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气腹下三种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容量状况的价值及相关性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晓梅 傅强 米卫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53-556,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气腹状态下每搏量变异(SVV)、脉搏压变异(PPV)及脉搏灌注指数变异(PVI)对容量状态的评估价值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26例,全麻后连续监测SVV、PPV及PVI等指标,人工气腹后进行... 目的探讨人工气腹状态下每搏量变异(SVV)、脉搏压变异(PPV)及脉搏灌注指数变异(PVI)对容量状态的评估价值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26例,全麻后连续监测SVV、PPV及PVI等指标,人工气腹后进行容量负荷试验,记录输液前后各血流动力学参数,以输液后每搏量变异指数增高是否≥15%将患者分为对容量治疗有反应组(n=16)和无反应组(n=10),绘制SVV、PPV和PV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人工气腹下SVV、PPV和PVI对容量状况的评估价值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ROC曲线分析显示,SVV、PPV和PVI均可有效判断容量状态,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8、0.963和0.928,且三者之间两两显著相关,其中SVV和PPV的相关系数r=0.921(P<0.01),SVV和PVI相关系数r=0.686(P<0.01),PPV和PVI相关系数r=0.577(P<0.01)。结论 SVV、PPV和PVI均能准确评估人工气腹下全麻机械通气患者的容量状况,且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腹 人工 容量负荷试验 每搏量变异 脉搏压变异 脉搏灌注指数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乳酸-蓖麻油共聚物微球在小鼠坐骨神经旁的缓释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博 赵峰 +4 位作者 公茂伟 段明达 霍修林 龚洁 傅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乳酸-蓖麻油共聚物微球在小鼠坐骨神经旁感觉运动阻滞中的缓释作用。方法健康雄性昆明小鼠150只,随机分为空白微球对照组(A组)、罗哌卡因组(B组)、罗哌卡因乳酸-蓖麻油共聚物微球组(C组)。七氟醚吸入麻醉后,将小鼠俯卧...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乳酸-蓖麻油共聚物微球在小鼠坐骨神经旁感觉运动阻滞中的缓释作用。方法健康雄性昆明小鼠150只,随机分为空白微球对照组(A组)、罗哌卡因组(B组)、罗哌卡因乳酸-蓖麻油共聚物微球组(C组)。七氟醚吸入麻醉后,将小鼠俯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解剖暴露双侧坐骨神经,均匀包埋微球或注入盐酸罗哌卡因建立动物模型。各组小鼠分别于给药后10min、30min、1h、3h、5h、7h、10h、15h、30h、48h随机选择5只小鼠测定热痛潜伏时间、后爪伸展及屈曲能力评分、血浆罗哌卡因含量。结果 C组小鼠3h时出现明显的感觉运动阻滞效果,与B组相比,感觉阻滞时间明显延长,运动阻滞效果较弱;A组小鼠肢体均无感觉运动阻滞现象;B组小鼠感觉运动阻滞在1h时达高峰,7h时药效基本消退。B组小鼠罗哌卡因血药浓度在给药后1h达峰值并迅速下降,7h后基本完全消除。与B组相比,C组小鼠罗哌卡因血药浓度上升较慢,给药后10h达峰值,此后缓慢下降。结论罗哌卡因乳酸-蓖麻油共聚物微球可明显延长罗哌卡因对坐骨神经的感觉阻滞作用,与罗哌卡因注射液相比,其运动阻滞作用轻,血浆罗哌卡因浓度波动范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乳酸-蓖麻油共聚物 神经传导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