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瞬时受体电位通道M2水平与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吉思璇 吴迪 白曼莫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55-659,共5页
目的 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瞬时受体电位通道M2(TRPM2)水平与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在三亚市中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48例a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 目的 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瞬时受体电位通道M2(TRPM2)水平与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在三亚市中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48例a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RPM2水平。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介入治疗90 d后预后。用logistic回归分析TRPM2与aSAH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结果 根据随访后m 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107)和预后不良组(n=41)。预后良好组年龄、Hunt-Hess分级Ⅲ级占比、脑血管痉挛占比和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低于预后不良组(均P<0.05)。预后良好组治疗前后TRPM2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均P<0.05)。治疗后TRPM2>0.28和Hunt-Hess分级Ⅲ级是a SAH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SAH患者介入治疗后TRPM2水平高与预后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M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