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上腺皮质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1
作者 吴清正 杨明秀 +10 位作者 李冰 李淑英 郭紫欣 李一君 尹雅琪 王雅静 陈康 臧丽 谷伟军 母义明 吕朝晖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86-792,共7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癌(ACC)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伴皮质醇增多症与无功能的ACC的差异,评估Ki-67指数等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5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57例A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分泌功能评估...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癌(ACC)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伴皮质醇增多症与无功能的ACC的差异,评估Ki-67指数等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5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57例A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分泌功能评估结果将其中47例分为伴皮质醇增多症组(n=19)与无功能组(n=28),比较两组间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差异,并采用非参数检验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Ki-67指数与肿瘤分期、影像学特征的关系。结果57例中,男20例,女37例,男:女=1:1.85;年龄16~76岁,确诊年龄(48.7±13.3)岁;肿瘤直径(10.53±4.14)cm;肿瘤位于右侧12例(21.1%),左侧34例(59.6%),双侧11例(19.3%);伴糖代谢异常16例(28.1%),高血压31例(54.4%),低钾血症20例(35.1%);ENSAT分期Ⅰ期0例,Ⅱ期15例(26.3%),Ⅲ期24例(42.1%),Ⅳ期18例(31.6%)。57例中有47例完善了内分泌功能评估,其中无功能ACC 28例(59.6%),皮质醇增多症19例(40.4%),包括皮质醇增多症合并性激素分泌增多1例。与无功能组比较,伴皮质醇增多症组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增高(P=0.014),ENSAT分期较晚(P=0.010),富血供比例较高(P=0.048)。Ki-67指数中位值为20%(10%,40%),与肿瘤最大径及SUV_(max)值无明显相关性,但与ENSAT分期相关,Ⅳ期患者Ki-67指数明显高于Ⅱ期(P=0.03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nhibin-α阳性率84.8%,Melan-A阳性率40.9%。结论ACC是一种罕见的恶性内分泌肿瘤,伴皮质醇增多症的ACC患者更易合并高血压、分期更晚,且富血供表现更常见,临床应优先评估其内分泌功能并采取更积极的治疗策略。应结合影像学特征(如富血供)及免疫组化指标(Ki-67、Inhibin-α、Melan-A)进行诊断。Ki-67在晚期明显升高可作为重要的预后指标指导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癌 皮质醇增多症 KI-67指数 ENSAT分期 影像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滤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红群 宋欣 +3 位作者 刘鹏 巩幼洁 李莹 石怀银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9,共9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s, FT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收集205例FTC的临床资料,分析FT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FTC的骨转移患者最多(25.4%,主要是椎骨和骨盆),其次是肺(15.6%)。影响... 目的 探讨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s, FT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收集205例FTC的临床资料,分析FT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FTC的骨转移患者最多(25.4%,主要是椎骨和骨盆),其次是肺(15.6%)。影响远处转移的因素有:患者年龄(≥55岁)、肿瘤≥2灶、临床分期(Ⅲ~Ⅳ期)、广泛浸润型、复发癌及术后/治疗后的复发转移,完整切除的患者远处转移少(P均<0.05)。影响癌灶数的因素:分期、年龄、广泛浸润型、复发癌、远处转移和高血压病史,再复发转移率高(P均<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影响FTC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和癌症特异性生存率(cancer-specific survival, CSS)的预后因素如下:癌灶数、分期、年龄、手术方式、广泛浸润型、远处转移、吸烟史及术后/治疗后的再复发转移情况(P均<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分期、吸烟和远处转移均影响OS及CSS;分期、亚型及复发癌影响无复发生存率(relapse-free survival, RFS)。伴有未分化癌的FTC组与不伴有未分化癌的FTC相比,分期晚(Ⅲ~Ⅳ期,100.0%vs 32.0%)、年龄大(≥60岁,87.5%vs 37.6%)、体积较大(>4 cm, 100.0%vs 44.2%),均为广泛浸润型(100.0%vs 33.3%),生存时间较短[CSS(4.429±1.152)月vs(120.415±5.765)月,P<0.001]。结论 FTC远处转移的好发部位是骨,年龄大、广泛浸润型及复发癌的患者易发生多灶及远处转移。影响FTC预后的因素较多,伴有未分化癌的FTC预后很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滤泡癌 伴有未分化癌的甲状腺滤泡癌 远处转移 癌灶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周细胞瘤与肌周细胞瘤病27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3
作者 吴丹婷 王钰禾 +4 位作者 缑向楠 李梅 郑明辉 程莎莎 刘秋雨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72-1076,共5页
目的探讨肌周细胞瘤/肌周细胞瘤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基因变异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肌周细胞瘤/肌周细胞瘤病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采用免疫组化、特殊染色及二代测序检测相关蛋白及基因变异情况,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27例中男性1... 目的探讨肌周细胞瘤/肌周细胞瘤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基因变异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肌周细胞瘤/肌周细胞瘤病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采用免疫组化、特殊染色及二代测序检测相关蛋白及基因变异情况,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27例中男性17例,女性10例,年龄9~74岁(平均33岁),病变部位均位于四肢(下肢21例,上肢6例)。其中16例诊断为肌周细胞瘤,不伴有发作性疼痛、触痛或冷敏感性疼痛,11例为肌周细胞瘤病,均出现疼痛及局部功能性障碍。27例病损处皮肤均无溃烂及出血。镜下见肿瘤组织位于真皮层或皮下筋膜层,呈结节状生长,肿瘤细胞形态温和一致,卵圆形或短梭形,围绕血管呈特征性多层同心圆样结构或“血管外皮瘤”样结构,间质可局灶伴有黏液样变性,核分裂象不易查见,未发现显著异型性或坏死。肌周细胞瘤界清,肌周细胞瘤病的瘤体周可见离散性大小不一子结节向周围软组织内弥漫生长,细胞形态温和。免疫表型:卵圆形/短梭形细胞弥漫表达SMA、h-caldesmon、CollagenⅣ,间质血管内皮细胞表达CD31、CD34、ERG,不表达S-100、desmin、STAT6;网状纤维染色显示网状纤维围绕在瘤细胞之间;1例(1/3)肌周细胞瘤病检测出PDGFRB基因突变(p.P584R),2例(2/3)检测到PDGFRB低水平扩增。24例获得随访,均接受手术切除治疗,11例肌周细胞瘤病患者术后出现肿瘤局部复发。结论肌周细胞瘤是一种具有血管周肌样细胞或肌周皮细胞分化特征的肿瘤,大多为良性且孤立性病灶。肌周细胞瘤病是其特殊的变异体,好发于下肢远端,伴有多量大小不一的弥漫性离散性生长的肌周细胞瘤样结节,易复发,无转移或死亡,遗传学上存在PDGFRB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周细胞瘤 肌周细胞瘤病 PDGFRB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被膜外侵犯
4
作者 成一鸣 林宇 +3 位作者 李旭 苟涛华 张艳 罗渝昆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27-833,847,共8页
目的构建基于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CEUS)特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被膜外侵犯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估其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就诊的71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和超声数据,根据... 目的构建基于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CEUS)特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被膜外侵犯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估其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就诊的71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和超声数据,根据是否发生被膜外侵犯分为两组,通过多因素分析确定与被膜外侵犯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建立临床、临床+常规超声和临床+常规超声+CEUS模型,构建最佳模型的列线图并验证。结果基于临床+常规超声+CEUS的模型表现最佳(曲线下面积为0.88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偏大(OR=1.029,95%CI 1.011~1.047)、体重指数偏高(OR=1.108,95%CI1.049~1.171)、被膜接触<25%(OR=4.716,95%CI 2.079~10.701)、被膜接触25%~50%(OR=21.320,95%CI 8.240~55.160)、被膜接触>50%(OR=24.045,95%CI 6.792~85.126)、结节接触外侧被膜(OR=4.265,95%CI 1.366~13.318)、结节接触内侧被膜(OR=6.416,95%CI 2.067~19.920)及造影被膜中断(OR=6.044,95%CI 3.588~10.180)是发生被膜外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临床决策曲线和临床影响曲线显示模型预测净收益率较高,十折交叉验证显示模型稳定性较好。结论基于常规超声及CEUS特征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被膜外侵犯的效能较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乳头状 超声检查 结节外侵犯 列线图表 造影剂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MRI簇环样强化的影像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谭非易 刘梅 +3 位作者 程流泉 李平 杨宇 李少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96-601,共6页
目的分析乳腺MRI动态增强上簇环样强化征象的病理基础和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5个簇环样强化病灶,与病理对照分析簇环样强化的成分,用Logistic回归分析簇环样强化时间-信号曲线(TIC)类型对鉴别乳腺病灶良恶... 目的分析乳腺MRI动态增强上簇环样强化征象的病理基础和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5个簇环样强化病灶,与病理对照分析簇环样强化的成分,用Logistic回归分析簇环样强化时间-信号曲线(TIC)类型对鉴别乳腺病灶良恶性的价值。结果以病理与影像测量大小接近为判断依据,簇环样强化与典型的终末导管小叶单位(TDLU)对应,可划分为中心低信号、强化的小环、环周3个部分,中心低信号部分对应扩张的导管或细胞致密的瘤巢,强化的小环对应富血供的导管周围、小叶单位之间和瘤巢周围的基质,环周组织对应包括癌细胞或炎症细胞甚至正常组织。廓清型TIC对恶性病变的诊断有预测价值(OR=30.0,P<0.05)。结论簇环样强化是扩张的导管周围基质或TDLU周围基质的强化,廓清型曲线对恶性病灶的诊断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磁共振成像 簇环样强化 病理 动态增强曲线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RCB1/INI1缺陷型差分化脊索瘤4例临床病理特征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6
作者 邵立伟 孙爱群 +3 位作者 刘鹏 宋欣 王辅林 石怀银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65-569,共5页
目的探讨SMARCB1/INI1缺陷型差分化脊索瘤(poorly differentiated chordoma,PD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4例SMARCB1/INI1缺陷型PDC,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法进行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并复... 目的探讨SMARCB1/INI1缺陷型差分化脊索瘤(poorly differentiated chordoma,PD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4例SMARCB1/INI1缺陷型PDC,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法进行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均为女童,年龄3.4~4.7岁,中位年龄4.4岁,临床表现为头痛、视力下降等症状。4例颅脑MRI示:斜坡见不规则团块状等信号影,不同程度破坏周围骨质,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镜下肿瘤呈侵袭性生长,侵犯周围骨组织,肿瘤细胞呈上皮样及横纹肌样、梭形,具有黏附性,呈小叶或实性片状,4例见空泡状细胞,2例见肿瘤细胞排列似脑膜瘤,1例见骨组织化生及软骨黏液样基质,1例见不典型核分裂象,4例见小灶状坏死。免疫表型:4例肿瘤细胞CK、EMA、vimentin均胞质阳性,Brachyury(T蛋白)胞核阳性,INI1胞核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20%~50%。4例患者均行肿瘤大部分切除术,例1术前行放疗,例2术后行放疗,患者分别于术后3、6、2、3个月局部复发,例1患者复发后再次行肿瘤大部分切除术,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27、18、14个月死亡,1例患者随访4个月存活。结论SMARCB1/INI1缺陷型PDC发现时多为晚期,有复发倾向,预后差;免疫组化标记肿瘤细胞Brachyury(T蛋白)胞核阳性和INI1蛋白阴性,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索瘤 SMARCB1/INI1缺陷型 BRACHYURY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种减少术中快速冷冻病理过程中静电的处理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李金龙 宋欣 陈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62-1263,共2页
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技术是病理科常规技术操作之一,因其诊断快速、准确而颇受临床医师的认可。北方地区冬季干燥,大部分医院病理科技师在切片过程中产生静电,切片后进行贴片时,组织切片在静电作用下吸附在玻片上,造成贴片后组织出现皱缩... 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技术是病理科常规技术操作之一,因其诊断快速、准确而颇受临床医师的认可。北方地区冬季干燥,大部分医院病理科技师在切片过程中产生静电,切片后进行贴片时,组织切片在静电作用下吸附在玻片上,造成贴片后组织出现皱缩、粘连甚至断裂现象,影响制片效果及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本科室对术中快速冷冻的全流程进行探讨和实践,发现一种减少术中冷冻贴片过程中玻片静电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技术 静电作用 病理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扩散系数直方图对评估前列腺癌包膜外侵犯的附加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徐鸿昊 刘百川 +3 位作者 丁效蕙 张晓晶 王海屹 叶慧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38-944,共7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对评估前列腺癌包膜外侵犯(EPE)的附加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并于术前行标准多参数MRI扫描的100例前列腺癌患者,... 目的探讨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对评估前列腺癌包膜外侵犯(EPE)的附加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并于术前行标准多参数MRI扫描的100例前列腺癌患者,由2名放射科医师使用EPE分级系统独立评估图像,协商后确定评分。应用FireVoxel软件在ADC图上勾画全瘤体,进行直方图分析得到ADC平均值、第1、5、10、25、50、75、90、95和99百分位数ADC值(99th ADC)。比较组间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评估EPE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联合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效能,并比较曲线下面积。结果术后病理证实34例(34%)前列腺癌EPE阳性。ADC直方图分析显示EPE阳性与EPE阴性组间各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99th ADC(OR=0.609,P=0.008)和EPE分级系统(OR=4.158,P<0.001)是评估EPE的独立危险因素。99th ADC、EPE分级系统及联合模型评估EP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6、0.805和0.856,99th ADC和EPE分级系统评估EPE的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模型的评估效能显著优于两者单独应用(Z=2.223、2.208,均P<0.05)。结论ADC直方图对术前评估EPE具有一定附加价值,99th ADC联合EPE分级系统能有效评估E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包膜外侵犯 病理学 外科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轮辐状血流结节的超声诊断价值
9
作者 李旭 林宇 +3 位作者 成一鸣 赵晓宇 苟涛华 张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0-376,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轮辐状血流表现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血流呈轮辐状表现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结节灰阶超声特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美国放射学会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ACR TI-RADS)和中国甲状腺影像... 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轮辐状血流表现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血流呈轮辐状表现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结节灰阶超声特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美国放射学会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ACR TI-RADS)和中国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C-TIRADS)及联合特异指标对甲状腺轮辐状血流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最终纳入患者64例,其中恶性结节47例,良性结节17例。除一般超声特征外,中央瘢痕多见于恶性结节(χ^(2)=5.968,P=0.015),而中央区粗钙化多见于良性结节(χ^(2)=10.899,P=0.001)。联合中央瘢痕和中央区粗钙化,ACR-TIRADS和C-TIRADS诊断甲状腺轮辐状血流结节的效能均明显提高(P均<0.001)。结论甲状腺结节超声呈轮辐状血流表现时应警惕恶性的可能,联合中央瘢痕及中央区粗钙化可提高超声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 瘢痕 轮辐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中ASPM对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安晓静 柏苗苗 +2 位作者 谢振年 伍志强 赵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77-1182,共6页
目的探讨头小畸形相关基因(abnormal spindle-like microcephaly associated,ASPM)对结肠癌细胞SW116和HCT116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对β-catenin的调节作用。方法挑选ASPM含量较高的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和SW116。体外培养结肠癌细... 目的探讨头小畸形相关基因(abnormal spindle-like microcephaly associated,ASPM)对结肠癌细胞SW116和HCT116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对β-catenin的调节作用。方法挑选ASPM含量较高的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和SW116。体外培养结肠癌细胞HCT116和SW116,设计siRNA-ASPM序列,转染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negative control,NC)组、siRNA1组和siRNA2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Annexin V-FITC/PI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凋亡率。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CT116各组细胞中ASPM和β-caten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挽救实验探究加入LiCl处理后,结肠癌细胞中ASPM对β-catenin表达的影响。结果siRNA-ASPM转染HCT116和SW116细胞后,siRNA组中ASPM表达量下降(P<0.05)。与NC组相比,siRNA1组、siRNA2组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均降低,凋亡率升高;siRNA1组、siRNA2组中ASPM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挽救实验结果证实,与siRNA-ASPM组相比,LiCl能部分恢复β-catenin mRNA的表达。结论沉默ASPM表达可抑制结肠癌细胞活力,降低细胞侵袭能力并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ASPM 侵袭力 凋亡 WNT/Β-CATE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细胞癌可能性评分v1.0和v2.0的应用价值对比 被引量:1
11
作者 郝雨薇 高升 +6 位作者 张潇月 崔梦秋 丁效蕙 王鹤 杨大为 叶慧义 王海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0-806,共7页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癌可能性评分(ccLS)v1.0和v2.0对肾脏实性小肿瘤(SRM)中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18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经病理证实SRM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检查资料,并收集首都医...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癌可能性评分(ccLS)v1.0和v2.0对肾脏实性小肿瘤(SRM)中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18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经病理证实SRM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检查资料,并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于2019年1月1日~2021年5月17日行肾脏MR检查的SRM病例。6名放射科医师经ccLS培训后分别运用v1.0和v2.0版本进行独立评分。运用随机效应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合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以评估ccLS v1.0和ccLS v2.0诊断ccRCC效能,运用DeLong检验比较两者曲线下面积(AUC)差异。运用加权Kappa检验评价评分结果一致性,并采用Gwet一致性系数对加权Kappa系数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研究共纳入691例患者(700个肿瘤),其中,男491例(71.1%),女200例(28.9%),年龄54±12岁。对SRM的评分结果显示:6名医师运用ccLS v1.0和v2.0诊断ccRCC的合并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1%、76.8%、77.7%、90.2%、55.7%和80.9%、79.3%、85.1%、93.4%、60.6%。ccLS v1.0和ccLS v2.0诊断ccRCC的合并AUC分别为0.859(95%CI:0.149,0.793)和0.897(95%CI:0.223,0.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cLS v2.0阅片者间一致性稍高于ccLS v1.0(平均κ=0.60和κ=0.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LS v2.0诊断ccRCC应用价值优于ccLS v1.0,可以考虑用于辅助影像医师日常诊断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肾脏小肿瘤 透明细胞癌可能性评分 肾透明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肾腺瘤临床特点及MR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7
12
作者 石家源 许伟 +5 位作者 袁静 白旭 康欢欢 崔梦秋 叶慧义 王海屹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4-68,共5页
目的分析后肾腺瘤临床特点及MR影像学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病理证实且具有完整MRI影像的肾脏后肾腺瘤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以及MR影像学表现。2名影像医师共同对肿瘤病灶的MRI... 目的分析后肾腺瘤临床特点及MR影像学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病理证实且具有完整MRI影像的肾脏后肾腺瘤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以及MR影像学表现。2名影像医师共同对肿瘤病灶的MRI影像表现进行观察。结果符合纳入条件的后肾腺瘤共有11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8例,年龄26~66(38.5±12.3)岁。所有病灶均为单发,大小为(3.7±1.7)cm。10例患者为查体发现,2例具有红细胞增多症,10例采取肾部分切除术,1例为根治性肾切除术。11例病灶T2WI上边界清晰,7例具有外生或部分外生特点,7例病灶内缘毗邻肾窦,T2WI上2例病灶存在完整假包膜征象,4例具有不完整假包膜征象,5例无假包膜征象,8例病灶显示囊变坏死样表现,2例出血,T2WI上9例表现为等低信号,8例信号不均匀,DWI上8例为边缘高信号,3例为均匀高信号,ADC图上9例为边缘低信号,2例为均匀低信号,预扫T1WI上9例为低信号。增强扫描各时相病灶信号强度低于肾皮质,并表现为渐进性强化。结论后肾腺瘤中青年女性好发,单侧单发,无明显临床症状,少数可有红细胞增多症。后肾腺瘤MR影像学特点为病灶外生为主,内缘毗邻肾窦,T2WI等低信号,无假包膜或假包膜不完整,DWI环形扩散受限,囊变坏死可见,出血少见,无脂质脂肪,轻度进行性强化。上述MR影像特点有助于临床医师和影像医师对后肾腺瘤的精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肾脏肿瘤 磁共振成像 后肾腺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2WI的纹理分析和机器学习在鉴别肾乏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肾癌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震昊 白旭 +4 位作者 叶慧义 郭爱桃 林明权 左盼莉 王海屹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42,共5页
目的探索基于T2WI的纹理分析和机器学习在区分肾乏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 without visible fat,AMLwvf)和肾癌中的效能。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80例肾脏肿瘤,包括肾AMLwvf、肾透明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和肾嫌色细胞癌各20例... 目的探索基于T2WI的纹理分析和机器学习在区分肾乏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 without visible fat,AMLwvf)和肾癌中的效能。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80例肾脏肿瘤,包括肾AMLwvf、肾透明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和肾嫌色细胞癌各20例。软件勾画得到感兴趣容积,提取特征。克鲁斯卡尔-沃利斯检验提示肾癌亚型之间所有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将肾癌亚型合并为肾癌组进行后续分析。单因素分析:通过非参数检验和ROC曲线寻找最佳特征,分析诊断效能。多特征建模:通过SPSS Modeler软件进行特征选择,构建并评价多个决策树C5.0模型。结果最佳特征为最小灰度,AUC为0.888,鉴别准确性为86.25%。最佳模型的AUC为0.950,诊断肾AMLwvf的敏感度为90.00%,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6.77%,准确度为97.5%,交叉验证准确度为95.0%。结论基于T2WI的纹理分析和决策树C5.0模型可有效鉴别AMLwvf和肾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磁共振成像 纹理分析 机器学习 乏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内异位肝1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金龙 王美红 陈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19-1020,共2页
患者男性,28岁,体检发现右肾上腺占位,当地医院复查腹部彩超,考虑“肾上腺肿瘤”可能。腹部CT不能除外“肝脏占位”,腹部MRI示“右侧肝肾间隙富含脂质肿瘤性占位,考虑起源于右肾上腺可能性大”,因肝功能异常,住院保肝治疗25天后以“右... 患者男性,28岁,体检发现右肾上腺占位,当地医院复查腹部彩超,考虑“肾上腺肿瘤”可能。腹部CT不能除外“肝脏占位”,腹部MRI示“右侧肝肾间隙富含脂质肿瘤性占位,考虑起源于右肾上腺可能性大”,因肝功能异常,住院保肝治疗25天后以“右肾上腺占位:嗜铬细胞瘤”出院。为求进一步手术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右肾上腺占位:嗜铬细胞瘤”收治;行全麻下机器人辅助后腹腔镜右侧腹膜后肿瘤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肝细胞腺瘤 嗜铬细胞瘤 异位肝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甲状腺协会指南、美国放射学会及中国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单独及联合BRAF^(V600E)突变在甲状腺细胞学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性或滤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宇 罗渝昆 +2 位作者 李杰 任秀昀 王宏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21-928,共8页
目的探讨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指南、美国放射学会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ACR-TIRADS)和中国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TIRADS)单独及联合BRAF^(V600E)突变对甲状腺细胞学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性或滤泡性病变(AUS/FLUS)的诊断效能。... 目的探讨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指南、美国放射学会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ACR-TIRADS)和中国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TIRADS)单独及联合BRAF^(V600E)突变对甲状腺细胞学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性或滤泡性病变(AUS/FLUS)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细针穿刺并行BRAF V600E基因检测的138个AUS/FLUS结节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病理及超声特征,以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比较ATA指南、ACR-TIRADS、C-TIRADS单独及联合BRAF V600E突变对AUS/FLUS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138个AUS/FLUS甲状腺结节中,有45个良性结节(32.6%)和93个恶性结节(67.4%),患者的年龄(t=1.444,P=0.151)、性别(χ^(2)=0.259,P=0.611)及结节的位置(χ^(2)=2.055,P=0.358)对AUS/FLUS结节良恶性的鉴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节的大小(Z=2.500,P=0.012)、回声(χ^(2)=14.693,P<0.001)、成分(χ^(2)=17.075,P<0.001)、纵横比≥1(χ^(2)=9.477,P=0.002)、微钙化(χ^(2)=6.892,P=0.009)等超声特征对AUS/FLUS结节良恶性的鉴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独应用时,BRAF V600E突变具有相对较高的特异度(95.56%)和阳性预测值(95.65%);3种超声分级系统中,ACR-TIRADS的灵敏度(χ^(2)=37.923,P<0.001;χ^(2)=40.462,P<0.001)和准确度(χ^(2)=81.595,P<0.001;χ^(2)=76.912,P<0.001)最高,C-TIRADS的特异度(χ^(2)=11.746,P<0.001;χ^(2)=21.235,P<0.001)最高,但单独诊断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177,P=0.239;Z=0.213,P=0.831;Z=1.016,P=0.310)。联合应用时,BRAF V600E突变与ACR-TIRADS、C-TIRADS联合诊断均提高了BRAF V600E突变对AUS/FLUS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Z=2.107,P=0.035;Z=2.752,P=0.006),ATA指南联合BRAF V600E突变提高了BRAF V600E突变诊断的准确度(χ^(2)=20.679,P<0.001),但对AUS/FLUS结节的良恶性鉴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21,P=0.186);ATA指南、ACR-TIRADS及C-TIRAD联合BRAF^(V600E)突变均提高了超声分级系统对AUS/FLUS结节的诊断效能(Z=2.770,P=0.006;Z=2.770,P=0.006;Z=2.890,P=0.004),其中ACR-TIRADS联合诊断的灵敏度(χ^(2)=4.712,P=0.030;χ^(2)=4.712,P=0.030)最高,C-TIRADS联合诊断的准确度(χ^(2)=77.627,P<0.001;χ^(2)=85.827,P<0.001)最高,但联合诊断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76,P=0.202;Z=0.808,P=0.419;Z=1.615,P=0.106)。结论ATA指南、ACR-TIRADS及C-TIRADS联合BRAF^(V600E)突变可以提高BRAF V600E或超声分级系统单独使用对AUS/FLUS结节的诊断效能,有助于临床对AUS/FLUS结节患者的进一步管理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针穿刺 美国甲状腺协会指南 美国放射学会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中国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BRAF^(V600E)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Rosai-Dorfman病的磁共振表现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珂 吕晋浩 奥彦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1-187,共7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Rosai-Dorfman病(RDD)的磁共振(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病理证实的5例中枢神经系统RDD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男性4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39.8±21.7)岁。4例位于颅内、1例位于胸椎管。MRI表现:病变T_(1...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Rosai-Dorfman病(RDD)的磁共振(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病理证实的5例中枢神经系统RDD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男性4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39.8±21.7)岁。4例位于颅内、1例位于胸椎管。MRI表现:病变T_(1)加权像呈等信号,T_(2)加权像呈等、略低及略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2例左顶部及左额颞硬脑膜病变周围脑实质受压水肿,临近硬脑膜增厚强化,可见“硬膜尾征”;3例病变临近颅骨板障及胸椎骨质破坏;1例左顶部病变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呈略低灌注。结论中枢神经系统RDD的MRI表现为等、略低及略高T_(2)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临近骨质易受累破坏,灌注成像呈略低灌注。RDD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有助于其术前诊断及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 ROSAI-DORFMAN病 核磁共振 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原发性混合细胞型霍奇金淋巴瘤1例
17
作者 寿娟 粟凤 +1 位作者 张赟 王昀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61-762,共2页
患者男性,66岁,2018年3月进餐后突感上腹部不适,未予重视,而后上腹部疼痛逐渐加重,遂行胃镜检查提示:胃体小弯前壁后壁见溃疡性病变。病理诊断为胃黏膜慢性炎改变,可见坏死,符合溃疡性病变。给予对症治疗后无明显缓解。2019年3月复查,查... 患者男性,66岁,2018年3月进餐后突感上腹部不适,未予重视,而后上腹部疼痛逐渐加重,遂行胃镜检查提示:胃体小弯前壁后壁见溃疡性病变。病理诊断为胃黏膜慢性炎改变,可见坏死,符合溃疡性病变。给予对症治疗后无明显缓解。2019年3月复查,查体:上腹部轻压痛,听诊肠鸣音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肝脾无异常,血象无异常,复查胃镜提示:齿状线下方可见一巨大溃疡,表面覆污秽苔,并再次活检。病理诊断为(胃底体)低分化恶性肿瘤,倾向低分化腺癌。遂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原发性 霍奇金淋巴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外恶性Brenner瘤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金龙 潘芙敏 +2 位作者 宋欣 刘爱军 陈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7-368,共2页
患者女性,63岁,因左腿肿胀3个月,发现盆腔包块1个月于2018年11月15日以“盆腔肿物”收治入院。妇科检查:左侧附件区可触及一大小8.0 cm×8.0 cm的质硬包块,边界欠清,固定,与左侧盆壁关系紧密,无压痛。右侧附件区未触及异常包块,无... 患者女性,63岁,因左腿肿胀3个月,发现盆腔包块1个月于2018年11月15日以“盆腔肿物”收治入院。妇科检查:左侧附件区可触及一大小8.0 cm×8.0 cm的质硬包块,边界欠清,固定,与左侧盆壁关系紧密,无压痛。右侧附件区未触及异常包块,无压痛。绝经后女性卵巢癌ROMA值、CA125、人附睾蛋白4均阴性。阴道彩超:右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左侧附件区可见一低回声包块,大小6.7 cm×4.2 cm,边界尚清,内可见无回声区,范围4.0 cm×2.4 cm,边界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恶性 Brenner肿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进展性散发型克-雅病一例
19
作者 赵家华 武雷 +3 位作者 晋薇 桂秋萍 张家堂 黄德晖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59-862,共4页
散发型克-雅病(sCJD)是一种由朊病毒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快速进展性痴呆,大部分患者病程小于1年,仅2%~3%患者大于2年。现报道1例以言语表达障碍起病、进展缓慢的sCJD病例,总结其临床表现、脑电图特点、影像... 散发型克-雅病(sCJD)是一种由朊病毒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快速进展性痴呆,大部分患者病程小于1年,仅2%~3%患者大于2年。现报道1例以言语表达障碍起病、进展缓慢的sCJD病例,总结其临床表现、脑电图特点、影像及病理特征,以加强对慢性进展性sCJD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发型克-雅病 朊蛋白 脑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