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行人员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航空医学鉴定专家共识
1
作者 中国飞行人员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航空医学鉴定专家组 于生元 +6 位作者 江文 魏东 张潇 万婷 张劲松 林伟 张迁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512,共8页
脑白质高信号(WMH)是指在磁共振T2加权序列或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上,脑白质区域呈现的异常高信号表现,以血管源性WMH较为多见,其病理机制与脑血管病变相关,可造成认知、运动、情绪等多维度的脑功能障碍。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 脑白质高信号(WMH)是指在磁共振T2加权序列或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上,脑白质区域呈现的异常高信号表现,以血管源性WMH较为多见,其病理机制与脑血管病变相关,可造成认知、运动、情绪等多维度的脑功能障碍。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飞行人员较普通人群更容易出现血管源性WMH;且随着磁共振成像在飞行人员颅脑疾病筛查中的广泛应用,血管源性WMH的检出率明显增高。针对这一航空卫勤保障的新问题,目前尚未有国家/学术团体颁布规范化的航空医学鉴定标准。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联合解放军总医院牵头多家机构,共同组织航空医学、神经病学、影像学及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通过系统检索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并结合WMH相关指南及我国专家经验,共同制定本共识。该共识包括适用对象、血管源性WMH的影像学筛查、飞行人员血管源性WMH的临床评估与医学鉴定三部分,旨在为飞行人员血管源性WMH的航空医学鉴定提供规范化和精准性的文献支持及专家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人员 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 头颅磁共振成像 医学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中心成人早期前体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晸华 罗澜 +4 位作者 杨萍 李艳 邹德慧 高春记 景红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4,共5页
目的:对3个血液学中心的成人早期前体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ETP-ALL/LB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9年1月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解放军第一医学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目的:对3个血液学中心的成人早期前体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ETP-ALL/LB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9年1月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解放军第一医学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3个血液研究中心共113例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T-ALL/LBL)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对其中ETP-ALL/LBL及非ETP-ALL/LB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13例T-ALL/LBL患者中,13例诊断为ETP-ALL/LBL(11.5%),其中男性患者11例(84.6%),中位年龄28(18-53)岁。与非ETP-ALL/LBL患者相比,ETP-ALL/LBL患者在年龄、性别、纵隔大包块发生率、临床分期、IPI评分、白细胞水平、乳酸脱氢酶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13例ETP-ALL/LBL患者中,9例(69.2%)获得完全缓解,ETP-ALL/LBL患者较非ETP-ALL/LBL患者化疗诱导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在单纯化疗未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ETP-ALL/LBL组较非ETP-ALL/LBL组显示出更差的5年生存率(0 vs 7.1%,P=0.008),而在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两组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37.5%vs 40.2%,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诱导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乳酸脱氢酶水平为影响T-ALL/LBL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ETP-ALL/LBL较其他类型T-ALL/LBL患者诱导化疗反应率无显著差异,诱导缓解后续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对于提高ETP-ALL/LBL患者远期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前体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昏迷评估量表对重症卒中患者预后预测效能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东洋 韩晓琛 +3 位作者 姚生 刘建国 钱海蓉 张家堂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2,37,共9页
目的比较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格拉斯哥瞳孔反射量表(GCS-P)、格拉斯哥匹兹堡昏迷量表(GPCS)、全面无反应量表(FOUR)和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CRS-R)对重症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9月至2024年4月解放军总医... 目的比较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格拉斯哥瞳孔反射量表(GCS-P)、格拉斯哥匹兹堡昏迷量表(GPCS)、全面无反应量表(FOUR)和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CRS-R)对重症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9月至2024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医学部收治的重症卒中患者,收集入组患者的一般及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住院天数、诊断(重症脑梗死、重症脑出血、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既往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吸烟、饮酒、入院时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入院时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情况(包括言语、脑干反射情况)、入院24 h内头部影像学(CT、MRI)结果以评估是否存在脑疝、入院24 h内是否气管插管。患者入院8 h内进行GCS、GCS-P、GPCS、FOUR和CRS-R评分。发病后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作为评价患者预后的指标,mRS评分0~2分的患者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3~6分的患者为预后不良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5种量表对重症卒中患者发病6个月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采用Delong检验对各量表AUC差异性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共纳入重症卒中患者179例,男116例,女63例,其中重症脑梗死患者132例,重症脑出血患者30例,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7例;发病后6个月预后不良组126例,预后良好组53例。(1)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入院时体温、脉搏、冠心病、吸烟、饮酒、入院存在言语障碍和脑干反射异常、入院24 h内存在脑疝和气管插管及GCS、GCS-P、GPCS、FOUR、CRS-R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GCS、GCS-P、GPCS、FOUR和CRS-R预测重症卒中患者发病6个月预后不良的AUC(95%CI)分别为0.808(0.742~0.863)、0.815(0.750~0.869)、0.828(0.765~0.880)、0.841(0.780~0.892)和0.831(0.768~0.883),敏感度分别为76.98%、78.57%、82.54%、84.13%和82.54%,特异度分别为73.58%、73.58%、67.92%、71.70%和73.58%,其中FOUR预测重症卒中患者发病6个月预后不良的AUC最大,其最佳截断值为13分。(3)各昏迷评估量表预测重症卒中患者发病6个月预后不良的AUC两两比较结果显示,FOUR与GCS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UC差值:0.034,95%CI:0.004~0.064,Z=2.194,P=0.028),余量表间的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较于GCS、GCS-P、GPCS和CRS-R,FOUR对于重症卒中患者的预后预测或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预测 预后 重症卒中 昏迷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uroform EZ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性单中心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荣举 王君 +5 位作者 吕斌 杜志华 刘新峰 曹向宇 田成林 于生元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探讨Neuroform EZ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采用Neuroform EZ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39例(41枚)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即刻和复查DSA造影,评价Neuro... 目的探讨Neuroform EZ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采用Neuroform EZ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39例(41枚)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即刻和复查DSA造影,评价Neuroform EZ支架在辅助动脉瘤栓塞中的安全有效性。结果 41枚动脉瘤中破裂13枚(31.7%),未破裂28枚(68.3%)。共应用Neuroform EZ支架47枚,均准确释放(100%)。其中单枚支架辅助栓塞35枚,双支架辅助栓塞6枚(双支架套叠4枚,Y形支架2枚)。栓塞后即刻mRaymond分级1级19枚(46.3%),2级7枚(17.0%),3a级11个枚(26.8%),3b级4枚(9.6%),其中破裂、未破裂动脉瘤分别为1级10枚(76.9%)、9枚(32.1%)。术中发生血栓事件1枚(2.4%)。术后6个月复查造影显示,mRaymond分级改善13枚,变差2枚,发现载瘤动脉再狭窄1枚(2.4%)。结论 Neuroform Z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仍需多中心研究和远期随访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支架辅助栓塞 Neuroform ZE支架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运动评估对帕金森病及多系统萎缩P型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王茜尧 任娜 +5 位作者 陈纪霖 李华 李敏 张舒凤 于瑾 钱海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2-487,共6页
目的应用人工智能辅助下的运动障碍评估法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及多系统萎缩P型(multiple system atrophy-Parkinson,MSA-P)进行运动量化评估以期精准鉴别诊断。方法连续纳入2024年1~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和第三医... 目的应用人工智能辅助下的运动障碍评估法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及多系统萎缩P型(multiple system atrophy-Parkinson,MSA-P)进行运动量化评估以期精准鉴别诊断。方法连续纳入2024年1~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和第三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就诊的年龄≥60岁患者105例,根据诊断情况分为PD组48例,MSA-P组31例及对照组26例。收集一般资料,采用运动功能辅助评估系统进行运动评定,评估该方法在PD及MSA-P中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3组面部表情指标、左右侧对指频率、左右侧手部运动频率、右侧手部运动的幅度变化率、左右侧连续翻掌频率、左右侧脚趾拍地频率、左右侧脚趾拍地冻结负荷、左右侧腿部灵活度频率、右侧腿部灵活度幅度变化率、左右侧腿部灵活度的冻结负荷、直立伸展角速度、转身耗时、前进步频、返回步频、前进平均步幅、返回平均步幅、前进平均步速、返回平均步速、前进平均步宽、返回平均步宽、左右手姿势性震颤频率、左右手姿势性震颤最大幅度、左右手动作性震颤频率、左右手动作性震颤最大幅度、左右手静止性震颤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MSA-P组左右侧瞬目频率、面部震颤最大幅度、面部震颤频率、直立伸展角速度、前进步频、返回步频明显低于PD组,张嘴时长占比及转身耗时明显高于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联合9项运动功能指标或5项面部表情指标鉴别诊断PD与MSA-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3(95%CI:0.895~0.991,P=0.000),0.925(95%CI:0.870~0.981,P=0.000),大于各单项指标。结论联合面部表情、姿势、步态等人工智能辅助的运动评估有助于PD及MSA-P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多系统萎缩 人工智能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不能独走期)家庭照护专家共识
6
作者 高赛 +3 位作者 张淑 刘华 吴士文 季星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是一种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致死性神经肌肉病。近年来基因相关治疗药物相继进入临床,全病程照护管理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生命至关重要。为此,本共识通过系统查阅文献、专家论证、结合临床,最终形成对...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是一种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致死性神经肌肉病。近年来基因相关治疗药物相继进入临床,全病程照护管理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生命至关重要。为此,本共识通过系统查阅文献、专家论证、结合临床,最终形成对DMD不能独走期患者呼吸、心脏、康复、骨骼、营养、消化、皮肤、认知及心理等8个方面家庭照护的专家意见和建议,为DMD不能独走期患者的家庭照护提供指导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 家庭照护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苷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在hSOD1G93A诱导的小鼠NSC-34细胞焦亡中的作用
7
作者 苏博洋 何正卿 +2 位作者 刘静 李懋 黄旭升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5-482,共8页
目的探究芒果苷(MF)调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Nrf2/HO-1)信号通路对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细胞模型焦亡的影响。方法(1)转染hSOD1WT质粒和hSOD1G93A质粒的NSC-34细胞系,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MF(100µmol/L)组、MF(... 目的探究芒果苷(MF)调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Nrf2/HO-1)信号通路对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细胞模型焦亡的影响。方法(1)转染hSOD1WT质粒和hSOD1G93A质粒的NSC-34细胞系,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MF(100µmol/L)组、MF(200µmol/L)组;采用MF处理细胞24 h。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检测LDH释放量;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Nrf2、HO-1、NADPH醌氧化还原酶(NQO-1)、NOD样受体蛋白3(NLRP3)、gasdermin D(GSDMD)-N、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的表达水平。(2)小鼠hSOD1G93A NSC-34细胞随机分为模型组、MF(200µmol/L)组、Nrf2-siRNA组、Nrf2-siRNA+MF(200µmol/L)组,采用LipofectamineTM 3000瞬时转染Nrf2-siRNA,Western blotting检测Nrf2、HO-1、NQO-1、NLRP3、caspase-1和GSDMD-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300µmol/L及以下浓度MF处理24 h后,hSOD1G93A NSC-34细胞活力无明显变化(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LDH释放量及IL-1β和IL-18含量增加(P<0.001),Nrf2、HO-1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或P<0.01),NLRP3、caspase-1和GSDMD-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或P<0.001)。与模型组比较,MF(100µmol/L)组和MF(200µmol/L)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LDH释放量、IL-18和IL-1β含量减少(P<0.001),NLRP3、caspase-1、GSDMD-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01),Nrf2、HO-1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2)与模型组比较,MF(200µmol/L)组小鼠hSOD1G93A NSC-34细胞中Nrf2、HO-1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01),NLRP3、caspase-1和GSDMD-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1);Nrf2-siRNA组细胞中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或P<0.001),而NLRP3、caspase-1和GSDMD-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01)。与Nrf2-siRNA组比较,Nrf2-siRNA+MF(200µmol/L)组细胞中Nrf2、HO-1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或P<0.001),NLRP3、caspase-1和GSDMD-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01)。结论MF可通过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ALS细胞模型焦亡,发挥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芒果苷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细胞焦亡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窦支架置入术治疗合并静脉窦狭窄的特发性颅内高压的单中心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侯磊 杜志华 +5 位作者 曹向宇 苏慧 刘新峰 张荣举 李宝民 王君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10期981-986,共6页
目的探讨静脉窦支架置入术对合并静脉窦狭窄的特发性颅内高压(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IH)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9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确诊并行静脉窦狭窄支架置入术的IIH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静脉窦支架置入术对合并静脉窦狭窄的特发性颅内高压(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IH)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9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确诊并行静脉窦狭窄支架置入术的IIH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清醒状态和术后即刻测静脉窦狭窄远近端压力差。术后1周复查腰椎穿刺测颅内压,随访术后1年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术后6~12个月行DSA检查,评估静脉窦支架置入术对合并静脉窦狭窄的IIH的治疗作用。结果共纳入97例患者,其中75例(77.3%)女性,22例(22.7%)男性,中位年龄35(15~57)岁。术前存在视力障碍74例(76.2%),头痛54例(55.7%)。97例患者行静脉窦狭窄支架置入治疗,其中93例行单侧静脉窦狭窄支架治疗,4例行双侧静脉窦狭窄支架治疗。支架置入术中未发生并发症。支架置入术后静脉窦狭窄远近端压力差减小(18.1±7.1 vs 1.1±1.0 mm Hg,P<0.001),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显著下降(297.0±44.8 vs 215.0±41.2 mm H2O,P=0.004)。76例患者完成了1年临床随访,其中64例视力障碍患者中56例(87.5%)明显好转,43例头痛患者中40例(93.0%)头痛减轻或消失。DSA检查随访62例,3例(4.8%)出现支架内再狭窄,2例(3.2%)出现硬脑膜动静脉瘘。结论静脉窦支架置入术是治疗合并静脉窦狭窄的IIH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颅内高压 静脉窦狭窄 支架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流动力学研究方法进展
9
作者 张嘉豪 耿磊 +2 位作者 肖志涛 陈行 曹向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64-469,共6页
脑静脉系统疾病可以导致特发性颅内压增高、脑静脉血栓形成及搏动性耳鸣,精准评估脑静脉窦血流动力学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至关重要。随着血流动力学研究软件和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流体力学、四维流动MRI、体外模拟及经颅多普勒超... 脑静脉系统疾病可以导致特发性颅内压增高、脑静脉血栓形成及搏动性耳鸣,精准评估脑静脉窦血流动力学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至关重要。随着血流动力学研究软件和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流体力学、四维流动MRI、体外模拟及经颅多普勒超声等为脑静脉窦血流动力学研究提供多维度工具。本文综述上述4种技术在脑静脉窦血流动力学研究中的进展,为脑静脉系统疾病的机制研究提供方法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 血流动力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介入模拟器在临床医学实习生脑血管病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陶晓勇 陈玉萍 +6 位作者 常巍 黄伟 陈娟 王岩 李想 马倩 邱峰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3期359-361,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模拟器在临床医学实习生脑血管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实习的61名临床医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中33名试验组学员采用血管介入模拟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培...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模拟器在临床医学实习生脑血管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实习的61名临床医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中33名试验组学员采用血管介入模拟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培训,28名对照组学员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培训。实习结束时通过出科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考核成绩以及问卷调查评价两种脑血管病带教模式的效果。结果试验组学员出科时理论知识[(88.61±4.05)分vs.(83.43±4.21)分,P<0.001]、实践操作[(89.73±3.32)分vs.(85.54±3.17)分,P<0.001]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学员对神经内科产生兴趣的程度、对脑血管病认识的程度、自学能力、文献阅读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管介入模拟器应用于脑血管病临床实习带教中提高了实习生对神经内科的兴趣,培养了实习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脑血管病临床实习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介入模拟器 脑血管病 临床实习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外侧眶额叶激活对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小鼠的镇痛作用
11
作者 翟德琦 龚子骅 +5 位作者 刘颖元 杨春晓 袁慧娟 那伟楠 于生元 董钊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3-351,共9页
目的:探究腹外侧眶额叶皮质(ventrolateral orbitofrontal cortex,vlOFC)在利扎曲坦(rizatriptan,RIZ)诱导的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medication-overuse headache,MOH)小鼠模型中的镇痛作用。方法:将22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 目的:探究腹外侧眶额叶皮质(ventrolateral orbitofrontal cortex,vlOFC)在利扎曲坦(rizatriptan,RIZ)诱导的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medication-overuse headache,MOH)小鼠模型中的镇痛作用。方法:将22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Saline,SAL)组和利扎曲坦(RIZ)组,每组11只,分别使用SAL和RIZ灌胃。神经元激活或抑制调控实验则分别使用36只小鼠分为对照组、激活或抑制组、假激活或抑制组、对照病毒组,注射不同调控病毒。重复RIZ灌胃建立MOH模型,评估其基础痛阈,包括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眶周机械痛阈(head withdrawal threshold,HWT)。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Fos表达,分析眶额叶皮质(orbitofrontal cortex,OFC)及相关脑区神经元激活水平;通过化学遗传技术调控神经元活性,评估其对MOH小鼠痛阈的影响。结果:RIZ组小鼠MWT和HWT显著低于SAL组。免疫荧光结果显示,RIZ组小鼠vl OFC的c-Fos表达显著增加(t=3.821,P=0.012),而腹内侧丘脑(ventromedial thalamus,Vm)、前扣带回皮质(anteriorcingulate cortex,ACC)、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PAG)c-Fos表达与SA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统计发现OFC被激活的区域集中在腹外侧(t=2.723,P=0.042),而内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1,P=0.812)。使用化学遗传学技术激活vl OFC脑区神经元,可以显著提高RIZ组小鼠MWT和HWT,抑制vl OFC效果不显著。结论:MOH小鼠vl OFC神经元活动增加,激活该脑区可缓解MOH引起的皮肤痛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 化学遗传学 疼痛 眶额叶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Kir4.1在慢性偏头痛小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部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文婕 肖少波 +5 位作者 张秀芬 扆慧洁 高男 郭星豪 于生元 刘若卓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14-425,435,共13页
目的: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内向整流钾通道4.1(inwardly rectifying potassium channel 4.1,Kir4.1)在慢性偏头痛(chronic migraine,CM)模型小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部(trigeminal nucleus caudalis,TNC)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在CM中的作用。方法... 目的: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内向整流钾通道4.1(inwardly rectifying potassium channel 4.1,Kir4.1)在慢性偏头痛(chronic migraine,CM)模型小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部(trigeminal nucleus caudalis,TNC)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在CM中的作用。方法:C57BL6/J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空白对照(CON)组、慢性偏头痛(CM)组和频发慢性偏头痛(frequent chronic migraine,FCM)组,每组15只。通过反复注射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NTG)建立CM小鼠模型(隔日注射NTG)和FCM小鼠模型(每日注射NTG);繁育后获得的72只Aldh1/1-Cre ERT2雄性小鼠靶向TNC脑区过表达或敲低星形胶质细胞Kir4.1后,反复注射NTG建立CM小鼠模型,von Frey纤维丝评估基础痛阈,包括50%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50%MWT)和眶周机械痛阈(head withdrawal threshold,HWT)。通过使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c-Fos蛋白和Kir4.1的表达。结果:与CON组相比,FCM组与CM组模型小鼠痛觉阈值显著降低,TNC脑区Kir4.1表达下降,CGRP和c-Fos表达增加。过表达Kir4.1小鼠TNC脑区的CGRP蛋白表达显著减少且MWT和HWT明显增高,敲低Kir4.1组小鼠则相反。结论:TNC区星形胶质细胞Kir4.1可能参与CM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偏头痛 Kir4.1 中枢敏化 三叉神经脊束核尾部 星形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糖蛋白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定位和调控研究进展
13
作者 赵家华 杨小飒 +3 位作者 许晓娇 刘睿 庄田田 张家堂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5-302,共8页
P糖蛋白(P-gp)是一种ATP依赖的外排转运体,在许多组织器官中均有分布。P-gp可以选择性地将内源性底物和外源性化学物质由细胞内泵入细胞外,维持内环境稳定,但同时也限制了治疗性药物进入组织器官,尤其是介导了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多药... P糖蛋白(P-gp)是一种ATP依赖的外排转运体,在许多组织器官中均有分布。P-gp可以选择性地将内源性底物和外源性化学物质由细胞内泵入细胞外,维持内环境稳定,但同时也限制了治疗性药物进入组织器官,尤其是介导了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多药耐药。因此,了解P-gp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定位,可能是疾病治疗的重要突破点。本文主要综述P-gp的分子结构、转运机制、不同组织器官的定位和调控等,为后续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糖蛋白 分子结构 转运机制 定位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军队医院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临床管理原则专家共识 被引量:15
14
作者 韩雅玲 丁世芳 +8 位作者 王海昌 陈韵岱 赵仙先 陶凌 黄岚 杨丽霞 王祖禄 荆全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7-112,共6页
2019年12月,我国湖北省武汉市暴发2019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且患病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1-2]。在此次COVID-19疫情期间,军队医院在继续完成卫勤保障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到所在地区的抗击疫情工作中,... 2019年12月,我国湖北省武汉市暴发2019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且患病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1-2]。在此次COVID-19疫情期间,军队医院在继续完成卫勤保障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到所在地区的抗击疫情工作中,许多医护人员驰援武汉遏制疫情蔓延。全军各医疗单位分散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所在地区疫情严重程度有较大差异。为指导军队医院在COVID-19疫情期间保护医护人员健康、更好地救治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医疗管理处委托全军心血管病介入诊疗质量控制委员会,组织军内心血管病专家共同制订了本共识。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相关规范性文件[3-10]、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临床处理原则的专家共识》[11],以及辽宁心血管专业医疗质控中心制订的《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心血管内科急性胸痛救治策略及人员防护的指导意见》[12],结合当前全国疫情及军队医院情况,本共识推荐COVID-19疫情期间,对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管理遵循如下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肺炎 新冠肺炎 心血管急危重症 临床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防治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影 沈建 +4 位作者 张昕 周伯宁 焦阳 刘赫男 付振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对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发生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IAKI)的防治作用。方法连续入选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CKD并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321例,分为乌司...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对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发生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IAKI)的防治作用。方法连续入选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CKD并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321例,分为乌司他丁组161例,水化组160例。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2 d心、肾功能指标,观察2组心、肾功能变化差异及CIAKI发生情况。结果乌司他丁组术后2 d血清肌酐、尿素、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显著低于水化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水平显著高于水化组(P<0.01)。321例中有62例(19.3%)符合CIAKI诊断,乌司他丁组17例,水化组45例,乌司他丁组与水化组比较有显著差异(10.6%vs 28.1%,P<0.01)。乌司他丁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尿酸血症的患者CIAKI发生率较水化组显著降低(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乌司他丁是发生CIAKI的保护因素(OR=0.348,95%CI:0.180~0.673,P=0.001)。结论乌司他丁可改善老年冠心病合并CKD患者的肾功能,降低CIAKI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肾病 急性肾损伤 造影剂 血管造影术 乌司他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岛叶通过GluA1受体和腺苷酸环化酶1参与调控大鼠头痛及相关焦虑行为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扬 李晨浩 +7 位作者 毛静瑞 张雯雯 马真捷 韩珣 唐闻晶 刘若卓 于生元 刘颖璐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3-182,共10页
目的:通过大鼠模型明确岛叶是否参与偏头痛发病并探索其机制。方法:连续硬膜外注射炎症汤建立慢性偏头痛(chronic migraine,CM)大鼠模型。von Frey纤维丝评估眶周机械阈值。通过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动物焦虑行为。使用免疫印迹... 目的:通过大鼠模型明确岛叶是否参与偏头痛发病并探索其机制。方法:连续硬膜外注射炎症汤建立慢性偏头痛(chronic migraine,CM)大鼠模型。von Frey纤维丝评估眶周机械阈值。通过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动物焦虑行为。使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岛叶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 acid,AMPA)受体亚基1-Glu A1受体及腺苷酸环化酶1(adenylate cyclase 1,AC1)的表达。通过双侧岛叶注射AC1抑制剂探索可能的机制。结果:连续炎症汤刺激硬脑膜可诱导大鼠产生偏头痛样头痛及焦虑行为。与对照组相比,CM组岛叶的c-Fos、Glu A1及其磷酸化(p-Glu A1-S845)和AC1的表达显著增加。岛叶注射AC1抑制剂可缓解大鼠的痛觉过敏和焦虑行为,降低岛叶AC1和Glu A1表达量及p-Glu A1-S845水平。结论:岛叶可能通过Glu A1及AC1参与调控大鼠偏头痛样头痛及焦虑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叶 偏头痛 焦虑 腺苷酸环化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ll-in-cell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冯锦丽 孙强 张家堂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11-1519,共9页
cell-in-cell(CIC)是指一个或多个活细胞进入到另一个活细胞中,形成细胞套叠结构并产生生物学效应的过程。早在100年前这一现象就已经被发现,但直到近10年才引起重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CIC现象存在于许多生物系统和疾病中,在进... cell-in-cell(CIC)是指一个或多个活细胞进入到另一个活细胞中,形成细胞套叠结构并产生生物学效应的过程。早在100年前这一现象就已经被发现,但直到近10年才引起重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CIC现象存在于许多生物系统和疾病中,在进化、发育、稳态和疾病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意义,尤其在肿瘤中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目前有5种已知的CIC结构形式:cell canibalism、phagoptosis、enclysis、entosis和emperipolesis。本文就上述5种CIC结构的细胞构成类型、生物学特性、分子机制、病理生理学特点等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认识这一现象,探讨CIC现象在人类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中潜在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ll-in-cell 机制 病理生理学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47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赵家华 岑雨樱 +11 位作者 许晓娇 杨飞 张兴文 董钊 刘若卓 黄德晖 崔荣太 王湘庆 田成林 黄旭升 于生元 张家堂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9,共7页
目的总结单中心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20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诊治的1247例CNS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原体、性别、发病年龄与时间、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布等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临床... 目的总结单中心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20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诊治的1247例CNS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原体、性别、发病年龄与时间、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布等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临床表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宏基因组学测序的阳性率和预后等临床特征。结果1247例CNS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原体依次为病毒743(59.6%)、结核分枝杆菌249(20.0%)、其他细菌150(12.0%)、真菌68(5.5%)、寄生虫18(1.4%)、梅毒螺旋体18(1.4%)和立克次体1(0.1%);2011-2020年的病例数较2001-2010年增加177例(33.1%,P<0.05);病原体的季节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比例为1.87︰1,多在60岁以下发病;病毒以学生人群易感,尤以大学(大专)及以上学历者较多;结核分枝杆菌和其他细菌感染以农民偏多,梅毒螺旋体感染多见于工人;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及脑膜刺激征多见,脑神经受累以展神经居多;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明显提高了临床诊断的精准性;患者中位住院天数为18.00(11.00,27.00)d,中位住院费用2.95(1.60,5.92)万元;疾病病死率1.6%。结论CNS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近年有升高趋势,临床表现复杂、症状重、预后差。早期精准诊断及临床规范治疗有利于降低病死率,减轻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性疾病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危心血管病患者应用依洛尤单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杞欣莲 邹晓 +5 位作者 王海军 李春林 张莎 孟现赛 李扬 司全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危心血管病患者应用依洛尤单抗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二、六、八医学中心心内科住院的经常规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血脂控制不达标的心血管病高危患者153例,根据患者年龄... 目的探讨老年高危心血管病患者应用依洛尤单抗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二、六、八医学中心心内科住院的经常规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血脂控制不达标的心血管病高危患者153例,根据患者年龄分为非老年组(<60岁)46例,60~74岁老年组66例,≥75岁老年组41例,均按指南应用依洛尤单抗治疗;选取同期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二、六、八医学中心心内科住院血脂控制不达标的年龄≥75岁心血管病高危未应用依洛尤单抗患者50例为常规治疗组,应用一种他汀类药物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比较各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及用药第4、12周的血液指标和12周内药物不良反应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非老年组、60~74岁老年组和≥75岁老年组用药第4、12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总胆固醇(TC)水平较基线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组用药第12周LDL-C、TC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非老年组、60~74岁老年组、≥75岁老年组用药12周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2.2%vs 3.0%vs 2.4%,P>0.05)。≥75岁老年组和常规治疗组用药第12周LDL-C、TC水平显著低于基线(P<0.05,P>0.01);≥75岁老年组用药第12周LDL-C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1.36±0.44)mmol/L vs(1.87±0.56)mmol/L,P<0.01]。≥75岁老年组和常规治疗组用药12周内MACE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12.2%vs 16.0%,P>0.05),2组生存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576)。结论各年龄组患者应用依洛尤单抗治疗均可在短期内取得良好疗效,75岁以上老年患者应用依洛尤单抗治疗同样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胆固醇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依洛尤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及其亚型与胆囊结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广祥 董昌昊 +2 位作者 李超 冼锐 崔立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4,共6页
目的分析肠易激综合征(IBS)及其亚型与胆囊结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3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556例,其中IBS组161例,非IBS组395例。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液检查,比较两组性别、... 目的分析肠易激综合征(IBS)及其亚型与胆囊结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3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556例,其中IBS组161例,非IBS组395例。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液检查,比较两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压、血生化指标等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BS与胆囊结石的关系。结果556例患者中胆囊结石90例(16.2%),其中IBS组胆囊结石37例(23.0%),非IBS组胆囊结石53例(13.4%),IBS组胆囊结石患病率高于非IBS组(P<0.05)。IBS组胆囊泥沙样结石6例(3.7%),非IBS组胆囊泥沙样结石3例(0.8%),IBS组患者胆囊泥沙样结石患病率高于非IBS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BMI、总胆汁酸(TBA)、总胆固醇(TC)及合并IBS是胆囊结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161例IBS患者中,腹泻型IBS 114例,其中胆囊结石26例(22.8%);便秘型IBS47例,其中胆囊结石11例(23.4%);395例非IBS患者中胆囊结石53例(13.4%)。腹泻型IBS组的胆囊结石患病率高于非I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便秘型IBS组与非IBS组的胆囊结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BS与胆囊结石间存在相关性。与非IBS患者比较,腹泻型IBS患者罹患胆囊结石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胆囊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