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眼科患者的视觉相关生存质量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姜兆财 钱海燕 +3 位作者 刘子豪 陈霆隽 李红阳 魏世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4-438,共5页
背景 神经眼科疾病是眼科常见病,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美国国立眼科研究所视觉功能问卷-39(NEI VFQ-39)可以用来评估视功能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但目前中国还缺少将其用于神经眼科疾病的研究. 目的 采用NEI VFQ-39评估神经眼科患... 背景 神经眼科疾病是眼科常见病,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美国国立眼科研究所视觉功能问卷-39(NEI VFQ-39)可以用来评估视功能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但目前中国还缺少将其用于神经眼科疾病的研究. 目的 采用NEI VFQ-39评估神经眼科患者的视觉相关生存质量,为神经眼科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2年6月1日至9月30日于解放军总医院神经眼科就诊的97例患者,收集其所有的临床资料及中文版NEI VFQ-39调查量表.以发病眼数量、病种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不同分组方式对NEI VFQ-39各项分数进行比较,同时对NEI VFQ-39分数与较好眼及较差眼的BCVA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受试患者平均年龄为(36.6±177;14.4)岁,且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VFQ-39总分为57.36(46.50,73.38),其中精神健康项得分最低,为45.00(35.00,60.00).4个组疾病中,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组除眼痛、依赖程度及周边视力外,其他各项评分均较其余3个组评分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眼发病患者各项得分均较单眼发病者低,除眼痛外,其余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好眼BCVA>20/32的患者得分优于其他两组,与较好眼BCVA<20/200组比较患者除整体健康及眼痛外,与20/200≤较好眼BCVA≤20/32组比较患者除眼痛、社会活动及色觉外,其余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FQ-39多数项目得分与较好眼或较差眼的BCVA呈正相关(P<0.05),且与较好眼BCVA的相关性较强.结论 神经眼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功能及其生活质量,努力提高视功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眼科学 视觉相关生存质量 国立眼科研究所视觉功能问卷-39 NEI VFQ-3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人眼外伤基层医院救治情况调查 被引量:7
2
作者 邱怀雨 张卯年 张颖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12-1014,共3页
目的了解军人发生眼外伤后,在基层医院的救治情况及常见的误诊、漏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在21所团级医院就诊的953例眼外伤病例;调查军人眼外伤患者在基层医院的诊治过程,包括首次手术的时间、延迟手术的... 目的了解军人发生眼外伤后,在基层医院的救治情况及常见的误诊、漏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在21所团级医院就诊的953例眼外伤病例;调查军人眼外伤患者在基层医院的诊治过程,包括首次手术的时间、延迟手术的原因、误诊疾病的种类及原因等情况。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眼球开放伤的缝合率为89.9%(98/109),其中伤后24h内行一期缝合的占62.4%(68/109),延期手术的常见原因为转诊耽搁。眼球闭合伤的首次手术时间以Ⅲ区间隔时间最长。容易误诊的疾病包括视网膜脱离、视神经损伤、球内异物以及伪盲。结论为提高我军基层医院的卫勤保障能力,眼外伤发生后救治的时效性需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生对视网膜脱离、视神经损伤、球内异物以及伪盲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 视网膜脱离 视神经损伤 球内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眼部症状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眼科漏诊、误诊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晓明 魏世辉 宋鄂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分析伴眼部症状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rani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眼科漏诊、误诊情况,眼科临床特点及CVST确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伴眼部症状的眼科漏诊、误诊CVST患者的眼科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19例... 目的分析伴眼部症状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rani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眼科漏诊、误诊情况,眼科临床特点及CVST确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伴眼部症状的眼科漏诊、误诊CVST患者的眼科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19例伴眼部表现的CVST患者均伴双侧视盘水肿。所有患者均伴有颅内压增高,13例高于300mmH2O,双眼视力下降18例,双眼复视7例,一过性黑矇1例。其中,10例误诊为双眼视盘炎,5例误诊为双侧视盘血管炎,误诊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伴外展神经麻痹、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双侧外展神经麻痹各1例。19例患者中,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12例,经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磁共振血管成像确诊6例,经MRI确诊1例。结论伴视力下降、复视、视盘水肿等眼部表现的CVST易被漏诊或误诊为其他眼科疾病。MRI+磁共振血管成像可做为确诊CVST首选检查方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CVST更为准确。眼科医师遇到伴双侧视盘水肿的患者应考虑到CVST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视盘水肿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磁共振 磁共振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眼科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杨沫 魏世辉 徐全刚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69-473,共5页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种新近出现的具有高分辨率的血管成像技术,可以三维立体成像、分层成像,并同时提供视网膜结构和功能信息等,已经广泛应用于视网膜、青光眼、视神经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中。但是OCTA技术处于其...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种新近出现的具有高分辨率的血管成像技术,可以三维立体成像、分层成像,并同时提供视网膜结构和功能信息等,已经广泛应用于视网膜、青光眼、视神经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中。但是OCTA技术处于其发展初期阶段,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复习了大量国内外有关OCTA的临床研究,就其对视网膜和视神经解剖结构的新探索、对临床疾病诊疗价值及其局限性进行综述,以加深眼科医师对该技术的理解并指导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黄斑 视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雾病患者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5
作者 曹水琴 胡晓涵 +6 位作者 郝方斌 郭青 丁然 李慧 陈丽丽 张丽丽 梁歌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55-861,共7页
目的探讨烟雾病(MMD)患者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5月-2023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6~65岁MMD患者150例(150眼)为观察组,以及该院眼科门诊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50名(150眼... 目的探讨烟雾病(MMD)患者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5月-2023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6~65岁MMD患者150例(150眼)为观察组,以及该院眼科门诊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50名(150眼)为对照组;并将两组分为儿童亚组(≤18岁)、青年亚组(18~40岁)和中年亚组(40~65岁)。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测量4个方位的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即pRNFL上方(pRNFL-Sup)、下方(pRNFL-Inf)、鼻侧(pRNFL-Nas)、颞侧(pRNFL-Tmp)及平均(pRNFL-Avg)厚度值。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pRNFL厚度。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MD患者pRNFL变薄的危险因素。按照7:3的比例将两组随机分为训练集(n=210)与验证集(n=90),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MMD患者pRNFL变薄的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预测模型的效能,决策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临床获益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MD组pRNFL-Avg、pRNFL-Sup、pRNFL-Tmp、pRNFL-Inf厚度值均较低(P<0.05或P<0.001),而pRNFL-Nas厚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D儿童亚组pRNFL-Avg、pRNFL-Inf厚度值较低(P<0.05);MMD青年亚组pRNFL-Avg、pRNFL-Sup厚度值较低(P<0.001或P<0.05);MMD中年亚组pRNFL-Avg、pRNFL-Sup、pRNFL-Inf、pRNFL-Tmp厚度值较低(P<0.05或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视野异常、病程、脑血管累及数是pRNFL变薄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28,95%CI 2.95~79.10;OR=1.11,95%CI 1.05~1.18;OR=1.49,95%CI 1.01~2.22)。构建的MMD患者pRNFL变薄的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94(95%CI 0.91~0.97)、0.95(95%CI 0.91~0.99);决策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净获益。结论MMD患者pRNFL存在变薄迹象;视野异常、病程、脑血管累及数是MMD患者pRNFL变薄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神经纤维层厚度 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光相干断层扫描 铃木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干眼影像分类与标注方法、流程及质量控制专家共识(2025)
6
作者 《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干眼影像分类与标注方法、流程及质量控制专家共识(2025)》专家组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眼科分会 +9 位作者 戴琦 袁进 杨卫华 刘祖国 纪家树 陈蔚 王丽强 张弘 肖璇 魏瑞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9-300,共12页
干眼作为全球常见的眼病,其复杂病理机制和高发病率给临床诊断及管理带来重大挑战,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为干眼影像分析与辅助诊断提供了新机遇。本专家共识围绕干眼影像的分类与标注方法,结合AI技术应用需求,总结了干眼影像分类与标... 干眼作为全球常见的眼病,其复杂病理机制和高发病率给临床诊断及管理带来重大挑战,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为干眼影像分析与辅助诊断提供了新机遇。本专家共识围绕干眼影像的分类与标注方法,结合AI技术应用需求,总结了干眼影像分类与标注的研究范围和任务,详细规范了泪膜脂质层影像、泪河高度影像、泪膜破裂时间影像、角膜荧光素染色影像、睑板腺影像等主要影像模态分类与标注的原则、方法,并明确了分类与标注的工具、流程。本共识提出了系统化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标注一致性评估、多轮审核及数据清洗方法等。最后,本共识总结了目前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本共识的推出旨在为干眼AI模型的研发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持,提升AI在干眼诊断、病程监测和个性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干眼领域的AI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参考及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人工智能 影像分类 数据标注 质量控制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牛心包在眼科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周希彬 黄一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5-97,共3页
作为新型生物材料,牛心包具有抗原性低、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医用牛心包在眼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望取代目前临床常用的异体生物材料。本文对医用牛心包的制备及其在眼科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牛心包 眼科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开关Nd:YAG激光眼科临床应用1000例 被引量:1
8
作者 何守志 李晓陵 +3 位作者 李星星 何庆华 王小婕 宋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95-197,共3页
80年代初,国外出现一种新的激光显微手术技术,即Q-开关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简称Q-开关Nd:YAG激光)用于切割眼内病理性膜组织,获得巨大成功。我科自引进此项技术以来,对治疗各种类型的后发膜性白内障、青光眼。
关键词 激光 眼科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科发展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卯年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共3页
目的调研近5年眼科发展现状,为确定今后眼科学研究方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情报调研方法,检索近5年部分国内外眼科学文献,分析眼科在新仪器开发、新药物新技术应用、临床检查、诊断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结果近5年来,军队眼科... 目的调研近5年眼科发展现状,为确定今后眼科学研究方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情报调研方法,检索近5年部分国内外眼科学文献,分析眼科在新仪器开发、新药物新技术应用、临床检查、诊断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结果近5年来,军队眼科学在基础、临床及应用研究方面均取得迅猛的发展,在人工晶体材料、设计及植入技术,近视眼及屈光手术,青光眼的药物开发,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微创手术,老年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及黄斑水肿的治疗,视神经损伤及神经再生实验研究,视网膜干细胞移植,组织工程及人工角膜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结论军队眼科目前总体发展水平居国内领先。"十二五"期间,应以眼战创伤、军事医学防护、视神经损伤与再生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为重点,带动玻璃体视网膜显微外科、眼微创外科、屈光手术及角膜病、眼底内科和神经眼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形成平战结合、基础与临床相呼应、具有军队特色的优势眼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学 数据收集 生物医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洁 李晓陵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10期600-601,共2页
关键词 壳聚糖 眼科 临床应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发性颅内压增高(视乳头水肿)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25)
11
作者 《中国特发性颅内压增高(视乳头水肿)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25)》专家组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神经眼科学组 +4 位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眼科专业委员会 魏世辉 张成 李怡文 宋宏鲁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2-402,共11页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IIH)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升高、头痛、视乳头水肿及视野缺损或视力下降等,而脑脊液成分及脑实质磁共振成像正常。IIH发病后可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视神经的结构和功能,严重者导致不可逆视力丧失。目前IIH在中国相对少见,大...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IIH)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升高、头痛、视乳头水肿及视野缺损或视力下降等,而脑脊液成分及脑实质磁共振成像正常。IIH发病后可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视神经的结构和功能,严重者导致不可逆视力丧失。目前IIH在中国相对少见,大多数眼科医师对这一疾病的病程缺乏足够的了解,导致较高的误诊或漏诊率,延误患者的有效治疗。IIH主要发生于超重/肥胖的育龄女性,其在肥胖发病率较高的西方国家相对常见。近年来,随着我国的肥胖人群逐渐增加,IIH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由于该病患者的眼部症状及体征比较明显,部分患者首诊于眼科,故眼科和神经科医生对该病的诊治水平亟待提高,以尽可能降低漏诊或误诊率。鉴于目前中国缺乏IIH诊断和治疗的规范性流程,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神经眼科学组组织有关专家广泛复习和总结相关领域国内外高等级循证证据文献,结合各位专家的临床实践经验,制定了中国特发性颅内压增高(视乳头水肿)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25),为更好地、规范地诊断和治疗IIH患者提出专家推荐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 视乳头水肿 视力障碍 头痛 假性脑瘤 肥胖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技术在眼科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陶海 马志中 《眼科研究》 CSCD 1999年第3期238-240,共3页
近年来,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技术(CATR)在眼科基础研究和临床疾病诊断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应用这项技术能精确地显示生物组织复杂的三维结构,并能获得大量精确的解剖参数。综述了连续组织切片、CT、MRI和B超图片,以及... 近年来,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技术(CATR)在眼科基础研究和临床疾病诊断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应用这项技术能精确地显示生物组织复杂的三维结构,并能获得大量精确的解剖参数。综述了连续组织切片、CT、MRI和B超图片,以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图片的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技术在眼科领域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计算机辅助技术 眼科学 CAT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诊于眼科的乳突炎致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远霞 李晓明 魏世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2-372,共1页
关键词 视盘水肿 乳突炎 颅内静脉窦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氨醇1-磷酸受体拮抗剂的免疫调节功能及在眼科的应用
14
作者 刘勇 黄一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9-182,共4页
鞘氨醇1-磷酸受体拮抗剂与多种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在免疫调节方面具有促进淋巴细胞归巢、抑制淋巴细胞外流,诱导淋巴细胞凋亡,并能影响树突状细胞及凋节性T细胞功能。在眼部已用于角膜移植及葡萄膜炎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 鞘氨醇1-磷酸受体拮抗剂与多种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在免疫调节方面具有促进淋巴细胞归巢、抑制淋巴细胞外流,诱导淋巴细胞凋亡,并能影响树突状细胞及凋节性T细胞功能。在眼部已用于角膜移植及葡萄膜炎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鞘氨醇1-磷酸受体拮抗剂的免疫调节功能及在眼科应用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氨醇1-磷酸 受体拮抗剂 淋巴细胞 树突状细胞 调节性T细胞 角膜移植 葡萄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眼科急症的诊断和治疗
15
作者 董莹(综述) 魏世辉(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4-258,共5页
神经眼科急症是指如果不及时诊治,就会严重威胁视力或生命的眼科临床病症,主要表现为急性视力下降、突发的复视和瞳孔不等大。一些危重神经系统疾病和眶颅炎症早期常以神经眼科急症作为首发表现。视神经炎、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 神经眼科急症是指如果不及时诊治,就会严重威胁视力或生命的眼科临床病症,主要表现为急性视力下降、突发的复视和瞳孔不等大。一些危重神经系统疾病和眶颅炎症早期常以神经眼科急症作为首发表现。视神经炎、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严重的眼眶炎症和感染、垂体卒中等疾病早期常出现急性视力下降;海绵窦血栓和颅内动脉瘤早期因累及颅神经而出现复视;此外,颅内动脉瘤和颈动脉夹层动脉瘤在发病初期可表现为双眼瞳孔不等大。本文从急救医学角度对上述相关疾病的症状、体征、诊断和治疗进行阐述,分析神经眼科体征在疾病诊断中的重要作用,旨在提高眼科医生对神经眼科急症的识别能力,加强危重症的防范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眼科 急救医学 复视 颅神经麻痹 瞳孔不等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技术在眼科基础和临床中的应用
16
作者 赵军 黄一飞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7-550,共4页
基因芯片技术是一项新的生物学技术 ,以其高亲和性、高度精确性、高度集成性、高信息量等优点 ,在疾病研究中有广泛的用途。基因芯片对疾病相关的基因表达调控及药物作用靶基因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基因芯片技术 眼科基础 临床应用 生物学技术 眼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眼科住院患者管理规范 被引量:2
17
作者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神经眼科学组 宋宏鲁 +1 位作者 程康鹏 魏世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7-183,共7页
神经眼科是一门临床交叉学科,在眼科学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神经眼科学组组建以来,我国的神经眼科临床和科研工作取得很大进步并平稳发展。神经眼科疾病的精准诊疗要求医生具有全面系统的眼科、神经科... 神经眼科是一门临床交叉学科,在眼科学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神经眼科学组组建以来,我国的神经眼科临床和科研工作取得很大进步并平稳发展。神经眼科疾病的精准诊疗要求医生具有全面系统的眼科、神经科及影像学诊断知识并接受系统的培训,此外,由于神经眼科疾病发病机制复杂,疾病表现形式多样及临床体征涉及学科较多,神经眼科住院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主要取决于医生对患者的规范医疗管理。为了规范我国各级医疗机构对神经眼科住院患者的诊疗过程及进一步推动我国神经眼科学科快速发展,中华医学会神经眼科学组组织专家组成员在全国范围内对神经眼科患者诊疗和医疗管理中存在的临床问题和困难进行广泛调查和归纳,以通信和会议的形式组织相关专业的医疗专家进行反复讨论,经过半年的反复修订制定出综合性医院眼科对神经眼科住院患者的管理规范,着重介绍神经眼科疾病的入院收治病种及视觉传入系统疾病的检查和治疗路径,为我国综合性医院规范诊疗和管理神经眼科疾病住院患者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眼科 住院患者 医疗管理 临床实践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多能干细胞在眼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晓(综述) 张卯年(审校) 姜彩辉(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40-1043,共4页
以视网膜神经元不可逆性损伤为病理基础的视网膜变性类疾病是目前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针对其神经损伤修复的药物治疗却十分有限。最新研究发现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是通过基因转染技术将转录因子导入动物或人的体细胞内,使体... 以视网膜神经元不可逆性损伤为病理基础的视网膜变性类疾病是目前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针对其神经损伤修复的药物治疗却十分有限。最新研究发现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是通过基因转染技术将转录因子导入动物或人的体细胞内,使体细胞直接重构成为胚胎干细胞样的多潜能细胞。由患者体细胞诱导的iPSCs不仅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而且可避免以往胚胎干细胞存在的宿主排斥反应和伦理学限制等缺点,同时眼部屈光介质清晰的特点还使得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变性类疾病具有易于观察、便于操作的优势,相信会为这一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对iPSCs的研究发展历程、iPSCs的特性和优势、iPSCs在眼科的诱导和定向分化能力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多能干细胞 视网膜变性类疾病 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加拉玫红在眼科的应用
19
作者 任晓鸥 《眼科研究》 CSCD 1994年第3期213-216,共4页
孟加拉玫红在眼科的应用任晓鸥综述  宋琛 审校(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北京100853)自1871年Baeyer首次合成荧光素[1],作为染料已经广泛用于眼科诊断。Ehrlich's于1882年第一次将其用于临床诊断[1]... 孟加拉玫红在眼科的应用任晓鸥综述  宋琛 审校(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北京100853)自1871年Baeyer首次合成荧光素[1],作为染料已经广泛用于眼科诊断。Ehrlich's于1882年第一次将其用于临床诊断[1]。孟加拉玫红(Rosebeng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加拉玫红 光敏感染料 眼科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年军队继续医学教育神经眼科学习班招生通知
20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7-207,共1页
关键词 神经眼科 医学 现代医药学 继续医学教育 神经眼科学 国家机器 军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