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封闭负压引流促进猪腹部爆炸伤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师俊莉 席文锦 +3 位作者 易成刚 王志军 郭树钟 韩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2-315,共4页
目的探讨在猪腹部爆炸伤合并内脏外露时,使用封闭负压引流(VSD)控制腹腔、创面感染的作用以及对腹部爆炸创面愈合是否有促进作用。方法爆炸伤导致的全层腹壁缺损的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VSD组)和对照组(盐水纱布组),实验组在6 h清创后置... 目的探讨在猪腹部爆炸伤合并内脏外露时,使用封闭负压引流(VSD)控制腹腔、创面感染的作用以及对腹部爆炸创面愈合是否有促进作用。方法爆炸伤导致的全层腹壁缺损的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VSD组)和对照组(盐水纱布组),实验组在6 h清创后置入压力为-125 mmHg VSD装置;对照组在6 h清创后使用盐水纱布覆盖爆炸创面,常规换药治疗。分别采集治疗前6 h和治疗后1、3、5、7 d的创面肌肉组织进行细菌检测,分析2组的细菌量;ELISA检测伤后1、3、5、7 d的腹部引流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6的表达水平;采集2组治疗后第7天的皮肤、肌肉组织标本,用实时定量PCR分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相对表达量。结果 VSD组在治疗后1、3、5、7 d创面的细菌数(CFU/g)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猪腹部引流液中TNF-α,IL-1,IL-6的表达量在伤后治疗第1天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在第3、5、7天VSD组明显低于同时间对照组,三个时间点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VSD组在第7天皮肤软组织中VEGF、EGF、bFGF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但MMP-9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VSD可以有效控制创面的细菌量,减少腹腔引流液中TNF-α、IL-1、IL-6的表达量,促进创面生长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负压引流 细胞因子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的人脂肪干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和分化能力 被引量:7
2
作者 陈犹白 张启旭 +4 位作者 Charles E.Butler 吴叶文 张丽萍 董江陵 韩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2-356,361,共6页
目的研究过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人脂肪干细胞(hADSC)的细胞表型、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法将pIRES2-EGFP-VEGF质粒转染第2代hADSC,对照组为脂质体空载体。免疫荧光染色验证转染成功,流式细胞术检测两... 目的研究过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人脂肪干细胞(hADSC)的细胞表型、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法将pIRES2-EGFP-VEGF质粒转染第2代hADSC,对照组为脂质体空载体。免疫荧光染色验证转染成功,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细胞表型的差异,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诱导其成脂和成骨分化并进行油红O和茜素红染色。结果转染组可见EGFP和VEGF的表达,对照组无EGFP表达。两组细胞均高表达CD29、CD44、CD90,低表达CD31、CD45。转染组hADSC的增殖能力显著强于对照组,且诱导分化后的脂滴和钙结节的数量和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过表达VEGF可增强hADSC的增殖能力,促进其成脂和成骨分化,但并未显著改变细胞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脂肪干细胞(hADSC)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转染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治疗不同皮肤类型斑秃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元文 曹桓 +3 位作者 徐军 潘文东 郭朝忠 侯宇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25-828,共4页
斑秃(alopeciaareata,AA)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局限性脱发,其治疗的方法及药物很多,其中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本病最常用手段之一。2010年12月-2013年12月中国赴黎巴嫩维和二级医院门诊对不同肤色、不同头发颜色(发色)、不... 斑秃(alopeciaareata,AA)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局限性脱发,其治疗的方法及药物很多,其中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本病最常用手段之一。2010年12月-2013年12月中国赴黎巴嫩维和二级医院门诊对不同肤色、不同头发颜色(发色)、不同国籍98例斑秃患者采用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治疗,本文对其治疗不同Fitzpatrick皮肤类型斑秃患者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倍他米松 Fitzpatrick皮肤类型:斑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指导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重建乳房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栗利 张德康 +3 位作者 韩岩 李梦露 张志辉 王惠英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40-445,共6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指导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重建乳房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 DIEP 皮瓣即刻或延迟再造乳房的女性患者 22 例,根据术前检查不同分为 MRA 组 9 例和 CTA 13 例。分析并重建影像数据...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指导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重建乳房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 DIEP 皮瓣即刻或延迟再造乳房的女性患者 22 例,根据术前检查不同分为 MRA 组 9 例和 CTA 13 例。分析并重建影像数据,根据 DIEP 直径、肌内走行、位置等选出推荐手术使用的最佳穿支。根据术中所用穿支与基于影像资料推荐的最佳穿支是否一致计算影像手术符合率,并记录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MRA 和 CTA 均可清晰显示腹壁下动脉及其较大的 DIEP,于容积重建模式下行主干血管及穿支血管三维重建,影像手术符合率分别为 88.9%和 9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A 组和 CTA 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13±35)min 和(435±38)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均有 1 例出现皮瓣坏死,皮瓣存活率分别为 88.9%和 9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率 MRA 可清晰显示 DIEP 并行三维重建,对指导医师选择最佳穿支行乳房重建手术具有重要价值,与 CTA 相比在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皮瓣存活率方面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切除术 根治性 乳房成形术 穿支皮瓣 腹壁下动脉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女(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调节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分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冯顶丽 卓丽丹 +1 位作者 芦笛 郭红延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640-645,共6页
微小RNA(miRNA)主要通过不完全的碱基配对,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在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向分化过程中,有许多不同miRNA的表达,其对软骨分化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miRNA具有成为软骨疾病治疗靶点的可能性,促进了研究人员强有... 微小RNA(miRNA)主要通过不完全的碱基配对,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在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向分化过程中,有许多不同miRNA的表达,其对软骨分化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miRNA具有成为软骨疾病治疗靶点的可能性,促进了研究人员强有力的调查,以求深入地了解miRNA在软骨发育中的作用机制。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向分化过程中miRNA的表达及某些miRNA在调控软骨分化过程中的具体作用途径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间充质干细胞 软骨分化 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