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NF-α和槟榔碱对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羟脯氨酸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姜黄素对其影响的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夏丽 王金竹 李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2-96,共5页
目的:探讨TNF-α和槟榔碱对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羟脯氨酸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姜黄素对其影响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分别用100~10000 U/mL TNF-α和10~40μg/mL槟榔碱作用于细胞24~72 h,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ELIS... 目的:探讨TNF-α和槟榔碱对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羟脯氨酸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姜黄素对其影响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分别用100~10000 U/mL TNF-α和10~40μg/mL槟榔碱作用于细胞24~72 h,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ELISA测定细胞中羟脯氨酸的表达。用5~40μmol/L的姜黄素作用于2种处理的细胞,检测细胞增殖和羟脯氨酸蛋白的表达。结果:TNF-α促进细胞增殖和羟脯氨酸蛋白表达(P<0.05),槟榔碱抑制细胞增殖和羟脯氨酸蛋白表达(P<0.05)。40μmol/L的姜黄素作用于TNF-α和槟榔碱刺激的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在24 h和48 h时抑制细胞增殖(P<0.05)。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于TNF-α和槟榔碱刺激的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均能抑制羟脯氨酸合成(P<0.05)。结论:TNF-α可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羟脯氨酸蛋白表达,槟榔碱能抑制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羟脯氨酸蛋白表达,较高浓度姜黄素能减弱TNF-α的刺激作用,增强槟榔碱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 TNF-Α 槟榔碱 姜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在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夏丽 李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7-360,共4页
姜黄素是姜黄(姜黄科)植物的根状茎中天然存在的姜黄色素,具有活性的多酚类成分,是中草药和食用香料姜黄中的活性成分。姜黄素无毒,具有抗氧化、镇痛、抗炎、消毒、抗纤维化、化疗、抗肿瘤、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和抗血小板活性等多... 姜黄素是姜黄(姜黄科)植物的根状茎中天然存在的姜黄色素,具有活性的多酚类成分,是中草药和食用香料姜黄中的活性成分。姜黄素无毒,具有抗氧化、镇痛、抗炎、消毒、抗纤维化、化疗、抗肿瘤、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和抗血小板活性等多种特性,目前已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试验,如肿瘤、炎症、纤维化疾病等。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是一种具有癌变倾向的口腔黏膜疾病,分子机制研究发现,大量与炎症、氧化应激和纤维化有关的细胞因子在其进展中发挥了作用,而姜黄素的抑制炎症、抗氧化和抗纤维化等机制对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治疗作用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就姜黄素的药理作用及其在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邱瑾 张自豪 +3 位作者 刘筱婷 刘成龙 朱思怡 文照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4-279,共6页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及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血液科自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67例恶性血液病行化学药物治疗后口腔黏膜...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及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血液科自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67例恶性血液病行化学药物治疗后口腔黏膜炎患者的口腔黏膜感染创面的分泌物,采用VITEK2 COMPECT全自动微生物系统及药敏卡片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167例患者中共分离病原菌株352株,其中G+菌220株、G-菌118株、真菌14株,占比分别为62.50%、33.52%和3.98%。G+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属和链球菌属,G-菌主要为克雷伯氏菌属和变形杆菌属。主要G+菌对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性较低,对青霉素、头孢呋辛、氨苄西林、头孢噻肟、红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较高。主要G-菌对庆大霉素、亚胺培南、青霉素的耐药性较低,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呋辛、氨苄西林、万古霉素的耐药性较高。对比口腔黏膜炎中伴口腔溃疡(重症)与不伴口腔溃疡(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在口腔卫生情况差、伴有糖尿病、每晚睡眠时长<8 h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菌是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口腔黏膜炎主要的病原菌,对糖肽类抗生素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对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高。口腔卫生情况差、伴有糖尿病、每晚睡眠时长<8 h为发生口腔黏膜炎伴口腔溃疡(重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夏丽 王金竹 +2 位作者 解涓 刘成龙 李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9-372,共4页
目的:研究牙周炎患者磨牙根柱结构对局部牙槽骨吸收的影响。方法:纳入291例成年牙周炎患者1167例患牙,用CBCT测量磨牙根柱长度,牙槽骨吸收模式和水平吸收程度,比较根柱长度对牙槽骨吸收模式和水平吸收程度的影响。结果:磨牙根柱长度与... 目的:研究牙周炎患者磨牙根柱结构对局部牙槽骨吸收的影响。方法:纳入291例成年牙周炎患者1167例患牙,用CBCT测量磨牙根柱长度,牙槽骨吸收模式和水平吸收程度,比较根柱长度对牙槽骨吸收模式和水平吸收程度的影响。结果:磨牙根柱长度与牙槽骨吸收类型无关,下颌磨牙根柱长度与牙槽骨水平吸收程度正相关(P<0.05)。结论:下颌磨牙长根柱可能会促进牙周病患者局部牙槽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牙周炎 根柱 牙槽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第一前磨牙根面凹陷对老年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冰 王金竹 +2 位作者 解涓 刘成龙 夏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0-132,共3页
目的:评价上颌前磨牙根面凹陷对老年牙周炎患者局部牙槽骨吸收的影响。方法:纳入61~82岁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9例共62个同侧上颌第一、二前磨牙(n=31),其中第一前磨牙存在根面凹陷(A组),第二前磨牙无根面凹陷(B组)。CBCT测量牙槽骨吸收类... 目的:评价上颌前磨牙根面凹陷对老年牙周炎患者局部牙槽骨吸收的影响。方法:纳入61~82岁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9例共62个同侧上颌第一、二前磨牙(n=31),其中第一前磨牙存在根面凹陷(A组),第二前磨牙无根面凹陷(B组)。CBCT测量牙槽骨吸收类型及程度,比较根面凹陷对局部牙槽骨吸收的影响。结果:A组和B组牙槽骨斜型吸收分别有36个位点和21个位点; A组和B组近中位点牙槽骨吸收水平(mm)分别为3. 85±1. 31和3. 37±0. 86(P <0. 05)。结论:上颌第一前磨牙根面凹陷会促进老年牙周炎患者局部牙槽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牙周炎 根面凹陷 牙槽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T2加权成像评估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患者翼外肌收缩程度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晓欢 刘梦琦 +2 位作者 胡敏 王燕一 陈志晔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9-583,共5页
目的基于3D-T2加权成像序列采用多平面重建技术测量闭口位及张口位翼外肌长度评估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TMD)患者翼外肌收缩程度。方法对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放射科门诊就诊的17例TMD患者[年龄(29.82... 目的基于3D-T2加权成像序列采用多平面重建技术测量闭口位及张口位翼外肌长度评估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TMD)患者翼外肌收缩程度。方法对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放射科门诊就诊的17例TMD患者[年龄(29.82±10.70)岁,男性8例、女性9例]及13名正常志愿者[年龄(23.54±3.31)岁,男性6例、女性7例]行闭口位及张口位颞下颌关节磁共振三维T2加权成像。根据关节盘位置分为TMD并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组(TMD-DDwoR)、TMD并关节盘可复性移位组(TMD-DDwR)、TMD并关节盘无移位组(TMDwoDD)及正常对照无关节盘移位组(NCwoDD)。采用多平面重建技术分别测量闭口位及张口位翼外肌上腹最大长度。统计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置换检验。结果TMD-DDwoR组[(3.36±1.96)mm]翼外肌张口位收缩程度显著小于TMDwoDD组[(7.90±3.95)mm]、NCwoDD组[(8.77±3.13)mm](F=12.891,P=0.000)及TMD-DDwR组[(7.12±3.69)mm](χ^(2)=5.314,P=0.031)。结论本研究证实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患者翼外肌收缩程度减低,为TMD患者关节盘移位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影像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翼外肌 颞下颌关节盘移位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