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胰瘘消化内镜诊治专家共识(2020,北京) 被引量:10
1
作者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 +7 位作者 北京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 令狐恩强(审校) 李兆申 柴宁莉 杜晨 翟亚奇 李惠凯 汤小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03-808,共6页
1引言胰瘘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富含胰酶的液体在胰管上皮和其他上皮组织之间的异常交通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1-2]。胰瘘主要分为内瘘和外瘘。引起胰瘘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胰腺外伤、胰腺及胰周外科手术、急慢性胰腺炎等。胰腺外伤时... 1引言胰瘘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富含胰酶的液体在胰管上皮和其他上皮组织之间的异常交通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1-2]。胰瘘主要分为内瘘和外瘘。引起胰瘘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胰腺外伤、胰腺及胰周外科手术、急慢性胰腺炎等。胰腺外伤时,胰瘘发生率为5%~30%[3]。胰腺外科手术常见的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局部剜除术和远端胰腺切除术,前者胰瘘发生率为20%~25%,而后者发生率超过30%[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瘘 内窥镜检查 消化系统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胆瘘消化内镜诊治专家共识(2020,北京) 被引量:9
2
作者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 +7 位作者 北京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 令狐恩强(审校) 李兆申 柴宁莉 汤小伟 李惠凯 翟亚奇 杜晨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98-802,共5页
前言胆瘘是指胆汁或含有胆汁的液体自胆道系统的破口漏出至腹腔或体外。胆汁在胆道系统外的异常聚集则称为胆汁瘤/湖[1]。国际肝脏外科研究组(ISGLS)在胆瘘的定义中将发生时间定为术后≥3 d,引流物中胆红素浓度至少为血浆正常胆红素浓度... 前言胆瘘是指胆汁或含有胆汁的液体自胆道系统的破口漏出至腹腔或体外。胆汁在胆道系统外的异常聚集则称为胆汁瘤/湖[1]。国际肝脏外科研究组(ISGLS)在胆瘘的定义中将发生时间定为术后≥3 d,引流物中胆红素浓度至少为血浆正常胆红素浓度的3倍,或因胆汁聚集或胆汁性腹膜炎需行介入或手术治疗[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瘘 内窥镜检查 消化系统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及其亚型与胆囊结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广祥 董昌昊 +2 位作者 李超 冼锐 崔立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4,共6页
目的分析肠易激综合征(IBS)及其亚型与胆囊结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3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556例,其中IBS组161例,非IBS组395例。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液检查,比较两组性别、... 目的分析肠易激综合征(IBS)及其亚型与胆囊结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3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556例,其中IBS组161例,非IBS组395例。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液检查,比较两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压、血生化指标等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BS与胆囊结石的关系。结果556例患者中胆囊结石90例(16.2%),其中IBS组胆囊结石37例(23.0%),非IBS组胆囊结石53例(13.4%),IBS组胆囊结石患病率高于非IBS组(P<0.05)。IBS组胆囊泥沙样结石6例(3.7%),非IBS组胆囊泥沙样结石3例(0.8%),IBS组患者胆囊泥沙样结石患病率高于非IBS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BMI、总胆汁酸(TBA)、总胆固醇(TC)及合并IBS是胆囊结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161例IBS患者中,腹泻型IBS 114例,其中胆囊结石26例(22.8%);便秘型IBS47例,其中胆囊结石11例(23.4%);395例非IBS患者中胆囊结石53例(13.4%)。腹泻型IBS组的胆囊结石患病率高于非I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便秘型IBS组与非IBS组的胆囊结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BS与胆囊结石间存在相关性。与非IBS患者比较,腹泻型IBS患者罹患胆囊结石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胆囊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非免疫细胞及其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泽瑞 焦艳梅 令狐恩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4-601,共8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免疫性疾病,虽然免疫细胞及相关的免疫学反应在IBD的发病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是非免疫细胞,如肠道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内皮细胞等也参与了这一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肠道非免疫细胞在维持肠道上皮稳态、基质重塑、免... 炎症性肠病(IBD)是免疫性疾病,虽然免疫细胞及相关的免疫学反应在IBD的发病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是非免疫细胞,如肠道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内皮细胞等也参与了这一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肠道非免疫细胞在维持肠道上皮稳态、基质重塑、免疫反应及炎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关肠道非免疫细胞的构成、基因表达特点及细胞功能,以及它们在IB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成为研究热点,尤其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技术初步阐明了肠道细胞不同亚群的基因表达特征及细胞功能,以及这些变化与IBD发生发展的关系。本文针对肠道非免疫细胞在IBD中作用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单细胞RNA测序 上皮细胞 间充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族维生素与慢性便秘、慢性腹泻的相关性:一项基于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的横断面研究
5
作者 丁珮 王琳 +2 位作者 李燕 张雨静 彭丽华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241-2248,共8页
目的探讨B族维生素(维生素B1、B2、B6,烟酸)的摄入量与慢性便秘、慢性腹泻的关系。方法合并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库(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3个周期(2005-2006年、2007-2008年和2009-2010年)... 目的探讨B族维生素(维生素B1、B2、B6,烟酸)的摄入量与慢性便秘、慢性腹泻的关系。方法合并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库(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3个周期(2005-2006年、2007-2008年和2009-2010年)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共纳入13788名参与者,通过24 h饮食回忆访谈评估维生素B1、B2、B6,烟酸的摄入量。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B族维生素与慢性便秘、慢性腹泻的相关性,并进行了分层分析和曲线拟合相关分析。结果纳入的受试者中有2520人(18.28%)存在慢性便秘,2138人(15.51%)存在慢性腹泻。多元Logistic回归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B1、烟酸、维生素B6的摄入量与慢性便秘、慢性腹泻呈线性相关(P<0.05),每日摄入量的增加可降低慢性便秘的发生风险,但会增加慢性腹泻的发生风险(P<0.05)。结论维生素B1、B2、B6,烟酸与慢性便秘、慢性腹泻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维生素 慢性腹泻 慢性便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内镜诊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晨欢(综述) 王子恺(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7-223,共7页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临床少见,年发病率低于1/100000,男女比例约为1.5∶1^([1,2]),占消化道肿瘤5%,其中良性腺瘤占70%^([3])。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大多数无症状,多为检查时发现,一旦出现恶心呕吐、厌食、体重减轻、梗阻性黄疸、消化道出血、...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临床少见,年发病率低于1/100000,男女比例约为1.5∶1^([1,2]),占消化道肿瘤5%,其中良性腺瘤占70%^([3])。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大多数无症状,多为检查时发现,一旦出现恶心呕吐、厌食、体重减轻、梗阻性黄疸、消化道出血、胆道感染或急性胰腺炎时多考虑进展,高度提示癌变可能。十二指肠乳头肿瘤一般遵循腺瘤-癌途径,发现后需及时治疗^([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胆道感染 梗阻性黄疸 内镜诊治 高度提示 癌变可能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微生态移植军队应急救援技术方案 被引量:1
7
作者 彭丽华 孙刚 +5 位作者 闫婧爽 张嫣 潘飞 王子恺 张修礼 杨云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5-248,共4页
肠微生态移植(FMT)是将健康供体的肠道微生物制品移植到受体消化道内,调节受体组织器官功能及其消化道微生态,治疗与肠道微生态失衡相关的功能障碍或疾病的方法。FMT军队应急救援技术方案旨在为军队医疗机构快捷提供符合严格质控标准的... 肠微生态移植(FMT)是将健康供体的肠道微生物制品移植到受体消化道内,调节受体组织器官功能及其消化道微生态,治疗与肠道微生态失衡相关的功能障碍或疾病的方法。FMT军队应急救援技术方案旨在为军队医疗机构快捷提供符合严格质控标准的FMT移植物和移植技术支持,为军人难治性肠道感染及其他符合FMT治疗适应证的疾病提供应急救援保障。本文主要阐述FMT军队应急救援技术方案的目的、适用范围、技术流程、组成及分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微生态移植 应急救援 军事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 被引量:165
8
作者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10 位作者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 徐小元 丁惠国 令狐恩强 唐承薇 贾继东 魏来 段钟平 南月敏 徐京杭 庄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7-538,共12页
为了规范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诊断、治疗和管理,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消化病学分会和消化内镜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相关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遵循循证医学的证... 为了规范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诊断、治疗和管理,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消化病学分会和消化内镜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相关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遵循循证医学的证据,修定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诊断、治疗和管理提出了推荐意见,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救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食管和胃静曲张 诊疗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胰腺癌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和监测共识意见(2021,南京) 被引量:21
9
作者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胰腺疾病协作组 邹晓平 +3 位作者 令狐恩强 沈珊珊 李洪祯 余媛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16-1022,共7页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5年生存率低,主要原因在于早期诊断困难。目前国内尚无胰腺癌早期筛查的规范化流程,本共识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针对胰腺癌早期筛查的目标、高危人群、起始筛查年龄、随访间隔、筛查项目及手术时机等问题,共提出26条推...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5年生存率低,主要原因在于早期诊断困难。目前国内尚无胰腺癌早期筛查的规范化流程,本共识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针对胰腺癌早期筛查的目标、高危人群、起始筛查年龄、随访间隔、筛查项目及手术时机等问题,共提出26条推荐意见,最终形成国内胰腺癌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和监测共识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腺炎 慢性 人群监测 筛查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微生态与应激反应的关系及其在军事应激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娜娜 杨云生 王子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71-875,共5页
应激是机体受到内外环境刺激时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参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胃肠病、焦虑及抑郁等诸多身心疾病的发生发展,是非战斗减员的主要原因。肠道微生态可通过肠道菌群-肠-脑轴调节机体代谢、免疫及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功能,影响... 应激是机体受到内外环境刺激时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参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胃肠病、焦虑及抑郁等诸多身心疾病的发生发展,是非战斗减员的主要原因。肠道微生态可通过肠道菌群-肠-脑轴调节机体代谢、免疫及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功能,影响机体健康及行为,其构成及功能与应激相关疾病的相互作用正逐渐被揭示。肠道微生态的干预及调节或可成为预防及治疗应激相关疾病的新方案,可用于干预军人对军事应激的反应。该文主要从应激反应发生机制、肠道微生态特征及其干预、军事应激相关肠道微生态研究的现状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肠道微生态 肠-脑轴 军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WDSUB1通过抑制NF-κB通路减轻实验性小鼠结肠炎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少鑫 崔立红 +3 位作者 刘新尧 罗哲 李辉 浦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19-1125,共7页
目的采用体内转染小干扰RNA(siRNA)和口服葡聚糖硫酸钠(DSS)的方法构建小鼠结肠炎模型,研究WDSUB1对小鼠结肠炎症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在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中转染不同的WDSUB1 siRNA序列,采用Western blotting(WB)检测的方... 目的采用体内转染小干扰RNA(siRNA)和口服葡聚糖硫酸钠(DSS)的方法构建小鼠结肠炎模型,研究WDSUB1对小鼠结肠炎症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在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中转染不同的WDSUB1 siRNA序列,采用Western blotting(WB)检测的方法,选择WDSUB1敲低效果最佳的siRNA序列进行小鼠体内转染实验。选择1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进行尾静脉注射siRNA(siWDSUB1/siControl),口服2.5%DSS饮用水,构建两组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模型,根据siRNA不同,分为WDSUB1敲低组和对照组,6只/组。通过WB和RT-PCR方法验证两组小鼠结肠组织中WDSUB1的表达水平,记录实验过程中结肠炎小鼠的体质量及粪便性状,并进行临床症状评分。采用RT-PCR和WB方法,分别检测两组结肠炎恢复期小鼠结肠组织中炎性因子IL-6,COX-2,TNFα的m RNA表达水平,以及NF-κB通路中IκBα和P65的表达变化。结果L929细胞中转染不同WDSUB1 siRNA序列后,选择敲低效果最佳的WDSUB12#完成体内转染,构建结肠炎小鼠模型。RT-PCR和WB结果均表明,WDSUB1敲低组小鼠的结肠组织中WDSUB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分析两组小鼠结肠炎症状时,WDSUB1敲低组结肠炎小鼠的体质量丢失明显少于对照组,腹泻和便血程度较对照组也明显减轻(P<0.05)。WDSUB1敲低组小鼠结肠组织中COX-2,IL-6和TNFαmRN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IκBα表达明显受抑制,而p65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敲低WDSUB1能够减轻实验性小鼠结肠炎症程度,此过程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通路和炎性因子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DSUB1 葡聚糖硫酸钠 结肠炎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钛夹夹闭治疗食管细小静脉曲张疗效研究
12
作者 白璐 刘迎娣 +5 位作者 何占娣 张帅 孙国辉 王娟 张晓彬 钟立森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3期59-63,共5页
目的分析总结经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残留和/或复发性细小的食管静脉曲张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7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因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或硬化治疗后出现残留血管以及复发的较为细小的静脉(直径为0.3~0.5cm)... 目的分析总结经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残留和/或复发性细小的食管静脉曲张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7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因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或硬化治疗后出现残留血管以及复发的较为细小的静脉(直径为0.3~0.5cm)病例按照预先经过SPSS 13.0软件进行的简单随机分组分为钛夹治疗组(简称钛夹组)和硬化治疗组(简称硬化组),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比,并对所有钛夹治疗病例进行为期10年的长期随访,分析总结钛夹夹闭治疗后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情况、钛夹应用技巧,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及长期疗效进行对比。结果钛夹组静脉曲张消失率为93.3%,硬化组静脉曲张消失率为8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钛夹组治疗次数显著少于硬化组[(1.13±0.35)次vs.(1.67±0.82)次,P<0.05]。钛夹组住院日显著少于硬化组[(9.3±2.4)d vs.(14.3±5.9)d,P<0.05]。钛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硬化组(P<0.05)。钛夹组术后无一例使用抗生素;硬化组术后均使用抗生素3d预防感染。首次行钛夹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的静脉曲张消失率分别为97.4%、97.2%、93.3%、90.9%。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夹闭治疗残留和/或复发性细小的食管静脉曲张操作简单、安全,均可达到较好效果,以短期疗效为著,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进行胃镜复查,此后根据胃镜检查结果适当调整复查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金属钛夹夹闭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