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漂浮导管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冯锦茶 张赤铭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5-346,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术后使用Swan-Ganz漂浮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对患者术后早期恢复的意义。方法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自2003年起常规在OPCAB术中放置Swan-Ganz导管。随机选择2003年之前及之后行OPCA... 目的对比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术后使用Swan-Ganz漂浮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对患者术后早期恢复的意义。方法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自2003年起常规在OPCAB术中放置Swan-Ganz导管。随机选择2003年之前及之后行OPCAB的患者各100例,分别作为非Swan-Ganz组(对照组)和Swan-Ganz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6、12、24h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肺动脉楔压(PAWP),同时观察两组术后早期恢复情况,包括带气管插管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主动脉球囊反搏使用率及ICU停留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无死亡,均痊愈出院。两组性别比、年龄、术前心功能、EF值、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合并症情况、术中搭桥支数及手术时间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各时间点MPAP及PAWP水平及术后早期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主动脉球囊反搏使用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Swan-Ganz组带气管插管时间(10.36±3.14h)及ICU停留时间(36.47±6.25h)均明显少于非Swan-Ganz组(分别为15.72±2.23h、56.12±7.31h,P<0.05)。结论应用漂浮导管监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Swan-Ganz 冠状动脉分流术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