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苯酞对多系统萎缩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楚勤英 傅小玲 +3 位作者 迟铖 高畅 李建华 舒刚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6年第12期907-911,共5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多系统萎缩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连续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干部病房二科2014年3月1日至2015年11月23日40例多系统萎缩住院患者。将患者随机入组:实验组给予传统药物治疗基础...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多系统萎缩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连续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干部病房二科2014年3月1日至2015年11月23日40例多系统萎缩住院患者。将患者随机入组:实验组给予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传统基础药物治疗。采用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估量表( UMSARS)在用药前、用药2周后及12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评估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的临床症状及病情缓解程度、治疗效果及副作用等。采用Barthel指数( BI)评定量表在用药前和用药12周后测评,以评估药物治疗是否影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药物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在发病年龄、病程、疾病分型及肛门括约肌肌电图、头颅MRI等检查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比例方面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患者的UMSARS得分、B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用药2周后及1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肌张力、步态和震颤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UMSA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后随访两组之间B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3)两组患者2周后评估及3个月后随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多系统萎缩患者的部分临床症状及UMSARS评分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临床应用安全,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变性病 多系统萎缩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神经肽Y、神经降压素水平变化与心肾功能损害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润梅 夏云峰 +4 位作者 陈素娟 殷亚昕 李良 翟红霞 佟万仁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7年第1期35-37,41,共4页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水平变化与心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的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老年患者57(男性36,女性21)例,年龄60~88(71.3±6.8)岁,选择23(男16,女7...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水平变化与心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的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老年患者57(男性36,女性21)例,年龄60~88(71.3±6.8)岁,选择23(男16,女7)例老年健康查体者或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年龄60~76(65.5±6.6)岁。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评价患者肾功能。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NPY、NT浓度。结果(1)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NPY水平(159±56)pg/ml高于老年对照组(123±54)pg/ml(t=-2.585,P<0.05),而NT水平(66±31)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101±19)pg/ml(t=2.617,P<0.01)。(2)将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按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3组(1组:LVEF≥55%,2组:LVEF=41%~54%,3组:LVEF≤40%)。3组间NPY、NT浓度均差异明显(F=12.36,P<0.01,F=4.92,P<0.05),随心功能恶化,NPY水平升高,而NT水平降低。伴有左室肥厚〔室间隔≥11mm和(或)左室后壁≥11mm为左室肥厚〕组血浆NPY水平(177±52)pg/ml高于室间隔和左室后壁正常组(135±47)pg/ml(t=-2.84,P<0.01),而NT水平则肥厚组(56±25)pg/ml低于正常组(94±31)pg/ml(t=4.74,P<0.01)。(3)将患者按其肾功能,Ccr≥50ml/min和Ccr≤49ml/min分为两组,Ccr≤49ml/min组血浆NPY水平(187±53)pg/ml高于Ccr≥50ml/min组(148±55)pg/ml(t=-1.978,P<0.05)。NT水平二组分别为(61±29)pg/ml和(69±33)pg/ml,比较未显示出明显差异(t=0.991,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NPY、NT水平变化与患者心肾功能损害程度相关,观察血浆NPY、NT水平变化有助于判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人 心脏功能试验 肾功能试验 神经肽Y 神经降压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及石杉碱甲联合美金刚疗效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高畅 傅小玲 +2 位作者 楚勤英 李建华 舒刚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7年第4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石杉碱甲联合美金刚的疗效。方法入选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干部病房二科收治的86例AD患者作为AD组,男性48例,女性38例,年龄(69.9±8.6)岁;对照组为本院...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石杉碱甲联合美金刚的疗效。方法入选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干部病房二科收治的86例AD患者作为AD组,男性48例,女性38例,年龄(69.9±8.6)岁;对照组为本院门诊体检中心的65例普通老年人,男性33例,女性32例,年龄(67.7±9.3)岁。AD组患者根据治疗方案随机分为石杉碱甲组(43例)和奥拉西坦组(43例),石杉碱甲组给予石杉碱甲联合美金刚治疗,奥拉西坦组给予奥拉西坦联合美金刚治疗,检测A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并进行简明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 AD组患者治疗前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T3(FT3)水平均显著低于普通老年人群(P<0.05)。相比治疗前,服药6个月时石杉碱甲组患者TSH、TT3、TT4、FT3水平明显升高,MMSE评分升高,ADL评分降低,奥拉西坦组患者TT4水平明显升高,MMSE评分升高,ADL评分降低,服用石杉碱甲患者的TSH、TT4以及MMSE和ADL评分改善效果明显高于服用奥拉西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降低,患甲状腺功能减低风险高,石杉碱甲联合美金刚疗效优并可提高甲状腺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甲状腺激素 石杉碱甲 美金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临床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津津 夏云峰 +1 位作者 刘润梅 李良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527-529,共3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年龄疑似或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的症状、心电图(ECG)改变、血液生化指标及多排螺旋CT(MSCT)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多排螺旋CT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56例疑似或诊断冠心病患者按年龄分为... 目的通过对不同年龄疑似或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的症状、心电图(ECG)改变、血液生化指标及多排螺旋CT(MSCT)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多排螺旋CT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56例疑似或诊断冠心病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32例和非老年组(<60岁)24例,并对其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心电图改变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1例(老年组14人,非老年组7人)病人81支血管同时进行了MSCT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老年组血压(BP),血糖(BG)、血脂等异常,有胸痛、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较非老年组常见,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高。非老年组患者血脂代谢异常者比例较大,无症状心肌缺血者也占有一定比例。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低。21例病人81支血管进行了MSCT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MSCT发现26支冠状动脉狭窄,CAG检查发现29支冠状动脉狭窄。MSCT发现的24支血管狭窄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一致,敏感性为82.7%,特异性为100%,阳性推测值92.3%,阴性推测值94.5%。MSCT与CAG检查结果大体一致。结论在控制心率的情况下,MSCT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一种无创筛选检查方法,提高了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排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铜蓝蛋白水平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海威 张津津 +3 位作者 李娜 王磊 翟红霞 夏云峰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7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功能不伞患者血浆铜蓝蛋白(CP)水平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87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出院随访12个月最终选取70例CHF患者,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 目的探讨慢性心功能不伞患者血浆铜蓝蛋白(CP)水平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87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出院随访12个月最终选取70例CHF患者,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CHF患者分为3组:NYHAⅡ级组30例,NYHAⅢ级组25例,NYHAⅣ级组15例。另选取20例年龄相符的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记录分析入院时和出院后12个月时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CP水平,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结果入院时CHF患者NT-proBNP和C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2个月CHF患者NT-proBNP水平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但CP水平未见明显改变(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可见,在CHF患者再入院方面,出院后12个月CP水平具有中度的预测诊断价值(AUC=0.82,P=0.03)。通过Pearson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见,入院时CHF患者CP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呈正相关(r=0.308,P=0.025),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332,P=0.023);而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r=-0.398,P=0.038);NT-proBNP与CP相互之间存在正相关(r=0.408,P=0.042)。但在出院后12个月时未见上述相关性。结果 CHF患者血清CP明显升高,与CHF患者再住院率相关,CP是评价和预测CHF患者临床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功能不全 铜蓝蛋白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迟铖 舒刚明 +3 位作者 楚勤英 李建华 傅小玲 高畅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3年第10期748-751,共4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慢性疼痛,常给患者带来持续、巨大的痛苦。其治疗为目前临床疼痛治疗难点之一,近年循证医学证据的发展带来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新规则。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癫痫药、抗抑郁药、局麻药、阿片类镇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慢性疼痛,常给患者带来持续、巨大的痛苦。其治疗为目前临床疼痛治疗难点之一,近年循证医学证据的发展带来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新规则。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癫痫药、抗抑郁药、局麻药、阿片类镇痛药等,本文对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治疗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应用不同剂量依诺肝素抗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磊 刘润梅 +9 位作者 翟红霞 李良 殷亚昕 张津津 陈海威 李娜 赵志坤 曹佳 谷沫丽 夏云峰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3年第10期733-73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依诺肝素抗凝在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安全有效剂量。方法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108例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介入治疗围术期应用依诺肝素的患者,按依诺肝素应用剂量共分为3组。...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依诺肝素抗凝在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安全有效剂量。方法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108例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介入治疗围术期应用依诺肝素的患者,按依诺肝素应用剂量共分为3组。A组(n=31):依诺肝素40mg,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B组(n=35):依诺肝素40mg,皮下注射,每日1次。C组(n=42):依诺肝素40mg,皮下注射,每早1次以及依诺肝素20mg,皮下注射,每晚1次。观察各组出血及支架内血栓发生率。结果在服用同样剂量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情况下,3组患者均无大出血及支架内血栓发生,但A组患者皮下出血、牙龈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给予依诺肝素,40mg皮下注射,每早1次,20mg皮下注射,每晚1次,共5~7d,是安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冠心病 肾功能不全 介入治疗 依诺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老年病毒性脑炎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舒刚明 楚勤英 +3 位作者 李建华 傅小玲 高畅 迟铖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3年第10期744-745,共2页
老年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极少有发热等典型脑炎病程,部分病例可因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或唯一症状而误诊为痴呆或精神疾病。本文拟通过对我院近年确诊的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21例老年病毒性脑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提高临床医... 老年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极少有发热等典型脑炎病程,部分病例可因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或唯一症状而误诊为痴呆或精神疾病。本文拟通过对我院近年确诊的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21例老年病毒性脑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0年1月至2013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和干部病房二科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者56例,其中年龄60~87(65.0±3.1)岁21例,男13例,女8例。临床诊断依据[1]:(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有感染症状或明确的病前感染史;(2)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可随疾病的进展而逐渐加深;(3)精神症状及神经系统体征,临床上有似病毒感染所致脑炎实质受损征象;(4)脑脊液压力及白细胞和蛋白质轻度升高或正常,但查不到细菌(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等)感染的证据;(5)脑电图有弥漫性异常(有些可局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精神障碍 首发症状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翟红霞 夏云峰 +2 位作者 刘润梅 殷亚昕 李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15-816,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冠心病与中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及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方法选自我院782例以冠心病诊断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男性患者,其中老年男性374例(老年组);中青年男性408例(中青年组)。根据临床表现2组分别...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冠心病与中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及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方法选自我院782例以冠心病诊断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男性患者,其中老年男性374例(老年组);中青年男性408例(中青年组)。根据临床表现2组分别分为自发性心绞痛患者、劳累性心绞痛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疑诊冠心病患者。分析老年组与中青年组之间的不同构成,以及各组之间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的比较。结果老年组患者中劳累性心绞痛的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两组患急性心肌梗死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比例相近,中青年组患者疑诊冠心病的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老年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结论老年组患者冠状动脉存在固定性狭窄的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患者,应当针对这一特点进行相应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诊断 男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植入永久起搏器术后早发型囊袋感染的处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云峰 翟红霞 +5 位作者 李良 张许文 刘润梅 殷亚昕 张津津 陈海威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3年第10期746-747,共2页
起搏器囊袋感染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早发现和处理,将导致囊袋破溃,迁延不愈,严重者可出现感染全身播散,甚至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0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 起搏器囊袋感染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早发现和处理,将导致囊袋破溃,迁延不愈,严重者可出现感染全身播散,甚至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0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干部病房一科住院患者322例,男186例,女136例,年龄60488(73.5±9.1)岁。心律失常类型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29例,房颤伴长R—R间歇98例,Ⅱ度Ⅱ型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69例,双结病变26例。共植入永久起搏器322台,其中单心房起搏器18台,单心室起搏器128台,双腔起搏器176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植入 囊袋感染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cynin对缺氧复氧后肾小管上皮细胞MCP-1表达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永红 李建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5期413-415,共3页
目的:研究缺氧复氧后肾小管上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及Apocynin对其影响。方法:选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设正常对照组、单纯缺氧复氧组、不同浓度(0.05、0.25、0.5mmol/L)Apocynin干预组。流... 目的:研究缺氧复氧后肾小管上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及Apocynin对其影响。方法:选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设正常对照组、单纯缺氧复氧组、不同浓度(0.05、0.25、0.5mmol/L)Apocynin干预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MCP-1蛋白表达、RT-PCR法测定细胞MCP-1mRNA表达。结果:缺氧复氧后HK-2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提高,细胞MCP-1蛋白和mRNA表达上调,且随缺氧时间的延长,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逐渐升高,MCP-1蛋白和mRNA表达逐渐增强;Apocynin呈剂量关系抑制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同时呈剂量关系抑制MCP-1蛋白和mRNA表达的上调。结论:缺氧复氧诱导细胞内氧化应激的产生,诱导MCP-1表达上调;Apocynin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内氧化应激抑制MCP-1的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 缺氧复氧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APOCY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对缺氧复氧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永红 李建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9期769-771,I0003,共4页
目的:研究缺氧复氧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表达及N-乙酰半胱胺酸(NAC)对其的影响。方法:选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设正常对照组、单纯缺氧复氧组、不同浓度(1mmol/L、5mmol/L、10mmol/L)NAC干预组。流式细胞术检... 目的:研究缺氧复氧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表达及N-乙酰半胱胺酸(NAC)对其的影响。方法:选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设正常对照组、单纯缺氧复氧组、不同浓度(1mmol/L、5mmol/L、10mmol/L)NAC干预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与细胞凋亡表达。结果:缺氧复氧后HK2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提高,HK2细胞凋亡细胞和死亡细胞数量增多,且随缺氧时间的延长,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逐渐升高,凋亡细胞和死亡细胞数量逐渐增多;NAC呈剂量关系抑制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同时呈剂量关系减少凋亡细胞和坏死细胞的数量。结论:缺氧复氧诱导细胞内氧化应激的产生,诱导HK2细胞凋亡和死亡;NAC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内氧化应激减少细胞和坏死细胞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 缺氧复氧 细胞凋亡 N-乙酰半胱胺酸(N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例急性脑梗死伴昏迷患者的鼻饲护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康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8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伴昏迷患者的鼻饲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把我院住院治疗的76例急性脑梗死伴昏迷患者分为对照组和鼻饲组,并对两组的应激性溃疡、吸入性肺炎、腹胀、便秘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鼻饲组的应激性溃疡...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伴昏迷患者的鼻饲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把我院住院治疗的76例急性脑梗死伴昏迷患者分为对照组和鼻饲组,并对两组的应激性溃疡、吸入性肺炎、腹胀、便秘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鼻饲组的应激性溃疡及腹胀、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饲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5.72±4.25)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1.96±6.18)d,鼻饲组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鼻饲对急性脑梗死伴昏迷患者进行胃肠内营养治疗,可减少患者应激性溃疡、腹胀、便秘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是临床工作者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昏迷 鼻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痉挛模式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身心状况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少妮 井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2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更为有效的促进脑卒中患者身心康复的手段和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脑卒中患者80例,于发病后3周内,在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采用抗痉挛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方法包括良肢位的摆放和关节的被动活动、被动按摩、语言及吞咽功能训练、心... 目的:探讨更为有效的促进脑卒中患者身心康复的手段和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脑卒中患者80例,于发病后3周内,在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采用抗痉挛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方法包括良肢位的摆放和关节的被动活动、被动按摩、语言及吞咽功能训练、心理护理等。同时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表(MBI)、抑郁状态问卷(DSI)和自评抑郁量表(SDS)测评工具对患者入院时及抗痉挛模式护理干预后1个月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心理状态进行测评,比较抗痉挛模式护理干预前后患者上述两个方面的变化。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院时患者ADL、DSI、SDS得分与抗痉挛模式护理干预1个月后得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心理状态均明显改善。结论:抗痉挛模式护理干预是促进脑卒中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抗痉挛模式护理干预 身心状况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舍曲林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伴抑郁患者的疗效
15
作者 楚勤英 舒刚明 +4 位作者 傅小玲 王进伟 李建华 高畅 迟铖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3年第10期741-743,共3页
目的考察舍曲林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干部病房二科收治的118例老年BPH伴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前列腺增... 目的考察舍曲林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干部病房二科收治的118例老年BPH伴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前列腺增生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前列腺增生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抗抑郁药物舍曲林治疗12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8,12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抗抑郁焦虑疗效,使用治疗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生活质量的变化。分别进行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分析,评价舍曲林对患者抑郁焦虑症状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经12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显著改善(P〈O.01)。生活质量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方面明显高于治疗前,并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舍曲林对BPH伴抑郁患者的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抑郁 舍曲林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80-year-old patient with continued hypercalcinemia combined with multiple organ failure
16
作者 彭朝津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7年第5期354-357,共4页
Case presentation An 80 years old male was hospitalized on Feb. 9, 2006, because of progressive weakness of limbs. The patient felt weakness of both lower extremities from Feb. 4,2006 with no obvious cause. The sympt... Case presentation An 80 years old male was hospitalized on Feb. 9, 2006, because of progressive weakness of limbs. The patient felt weakness of both lower extremities from Feb. 4,2006 with no obvious cause. The symptom was aggravated in the following days, gradually he could not walk and the weakness slowly spread to both upper extrem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衰竭 老年人 临床病理学 病例 持续高钙血症 并发症 80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岁持续高钙血症并多脏器衰竭1例
17
作者 彭朝津 苏琴 +1 位作者 杨清明 陆江阳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7年第5期357-359,共3页
关键词 多脏器衰竭 高钙血症 双下肢乏力 进行性加重 病例摘要 双上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