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87例上消化道出血急会诊的病因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沈蕾 孙刚 张晓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31期111-114,共4页
目的评估上消化道出血急会诊病例的出血病因构成。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6月—2019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急会诊中,上消化道出血病例,采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患者的病因构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8... 目的评估上消化道出血急会诊病例的出血病因构成。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6月—2019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急会诊中,上消化道出血病例,采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患者的病因构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87例急会诊中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其中男性组752例,女性组435例;中青年组(<60岁)628例,老年组(≥60岁)559例。常见病因依次是肝硬化失代偿门脉高压480例,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相关急性胃黏膜病变310例,消化性溃疡177例,恶性肿瘤117例,血管畸形34例,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19例,胃间质瘤16例,另有不明原因34例。男性组消化性溃疡占比高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肝硬化失代偿期门脉高压、消化性溃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的构成比均高于老年组,NSAID相关急性胃黏膜病变、恶性肿瘤的构成比低于老年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年龄和性别因素可以影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急会诊 病因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肠镜报告解读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效果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吴俊嶺 牛景昊 孙刚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7期79-84,共6页
目的分析医师群体通过循证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实施框架(GUIDES)的多个维度对面向肠镜检查患者肠镜报告解读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问卷设计基于GUIDES框架,分为4个维度,研究选取每个维度的2或3个核心问题设计问... 目的分析医师群体通过循证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实施框架(GUIDES)的多个维度对面向肠镜检查患者肠镜报告解读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问卷设计基于GUIDES框架,分为4个维度,研究选取每个维度的2或3个核心问题设计问卷,随机选取单中心消化内科以及非消化内科医师共75名,面对面发放纸质问卷,分析不同类别、层级医师对CDSS应用效果的评价。结果共发放问卷75份,有效问卷71份,有效率为94.7%。男性与女性医师对CDSS的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非消化内科医师对CDSS的评分高于消化内科医师(P<0.05)。初级和中级职称医师对CDSS的评分均高于高级职称医师(P<0.05)。青年医师对CDSS的评分高于中年医师(P<0.01)。结论采用基于GUIDES框架的问卷调查表对CDSS进行多维度应用评价,该模型在医师群体中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应用效果评估 循证医学 消化系统疾病 满意度 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常用血清学诊断模型对成人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比较
3
作者 孟鹏 高丽 +4 位作者 王晓蕾 李静 张云 张瀚文 王林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6期1-4,共4页
目的比较六种常用血清学诊断模型对成人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并行肝病理组织活检的2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比较六种常用血清学诊断模型对成人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并行肝病理组织活检的2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临床常用的球蛋白与血小板比值(GPR)、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天冬氨酸转氨酶与丙氨酸转氨酶比值(AAR)、纤维化硬化指数(FCI)、S指数(S-index)六种血清学诊断模型的相关指标,以肝组织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六种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F1~F4期年龄、血小板计数、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白蛋白、APRI、FIB-4、GPR、S-index和FC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区分F_(1)~F_(4)时,GPR、APRI、FIB-4、FCI和S-index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均>0.70,AAR模型曲线下面积的95%CI为0.50。区分F_(1)与F_(2)~F_(4)、F_(1)~F_(2)与F_(3)~F_(4)、F_(1)~F_(3)与F_(4)时,GPR、APRI、FIB-4、FCI和S-index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AAR模型(P<0.05)。结论FIB-4、GPR、S-index和FCI均能较好地区分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APRI区分效能则按F_(1)~F_(4)的顺序呈逐渐降低趋势,AAR基本不能对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作出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模型 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 肝纤维化 慢性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径<10 mm结直肠息肉发生高危腺瘤的风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张瀚文 吴俊嶺 +3 位作者 赵志壮 陈怡 栾哲 孙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1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直径<10 mm结直肠息肉发生高危腺瘤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和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腺瘤数量和病理特征,将患者分为高危腺瘤组和非... 目的探讨直径<10 mm结直肠息肉发生高危腺瘤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和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腺瘤数量和病理特征,将患者分为高危腺瘤组和非高危腺瘤组。分析高危腺瘤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1267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其中高危腺瘤组341例(26.9%),非高危腺瘤组926例(73.1%)。高危腺瘤组的年龄(45~<75岁)、男性、饮酒史、吸烟史、频繁食用腌制食品、高盐饮食、慢性病史、结直肠息肉史及最大息肉直径(>5~<10 mm)占比高于非高危腺瘤组(P<0.05)。年龄(45~<75岁)、男性、高盐饮食、偶发肛门坠胀、慢性病史,及最大息肉直径(>5~<10 mm)为高危腺瘤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45~<75岁)、男性、高盐饮食、偶发肛门坠胀、慢性病史,及最大息肉直径(>5~<10 mm)是直径<10 mm结直肠息肉高危腺瘤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内镜医师评估风险及有针对性应用“切除和丢弃策略”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结肠肿瘤 风险因素 切除和丢弃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内镜诊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晨欢(综述) 王子恺(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7-223,共7页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临床少见,年发病率低于1/100000,男女比例约为1.5∶1^([1,2]),占消化道肿瘤5%,其中良性腺瘤占70%^([3])。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大多数无症状,多为检查时发现,一旦出现恶心呕吐、厌食、体重减轻、梗阻性黄疸、消化道出血、...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临床少见,年发病率低于1/100000,男女比例约为1.5∶1^([1,2]),占消化道肿瘤5%,其中良性腺瘤占70%^([3])。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大多数无症状,多为检查时发现,一旦出现恶心呕吐、厌食、体重减轻、梗阻性黄疸、消化道出血、胆道感染或急性胰腺炎时多考虑进展,高度提示癌变可能。十二指肠乳头肿瘤一般遵循腺瘤-癌途径,发现后需及时治疗^([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胆道感染 梗阻性黄疸 内镜诊治 高度提示 癌变可能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伊布替尼方案治疗高龄进展期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
6
作者 蒲红斌 王吉 +5 位作者 蔡力力 王晨欢 刘萃 朱宏丽 卢学春 杨波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384-385,共2页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2岁,2008年6月以右侧颈部肿大包块入院。超声提示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其内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血象各系为正常范围,且无发热、消瘦、盗汗等症状,未给予治疗,随访观察。2009年1月复查超声提示双侧颈...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2岁,2008年6月以右侧颈部肿大包块入院。超声提示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其内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血象各系为正常范围,且无发热、消瘦、盗汗等症状,未给予治疗,随访观察。2009年1月复查超声提示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区淋巴结为异常肿大淋巴结。左侧腋窝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理为“B小淋巴细胞淋巴瘤/B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伊布替尼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RICHTER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吉栋德 段旭红 +6 位作者 荣光宏 逯艳艳 李晓林 薛晓红 许国彩 安玲 刘芝兰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EGC)的术后复发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实施ESD治疗且病理结果为EGC的258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影响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EGC)的术后复发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实施ESD治疗且病理结果为EGC的258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影响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258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长期随访,随访期间14例复发,复发率为5.4%,平均复发时间为(10.6±4.3)个月。经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病变浸润深度为SM2或以上(OR=5.22,95%CI:1.257~21.648,P=0.023)、病变最大径≥4.0 cm(OR=5.23,95%CI:1.331~20.568,P=0.018)是影响ESD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SD治疗EGC临床疗效好,病变的浸润深度及大小是影响ESD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治疗 复发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激光成像技术微放大分型对慢性胃炎萎缩性病灶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陈超 汪涛 +6 位作者 刘文祥 张宁宁 黄福秀 梁志民 徐衍 赵慧 殷健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8期59-64,共6页
目的评估蓝激光成像技术(BLI)微放大分型对慢性胃炎萎缩性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2017年12月-2019年6月随机对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420例慢性胃炎患者使用BLI微放大检查(放大40~60倍),计算其诊断慢性胃炎萎缩性病灶的敏感度、特异度... 目的评估蓝激光成像技术(BLI)微放大分型对慢性胃炎萎缩性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2017年12月-2019年6月随机对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420例慢性胃炎患者使用BLI微放大检查(放大40~60倍),计算其诊断慢性胃炎萎缩性病灶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共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231例,非萎缩性胃炎189例。共活检822处病灶。其中,萎缩性病灶376处,非萎缩性病灶446处;根据团队以往经验,将慢性胃炎BLI微放大分为四型:菊花绒毛型(共106处)、结节绒毛型(共203处)、鱼鳞型(共20处)和规则型(共493处)。106处菊花绒毛型病灶中,萎缩性病灶88处,非萎缩性病灶18处,诊断萎缩性病灶的阳性预测值为83.0%(88/106);203处结节绒毛型病灶中,萎缩性病灶170处,非萎缩性病灶33处,诊断萎缩性病灶的阳性预测值为83.7%(170/203);20处鱼鳞型病灶中,萎缩性病灶18处,非萎缩性病灶2处,诊断萎缩性病灶的阳性预测值为90.0%(18/20);493处规则型病灶中,萎缩性病灶100处,非萎缩性病灶393处,诊断非萎缩性病灶的阳性预测值为79.7%(393/493)。菊花绒毛型、结节绒毛型和鱼鳞型三型联合诊断萎缩性病灶的敏感度为73.4%,特异度为88.1%,阳性预测值为83.9%,阴性预测值为79.7%,准确度为81.4%,诊断中重度萎缩性病灶的敏感度可提升至85.7%。结论BLI微放大分型有助于提高慢性胃炎萎缩性病灶的内镜识别度及诊断率,尤其是中重度萎缩性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 内镜检查 蓝激光成像技术 微放大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发胰腺铁过载1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9
作者 吴浪 张大涯 +2 位作者 陈升鑫 张贯军 李明阳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2期371-374,共4页
胰腺铁过载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以糖尿病首发,伴有胰腺形态学改变。临床上因缺乏对胰腺铁过载的认识和诊断标准,往往导致误诊,从而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身体和精神负担。本研究报告1例临床上被误诊为胰腺癌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发胰腺铁... 胰腺铁过载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以糖尿病首发,伴有胰腺形态学改变。临床上因缺乏对胰腺铁过载的认识和诊断标准,往往导致误诊,从而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身体和精神负担。本研究报告1例临床上被误诊为胰腺癌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发胰腺铁过载病例,旨在提高疾病认识和降低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铁过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