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败原因分析及翻修手术策略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攻孜
张书威
+4 位作者
曹祚
王翔
隋熠
罗世成
张立海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0年第7期485-489,共5页
目的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内固定治疗失败原因,分享翻修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收治的8例内固定治疗失败并接受翻修手术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病历、手术记录...
目的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内固定治疗失败原因,分享翻修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收治的8例内固定治疗失败并接受翻修手术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病历、手术记录、术后随访及X线片等临床资料,分析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并针对性提出翻修手术策略。结果2例钢板治疗患者中,断板和骨折不愈合各1例。6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PFNA)治疗患者中,头钉切出3例,穿凿1例,退钉1例,断钉1例。内固定失败原因:头钉位置不良(5/6),股骨内侧壁或外侧壁失支撑(6/8),未能解剖复位(6/8),软组织过度剥离(1/8),感染(2/8)。针对失败原因,翻修手术方式包括全髋关节置换术(5/8)、钢板固定(1/8)、PFNA固定(1/8)、PFN固定(1/8)。2例患者因骨感染一期行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治疗,1例患者因骨质较差,辅以自体松质骨植骨。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均为多种危险因素造成,主要为头钉位置不理想、复位不良及内外侧壁失支撑等。因此,解剖复位、内置物正确选择和良好放置是防止内固定失败的重要举措。应针对患者一般情况和失败原因,为其选择恰当的翻修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失败
切出
翻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节挛缩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
9
2
作者
王璐
贾子善
张立宁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8期788-792,共5页
关节挛缩是目前临床常见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关节囊增厚纤维化是主要原因,成纤维细胞与肌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细胞外基质沉积,胶原增生且排列紊乱,其病理过程可能涉及转移生长因子β、结缔组织生...
关节挛缩是目前临床常见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关节囊增厚纤维化是主要原因,成纤维细胞与肌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细胞外基质沉积,胶原增生且排列紊乱,其病理过程可能涉及转移生长因子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等多种细胞因子。目前临床上治疗关节挛缩的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牵伸疗法、物理因子治疗、运动疗法、肉毒素注射等非手术治疗,关节镜下松解术、开放式松解术等手术治疗,常规先进行非手术治疗,当非手术治疗方法难以取得进一步改善时,则选择手术治疗。对于轻中度关节挛缩有较好效果,但是对于较为严重的关节挛缩则难以使关节活动完全恢复。虽然临床上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临床效果参差不齐,其治疗的有效性也存在争议。关节挛缩是骨科与康复科医师、治疗师及患者所面临的重要挑战,现对关节挛缩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等现状进行总结,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挛缩
关节囊
肌成纤维细胞
牵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败原因分析及翻修手术策略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攻孜
张书威
曹祚
王翔
隋熠
罗世成
张立海
机构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
解放军总医院
第一
医学
中心
骨科
解放军总医院
第一
医学
中心
出处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0年第7期485-48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370947)
北京市科委计划项目(Z191100004419008)。
文摘
目的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内固定治疗失败原因,分享翻修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收治的8例内固定治疗失败并接受翻修手术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病历、手术记录、术后随访及X线片等临床资料,分析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并针对性提出翻修手术策略。结果2例钢板治疗患者中,断板和骨折不愈合各1例。6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PFNA)治疗患者中,头钉切出3例,穿凿1例,退钉1例,断钉1例。内固定失败原因:头钉位置不良(5/6),股骨内侧壁或外侧壁失支撑(6/8),未能解剖复位(6/8),软组织过度剥离(1/8),感染(2/8)。针对失败原因,翻修手术方式包括全髋关节置换术(5/8)、钢板固定(1/8)、PFNA固定(1/8)、PFN固定(1/8)。2例患者因骨感染一期行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治疗,1例患者因骨质较差,辅以自体松质骨植骨。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均为多种危险因素造成,主要为头钉位置不理想、复位不良及内外侧壁失支撑等。因此,解剖复位、内置物正确选择和良好放置是防止内固定失败的重要举措。应针对患者一般情况和失败原因,为其选择恰当的翻修手术方式。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失败
切出
翻修
Keywords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
failure of internal fixation
cut out
revision surgery
分类号
R619 [医药卫生—外科学]
R683.42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节挛缩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
9
2
作者
王璐
贾子善
张立宁
机构
中国人民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
解放军
医学
院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8期788-792,共5页
基金
全军后勤科研计划重大项目子项(编号:AWS17J004)。
文摘
关节挛缩是目前临床常见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关节囊增厚纤维化是主要原因,成纤维细胞与肌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细胞外基质沉积,胶原增生且排列紊乱,其病理过程可能涉及转移生长因子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等多种细胞因子。目前临床上治疗关节挛缩的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牵伸疗法、物理因子治疗、运动疗法、肉毒素注射等非手术治疗,关节镜下松解术、开放式松解术等手术治疗,常规先进行非手术治疗,当非手术治疗方法难以取得进一步改善时,则选择手术治疗。对于轻中度关节挛缩有较好效果,但是对于较为严重的关节挛缩则难以使关节活动完全恢复。虽然临床上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临床效果参差不齐,其治疗的有效性也存在争议。关节挛缩是骨科与康复科医师、治疗师及患者所面临的重要挑战,现对关节挛缩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等现状进行总结,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挛缩
关节囊
肌成纤维细胞
牵伸
Keywords
Contracture
Joint capsule
Myofibroblast
Stretch
分类号
R493 [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败原因分析及翻修手术策略
张攻孜
张书威
曹祚
王翔
隋熠
罗世成
张立海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关节挛缩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王璐
贾子善
张立宁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