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溴酸樟柳碱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中国多中心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沫 宋宏鲁 +32 位作者 周欢粉 赖梦莹 徐全刚 孙明明 范珂 崔红培 王海燕 金鑫 孙传宾 肖庆 王影 赵子德 张铭连 常永业 陈梦平 申战省 杨晖 徐晓宇 李志清 邢东军 董玉 杨金润 任骞 李丽 张文芳 孙莉 张正培 李甦雁 刘丹岩 周娜磊 罗纳丽 刘亚东 魏世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46-653,共8页
目的评估口服氢溴酸樟柳碱片治疗急性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于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在中国共16所医院眼科纳入首次发病的急性期NAION患者282例282眼,按照治疗方... 目的评估口服氢溴酸樟柳碱片治疗急性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于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在中国共16所医院眼科纳入首次发病的急性期NAION患者282例282眼,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2个组,其中对照组124例124眼,接受口服胞磷胆碱钠片、银杏叶提取物片/银杏叶提取物滴剂和甲钴胺片治疗;试验组158例158眼,在采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口服氢溴酸樟柳碱片1 mg/次,2次/日,连续用药2~3个月。分别于入组后1、2、3和6个月进行随访,采用标准小数视力表测定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750i Humphery视野计(30-2程序)检查视野获得视野指数(VFI),采用HD 4000/HD 5000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测量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pRNFL),采用RTVue-XR OCT仪测定视盘放射状毛细血管网血管密度(RPC)。主要结局指标为随访末BCVA、VFI,次要结局指标为pRNFL、RPC,以及随访期间不良反应。结果共242例242眼完成主要结局指标BCVA随访,98例98眼完成主要结局指标VFI随访。在视功能变化方面,2个组患者随时间推移BCVA和VFI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试验组在各个随访时间点BCVA均显著优于对照组,VF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结构指标方面,2个组患者pRNFL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变薄,其中试验组在各个随访时间点pRNFL均显著薄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2个组间最终随访RP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共有2例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其中1例因药物不良反应于治疗后25 d退出研究。结论口服氢溴酸樟柳碱片可以改善NAION患者的视力和视野,加速视盘水肿消退,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氢溴酸樟柳碱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诊于眼科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病因、病变定位及预后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馨 魏世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25-1430,共6页
目的:动眼神经麻痹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以眼球运动障碍、眼睑位置异常和/或瞳孔受损为特征的疾病。首诊于不同科室的动眼神经麻痹病因不尽相同,本研究分析首诊于眼科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病因、病变定位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至2018... 目的:动眼神经麻痹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以眼球运动障碍、眼睑位置异常和/或瞳孔受损为特征的疾病。首诊于不同科室的动眼神经麻痹病因不尽相同,本研究分析首诊于眼科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病因、病变定位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至2018年首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眼科的137例动眼神经麻痹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病因及其在各年龄段的分布特点、病变定位、预后。结果:在137例患者中,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头部外伤(38.69%)、海绵窦病变(12.40%)、眶内炎症(9.49%),其他病因还包括颅内动脉瘤、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病变、感染、眶内肿瘤、糖尿病、鼻腔术后等。病因中头部外伤多见于20~49岁的青壮年,脑血管病变多见于60~69岁老年人,糖尿病多见于50~69岁中老年人,其余病因类型年龄分布相对平衡。病变定位情况:眶尖病变75例,病因包括外伤、炎症、感染、肿瘤;海绵窦病变40例,病因包括炎症、肿瘤、血栓;蛛网膜下腔病变6例,病因包括动脉瘤、肿瘤、外伤;动眼神经核病变5例,病因为梗死;未见动眼神经束病变。有11例因为病因不明,所以无法定位。治疗后,动眼神经麻痹侧矫正视力改善不明显。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病变、糖尿病造成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上睑下垂及眼球运动障碍部分或完全恢复比例较高。结论:动眼神经麻痹是造成眼肌麻痹及复视的常见病因,首诊于眼科的动眼神经麻痹以头部外伤、海绵窦病变及眶内炎症最为多见。青壮年常见于外伤,而中老年人则常见于糖尿病及脑血管病变等原因导致的动眼神经麻痹。病变位置以发生在眶尖和海绵窦为主。动眼神经麻痹侧矫正视力预后较差,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病变及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上睑下垂及眼球运动障碍预后较好。及时查明病因是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基础和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眼神经麻痹 病因 病变定位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弛(综述) 叶子 李朝辉(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66-469,共4页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数量日益增长,复明性白内障手术逐渐向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转变,良好的术后视力是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的目标。由于眼轴长度测量误差、术后有效晶状体位置变化和人工晶状体(IOL)计算公式选择不当等因素,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数量日益增长,复明性白内障手术逐渐向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转变,良好的术后视力是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的目标。由于眼轴长度测量误差、术后有效晶状体位置变化和人工晶状体(IOL)计算公式选择不当等因素,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屈光预测准确性欠佳,严重影响患者视觉质量和满意度。随着IOL计算公式的不断发展,SRK/T和Holladay1等薄晶状体会聚公式中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等不断优化,以Barrett UniversalⅡ公式为代表的厚晶状体会聚公式应用逐渐广泛,基于人工智能的Hill-RBF公式、基于光线追踪的Olsen公式和OKULIX软件以及结合多种理论的Kane公式和EVO公式等新型IOL计算公式陆续问世,白内障术后屈光预测有了更多的选择和保障。本文总结不同种类IOL计算公式的优化与进展,为提高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IOL度数计算的准确性提供更多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损伤修复与Notch信号通路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宗源(综述) 黄一飞 王丽强(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0-155,共6页
Notch信号通路在胚胎期细胞命运转归和成体组织稳态的维持中起重要作用。各种研究已经证明Notch信号通路在角膜损伤后修复及角膜生理性稳态的维持中有重大意义,角膜缘干细胞主要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来抑制细胞的分化和增生;在角膜上... Notch信号通路在胚胎期细胞命运转归和成体组织稳态的维持中起重要作用。各种研究已经证明Notch信号通路在角膜损伤后修复及角膜生理性稳态的维持中有重大意义,角膜缘干细胞主要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来抑制细胞的分化和增生;在角膜上皮早期修复阶段生理性下调促进细胞迁移和伤口覆盖,后期修复阶段生理性上调与防止角膜上皮细胞过度分层和维持细胞分化相关;角膜基质损伤后纤维化与Notch信号通路相关;角膜内皮损伤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内皮-间质转化(EnMT)过程有Notch信号通路的直接参与;此外,Notch信号通路与14-3-3σ、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Sirt6、微小RNA(miRN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角膜上皮稳态维持、角膜上皮分化、角膜基质过度炎症反应、角膜新生血管生成等存在相互作用。本文就Notch信号通路在角膜各层损伤修复中的功能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疾病 修复 再生 信号转导 NOTCH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附属器淋巴瘤^(18)F-FDG PET/CT的代谢特征及其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观筠 杨晖 +5 位作者 陈佳欣 肖文田 李灿 姚树林 王瑞民 徐白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分析眼附属器淋巴瘤(ocular adnexal lymphomas,OAL)氟-18-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的代谢参数与临床分期之... 目的分析眼附属器淋巴瘤(ocular adnexal lymphomas,OAL)氟-18-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的代谢参数与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不同病理类型OAL之间代谢参数的差异。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20年4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核医学科行18 F-FDG PET/CT检查并由病理诊断为OAL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记录病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平均标准化摄取值(average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ean)、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与病灶糖酵解总量(total lesion glycolysis lesion,TLG)。以^(18)F-FDG PET/CT结果及患者临床资料进行Ann Arbor分期。根据主要病理类型进行分组,比较各组代谢参数的差异,并比较所有病例各代谢参数与不同分期的相关性。结果共计37名初发OAL患者纳入研究。病理分型以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B-cell lymphoma of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n=1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n=12)和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extranodal 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nasal type,ENK-TCL,n=7)为主。通过比较上述3组患者各项代谢参数后发现,DLBCL、ENK-TCL与MALT之间各项代谢参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所有37例患者中,不同分期的代谢参数中SUVmax和TLG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代谢参数均与疾病分期呈正相关,其中TLG与MTV的相关性较SUV max及SUV mean更强。结论^(18)F-FDG PET/CT各项代谢参数与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其中TLG与MTV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附属器淋巴瘤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 代谢参数 诊断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战争眼战伤救治及防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琬悦 张卯年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0-424,共5页
现代战争中,随着精确制导、高能爆炸性武器使用的增多,眼战伤的受伤环境、伤情伤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军多年来无战伤救治实践,传统的三区七级防护与救治体系难以更好地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为提高我军眼战伤的救治及防护水平,该文对21... 现代战争中,随着精确制导、高能爆炸性武器使用的增多,眼战伤的受伤环境、伤情伤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军多年来无战伤救治实践,传统的三区七级防护与救治体系难以更好地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为提高我军眼战伤的救治及防护水平,该文对21世纪以来外军现代局部战争中的眼战伤流行病学、受伤环境、致伤因素、眼战伤救治体系及防护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我军眼战伤防护救治研究的现状,并对未来眼战伤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战争 眼战伤 防护 救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ric人工晶状体测量和计算研究进展
7
作者 高艺(综述) 李朝辉(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1-345,共5页
Toric人工晶状体(IOL)的应用为合并散光的白内障患者提供了同时矫正散光的可能。为使术后效果最优、残余散光最小,Toric IOL的术前测量和计算至关重要,为实现其精准化,不同特性的散光测量设备相继应用于临床,了解设备原理及优缺点有助... Toric人工晶状体(IOL)的应用为合并散光的白内障患者提供了同时矫正散光的可能。为使术后效果最优、残余散光最小,Toric IOL的术前测量和计算至关重要,为实现其精准化,不同特性的散光测量设备相继应用于临床,了解设备原理及优缺点有助于根据患者情况个性化选择测量设备。手动角膜曲率计是测量角膜曲率的金标准,角膜地形图可用于评估角膜散光是否规则,许多设备所测角膜数据都可作为计算Toric IOL的参考数据,建议术前至少使用3种设备测量来提高预测精准度。角膜后表面散光对Toric IOL测量和计算均有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Barrett Toric计算器准确性好,适用性强,在Toric IOL计算中推荐使用,同时其他各类Toric计算器及公式经过修正优化也可获得准确稳定的结果。本文从各类角膜曲率测量设备、角膜后表面散光以及Toric计算器3个方面对Toric IOL测量和计算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RIC人工晶状体 散光测量设备 角膜后表面散光 Toric计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编辑技术在遗传性视网膜营养不良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中的应用
8
作者 李润璞 金鑫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0-295,共6页
遗传性视网膜营养不良(inherited retinal dystrophies,IRDs)是发展中国家青年人群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这些疾病呈现不可逆的视觉功能障碍和(或)神经视网膜细胞的丢失,显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由于眼睛的解剖学可及性和免疫赦免特性,眼... 遗传性视网膜营养不良(inherited retinal dystrophies,IRDs)是发展中国家青年人群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这些疾病呈现不可逆的视觉功能障碍和(或)神经视网膜细胞的丢失,显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由于眼睛的解剖学可及性和免疫赦免特性,眼科研究一直处于创新的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的前沿,这两种疗法均具有作为IRDs患者治疗方法的巨大潜力。群集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和CRISP相关蛋白(Cas)等基因组编辑技术为编辑人类基因组提供了准确和有效的方法,成为治疗IRDs的一个极具前景的替代方案。目前,基因组编辑和干细胞技术领域迅猛发展,可以联合为患者提供精确和个性化的治疗,但尚存在缺陷和不足,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 干细胞 遗传性视网膜营养不良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