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康复医学年会见闻
1
作者 毕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62-563,共2页
美国是全世界康复医学高度发达的国家,康复教育、康复科研和康复医疗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受香港理工大学的资助,笔者作为中国内地与香港的唯一代表,于2007年9—10月参加了第68届美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hys... 美国是全世界康复医学高度发达的国家,康复教育、康复科研和康复医疗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受香港理工大学的资助,笔者作为中国内地与香港的唯一代表,于2007年9—10月参加了第68届美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AAPM&R)年会,第84届美国康复医学会(American Congress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ACRM)年会及第14届美国神经康复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Neurorehabilitation)联合年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康复医学会 年会 香港理工大学 康复教育 康复医疗 中国内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康复时的平衡能力对出院结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0
2
作者 瓮长水 毕胜 +6 位作者 霍春暖 高丽萍 刘忠文 杨娟 秦茵 于增志 王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评估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有助于确定患者脑卒中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本研究目的为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入院康复时平衡能力与出院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相关性。方法:3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于入院康复时采用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中的姿... 目的:评估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有助于确定患者脑卒中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本研究目的为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入院康复时平衡能力与出院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相关性。方法:3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于入院康复时采用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中的姿势维持和变换姿势项目来评价姿势维持和变换姿势能力,采用Berg平衡量表来评价患者的整体平衡能力,在出院时采用Barthel指数来评估ADL能力。所得资料先以Pearsonr检验入院时的姿势维持、变换姿势、整体平衡能力及年龄等变量与出院时ADL的相关性;以入院时的姿势维持、变换姿势、整体平衡能力和年龄作为独立变量,并以出院时ADL为因变量,以逐步回归分析检验上述变量与出院时ADL的关联程度。结果:入院时患者的姿势维持、变换姿势和整体平衡能力与出院时Barthel指数呈高度正相关(r=0.682—0.758,P<0.001),其中变换姿势能力是出院时的ADL能力的显著预测因子(R2=0.574,P<0.001)。结论:平衡能力的缺失对脑卒中患者功能预后有显著的影响,平衡训练是早期康复治疗中最迫切需求的治疗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治疗 平衡功能 日常活动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和脑外伤上肢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毕胜 瓮长水 +3 位作者 秦茵 霍春暖 张雅静 朱春燕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3期144-145,共2页
目的定量评价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和脑外伤中的康复效果。方法 9例脑卒中和脑外伤患者使用夹板固定限制健侧手 ,患侧手进行每日 6小时康复训练 ,共 2周 ;在治疗前 2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Carrol上肢功能评定和金子翼上肢功... 目的定量评价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和脑外伤中的康复效果。方法 9例脑卒中和脑外伤患者使用夹板固定限制健侧手 ,患侧手进行每日 6小时康复训练 ,共 2周 ;在治疗前 2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Carrol上肢功能评定和金子翼上肢功能评定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和治疗前及基线相比 ,两种评价方法值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和脑外伤上肢功能有显著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脑外伤 习得性废用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康复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命名性失语的康复治疗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于增志 徐军 +1 位作者 翁长水 高怀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512-514,共3页
目的探讨命名性失语的语言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西方失语成套测查(WAB)及标记测查(tokentest)对9例脑卒中后命名性失语患者进行检查,并在常规语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认知训练法进行治疗,随后以同样评估方法观察疗效。结果... 目的探讨命名性失语的语言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西方失语成套测查(WAB)及标记测查(tokentest)对9例脑卒中后命名性失语患者进行检查,并在常规语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认知训练法进行治疗,随后以同样评估方法观察疗效。结果通过常规语言治疗基础上的针对性认知训练法治疗后,患者语言功能除复述外,自发言语、命名和听理解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语言交流基本自理,然而仍存留言语始发困难和找词困难。结论表达训练对理解有促进作用。在命名性失语的康复治疗中除给予常规语言治疗和认知训练之外,还要充分重视脑卒中患者的心理治疗和原发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语 语言治疗 患者 康复治疗 脑卒中 观察 命名 认知训练 练法 针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康复系统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康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龙涛 袁博 +6 位作者 王郑浩 冯昱宁 李波 严雅静 杨爱国 李开南 贾子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99-1206,共8页
目的:观察下肢康复系统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探讨下肢康复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2020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因各种原因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6例,随机分成常规康复治疗组(A组... 目的:观察下肢康复系统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探讨下肢康复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2020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因各种原因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6例,随机分成常规康复治疗组(A组)和下肢康复系统组(B组),各38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下肢康复系统训练。分别在术前、康复治疗4周后及术后4月随访时采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法(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FAC)进行评价分析,利用下肢康复系统计算和统计患足支撑时间百分比(患足支撑时间/步态周期×100%)、标准化步幅(步幅/身高×100%)、步频、10m最大步行速度(cm/s)。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康复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BBS评分、单足支撑时间百分比、标准化步幅、步频、最大步行速度、FAC分级均较康复治疗前明显升高,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康复治疗后B组评分高于A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认为B组患者恢复更快、更好。在术后4个月复查时,两组患者的BBS评分及FAC分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认为两组患者的下肢功能比较接近。但两组患者的单足支撑时间百分比、标准化步幅、步频及最大步行速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认为B组的行走功能更好。结论:下肢康复系统结合常规康复训练能在术后早期明显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使患者更快恢复,在临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康复 全髋关节置换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 被引量:17
6
作者 瓮长水 王军 +6 位作者 潘小燕 毕胜 于增志 徐军 王刚 高丽萍 霍春暖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10期890-892,共3页
目的探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方法15例慢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平均病程13.5个月)在CIMT治疗期间健侧穿戴吊带和夹板限制肢体动作,每天清醒时固定时间不少于90%,连续12d;同时接受塑形训练... 目的探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方法15例慢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平均病程13.5个月)在CIMT治疗期间健侧穿戴吊带和夹板限制肢体动作,每天清醒时固定时间不少于90%,连续12d;同时接受塑形训练,密集训练患侧肢体活动,完成日常生活动作,连续两周共10个工作日。在CIMT治疗前2周的基线期、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上肢功能测验(UEFT)和简易上肢机能检查(STEF)评价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患者在CIMT治疗前2周的基线期内,UEFT和STEF显现出微小改善(ES0.11,0.13);接受2周CIMT治疗后,UEFT和STEF显现出较为明显的改善(ES0.8,0.5)。结论CIMT是改善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短期CIMT介入可以促进患侧上肢功能多方面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脑卒中 上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康复疗法与简单康复疗法治疗老年急性脑卒中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利平 焦伟国 +1 位作者 刘立民 丁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6期461-462,共2页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与简单康复疗法治疗老年急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72例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简单康复疗法组32例,以Bobath治疗为主;综合康复疗法组40例,除采用Bobath治疗外,增加中药、针灸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6周,每周...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与简单康复疗法治疗老年急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72例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简单康复疗法组32例,以Bobath治疗为主;综合康复疗法组40例,除采用Bobath治疗外,增加中药、针灸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6周,每周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的ADL、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无组内和组间显著性差异;治疗6周后,简单疗法组的ADL、NIHSS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疗法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综合康复疗法与简单康复疗法对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无明显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综合康复 针灸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神经康复训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毕胜 季林红 纪树荣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931-932,共2页
关键词 神经康复 机器人辅助 患者 康复训练 康复效果 研究进展 康复医学 训练方法 研究与实践 证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心脏康复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危险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吴惠群 李寿霖 +1 位作者 郭艳梅 张淑燕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6期564-566,共3页
目的探讨在医生督导下的长期心脏康复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危险因素的影响。对象和方法将2004年8月~2007年12月首次接受PCI治疗的112例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两组均进行药物治疗和普通冠心病知识教育。此外,康... 目的探讨在医生督导下的长期心脏康复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危险因素的影响。对象和方法将2004年8月~2007年12月首次接受PCI治疗的112例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两组均进行药物治疗和普通冠心病知识教育。此外,康复组还需完成4~6周的住院心脏康复和1年督导式家庭心脏康复。两组均在术前、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进行危险因素的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康复组除舒张压和体重指数改善不明显外,其他危险因素均显著改善(P<0.05~0.01)。康复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长期心脏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PCI术后危险因素,是PCI术后一种安全、有效、依从性高的心脏康复治疗模式,但该康复模式在体重控制和舒张压的处理上仍有待改进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介入治疗 心脏康复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结肩的临床和康复医疗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信玉 王福根 +2 位作者 侯京山 徐军 王素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6期263-265,共3页
冻结肩的临床和康复医疗李信玉1王福根1侯京山1徐军1王素平1重度肩关节周围炎久治不愈至晚期则形成冻结肩,临床上可采用麻醉下推拿的方法解除肩关节周围粘连。但是,由于肩关节囊与周围肌肉肌腱组织的变性、挛缩未能改善,故手法... 冻结肩的临床和康复医疗李信玉1王福根1侯京山1徐军1王素平1重度肩关节周围炎久治不愈至晚期则形成冻结肩,临床上可采用麻醉下推拿的方法解除肩关节周围粘连。但是,由于肩关节囊与周围肌肉肌腱组织的变性、挛缩未能改善,故手法后疼痛期长,功能恢复慢的弊端仍未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冻结肩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50例运动功能康复的护理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延爱 霍春暖 +3 位作者 张雅静 黄玉荣 黄超 瓮长水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11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训练方法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对5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将训练前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康复训练,帕金森病Ⅱ、Ⅲ、Ⅳ期患者运动功能明显提高(P<0.05)。结论运动康复训...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训练方法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对5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将训练前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康复训练,帕金森病Ⅱ、Ⅲ、Ⅳ期患者运动功能明显提高(P<0.05)。结论运动康复训练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从而减轻家庭、社会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运动功能 康复训练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重训练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毕胜 王福根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1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减重训练 脑卒中 偏瘫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神经影像学技术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毕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16-318,共3页
关键词 功能神经影像学技术 神经康复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功能联系不全与脑血管病康复
14
作者 毕胜 姚树林 尹大一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95-796,共2页
关键词 神经病学家 功能联系 脑血管病 不全 康复 远隔部位 纤维联系 损害部位 脑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质针肌肉导热疗法临床研究 被引量:120
15
作者 王福根 江亿平 +3 位作者 冯传有 富秋涛 侯京山 陈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共2页
关键词 银质针肌肉导热疗法 临床研究 软组织疼痛 流行病学 诊断学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rg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内在信度和同时效度 被引量:161
16
作者 瓮长水 王军 +4 位作者 王刚 于增志 高丽萍 霍春暖 马延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88-690,717,共4页
目的:探讨Berg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内在信度和同时效度。方法: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参与本研究。对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计时起立-步行测验和Barthel指数的评价。结果:Berg平衡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64,14项目... 目的:探讨Berg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内在信度和同时效度。方法: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参与本研究。对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计时起立-步行测验和Barthel指数的评价。结果:Berg平衡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64,14项目的Cronbach α系数范围为0.844—0.869,Berg平衡量表折半信度系数为0.915。Berg平衡量表与效标工具计时起立-步行测验和Barthel指数之间显著相关。结论:Berg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内在信度和同时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RG平衡量表 信度 效度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与上肢运动功能状态评分的响应性研究 被引量:146
17
作者 毕胜 纪树荣 +1 位作者 顾越 瓮长水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研究机器人辅助训练严重脑损伤患者,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与上肢运动功能状态评分(MSS)的响应性。方法:训练前4周,训练开始前1天和训练结束后1天分别进行评价。采用Bland-Alttman方法来计算量表的一致性限度。响应性由... 目的:研究机器人辅助训练严重脑损伤患者,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与上肢运动功能状态评分(MSS)的响应性。方法:训练前4周,训练开始前1天和训练结束后1天分别进行评价。采用Bland-Alttman方法来计算量表的一致性限度。响应性由治疗后超过一致性限度上限的患者比例和响应率来说明。结果:经治疗后超过一致性限度上限的患者在FMA为17例(77.3%),MSS为18例(81.8%)。FMA的响应率为8.2,MSS的响应率为5.2。结论:FMA和MSS用于评价严重脑损伤患者上肢机器人辅助训练效果均有很高的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 脑损伤 响应性 运动功能状态评分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上肢偏瘫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8
18
作者 毕胜 马林 +3 位作者 瓮长水 李德军 谢远见 秦茵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719-723,共5页
对1例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进行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同时连续进行动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观察,以探讨大脑功能重组与功能恢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患者进行2周的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使用夹板限制健侧上肢活动2周,每天保持6小时的... 对1例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进行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同时连续进行动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观察,以探讨大脑功能重组与功能恢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患者进行2周的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使用夹板限制健侧上肢活动2周,每天保持6小时的患侧上肢训练。在治疗前1天、治疗后当天、治疗后2周分别在患者对指运动时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结果:与治疗前基线相比,患者上肢Carroll评分提高29.1%,金子翼评分提高18.4%,3个月后随访,Carroll上肢功能评分提高30.6%,金子翼上肢功能评分提高26.2%。对健手限制2周后,其运动功能没有下降。在治疗前,患手运动时使用功能磁共振扫描可以发现对侧中央前后回、对侧额叶前部、同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激活;健手运动时,以对侧中央前后回兴奋为主。经过强制性使用治疗后,患手运动时同侧和对侧大脑皮层广泛的激活,健手运动时,大脑对侧中央前后回的兴奋区域明显变小;治疗结束2周后,患侧上肢运动时,患手运动时其同侧和对侧大脑皮层广泛的激活的现象明显降低,激活区集中在对侧的中央前后回,在健手运动时,又重新恢复对侧中央前后回兴奋区域。结论: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可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使用功能性磁共振证明这种变化与大脑可塑性改变相关联,同时限制健侧肢体活动不会影响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强制性运动疗法 脑卒中 上肢偏瘫 脑功能重组 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腰部斜扳手法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42
19
作者 毕胜 李义凯 +3 位作者 赵卫东 张勇 王福根 侯京山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3-324,共2页
目的 :应用生物力学方法 ,研究斜扳手法时腰椎内部的力学变化。方法 :标本固定于生物材料实验机 ,应用计算机定量控制 ,模拟斜扳手法治疗时的状态。结果 :髓核内压力升高 ,L3 - 4为1 0 85± 1 10 7kPa ,L4 - 5椎间盘为 0 5 91±... 目的 :应用生物力学方法 ,研究斜扳手法时腰椎内部的力学变化。方法 :标本固定于生物材料实验机 ,应用计算机定量控制 ,模拟斜扳手法治疗时的状态。结果 :髓核内压力升高 ,L3 - 4为1 0 85± 1 10 7kPa ,L4 - 5椎间盘为 0 5 91± 0 335kPa ,L5-S1椎间盘为 0 895± 1 0 2 5kPa。神经根与椎间盘的位移距离L4 神经根为 1 0 36± 0 76 9mm ,L5神经根为 1 4 6 7± 0 4 6 4mm。腰椎小关节内应力低于关节内骨折的限度。结论 :斜扳手法作用使椎间盘与相邻神经根之间有一相对的位移 ,这可能是其治疗的机制 ;斜扳手法时髓核内压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腰部斜扳手法 斜扳手法 生物力学 推拿疗法 下腰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下肢肌力与运动功能、平衡、步行速度及ADL的关系 被引量:47
20
作者 瓮长水 毕胜 +5 位作者 田哲 于增志 徐军 霍春暖 高丽萍 王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11期694-696,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下肢肌力与运动功能、平衡、步行速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等临床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 8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 ,用Motricity指数评测患侧下肢肌力 ;用Fugl Meyer法评测下肢运动功能 ;用Berg平衡量表测...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下肢肌力与运动功能、平衡、步行速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等临床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 8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 ,用Motricity指数评测患侧下肢肌力 ;用Fugl Meyer法评测下肢运动功能 ;用Berg平衡量表测定平衡功能 ;测定 10m最大步行速度 ;用独立功能量表 (FIM )测量ADL能力。对偏瘫下肢肌力与运动功能、平衡、步行速度和ADL能力临床变量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 ,然后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影响临床变量最重要的下肢肌力因素。结果患者偏瘫侧下肢肌力与运动功能、平衡、步行速度和ADL之间呈高度正相关 (r =0 5 92 -0 811,P <0 0 0 1) ;偏瘫侧踝屈曲肌力、膝伸展肌力和髋屈曲肌力分别是运动功能 (R2 =0 3 77,P <0 0 0 1)、平衡 (R2 =0 3 2 1,P <0 0 0 1)、步行速度 (R2 =0 173 ,P <0 0 0 1)、ADL(R2= 0 42 ,P <0 0 0 1)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结论脑卒中患者的偏瘫侧下肢肌力明显影响着患者运动功能、平衡、步行速度和ADL能力的恢复 ,合理地评价和改善偏瘫侧肌力 ,对优化康复治疗程序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下肢 肌力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