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诊新发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轨迹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路胜男 李玲 +1 位作者 王甜甜 王金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5-39,共5页
目的探究门诊新发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轨迹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337例门诊新确诊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于确诊后4周、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4次调查,采... 目的探究门诊新发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轨迹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337例门诊新确诊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于确诊后4周、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4次调查,采用群组化轨迹模型分析患者服药依从性变化轨迹,并通过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在4个时间点的服药依从性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依从性轨迹分为持续高依从性组(52.82%)、中等波动组(37.09%)及持续低依从性组(10.09%)3类。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持续高依从组相比,年龄51~60岁、服药种类≥3种更易进入中等波动组(均P<0.05),年龄36~50岁、文化程度大专、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更易进入持续低依从性组,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均P<0.05)。结论门诊新发高血压患者在确诊12个月内服药依从性轨迹呈现相对稳定性特征,但存在显著的群体异质性。医护人员应特别关注持续低服药依从性及依从性波动变化的患者,根据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诊 服药依从性 纵向研究 轨迹 群组化轨迹模型 社会支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N/IGF1促进小鼠皮质脊髓束轴突再生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倩 张坤 +2 位作者 张增强 李剑勇 崔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55-960,共6页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P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小鼠皮质脊髓束(CST)再生中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6~8周龄C57BL/6小鼠28只,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4只。建立小鼠单侧锥体束横断模型,实验组在损伤对侧皮质注射腺相关病毒(...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P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小鼠皮质脊髓束(CST)再生中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6~8周龄C57BL/6小鼠28只,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4只。建立小鼠单侧锥体束横断模型,实验组在损伤对侧皮质注射腺相关病毒(AAV)-OPN/IGF1,对照组在损伤对侧皮质注射AAV-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术后每2周采用行为学方法评估小鼠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术后12周处死小鼠,采用脊髓蛋白激酶Cγ(PKCγ)免疫组化染色判断皮质脊髓束横断情况;采用红色荧光蛋白(RFP)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轴突发芽的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元OPN和IGF1相关信号通路中核糖体蛋白S6激酶(pS6)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R)表达情况,研究OPN/IGF1促进轴突发芽的分子机制。结果通过采用PKCγ免疫组化染色判断皮质脊髓束残余情况,最终实验组入组小鼠10只,对照组入组小鼠8只。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OPN/IGF1对小鼠运动功能恢复无明显作用;皮质神经元高表达OPN/IGF1以后,损伤对侧皮质脊髓束发芽增多,神经元pS6和IGFR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N/IGF1可通过增加神经元IGFR和pS6表达而促进CST发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锥体束横断术 轴突再生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头”技术在脑静脉窦狭窄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焱钢 吕斌 +3 位作者 王君 崔芳 曹向宇 李宝民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72-477,共6页
目的 探讨“橄榄头”技术用于脑静脉窦狭窄支架植入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因脑静脉窦狭窄接受支架植入术治疗的79例患者(伴颅内高压57例、搏动性耳鸣2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橄榄... 目的 探讨“橄榄头”技术用于脑静脉窦狭窄支架植入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因脑静脉窦狭窄接受支架植入术治疗的79例患者(伴颅内高压57例、搏动性耳鸣2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橄榄头”技术组患者Labbe静脉特点、颅内高压患者手术前后狭窄段两端压力差变化,观察术后狭窄改善程度、静脉回流情况、颅内高压和搏动性耳鸣改善情况、支架植入术成功率和“橄榄头”技术使用率。结果 79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DSA显示残留狭窄率<30%、无Labbe静脉滞留。23例(29.11%)因导引导管及支架到位困难采用“橄榄头”技术协助支架顺利到位,其Labbe静脉与静脉窦汇合点直径均大于常规技术患者(t=7.041,P=0.000)。57例颅内高压患者手术前后脑静脉窦狭窄段两端的压力差分别为15.00(11.00,21.50)和1(0,2)mm Hg,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73,P=0.000);22例搏动性耳鸣患者术后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结论 Labbe静脉与静脉窦汇合点直径可以作为脑静脉窦支架植入术前评估支架是否到位困难的指标。扩张的Labbe静脉汇入口易导致导引导管及支架卡顿,支架到位困难,采用“橄榄头”技术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头”技术(非MeSH词) 缩窄 病理性 脑静脉 颅窦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基因敲除加重小鼠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唐润妍 惠首智 +3 位作者 张明 张倩 吴寅 张坤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517-524,共8页
目的:探索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敲除对小鼠脊髓损伤后巨噬/小胶质细胞极化、血管生成、神经元存活、空洞形成及运动功能恢复的效应,阐明PD1在脊髓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发干预措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D1基因敲除小鼠,制备脊髓... 目的:探索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敲除对小鼠脊髓损伤后巨噬/小胶质细胞极化、血管生成、神经元存活、空洞形成及运动功能恢复的效应,阐明PD1在脊髓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发干预措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D1基因敲除小鼠,制备脊髓挫伤模型;免疫荧光化学染色研究巨噬/小胶质细胞极化、血管生成、神经元存活及空洞形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RT-PCR)和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研究炎症因子、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变化;Basso小鼠运动功能评分(BMS)评估小鼠的运动功能。结果:与野生型(WT)小鼠相比,PD1敲除小鼠脊髓损伤区M1型巨噬小胶质细胞相关分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分化抗原86(CD86)、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FN-α)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M2型相关分子精氨酸酶1(Arg1)、白介素-10(IL-10)、白介素-4(IL-4)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显著下调;损伤中心两侧1 mm内血管密度显著下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空洞面积显著增加,空洞周围存活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BMS评分显示PD1敲除小鼠的自发运动功能恢复显著差于WT小鼠。结论:PD1敲除加重小鼠脊髓挫伤后的继发性损伤,增强PD1信号可能有助于促进脊髓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继发性损伤 程序性死亡分子1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亚市医护人员原发性头痛与睡眠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10
5
作者 葛维 谢伟 +4 位作者 王岩 崔芳 孙婷婷 刘若卓 于生元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48-752,共5页
目的:通过调查中国海南省三亚市医护人群原发性头痛患病率及头痛特征,探讨三亚市医护人群原发性头痛与睡眠障碍的相互关系,为提高医护人群原发性头痛的防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海南省三亚市4所医院的280... 目的:通过调查中国海南省三亚市医护人群原发性头痛患病率及头痛特征,探讨三亚市医护人群原发性头痛与睡眠障碍的相互关系,为提高医护人群原发性头痛的防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海南省三亚市4所医院的280名医师和365名护士进行调查。采用结构化问卷收集人口统计学数据、职业因素和头痛特征信息,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医护人员睡眠质量进行量化评分,并对PSQI与原发性头痛、夜班多少与原发性头痛进行非参数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探索其相关性。结果:三亚市医护人员头痛患病率为53.3%,原发性头痛患病率50%,其中男性医护人员头痛患病率为43.1%,女性为56.9%。职业因素中夜班次数与PSQI进行等级相关系数检验,得出Rho=0.18,提示夜班次数多少与PSQI密切相关,即夜班次数多与睡眠障碍密切相关。PSQI与是否头痛进行等级相关系数检验,得出Rho=0.32,提示PSQI与是否有原发性头痛密切相关,即睡眠障碍与原发性头痛密切相关。结论:三亚市医护人员群体较正常人群有较高的头痛患病率,夜班次数的多少极大地影响了睡眠质量,睡眠质量好坏与原发性头痛密切相关。因此,科学合理的安排值班可能改善医护人员的睡眠质量,改善医护人员头痛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头痛 睡眠障碍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偏头痛 紧张型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