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岛地区军队医院护士组织支持感、心理资本特点及其与留职意愿的关系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芹 王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1-24,共4页
目的了解海岛地区军队医院护士组织支持感,心理资本特点及其与留职意愿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某海岛地区军队医院护士342名,运用组织支持感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和留职意愿量表进行测评。结果本组护士组织支持感得分为(64.75... 目的了解海岛地区军队医院护士组织支持感,心理资本特点及其与留职意愿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某海岛地区军队医院护士342名,运用组织支持感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和留职意愿量表进行测评。结果本组护士组织支持感得分为(64.75±17.53)分、心理资本得分为(104.43±17.10)分:组织支持感及其各维度均与留职意愿呈正相关(r=0.395~0.544.均P<0.01);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均与留职意愿呈正相关(r=0.394~0.506,均P<0.01);组织支持感.心理资本对留职意愿有正向预测作用(β=0.423.0.153);以聘用护士为对照,文职护士/军人护士对留职意愿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10);有职业规划对留职意愿有正向预测作用(β=0.084)。结论海岛地区军队医院护士组织支持感、心理资本呈中等水平,组织支持感.心理资本与留职意愿呈正相关,且对留职意愿起正向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医院 护士 组织支持感 心理资本 留职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射病院前急救专家共识(2024版)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涛 赵悦 +9 位作者 王猛 朱海燕 李晨 陈玉剑 邢沁蕊 宋青 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 海南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海南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5-253,共9页
高温高湿环境下发生的热射病是威胁生命的急性热损伤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治对患者生存和预后至关重要,早期识别、快速评估和现场降温是热射病院前救治的核心。目前,热射病的院前急救尚缺乏规范的应用流程。为此,... 高温高湿环境下发生的热射病是威胁生命的急性热损伤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治对患者生存和预后至关重要,早期识别、快速评估和现场降温是热射病院前救治的核心。目前,热射病的院前急救尚缺乏规范的应用流程。为此,由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发起,联合地方院前急救、急诊、重症等领域的专家,聚焦于热射病的预防、现场及救护车上的处置、急诊室早期救治等方面,共同编写了《热射病院前急救专家共识(2024版)》,形成了10条推荐意见,旨在为科学规范地进行热射病的院前急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院前急救 早期救治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5版) 被引量:8
3
作者 宋景春 宋青 +8 位作者 张伟 李维勤 张西京 刘树元 高燕 李海玲 全军热射病防治与研究中心 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 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7-386,共20页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热射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逐年增高,且具有不典型症状的热射病发病数明显增加。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热射病防控形势,全军热射病防治与研究中心、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和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采用推荐意见分级评价...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热射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逐年增高,且具有不典型症状的热射病发病数明显增加。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热射病防控形势,全军热射病防治与研究中心、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和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采用推荐意见分级评价、制定与评估系统(GRADE),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估标准(AGREE)以及国际实践指南报告标准(RIGHT),基于2015版《热射病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草案)》和2019版《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制定本指南。指南针对热射病的分型、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生命链、康复返岗和预防等8个方面,提出了25条推荐意见,以指导热射病的防治与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经典型 劳力型 诊断 生命链 热习服 重返岗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U3F4基因与DFNX2遗传性耳聋
4
作者 刘硕 齐心 +2 位作者 黄莎莎 戴朴 苏钰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9-504,共6页
POU3F4是2型X-连锁遗传性耳聋(X-linked deafness type 2,DFNX2)的主要致病基因。DFNX2为隐性遗传,CT影像特征为典型的不完全分隔Ⅲ型内耳畸形(incomplete partition typeⅢ,IP-Ⅲ),即内听道与耳蜗底转缺乏骨性间隔、蜗轴缺如、内耳道... POU3F4是2型X-连锁遗传性耳聋(X-linked deafness type 2,DFNX2)的主要致病基因。DFNX2为隐性遗传,CT影像特征为典型的不完全分隔Ⅲ型内耳畸形(incomplete partition typeⅢ,IP-Ⅲ),即内听道与耳蜗底转缺乏骨性间隔、蜗轴缺如、内耳道底异常扩大、耳蜗与内听道相通。本文系统回顾了POU3F4基因变异致IP-Ⅲ内耳畸形的相关分子机制、临床表型及治疗相关进展,旨在加深POU3F4基因导致DFNX2相关机制的理解,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U3F4基因 不完全分隔Ⅲ型内耳畸形 分子机制 基因型与表型相关性 人工耳蜗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地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前病原菌培养结果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新建 刘明波 +1 位作者 刘军 韩维举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4-497,共4页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SOM)患者手术前耳道或鼓室病原菌分布情况,并通过药敏结果筛选出有效抗生素,以帮助临床选择合理的抗生素进行手术预防感染。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128例慢性化脓性...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SOM)患者手术前耳道或鼓室病原菌分布情况,并通过药敏结果筛选出有效抗生素,以帮助临床选择合理的抗生素进行手术预防感染。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12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研究对象的深外耳道或鼓室耳拭子进行细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128例患者中19例患者无细菌生长,共培养出145珠细菌或真菌,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5株37.93%)、革兰阳性杆菌(21株14.48%)以及真菌(29珠20%)为外耳道正常菌群,属条件致病菌,培养出的病原菌共检出40株,占27.59%,主要前三位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4.83%)(敏感抗生素: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喹努普汀/达福普汀、亚胺培南、替加环素、苯唑西林),铜绿假单胞菌(7株4.83%)(敏感抗生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喹努普汀/达福普汀、亚胺培南),头状葡萄球菌(5株3.45%)(敏感抗生素:莫西沙星、苯唑西林、亚胺培南、喹努普汀/达福普汀、替加环素。结论由此可得出经验性手术预防性用药:苯唑西林、左氧氟沙星(成人)、莫西沙星(成人)。本研究结果揭示了海南地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患者术前耳道或鼓室的常见病原菌,筛选出的抗生素为临床工作合理用药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微生物培养 药敏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X连锁遗传性耳聋2型致病基因POU3F4新突变致多系统临床表现的研究
6
作者 刘硕 齐心 +3 位作者 黄莎莎 戴朴 张帆 苏钰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0-247,共8页
目的研究POU3F4基因新突变在不完全分隔Ⅲ型内耳畸形中的致病作用及与多系统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对先证者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的体格检查、听力学评估、影像学检查、激素水平检测,以及全外显子测序和家系验证。结果该家系符合X连... 目的研究POU3F4基因新突变在不完全分隔Ⅲ型内耳畸形中的致病作用及与多系统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对先证者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的体格检查、听力学评估、影像学检查、激素水平检测,以及全外显子测序和家系验证。结果该家系符合X连锁隐性遗传模式,先证者听力学表现为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影像学显示典型的不完全分隔Ⅲ型内耳畸形,同时伴有生长发育迟缓、睾丸发育不全、垂体高度减小、注意力缺陷等内分泌和神经发育问题。实验室检查显示先证者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轴的多项功能异常。全外显子测序发现了POU3F4基因的新突变c.401_404dup(p.Gln136Leufs*58),符合基因型与表型共分离。结论POU3F4基因变异可能导致多系统功能障碍,但POU3F4基因变异相关的综合征性听力损失的定义和治疗策略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遗传性耳聋2型 POU3F4基因 不完全分隔Ⅲ型内耳畸形 多系统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4例中暑患者的特征及进展为热射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7
作者 王岩岩 王芹 +2 位作者 徐伟 梁晶冰 宋彩萍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43-1048,共6页
目的探讨中暑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进展为热射病的相关因素,为早期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海南省某医院164例中暑患者,其中热射病21例、非热射病143例。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中暑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进展为热射病的相关因素,为早期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海南省某医院164例中暑患者,其中热射病21例、非热射病143例。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入院时体温、心率、平均动脉压与热射病进展的关联性。结果中暑患者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5.12%,其中12.80%进展为热射病。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体温>40℃[OR=10.11,95%CI:(2.86~35.78)],入院时心率>100次/分[OR=9.07,95%CI:(2.75~29.94)]和平均动脉压<70 mmHg[OR=9.05,95%CI:(2.75~29.75)]是影响中暑患者进展为热射病的相关因素。结论中暑患者的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入院时体温、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可能是预测中暑患者进展为热射病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相关因素 多器官功能衰竭 回顾性研究 高温应激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外泌体miR-122-5p表达水平与肝脏融合性坏死和纤维化转归的关系
8
作者 何权威 徐然 +3 位作者 韩葳 王思豪 陈艳 杨永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8-899,共12页
目的探讨血清外泌体微RNA(miRNA)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炎症损伤及组织学转归之间的关联。方法从6例健康者及6例CHB患者中采集外周血清,经尺寸洗脱色谱法提取外泌体。通过小RNA测序及转录组学分析,识别与肝组织炎症损伤和肝纤... 目的探讨血清外泌体微RNA(miRNA)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炎症损伤及组织学转归之间的关联。方法从6例健康者及6例CHB患者中采集外周血清,经尺寸洗脱色谱法提取外泌体。通过小RNA测序及转录组学分析,识别与肝组织炎症损伤和肝纤维化程度相关的血清外泌体miRNA,分别在脂多糖/D-氨基半乳糖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及84例具有治疗前后两次肝活检病理评估的CHB患者中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Tukey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Dunn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血清外泌体miR-122-5p在CHB患者中异常表达,并在伴有融合性坏死及晚期肝纤维化患者中表达均下调。在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和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中,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脏miR-122-5p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值分别为0.048、0.014);与轻度肝损伤相比,伴有重度融合性坏死和晚期纤维化的肝组织中miR-122-5p的表达水平进一步显著下降(P值均<0.05)。在84例CHB患者中,伴肝组织重度融合性坏死或晚期肝纤维化患者,其血清外泌体miR-122-5p的表达显著低于轻度肝损伤患者(P值分别为<0.001、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iR-122-5p表达水平是融合性坏死(OR=0.001,95%CI:0.000~0.037,P=0.005)和肝纤维化程度(OR=0.568,95%CI:0.331~0.856,P=0.019)的独立影响因素。相较于miR-122-5p低表达患者,治疗前高水平表达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72周后其肝纤维化的逆转率更高(64.3%vs 38.1%,P=0.029)。结论CHB患者血清外泌体miR-122-5p与肝脏融合性坏死和纤维化进展密切相关,其表达水平降低可能加重肝脏融合性坏死,促进纤维化进展,并可能影响CHB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的肝组织学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肝纤维化 坏死 外泌体 微RN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患者幸福感体验的诠释性现象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秋盈 王芹 +2 位作者 郭媛媛 刘晏萌 吕淑祯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80,共4页
目的探究大肠癌患者对幸福感的体验及其意义建构过程,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人文视角的干预依据。方法2023年4-8月,采用诠释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18例大肠癌化疗期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大肠癌患者的幸福感体验共析... 目的探究大肠癌患者对幸福感的体验及其意义建构过程,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人文视角的干预依据。方法2023年4-8月,采用诠释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18例大肠癌化疗期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大肠癌患者的幸福感体验共析出3个核心主题:创伤后心理重构与意义追寻、家庭与社群支持的情感联结及医疗资源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研究揭示患者通过心理调适、社会互动与环境适应主动建构幸福感,其体验呈现动态性与主体性特征。结论大肠癌患者的幸福感体验具有多维性和动态性,需从患者主体视角出发,整合心理支持、家庭协作及社会资源优化策略,构建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护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幸福感 质性研究 诠释性现象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期手术联合VSD治疗足底恶性黑素瘤1例
10
作者 吴紫均 董立文 +3 位作者 王淞 唐棣 赵建辉 杨斌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70-373,共4页
肢端黑素瘤是黑素瘤中最常见的亚型,其中原发部位又以足底最为多见。手术切除是治疗黑素瘤最有效的方法,然而,由于足底解剖结构的特点,加上其承担着负重、支撑及步行等功能,肿瘤扩大切除术后创面缺损的修复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常见的... 肢端黑素瘤是黑素瘤中最常见的亚型,其中原发部位又以足底最为多见。手术切除是治疗黑素瘤最有效的方法,然而,由于足底解剖结构的特点,加上其承担着负重、支撑及步行等功能,肿瘤扩大切除术后创面缺损的修复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常见的修复方式如皮瓣修复,对于足底较大面积的缺损修复有一定难度,且有肿瘤沿辅助切口播散转移的风险;植皮修复适合大面积创面,却容易因足底解剖结构特殊而导致失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能够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创面血供,与植皮联合运用有助于提高皮片的存活率。目前,国内外少有VSD联合二期植皮治疗足底黑素瘤的报道。本文采用两期手术联合VSD治疗1例足底黑素瘤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足底 恶性黑素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治疗肝癌患者的门静脉高压管理:超越已知的前沿
11
作者 陈艳 杨永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9,共3页
因缺乏可靠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在接受全身治疗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中,临床显著门静脉高压(clinical significant portal hypertension,CSPH)的管理已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本述评旨在强调HCC和门静脉高压(port... 因缺乏可靠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在接受全身治疗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中,临床显著门静脉高压(clinical significant portal hypertension,CSPH)的管理已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本述评旨在强调HCC和门静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PH)之间的主要病理生理联系,同时讨论了当前和新兴PH治疗的临床策略。鉴于缺乏具体指南,建议在治疗期间进行内镜监测,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级预防参照第七版国际门静脉高压共识会议(BavenoⅦ)推荐意见,二级预防应重视优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在系统性治疗HCC患者的PH上消化道出血管理中的作用。对于晚期HCC患者,改进CSPH的诊断标准和监测指南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 肝细胞癌 系统治疗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南百岁女性老人性腺激素表达特征及关联因素的横断面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兆宇 李岩 +3 位作者 李学武 程菲 赵亚力 胡红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5-51,共7页
目的:性腺激素对于绝经后女性健康至关重要,然而,很少有研究集中于绝经后超晚期女性老人性腺激素的流行病学分布。本研究调查并分析海南地区百岁女性老人血清性腺激素含量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海南741例百岁女性老人和401例高龄... 目的:性腺激素对于绝经后女性健康至关重要,然而,很少有研究集中于绝经后超晚期女性老人性腺激素的流行病学分布。本研究调查并分析海南地区百岁女性老人血清性腺激素含量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海南741例百岁女性老人和401例高龄女性老人的调查问卷及体检资料,并检测其静脉血脂代谢、骨代谢及性腺激素等指标的水平。比较百岁女性老人性腺激素差异并分析其关联因素。结果:百岁女性老人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均显著高于高龄女性老人(均P<0.001);文化程度高、生育子女数少者血清雌二醇水平增高(均P<0.01);少数民族百岁老人血清孕酮水平高于汉族(P<0.001);每日持续活动10 min以上者血清雌二醇、睾酮水平均相对高于每日持续活动<10 min者(均P<0.05);血清雌二醇水平与载脂蛋白A-I、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等脂代谢指标呈负相关;与钙、无机磷、维生素D3等骨形成标志物呈负相关,与β-胶原特殊序列(骨吸收标志物)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对于绝经后极晚期的女性人群(如百岁老人),性腺激素尤其是雌二醇可能存在特征性表达。百岁女性老人血清雌二醇水平与脂代谢、骨代谢指标存在非保护性的关联关系,有必要对绝经后极晚期女性的雌激素水平及雌激素疗法的使用作深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百岁老人 女性 性腺激素 雌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三亚市汉族人群地中海贫血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媛媛 李猛 +5 位作者 管立勋 项松鹤 程龙灿 杨育卉 高晓宁 宁红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2-236,共5页
目的:研究海南省三亚市汉族人群地中海贫血基因型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缺口PCR技术和反向斑点杂交法对572例三亚市汉族疑似地中海贫血携带者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的检测和分析。结果:在572例三亚市汉族人群中,共检出271例地中海贫血,其中... 目的:研究海南省三亚市汉族人群地中海贫血基因型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缺口PCR技术和反向斑点杂交法对572例三亚市汉族疑似地中海贫血携带者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的检测和分析。结果:在572例三亚市汉族人群中,共检出271例地中海贫血,其中有161例α地中海贫血患者,共9种基因型,按检出率从高至低依次为--^(SEA)/αα,-α^(3.7)/αα,-α^(4.2)/αα,--^(SEA)/-α^(3.7),--^(SEA)/-α^(4.2),-α^(4.2)/-α^(4.2),-α^(3.7)/-α^(4.2),-α^(3.7)/-α^(3.7),--^(SEA)/--^(SEA)。其中,东南亚缺失型(--^(SEA)/αα)最常见,为66例。检出99例β地中海贫血患者,共7种基因型,均为杂合子,根据检出率由高至低依次为CD41-42/βN、IVS-II-654/βN、CD17/βN、CD71-72/βN、-28/βN、-29/βN、CD27-28/βN。其中,CD41-42/βN基因型检出最多,有51例。另外检出11例α和β复合型地中海贫血患者,涉及5种基因型,检出率由高至低依次为-α^(3.7)/αα合并CD41-42/βN,--^(SEA)/αα合并IVS-II-654/βN,-α^(4.2)/-α^(4.2)合并CD41-42/βN,-α^(4.2)/αα合并-29/βN,--^(SEA)/-α^(4.2)合并CD41-42/βN。结论:海南省三亚市汉族人群为地中海贫血的高发人群,基因型特点有别于我国其他地中海贫血高发区,α地中海贫血以东南亚缺失型(--^(SEA)/αα)为主,β地中海贫血以CD41-42杂合子突变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亚市 汉族 地中海贫血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力性中暑官兵热耐力重建技术方案(第1版) 被引量:8
14
作者 宋景春 宋青 +3 位作者 宁波 李海玲 高燕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7-370,共4页
官兵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训练极易发生劳力性中暑甚至热射病。劳力性中暑患病官兵在完成常规治疗后,其热耐力损伤可持续存在数月甚至数年。因此,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特制定劳力性中暑官兵热耐力重建技术方案,以期为发生劳力性中暑的... 官兵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训练极易发生劳力性中暑甚至热射病。劳力性中暑患病官兵在完成常规治疗后,其热耐力损伤可持续存在数月甚至数年。因此,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特制定劳力性中暑官兵热耐力重建技术方案,以期为发生劳力性中暑的官兵在医院进行热耐力重建提供保障。本文主要阐述劳力性中暑官兵热耐力重建的基本概念、技术要求、启动时机、实施评估及随访方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力性中暑 热耐力 军事医学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力型热射病院前认识和处置十大误区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项楚涵 宋青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1-616,共6页
劳力型热射病(EHS)是威胁生命的最严重的急性热致疾病。热致疾病可持续进展为EHS,院前处置是EHS救治的重要关口,院前是否能做到EHS患者的快速识别、有效降温及规范转运,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患者的预后。根据广泛调研发现,在EHS院前认识和... 劳力型热射病(EHS)是威胁生命的最严重的急性热致疾病。热致疾病可持续进展为EHS,院前处置是EHS救治的重要关口,院前是否能做到EHS患者的快速识别、有效降温及规范转运,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患者的预后。根据广泛调研发现,在EHS院前认识和处置过程中,医疗保障人员仍存在亟须纠正的致命误区,这些误区集中在认识缺失和处置失当。本文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并结合现实情况,归纳出“EHS院前认识及处置十大误区”,并参照《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给出正确的院前处置方案,以期减少或避免这些误区对EHS患者造成的不可逆损害,降低EHS的发生率、致残率及致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力型热射病 院前认识 院前处置 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外囊泡DNA中5-羟甲基胞嘧啶分子标志物对突发性聋的疗效预判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新建 时晰 +4 位作者 郭维维 林坚 陈航宇 陈伟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1-226,共6页
目的 突发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SSNHL)是一种急性感音神经性聋,部分患者治疗效果较差,目前无有效疗效预测指标。5-羟甲基胞嘧啶(5hmC)是一种稳定的表观遗传标志,因其在不同身体状态下富集含量不同的特点可作为预测... 目的 突发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SSNHL)是一种急性感音神经性聋,部分患者治疗效果较差,目前无有效疗效预测指标。5-羟甲基胞嘧啶(5hmC)是一种稳定的表观遗传标志,因其在不同身体状态下富集含量不同的特点可作为预测疗效的生物标志物,本研究通过寻找5hmC标志物,探索其对SSNHL疗效进行预测的可能性。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SSNHL患者57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31例;根据治疗前后的听力结果将患者分为有效组27例和无效组30例。使用队列研究方法,寻找5hmC富集水平与SSNHL疗效之间的相关性。利用5hmC-Seal技术在患者治疗前的血浆胞外囊泡DNA中生成全基因组5hmC谱,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效果的5hmC谱,筛选出有价值的5hmC标志物,并进行相关功能和传导通路的初步探索。结果 共鉴定出11个5hmC标志物来预测治疗结果(曲线下面积为0.998),预测准确性较高。GO功能分析表明,调节GTPase活性、神经元投射发育、神经细胞发育等信号通路可能与内耳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结论 SSNHL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的5hmC谱存在明显差异,胞外囊泡DNA来源的5hmC有可能作为有效的表观遗传生物标志物,用于SSNHL的微创疗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DNA去甲基化 5-羟甲基胞嘧啶 治疗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新发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轨迹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路胜男 李玲 +1 位作者 王甜甜 王金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5-39,共5页
目的探究门诊新发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轨迹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337例门诊新确诊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于确诊后4周、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4次调查,采... 目的探究门诊新发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轨迹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337例门诊新确诊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于确诊后4周、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4次调查,采用群组化轨迹模型分析患者服药依从性变化轨迹,并通过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在4个时间点的服药依从性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依从性轨迹分为持续高依从性组(52.82%)、中等波动组(37.09%)及持续低依从性组(10.09%)3类。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持续高依从组相比,年龄51~60岁、服药种类≥3种更易进入中等波动组(均P<0.05),年龄36~50岁、文化程度大专、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更易进入持续低依从性组,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均P<0.05)。结论门诊新发高血压患者在确诊12个月内服药依从性轨迹呈现相对稳定性特征,但存在显著的群体异质性。医护人员应特别关注持续低服药依从性及依从性波动变化的患者,根据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诊 服药依从性 纵向研究 轨迹 群组化轨迹模型 社会支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核心体温的劳力性中暑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特征: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青伟 宋景春 +6 位作者 宋青 高燕 李海玲 张伟 张玉想 李庆华 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72-1378,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核心体温(Tc)的劳力性中暑(EHI)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11月24家军队医院急诊或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46例EH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的Tc分为Tc<39℃组(n=223)、39℃≤Tc<40℃组(n=... 目的探讨不同核心体温(Tc)的劳力性中暑(EHI)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11月24家军队医院急诊或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46例EH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的Tc分为Tc<39℃组(n=223)、39℃≤Tc<40℃组(n=60)、40℃≤Tc<41℃组(n=35)、41℃≤Tc<42℃组(n=17)和Tc≥42℃组(n=11)。根据是否发生热射病,将346例EHI患者分为热射病组(n=63)与非热射病组(n=283)。收集各组EHI患者的基础资料,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不同Tc组基础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EHI患者发生热射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对EHI患者发生热射病的诊断价值。结果Tc超过39℃时,EHI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升高,且随Tc升高而进一步升高(P<0.05)Tc超过40℃时,EHI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PT延长(P<0.05);Tc超过41℃时,EHI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延长,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PT(OR=1.120,95%CI 1.015~1.236)、D-二聚体(OR=1.322,95%CI 1.129~1.549)、血小板计数(OR=0.991,95%CI 0.985~0.997)是热射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D-二聚体诊断热射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6(95%CI 0.732~0.860,P<0.001),当D-二聚体>0.9μg/ml时,诊断热射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和80%。PT诊断热射病的AUC为0.708(95%CI 0.628~0.788,P<0.001),当PT>16.4 s时,诊断热射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2%和97%。血小板计数诊断热射病的AUC为0.72(95%CI 0.642~0.807,P<0.001),当血小板计数<140×10^(9)/L时,诊断热射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2%和94%。结论EH患者的Tc升高幅度与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T延长、D-二聚体水平升高及血小板计数减少是EHI患者发生劳力性热射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力性中暑 核心体温 凝血功能 D-二聚体 凝血酶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杏仁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难治性内侧颞叶癫痫长期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苏乐 王健 +3 位作者 赵虎林 凌至培 王湘庆 崔志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40-546,共7页
目的 探讨海马-杏仁核脑深部电刺激术(AH-DBS)治疗难治性内侧颞叶癫痫的长期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7例难治性内侧颞叶癫痫患者,均行AH-DBS,对比手术前后癫痫发作... 目的 探讨海马-杏仁核脑深部电刺激术(AH-DBS)治疗难治性内侧颞叶癫痫的长期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7例难治性内侧颞叶癫痫患者,均行AH-DBS,对比手术前后癫痫发作形式、发作频率和抗癫痫发作药物应用情况,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修订版(WAIS-R)评估认知功能;术后记录刺激参数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共7例患者行双侧AH-DBS 4例,左侧AH-DBS 2例,左侧AH-DBS联合右侧颞前叶切除术1例;经枕部入路6例,经额部入路1例;仅1例患者术后出现头皮切口愈合不良,经局部植皮后痊愈。术后平均随访(73.00±8.98)个月,随访期间复杂部分性发作频率[1.00(0.00,31.00)次/月对2.00(1.50,60.00)次/月;Z=-2.207,P=0.027]、继发性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频率[0.00(0.00,1.00)次/月对2.00(1.00,3.00)次/月;Z=-2.428,P=0.015]和总发作频率[1.00(0.50,31.00)次/月对5.00(2.50,64.00)次/月;Z=-2.366,P=0.018]均较术前减少,而手术前后抗癫痫发作药物种类[1.00(1.00,2.00)种对1.00(1.00,3.00)种;Z=-1.633,P=0.102]和WAIS-R评分[(85.50±7.09)分对(89.00±9.47)分;t=-1.761,P=0.0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H-DBS作为一种新型抗癫痫治疗方法,可以减少难治性内侧颞叶癫痫发作频率,无严重不良事件,且对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颞叶 深部脑刺激法 海马 杏仁核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TS2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促进喉鳞状细胞癌进展的机制研究
20
作者 张晓然 潘夏至 +4 位作者 鲁钺皓 刘段莎丽 郑世康 王程 刘明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370-1380,共11页
目的:探究丝氨酸精子发生相关蛋白2(spermatogenesis associated serine rich 2,SPATS2)影响喉鳞状细胞癌(larynxsquamouscellcarcinoma,LSCC)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发生的分子机制,... 目的:探究丝氨酸精子发生相关蛋白2(spermatogenesis associated serine rich 2,SPATS2)影响喉鳞状细胞癌(larynxsquamouscellcarcinoma,LSCC)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发生的分子机制,从而为寻找LSCC筛查、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LSCC临床及RNA-seq数据并进行整理,从中提取SPATS2的mRNA表达数据,并用R 4.3.1进行分析作图;用R4.3.1进行单基因差异分析后所得基因集进行基因本体分析(gene ontology,GO)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用CCK8、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Western blot验证敲减或过表达SPATS2后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用qRT-PCR检测目的基因mRNA水平变化,并用ImageJ、GraphPad Prism8和IBM SPSS Statistics 25对结果进行定量与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生信分析发现,LSCC组织中SPATS2的mRNA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且高水平SPATS2不利于患者生存(P=0.021)。过表达或敲减SPATS2后,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及波形蛋白(Vimentin)、N-钙黏蛋白(N-Cadherin)、NOTCH1、cleaved-NOTCH1的表达水平、NOTCH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的mRNA水平均随之升高或降低。在过表达SPATS2的同时抑制NOTCH信号通路可以逆转由单独过表达SPATS2导致的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增强和EMT水平升高的结果。结论:SPATS2能够通过影响NOTCH信号通路影响LSCC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EMT等恶性表型,进而影响LSCC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癌 NOTCH信号通路 SPATS2 增殖 转移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