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老年人群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守原 王曙霞 +6 位作者 刘剑锋 孙瑾 宿永康 李曼 张燕 于明 朱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0-604,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纳入2010年北京市万寿路街道常住的年龄≥60岁的老年居民共1402例,根据CIMT水平分为正常组688例、增厚组611例和斑块组103例;又根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 目的探讨老年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纳入2010年北京市万寿路街道常住的年龄≥60岁的老年居民共1402例,根据CIMT水平分为正常组688例、增厚组611例和斑块组103例;又根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分为非认知功能障碍1139例(非认知障碍组)和认知功能障碍263例(认知障碍组)。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MMSE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踝肱指数(ABI)检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增厚组ABI和MMSE低于正常组(P<0.01)、ABI高于斑块组(P<0.05);认知障碍组CIMT高于非认知障碍组,ABI、MMSE和ADL低于非认知障碍(P<0.05,P<0.01)。CIMT与MMSE呈负相关(r=-0.342,P<0.05),ABI和ADL与MMSE呈正相关(r=0.213、0.202,P<0.05)。CIMT是老年人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OR=0.832,95%CI:0.610~1.394,P=0.027)。结论近半社区老年人群的CIMT增厚,CIMT与认知功能有关,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认知障碍 年龄因素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脑损毁术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尹春宇 宗睿 +1 位作者 潘隆盛 李雪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46-953,共8页
立体定向脑损毁术或称消融术(LT)是指通过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损毁脑内特定组织结构从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手术方法,主要包括磁共振引导超声聚焦消融术(MRgFUS)、伽马刀(GK)及射频消融术(RF)等。对于药物反应欠佳的帕金森病(PD)患者,LT可... 立体定向脑损毁术或称消融术(LT)是指通过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损毁脑内特定组织结构从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手术方法,主要包括磁共振引导超声聚焦消融术(MRgFUS)、伽马刀(GK)及射频消融术(RF)等。对于药物反应欠佳的帕金森病(PD)患者,LT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如僵直、震颤、异动症等),减少药物用量,提高长期生活质量,同时也是脑深部刺激术(DBS)的重要替代方案。充分认识LT不同手术方法的作用机制、特性、优缺点、适用人群等,对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文就近年来LT中MRgFUS、GK、RF治疗P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针对不同方法、不同靶点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临床工作中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脑毁损术 磁共振引导超声聚焦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 伽马刀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抗炎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燕 国希云 +3 位作者 邓娴 唐果 何荆贵 朱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3期286-289,共4页
动脉粥样硬化(AS)作为心血管疾病(CVD)的主要病理基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AS实质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抑制AS过程中的炎症反应或可成为延缓AS的关键。诸多研究已证实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进而延缓AS的发展,且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AS)作为心血管疾病(CVD)的主要病理基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AS实质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抑制AS过程中的炎症反应或可成为延缓AS的关键。诸多研究已证实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进而延缓AS的发展,且作用机制复杂。本文就PEDF抗炎作用的机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抗炎作用 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