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外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监测与暴发控制
被引量:
6
1
作者
邢玉斌
索继江
+6 位作者
常东
于勇
魏华
贾宁
宋青
杨金娟
杨慧格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针对某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频繁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开展目标性监测,以了解其感染情况和危险因素,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一个月内SICU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医院感染病例根据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确定...
目的针对某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频繁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开展目标性监测,以了解其感染情况和危险因素,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一个月内SICU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医院感染病例根据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确定。监测护士严密观察出入ICU患者情况,填写《ICU病人日志与月报表》。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均应按要求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监测结束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留置导尿管、使用动静脉插管和呼吸机等介入性操作。22例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为22.7%,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40.9%,日医院感染发病率为43.8‰;侵入性操作相关的泌尿道感染、血液感染、肺部感染的日发病率分别为26.8‰、9.5‰、65.8‰。其中一个病例同时有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和菌血症。从患者标本分离的致病菌包括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草绿色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色假单胞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及热带念珠菌等,同时对这些致病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监测期间对一起感染暴发进行了控制。结论S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应采取综合措施和严格的管理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重症监护室
交叉感染
目标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类肝细胞
被引量:
14
2
作者
何忠杰
方驰华
+1 位作者
马俊勋
杨丽萍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46-449,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与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联合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类肝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取大鼠股骨骨髓,用直接贴壁法分离纯化Mats并体外传代,实验组用HGF(20mg/m1)+EGF(10mg/m1)对体外...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与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联合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类肝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取大鼠股骨骨髓,用直接贴壁法分离纯化Mats并体外传代,实验组用HGF(20mg/m1)+EGF(10mg/m1)对体外培养的Mscs进行诱导分化。细胞免疫化学法及流式细胞仪对培养的MSCS进行鉴定。RT-PCR检测诱导后慨的AFP、AIb、CK-18的mRNA表达。电镜观察诱导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贴壁的MSCs单个存在或形成克隆,细胞形态比较均一,为长梭形,7~10天达汇合。免疫细胞化学及流式细胞仪均证明培养的细胞为MSCs。实验组MSCS在培养21天时表现为类肝细胞的形态特点。RT-PCR:AFP mRNA在第7天呈阳性表达,AIb mRNA及CK-18 mRNA开始即有表达,21天增强。电镜观察见诱导21天的Mats形态结构与肝细胞相吻合。结论Mats在体外容易分离培养和扩增,HGF+EGF可诱导MSCs向类肝细胞分化,为细胞移植治疗肝衰竭提供新的探索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
肝细胞生长因子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监测与暴发控制
被引量:
6
1
作者
邢玉斌
索继江
常东
于勇
魏华
贾宁
宋青
杨金娟
杨慧格
机构
解放军总医院
感染管理与疾病控制科
解放军总医院
解放军总医院烧伤研究所
解放军总医院
外科重症监护室
出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6,共3页
基金
军队"十五"医药卫生科技基金资助项目(01MA106)
文摘
目的针对某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频繁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开展目标性监测,以了解其感染情况和危险因素,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一个月内SICU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医院感染病例根据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确定。监测护士严密观察出入ICU患者情况,填写《ICU病人日志与月报表》。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均应按要求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监测结束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留置导尿管、使用动静脉插管和呼吸机等介入性操作。22例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为22.7%,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40.9%,日医院感染发病率为43.8‰;侵入性操作相关的泌尿道感染、血液感染、肺部感染的日发病率分别为26.8‰、9.5‰、65.8‰。其中一个病例同时有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和菌血症。从患者标本分离的致病菌包括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草绿色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色假单胞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及热带念珠菌等,同时对这些致病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监测期间对一起感染暴发进行了控制。结论S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应采取综合措施和严格的管理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外科重症监护室
交叉感染
目标性监测
Keywords
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cross infection
objective monitoring
分类号
R197.3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类肝细胞
被引量:
14
2
作者
何忠杰
方驰华
马俊勋
杨丽萍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
医院
普通外科
解放军总医院
解放军总医院烧伤研究所
出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46-449,共4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1-010593
2002-010593)
文摘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与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联合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类肝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取大鼠股骨骨髓,用直接贴壁法分离纯化Mats并体外传代,实验组用HGF(20mg/m1)+EGF(10mg/m1)对体外培养的Mscs进行诱导分化。细胞免疫化学法及流式细胞仪对培养的MSCS进行鉴定。RT-PCR检测诱导后慨的AFP、AIb、CK-18的mRNA表达。电镜观察诱导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贴壁的MSCs单个存在或形成克隆,细胞形态比较均一,为长梭形,7~10天达汇合。免疫细胞化学及流式细胞仪均证明培养的细胞为MSCs。实验组MSCS在培养21天时表现为类肝细胞的形态特点。RT-PCR:AFP mRNA在第7天呈阳性表达,AIb mRNA及CK-18 mRNA开始即有表达,21天增强。电镜观察见诱导21天的Mats形态结构与肝细胞相吻合。结论Mats在体外容易分离培养和扩增,HGF+EGF可诱导MSCs向类肝细胞分化,为细胞移植治疗肝衰竭提供新的探索思路。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
肝细胞生长因子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Keywords
mesenchymal stem cells
separation culture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分类号
R392.114 [医药卫生—免疫学]
R394.26 [医药卫生—医学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外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监测与暴发控制
邢玉斌
索继江
常东
于勇
魏华
贾宁
宋青
杨金娟
杨慧格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类肝细胞
何忠杰
方驰华
马俊勋
杨丽萍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