术,24h后用凝固汽油燃烧法分别造成50%TBSA三度烧伤,然后随机均分为口服补液组和... 目的观察卡巴胆碱(CAR)对50%TBSA烧伤休克期犬口服补液时组织灌流和脏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Beagle犬12只,先期无菌手术行颈动、静脉置管和肠造口术,24h后用凝固汽油燃烧法分别造成50%TBSA三度烧伤,然后随机均分为口服补液组和CAR组,伤后第1个24h从胃内分别输注葡萄糖-电解质溶液(GES)和含CAR(20μg/kg)的GES液;伤后24h起实施静脉延迟补液,补液量和速率均根据Parkland公式确定。测定动物非麻醉状态下的平均动脉压(MAP)、血浆容量(PV)、尿量、胃黏膜二氧化碳分压(PgCO2)、小肠黏膜血流量(I MBF)以及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酐(Cr)、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并统计72h死亡率。结果口服补液组MAP和PV分别于伤后1h和4h降至最低,仅为伤前的29.8%和67.7%,伤后72h恢复至伤前水平;伤后1h和2h CAR组MAP显著高于口服补液组(P<0.05,P<0.01),但PV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两组伤后尿量均明显减少,且CAR组伤后24h尿量显著高于口服补液组(P<0.05)。两组伤后PgCO2均显著升高,I MBF显著减少;CAR组PgCO2低于口服补液组,I MBF高于口服补液组,且伤后72h均未恢复至伤前水平。两组伤后血浆ALT、Cr、CK-MB、DAO水平均明显高于伤前(P<0.01),且CAR组均明显低于口服补液组(P<0.01),但伤后72h仍显著高于伤前。口服补液组和CAR组72h死亡率分别为50%(3/6)和33%(2/6)。结论50%TBSA烧伤口服补液伍用CAR能显著改善组织灌流和脏器功能,提高口服液体复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巴胆碱 烧伤 休克 肠内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色素沉积症2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梁丽 赵景民 +7 位作者 周光德 熊璐 李文淑 王海滨 郭晓东 赵雨来 刘树红 韦立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血色素沉积症(HC)的临床病理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行肝穿刺确诊HC患者20例,肝组织行HE和组织化学染色,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原发性血色素沉积症(HHC)和继发性血色素沉积症(SHC)各10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乏力(1... 目的探讨血色素沉积症(HC)的临床病理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行肝穿刺确诊HC患者20例,肝组织行HE和组织化学染色,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原发性血色素沉积症(HHC)和继发性血色素沉积症(SHC)各10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乏力(18/20)、肝大(18/20)、脾大(17/20)。依据含铁血黄素沉积模式不同,HHC型17例,非HHC型3例。10例HHC患者均为HHC型,而10例SHC患者中,7例为HHC型,3例为非HHC型。HHC特征性的组织病理学表现是肝组织内含铁血黄素沉积及纤维化。脂肪变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空泡状的糖原核在肝组织内也较易见,且其分布区域与含铁血黄素沉积一致。统计学分析显示,HHC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与肝组织内铁沉积程度、血清铁呈正相关(P<0.05);而肝纤维化程度与病程、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无相关性(P>0.05)。SHC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与肝组织内铁沉积程度、血清铁、病程及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HC的主要依据,结合病史和实验室检查,可以鉴别HHC及SHC。HHC可能是一类因铁过载打破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损伤多器官功能结构的代谢疾病。故HHC应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色素沉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定量测定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董辉 贺金云 +3 位作者 张云杰 赵乔妹 秦莉 孙旭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51-852,共2页
目的建立人血清抗-HBs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并在临床检测中应用。方法使用自行研制的化学发光免疫定量分析方法检测530例临床血清标本中的抗-HBs,并与抗-HBs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方法进行对比,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本方法对国家... 目的建立人血清抗-HBs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并在临床检测中应用。方法使用自行研制的化学发光免疫定量分析方法检测530例临床血清标本中的抗-HBs,并与抗-HBs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方法进行对比,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本方法对国家抗-HBs参考品,20份阴性参考品均检定为阴性;精密性参考品变异系数小于15%;定量参考品检测结果均在规定范围内;灵敏度参考品能检测出10mIU/ml血清,完全达到国家参考品对定量方法的要求。与甲肝、丙肝、HIV、梅毒等患者血清无交叉反应;样本中抗凝剂量的柠檬酸钠、肝素、EDTANa2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该方法正常参考值为10mIU/ml。ECLIA测定结果与本方法相比,临床总符合率为95.09%。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稳定性强,检测范围宽,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完全可以替代进口化学发光试剂用于临床样本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抗-H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在糖尿病患者贫血诊断中的应用
4
作者 杨彩娥 董梅 +4 位作者 匡铁吉 佟爱华 孟祥红 李艳艳 吴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1-631,共1页
关键词 受体 转铁蛋白 糖尿病 贫血 缺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