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本体的神经信息学概念及其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毅 余锦凤 +1 位作者 尹岭 崔光佐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0-234,共5页
目的:通过构建神经信息学本体,为神经信息学研究提供良好的信息整合、知识表示、文本挖掘、智能教育和数据共享服务。方法:分析生物医学领域已有的统一医学语言系统、基因本体、癌症本体、解剖学本体、疾病本体和药物本体的结构和内容,... 目的:通过构建神经信息学本体,为神经信息学研究提供良好的信息整合、知识表示、文本挖掘、智能教育和数据共享服务。方法:分析生物医学领域已有的统一医学语言系统、基因本体、癌症本体、解剖学本体、疾病本体和药物本体的结构和内容,对神经信息学领域专业概念及其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神经信息学本体的设计原则、标准和规范、构建方式和基本流程,并利用Protg工具编制本体?峁?构建了基于多层次概念语义网络的、符合网络本体语言(web ontology language,OWL)规范的神经信息学本体。结论:神经信息学本体可以从不同层次的形式化模式上给出神经信息学领域概念和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明确定义,形成清晰的神经信息学理论框架,实现对相关领域知识的共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科学 医学信息学 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冷热应激对大鼠脊髓和脊神经节ERK信号转导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进堂 尹岭 +1 位作者 田淑君 张笑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3-169,共7页
ERK是细胞内MAPK信号转导系统的重要蛋白激酶,参与多种刺激的应激反应。本实验建立冷热应激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研究冷热应激刺激对大鼠脊髓和脊神经节ERK的激活作用。结果显示:(1)正常脊髓非磷酸化ERK1(pan-ERK1... ERK是细胞内MAPK信号转导系统的重要蛋白激酶,参与多种刺激的应激反应。本实验建立冷热应激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研究冷热应激刺激对大鼠脊髓和脊神经节ERK的激活作用。结果显示:(1)正常脊髓非磷酸化ERK1(pan-ERK1)阳性细胞分布于RexedIII-X层,而I-II层没有免疫反应,胞浆着色,没有核膜断裂;磷酸化ERK1/2(p-ERK1/2)阳性细胞见于灰质Rexed各层(I-X),散在分布。免疫产物位于胞浆核周区,少见于细胞核,核膜有断裂。脊神经节p-ERK1/2免疫反应见于大、中、小型神经元,定位于细胞核;没有pan-ERK1免疫反应。(2)20min热应激后,RexedII层p-ERK1/2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核周着色区增大,核膜常有断裂,脊神经节阳性细胞数没有明显变化;10min热应激和体温(38℃)应激后,脊髓和脊神经节阳性细胞数和核着色没有显著变化。(3)20min冷应激后,脊髓II层p-ERK1/2阳性细胞数轻度减少,核周着色区变窄,核膜有断裂,脊神经节阳性细胞数没有变化;10min冷应激后阳性细胞数没有明显变化。(4)Western blot显示,热应激和冷应激分别提高和降低了胸段脊髓p-ERK1/2的蛋白表达水平。本研究证实,ERK存在于脊髓灰质各层和脊神经节各型神经元,热应激提高了ERK激活水平而冷应激则相反,提示MAPK信号转导激活具有应激类型和应激强度的依赖性,参与了感觉神经元的功能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应激 热应激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疏宁对大鼠颅脑创伤后神经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崔向宁 尹岭 王玉来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评价中药脑疏宁对创伤性脑损伤 (TBI)后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按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造成TBI模型 ,通过木条行走实验评价伤后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并在伤后不同时间点观察脑组织含水量及病理改变。结果伤后 1周内大鼠完成... 目的评价中药脑疏宁对创伤性脑损伤 (TBI)后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按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造成TBI模型 ,通过木条行走实验评价伤后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并在伤后不同时间点观察脑组织含水量及病理改变。结果伤后 1周内大鼠完成木条行走作业的能力明显受损。经脑疏宁治疗后 ,TBI大鼠神经功能明显改善 ,脑组织含水量及病理改变减轻。结论中药脑疏宁可以促进颅脑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可能与早期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组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脑疏宁 神经功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脑屏障和血-神经屏障内皮细胞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海波 陶沂 +3 位作者 尹岭 丁素菊 刘式威 杜侃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3期238-239,F0003,共3页
目的研究血-脑屏障与血-神经屏障内皮细胞在超微结构、通透性及标记物表达方面的差异。方法取大鼠前额叶皮层和坐骨神经。用电镜观察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转铁蛋白受体(OX-26)和内皮屏障抗原(EBA)的表达及微血... 目的研究血-脑屏障与血-神经屏障内皮细胞在超微结构、通透性及标记物表达方面的差异。方法取大鼠前额叶皮层和坐骨神经。用电镜观察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转铁蛋白受体(OX-26)和内皮屏障抗原(EBA)的表达及微血管周围纤维蛋白原外渗。结果电镜显示,血-脑屏障和血-神经屏障微血管均为紧密连接,但血-神经屏障吞饮小泡较血-脑屏障多(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血-神经屏障OX-26和EBA阴性表达,微血管周围可见微量纤维蛋白原外渗;血-脑屏障OX-26和EBA均强阳性表达,微血管周围未见纤维蛋白原外渗。结论血-脑屏障与血-神经屏障内皮细胞虽然均为紧密连接,但两者在吞饮小泡数量、标记物表达及通透性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血-神经屏障 超微结构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应激对大鼠脊髓和脊神经节p38信号转导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进堂 尹岭 +1 位作者 田淑君 张笑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2期103-105,I0001,共4页
目的观察冷热应激对大鼠脊髓和脊神经节内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的激活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冷热应激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蛋白印迹法观察p38的激活水平。结果磷酸化p38(p-p38)的免疫阳性细胞见于正常胸段脊髓后角Ⅱ层,... 目的观察冷热应激对大鼠脊髓和脊神经节内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的激活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冷热应激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蛋白印迹法观察p38的激活水平。结果磷酸化p38(p-p38)的免疫阳性细胞见于正常胸段脊髓后角Ⅱ层,细胞密度低,棕色反应产物见于细胞核,胞浆着色弱,在RexedⅢ~Ⅹ层无阳性免疫反应。脊神经节p-p38免疫反应见于少数小型神经元,产物位于胞核。热应激刺激10min和20min后,RexedⅡ层p-p38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体温(38℃)水浴刺激(20min)后阳性细胞数无显著变化。热应激未改变脊神经节p-p38免疫反应。冷应激10min和20min后,RexedⅡ层阳性细胞数轻微减少;脊神经节p-p38免疫反应无变化。蛋白印迹显示,热应激和冷应激都不同程度地降低胸段脊髓p38的激活水平。结论正常脊髓p38具有一定的基础激活水平;热应激对p38激活有明显抑制,而冷应激有较弱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应激 热应激 P38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交感神经阻滞对脑血管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媛 王蒙 尹岭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684-686,共3页
关键词 交感神经 脑血管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万寿路地区老年人卒中后抑郁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姚斌 尹岭 +2 位作者 吴东宇 陈彤 陈雪丽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9期695-697,共3页
目的研究社区老年人群卒中后抑郁的患病率,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北京万寿路地区老年居民进行整群随机抽样。以Zung量表(SDS量表)为筛查工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24)评定严重程度,按ICD-10确诊病例。调查抽样人群的卒中后抑郁的患... 目的研究社区老年人群卒中后抑郁的患病率,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北京万寿路地区老年居民进行整群随机抽样。以Zung量表(SDS量表)为筛查工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24)评定严重程度,按ICD-10确诊病例。调查抽样人群的卒中后抑郁的患病率。同时对基本信息和老年人常见疾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老年人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结果卒中后抑郁患病率为9.5%。社区老年人卒中后抑郁发病率与其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结论卒中后抑郁影响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疾病康复,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和危害均较没有脑卒中时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脑卒中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大鼠足三里穴对脑干P物质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田庆华 孙锦平 +1 位作者 尹岭 母义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11期652-653,共2页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对大鼠脑干P物质 (SP)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规律 ,探讨脑肠肽参与针刺镇痛以及治疗胃肠疾病的机制。方法将 78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以及针刺足三里、非经非穴以及束缚后各 2h、4h、6h、8h组。应用RT PCR方法结合...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对大鼠脑干P物质 (SP)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规律 ,探讨脑肠肽参与针刺镇痛以及治疗胃肠疾病的机制。方法将 78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以及针刺足三里、非经非穴以及束缚后各 2h、4h、6h、8h组。应用RT PCR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脑干SP的基因表达。结果正常情况下脑干内有一定的SPmRNA表达 ,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在电针 2h后脑干SP的基因表达增加 (P <0 .0 5 ) ,6— 8hSPmRNA的表达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电针可以增加大鼠脑干SP的基因表达 ,而在不同的时间点电针足三里穴与非经非穴点SP基因表达的不同说明了针刺穴位点的作用 ,这可能是电针足三里穴SP参与针刺镇痛和调节胃肠运动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足三里 P物质 基因表达 脑干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模型大鼠脑海马ERK及其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杜雅薇 王玉来 +3 位作者 尹岭 赵秀敏 秦绍林 赵永烈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6期1367-1369,I0015,I0016,共5页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模型大鼠脑海马CA1、CA3、DG区ERK及其磷酸化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肝郁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运用模具束缚结合孤养的方法制备肝气郁结证候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模型大鼠脑海马CA1、CA3、DG区ERK及其磷酸化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肝郁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运用模具束缚结合孤养的方法制备肝气郁结证候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海马CA1、CA3、DG区ERK及其磷酸化免疫阳性神经元的细胞数。结果:柴胡疏肝散可增高ERK1/2、P-ERK在海马CA3、DG区的阳性细胞数。结论:柴胡疏肝散具有抗肝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上调肝郁大鼠海马CA3、DG区ERK1/2、P-ERK信号通路的活动而起到保护受损神经元,改善大脑功能,缓解肝郁症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气郁结证 柴胡疏肝散 ERK 海马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大鼠后三里穴脑fMRI成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金香兰 尹岭 +4 位作者 刘买利 张许 吴义根 姚斌 朱克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715-718,共4页
探讨针刺大鼠的功能性磁共振(fMRI)成像的动物实验方法。方法:利用4.7T磁共振对9例雄性SD大鼠行针刺右侧后三里穴及穴旁的fMRI成像,采用统计参数图(SPM)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针刺大鼠右侧后三里穴可以引起下丘脑外侧区、下丘脑前... 探讨针刺大鼠的功能性磁共振(fMRI)成像的动物实验方法。方法:利用4.7T磁共振对9例雄性SD大鼠行针刺右侧后三里穴及穴旁的fMRI成像,采用统计参数图(SPM)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针刺大鼠右侧后三里穴可以引起下丘脑外侧区、下丘脑前区、下丘脑腹内侧等脑区MRI信号增加(P=0.001);两组第Ⅰ、第Ⅱ感觉运动皮质和尾壳核的MRI信号均增加,穴位组在P=0.001水平检出,穴旁组则在P=0.01或者P=0.05水平检出。结论:针刺大鼠后三里穴可引起下丘脑外侧区、下丘脑前区、下丘脑腹内侧区和丘脑室旁核等脑区MRI信号增加。fMRI是在活体动物实验中研究针刺中枢机制的可行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三里穴 脑fMRI成像 针灸疗法 动物实验 神经递质 方法学 中枢调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年期抑郁患者的脑电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姚斌 吴东宇 +1 位作者 朱克 尹岭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4期285-286,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更年期抑郁患者安静闭眼状态下脑电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方法用近似熵(ApEn)对18名更年期抑郁患者和18名同年龄段正常妇女在安静闭眼状态下的脑电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安静闭眼状态下更年期抑郁患者大... 目的探讨更年期抑郁患者安静闭眼状态下脑电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方法用近似熵(ApEn)对18名更年期抑郁患者和18名同年龄段正常妇女在安静闭眼状态下的脑电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安静闭眼状态下更年期抑郁患者大脑皮层的大部分区域ApEn出现增高。结论脑电非线性分析可以相对客观和准确地观测到更年期抑郁患者的皮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 抑郁症 脑电图 非线性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吸复合麻醉下吸入麻醉药物脑区分布和记忆变化的脑电非线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宏 贾宝森 +1 位作者 米卫东 吴东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 研究围术期吸入麻醉药在脑区的作用分布和对记忆的影响。方法  4 5例患者分为异氟醚组、七氟醚组、地氟醚组(n=15 ) ,三种吸入麻醉药的呼末浓度均为 1 0MAC。记录围术期近似熵脑电地形图。术后调查患者围术期的记忆情况。结果 ... 目的 研究围术期吸入麻醉药在脑区的作用分布和对记忆的影响。方法  4 5例患者分为异氟醚组、七氟醚组、地氟醚组(n=15 ) ,三种吸入麻醉药的呼末浓度均为 1 0MAC。记录围术期近似熵脑电地形图。术后调查患者围术期的记忆情况。结果 与术前相比 ,三组患者术中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成绩明显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间比较无差异。异氟醚脑区作用分布为 :额叶区、颞叶区→枕叶区、顶叶区→全脑区抑制。七氟醚脑区作用分布为 :颞叶区→顶叶区→额叶区→枕叶区→全脑区抑制。地氟醚脑区作用分布为 :枕叶区、顶叶区→颞叶区、额叶区→全脑区抑制。吸入药脑区作用消除顺序异氟醚为 :顶叶区→额叶区和颞叶区→枕叶区→全脑区兴奋 ,七氟醚与地氟醚为 :额叶区和颞叶区→枕叶区与顶叶区→全脑区兴奋。结论 静吸复合麻醉下 ,吸入麻醉药脑区分布不尽相同 ,但消除相似。静吸复合麻醉下 ,吸入麻醉药呼末浓度为 1 0MAC时 ,可以消除患者术中的内隐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非线性地形图 近似熵 心理学测试 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风后遗症患者主要证型及其血液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江涛 刘金民 +1 位作者 尹岭 王玉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3期630-631,共2页
目的:研究中风病后遗症期主要证候分型及其血流动力学改变,指导临床用药,以预防中风病复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流行病学调查与证候学研究相结合。结果:在所有证候分型中,气虚血瘀证型占中风病后遗症期47.88%;与健康老年组比较,气... 目的:研究中风病后遗症期主要证候分型及其血流动力学改变,指导临床用药,以预防中风病复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流行病学调查与证候学研究相结合。结果:在所有证候分型中,气虚血瘀证型占中风病后遗症期47.88%;与健康老年组比较,气虚血瘀证组在血流动力学相关生化指标FIB(g/L)、ηL(10s-1)、ηp(mPa.s)、ESR(mm/h)、IR值、PAgT、VWF:Ag、Fn、ATⅢ:A、PLG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气虚血瘀证是中风病后遗症期患者主要证型,该型患者血液呈高黏、高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分型 血流动力学 中风病后遗症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似熵和复杂度分析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东宇 蔡刿 +1 位作者 尹岭 贾宝森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98-1099,共2页
目的探讨麻醉药物作用下脑电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以及应用近似熵和复杂度非线性指数实时监测手术中麻醉深度变化情况。方法65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异氟醚、七氟醚、地氟醚(每组15例)和异丙酚组(20例),对所有患者全身麻醉过程进行... 目的探讨麻醉药物作用下脑电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以及应用近似熵和复杂度非线性指数实时监测手术中麻醉深度变化情况。方法65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异氟醚、七氟醚、地氟醚(每组15例)和异丙酚组(20例),对所有患者全身麻醉过程进行全程脑电监测,包括安静闭眼、麻醉诱导、手术中、复苏、觉醒过程,并利用近似熵和复杂度非线性指数进行了麻醉过程的实时监测。结果近似熵和复杂度非线性指数安静闭眼状态最高,并随诱导过程迅速降低,手术中保持低水平、相对稳定的数值,以后随复苏过程逐渐升高,最后在觉醒恢复较高水平。结论近似熵和复杂度非线性指数能够实时监测全麻过程中脑电活动的变化,准确反映麻醉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描记术 非线性动力学 麻醉 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足三里穴对脑肠肽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田庆华 尹岭 孙锦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3期186-188,共3页
关键词 针刺 足三里穴 脑肠肽 胃肠功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观察糖尿病对大鼠内皮屏障抗原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式威 尹岭 +2 位作者 吕霞 张梅奎 杜侃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8-300,共3页
目的动态研究糖尿病对内皮屏障抗原表达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揭示内皮屏障抗原表达与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之间可能的联系。方法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2组,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50只。糖尿病模型用链脲霉素(streptozotocin,50... 目的动态研究糖尿病对内皮屏障抗原表达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揭示内皮屏障抗原表达与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之间可能的联系。方法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2组,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50只。糖尿病模型用链脲霉素(streptozotocin,50mg/kg)腹腔内1次性注射制备。分别于糖尿病模型复制成功后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和5个月取大脑皮层,每次各取10只。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微血管内皮细胞EBA及微血管周围fibrinogen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1个月、2个月糖尿病组EBA阳性微血管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时开始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月、5个月时逐渐减少,但与3个月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4个月、5个月时开始逐渐减少,但与糖尿病组比较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2个月糖尿病组微血管周围fibrinogen阴性表达,正常对照组也阴性表达;3个月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多(P<0.05);4个月、5个月时逐渐增多,但与3个月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5个月时也开始逐渐增多,但与糖尿病组比较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可引起内皮屏障抗原表达减少,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内皮屏障抗原表达减少可能是糖尿病引起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可作为糖尿病对微血管损伤的一个敏感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糖尿病 通透性 内皮屏障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损伤后认知功能的评价方法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雪丽 吴东宇 尹岭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6期445-446,共2页
关键词 脑损伤 认知功能 评价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4在大鼠创伤性脑水肿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1
18
作者 崔向宁 尹岭 王玉来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9期719-721,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颅脑损伤后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规律及其与创伤性脑水肿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按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模型,用干/湿重法和Evans蓝(EB)测定法观察大鼠TBI后不同时相脑组织含水量和血脑... 目的探讨大鼠颅脑损伤后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规律及其与创伤性脑水肿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按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模型,用干/湿重法和Evans蓝(EB)测定法观察大鼠TBI后不同时相脑组织含水量和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AQP4蛋白的表达。结果TBI后6 h伤侧脑组织含水量及EB含量增高,伤灶周围水肿区星形胶质细胞足突AQP4表达开始增高,24 h达高峰,伤后5 d未恢复正常。AQP4表达与脑组织EB含量的变化呈正相关(r=0.957486,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AQP4水平的变化与颅脑损伤后血脑屏障的破坏及脑水肿的形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创伤 脑水肿 水通道蛋白4(AQP4) 血脑屏障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去卵巢大鼠脑内雌激素受体mRNA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伟 姜明春 +1 位作者 尹岭 田淑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降低对脑内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对去卵巢大鼠脑内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调整作用。方法选用成年Wistar雌性大鼠,将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INT)、去卵巢组(OVX)和去卵巢针刺组(OVX+EA)。用放射免疫... 目的探讨雌激素降低对脑内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对去卵巢大鼠脑内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调整作用。方法选用成年Wistar雌性大鼠,将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INT)、去卵巢组(OVX)和去卵巢针刺组(OVX+EA)。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中雌二醇和睾酮的含量,采用RT-PCR方法获得大鼠雌激素受体α(ERα)和雌激素受体β(ERβ)mRNA的逆转录表达产物c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检测,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去卵巢组大鼠血中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P<0.01),同时伴有睾酮升高,脑内ERαmRNA的RT-PCR表达产物减少(P<0.01),ERβmR-NA的RT-PCR表达产物增加(P<0.01);与去卵巢组相比,去卵巢针刺组大鼠血中雌激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睾酮水平下降(P<0.01),脑内ERαmRNA的RT-PCR产物升高(P<0.01),ERβmRNA的RT-PCR产物降低(P<0.01)。结论去卵巢大鼠血中雌激素水平降低,睾酮水平升高,脑内ERα和ERβmRNA的表达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电针足三里穴对体内雌激素和睾酮水平及脑内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有明显的调整作用,这可能是电针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性激素 雌激素受体 电针 去卵巢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非线性分析在心算和定向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雪丽 姚斌 +2 位作者 魏东宁 吴东宇 尹岭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2期978-980,共3页
目的探讨心算和定向测试过程中脑电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以及脑电非线性分析在认知过程研究中的作用。方法用关联维数(D2)、近似熵(ApEn)对30名健康成年人在安静闭眼、闭眼心算和闭眼定向3种状态下的脑电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认知... 目的探讨心算和定向测试过程中脑电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以及脑电非线性分析在认知过程研究中的作用。方法用关联维数(D2)、近似熵(ApEn)对30名健康成年人在安静闭眼、闭眼心算和闭眼定向3种状态下的脑电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认知作业过程相对于安静状态,D2和ApEn明显增高(P<0.01);不同作业状态大脑功能活动的复杂度和参与的脑区不同;脑电非线性分析可以清晰展示认知过程中激活脑区的分布情况,及与认知作业相关的脑区活跃程度的变化。结论脑电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方法适用于认知过程脑功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大脑的工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 非线性动力学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