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结肠癌与直肠癌腹膜转移的远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帛岩 李松岩 +9 位作者 张红亮 杨宇 滕达 刘逸尘 许晓蕾 李宇轩 邢晓伟 何长征 王玉峰 杜晓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比较起源于结肠与直肠的腹膜转移癌患者经肿瘤细胞减灭术(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后的远期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1月1日-2013年5月31日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行CRS联合HIPEC的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103例,根... 目的比较起源于结肠与直肠的腹膜转移癌患者经肿瘤细胞减灭术(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后的远期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1月1日-2013年5月31日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行CRS联合HIPEC的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103例,根据腹膜癌的起源位置,将患者分为结肠来源组(结肠组,n=60)及直肠来源组(直肠组,n=43)。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是否联合其他脏器切除、吻合口数、腹膜种植指数(PCI)、肿瘤细胞减灭完全性(CC)评级、是否输血等],术后近期并发症及远期生存情况等;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法比较两组的生存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相关资料(PCI、CC评级、是否肝切除、吻合口数及是否输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3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28.43±15.6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OS)为26.3个月,中位无病生存时间(DFS)为17.7个月,中位复发到死亡时间(TTD)为18.3个月,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35.9%和8.7%;结肠组患者的生存情况均优于直肠组(OS:28.5个月vs.19.7个月;DFS:21.1个月vs.13.6个月;TTD:22.3个月vs.12.1个月;3年生存率:48.3%vs.18.6%;5年生存率:15.0%vs.0%;均P<0.05)。结论CRS联合HIPEC治疗结肠癌腹膜转移患者的近期并发症与直肠癌腹膜转移者相当,但远期疗效优于直肠癌腹膜转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腹膜转移癌 肿瘤细胞减灭术 腹腔热灌注化疗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逸尘 李席如 +10 位作者 杜晓辉 李松岩 胡时栋 杨宇 李宇轩 刘帛岩 许晓蕾 邢晓伟 何长征 张红亮 王玉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3-247,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连续收治的298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根据术后...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连续收治的298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根据术后30d是否发生SSI分为SSI组(n=20)和对照组(n=278)。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手术方式、肿瘤T分期情况及术前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NLR、PLR、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SSI组患者根据开腹与微创手术进行亚组分析,比较两个亚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肿瘤T分期情况及术前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NLR、PLR、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应用ROC曲线分析术前NLR、PLR对直肠癌根治术后SSI的预测价值。结果 SSI组男女比例高于对照组(19/1 vs. 17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两组年龄、非恢复性手术比例、微创手术比例、新辅助治疗比例、肿瘤T分期、术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中性粒细胞计数[(3.96±1.03)×10~9/L vs.(3.62±1.28)×10~9/L,P=0.245]、淋巴细胞计数[(1.47±0.45)×10~9/L vs.(1.71±0.64)×10~9/L,P=0.103]、血小板计数[(249.10±57.42)×10~9/Lvs.(230.21±68.53)×10~9/L,P=0.2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SI组术前NLR高于对照组(2.77±0.52 vs. 2.39±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而PL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4.46±69.54vs.152.93±73.82,P=0.065)。SSI组内开腹手术亚组患者年龄明显低于微创手术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两亚组性别、非恢复性手术比例、新辅助治疗比例、肿瘤T分期、术前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NLR、PLR、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NLR预测直肠癌根治术后SSI的AUC为0.711(95%CI 0.643~0.779),最佳临界值为2.13,灵敏度为95.0%,特异度为51.4%。术前PLR预测直肠癌根治术后SSI的AUC为0.665(95%CI 0.553~0.777),最佳临界值为150.69,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59.7%。结论术前NLR和PLR对直肠癌根治术后SSI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直肠癌根治术 手术部位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