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溃疡性结肠炎并发坏疽性脓皮病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因素及预测模型
1
作者 申琳 宋翠豪 +5 位作者 王聪敏 高西 安俊红 李承新 梁斌 李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4-521,共8页
目的探索溃疡性结肠炎伴发坏疽性脓皮病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因素,并建立本类患者营养风险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19~2024年277例溃疡性结肠炎伴坏疽性脓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营养不良分为不良组(n=185)和良好组(n=92)。比... 目的探索溃疡性结肠炎伴发坏疽性脓皮病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因素,并建立本类患者营养风险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19~2024年277例溃疡性结肠炎伴坏疽性脓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营养不良分为不良组(n=185)和良好组(n=92)。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生活饮食习惯、疾病相关资料共25项潜在相关因素的差异。采用Lasso回归筛选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模型预测性能。结果不良组与良好组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BMI指数、居住地、病程、SAS语评分等共21个指标存在差异(P<0.05)。Lasso回归分析发现溃疡性结肠炎病程、溃疡性结肠炎活动度、坏疽性脓皮病病程、合并慢性病数量、SAS评分、睡眠质量6个因素与本类患者营养不良相关性较大。基于上述6个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该类患者营养不良AUC(95%CI)=0.992(0.984~1.000),对14例患者的应用显示准确率100%。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病程、结肠炎活动度、坏疽性脓皮病病程、合并慢性病数量、焦虑程度、睡眠质量与溃疡性结肠炎伴发坏疽性脓皮病患者营养不良相关性较大,基于上述6个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坏疽性脓皮病 营养风险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NA内固定术后患者营养不良预测模型构建及其准确性分析
2
作者 申琳 白小嘉 +3 位作者 王刚 薛丽娟 张春华 李霞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92-1101,共10页
目的探索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PFNA)内固定术老年患者术后营养风险相关因素并建立营养不良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于我院接受PFNA内固定术老年患者574例,分为营养不良组(389例)和营... 目的探索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PFNA)内固定术老年患者术后营养风险相关因素并建立营养不良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于我院接受PFNA内固定术老年患者574例,分为营养不良组(389例)和营养良好组(185例),比较2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经济、环境、医学等因素共39个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分析筛选营养风险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结果年龄偏高、BMI指数偏低、术后SAS评分偏高、骨折前较少锻炼、农民、经济压力较高,及术前白蛋白、前蛋白、血红蛋白偏低,骨折前Barthel指数偏低是PFNA内固定术患者营养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纳入上述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该类患者发生营养不良风险的AUC(95%CI)=0.995(0.987~1.000),在阈概率>0.02时采用本模型预测PFNA内固定术患者术后营养不良风险均可临床获益。结论基于年龄、BMI指数、经济压力、骨折前锻炼情况及术前白蛋白等指标构建老年患者PFNA内固定术术后营养风险预测模型,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内固定术式 营养风险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沾染硫酸铜诱发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阳性皮肌炎1例报告
3
作者 刘承灵 孙飞 +4 位作者 王秀茹 张江林 黄烽 赵华 朱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38-1340,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46岁。因"面颈部红斑3个月余,四肢无力伴疼痛2个月余"于2019年9月15日收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风湿免疫科。发病前2个月,患者在进行硫酸铜溶液喷洒养殖场水面作业时,部分溶液沾染至面部,当天下午自感面... 1病例资料患者女,46岁。因"面颈部红斑3个月余,四肢无力伴疼痛2个月余"于2019年9月15日收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风湿免疫科。发病前2个月,患者在进行硫酸铜溶液喷洒养殖场水面作业时,部分溶液沾染至面部,当天下午自感面部发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 硫酸铜 间质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药物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吴悠 张菡 +1 位作者 王睿 李承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目前具有针对性且安全的治疗选择较为有限。该文回顾已发表的小分子药物治疗AD的临床试验结果,总结小分子药物在AD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已被批准用于AD治疗的JAK激酶和...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目前具有针对性且安全的治疗选择较为有限。该文回顾已发表的小分子药物治疗AD的临床试验结果,总结小分子药物在AD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已被批准用于AD治疗的JAK激酶和磷酸二酯酶4的小分子抑制剂,以及正在进行Ⅱ、Ⅲ期临床研究的靶向芳香烃受体、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及组胺4型受体等的小分子药物,并讨论了目前关于AD发病机制研究中可能成为潜在治疗靶点的信号通路及相关小分子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小分子药物 治疗 作用机制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超声在抗感染领域的应用现状
5
作者 闫开成 陈丽 +2 位作者 刘晓丽 梁文馨 蔡芸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69-878,共10页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导致耐药菌感染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一大危机,虽然近些年研发了一些新型抗菌药物,但耐药趋势并未逆转,目前急需替代疗法来应对这一危机。低频超声作为一个安全且有应用前景的物理方法,在抗感染领域的应用越来越被...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导致耐药菌感染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一大危机,虽然近些年研发了一些新型抗菌药物,但耐药趋势并未逆转,目前急需替代疗法来应对这一危机。低频超声作为一个安全且有应用前景的物理方法,在抗感染领域的应用越来越被受到重视,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能产生协同杀菌作用,杀菌机制包括热效应、机械效应和空化效应。本文综述了体内外低频超声联合抗菌药物在抗浮游菌和生物被膜、促进植入物药物释放和临床应用的特点,旨在对低频超声进一步研究和未来在抗感染领域的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超声 抗感染 空化效应 浮游菌 生物被膜 植入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血糖对银屑病患者的获益:机制与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孙杰 王睿 +1 位作者 舒心 李承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46-249,共4页
银屑病不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而且是系统性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银屑病与肥胖症、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二者可相互促进,且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这为同时治疗这两种疾病提供了可能。目前许多临床研... 银屑病不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而且是系统性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银屑病与肥胖症、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二者可相互促进,且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这为同时治疗这两种疾病提供了可能。目前许多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降糖药在治疗这些代谢性疾病时对银屑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文对几种降糖药在治疗代谢性疾病时对银屑病疗效的临床数据和作用机制做一阐述,为临床医生治疗并发代谢性疾病的银屑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降糖药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扬 柏佳 +2 位作者 郑艺 赵梓纲 李承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57-559,共3页
1病历摘要患者男,41岁。因左上肢无痛性皮肤结节2年于2017年10月12日就诊于我科门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上肢出现一皮肤结节,约绿豆大,无明显自觉症状。随后缓慢增大,表面无破溃、出血等。曾就诊于当地医院皮肤科,诊断为"表... 1病历摘要患者男,41岁。因左上肢无痛性皮肤结节2年于2017年10月12日就诊于我科门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上肢出现一皮肤结节,约绿豆大,无明显自觉症状。随后缓慢增大,表面无破溃、出血等。曾就诊于当地医院皮肤科,诊断为"表皮囊肿?",未予组织病理检查及治疗。患者既往体健。否认特殊接触史、外伤史及虫咬史,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组织细胞瘤 动脉瘤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扁平苔藓
8
作者 孙杰 巴伟 +1 位作者 宋翠豪 李承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共3页
患者女,68岁。主诉:双手指末端红斑鳞屑,甲变形伴痛痒20年。现病史:患者20年前左手远端指间关节处皮肤出现红斑鳞屑,后左手部分甲板逐渐出现粗糙不平,伴甲纵脊、甲胬肉,皮损逐渐加重,并且右手指出现类似皮损,伴有痒感及疼痛,于2018年11... 患者女,68岁。主诉:双手指末端红斑鳞屑,甲变形伴痛痒20年。现病史:患者20年前左手远端指间关节处皮肤出现红斑鳞屑,后左手部分甲板逐渐出现粗糙不平,伴甲纵脊、甲胬肉,皮损逐渐加重,并且右手指出现类似皮损,伴有痒感及疼痛,于2018年11月21日来我科就诊。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均无特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苔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中性小汗腺炎1例
9
作者 杨怡 郭睿 +3 位作者 齐婧 张晓宁 柏佳 李承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30-731,共2页
患者女,31岁。左足底反复发作红斑、丘疹伴疼痛5年,于2019年10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皮肤科。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足底出现近10枚黄豆大红色斑丘疹,伴轻度疼痛,散在分布的斑丘疹逐渐融合形成肿胀性斑片,斑片中央压痛明显... 患者女,31岁。左足底反复发作红斑、丘疹伴疼痛5年,于2019年10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皮肤科。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足底出现近10枚黄豆大红色斑丘疹,伴轻度疼痛,散在分布的斑丘疹逐渐融合形成肿胀性斑片,斑片中央压痛明显,遇热加重,大约每半年复发一次,每次发作前均无特殊诱因,平均7~10d可自行消退,消退后原皮损处出现表皮剥脱。2015年复发时出现发热,体温38.5℃,外院疑诊丹毒,给予抗生素(具体不详)治疗1周,自觉无明显疗效,随后自愈。既往史及家族史: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汗腺炎 嗜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