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用实验动物全麻后的气管插管 被引量:7
1
作者 翟青新 黄丽洁 +1 位作者 苟鹏 贾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0期624-626,共3页
目的总结常用实验(用)动物气管插管的经验。方法选择正确的气管插管用具,实施合理的插管步骤,预防导管并发症,对实验(用)动物实施气管插管。结果与讨论气管插管成功率100%。
关键词 动物 实验 插管法 气管内 气囊 气管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饭石在实验动物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双良 陈华 +5 位作者 赵霖 鲍善芬 裴晓红 尹立新 王敏 邓京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Z1期75-78,共4页
动物正常生长涉及多方面的营养摄取,其中微量元素的作用十分显著。由于它参与了机体多种生理生化过程。所以饲料中微量元素含量,配比及其生物利用率与不同种类动物及其生长阶段关系密切,直接影响着实验动物的质量。目前实验动物专用添... 动物正常生长涉及多方面的营养摄取,其中微量元素的作用十分显著。由于它参与了机体多种生理生化过程。所以饲料中微量元素含量,配比及其生物利用率与不同种类动物及其生长阶段关系密切,直接影响着实验动物的质量。目前实验动物专用添加剂已在国外广泛使用,国内仍属空白,为此我们利用麦饭石和姜石两种不同矿物作为微量元素添加剂载体配制添加剂,制成饲料饲喂大鼠,观察其生长发育及微量元素代谢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代谢 饲料添加剂 微量元素添加剂 实验动物 生理生化过程 营养摄取 生物利用率 大鼠 生长发育 姜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蜈龙抗癌颗粒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治疗实验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春海 刘亚千 +2 位作者 谢忠忱 杨更禄 陈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83-187,共5页
目的 观察新药“蜈龙抗癌颗粒”对四种小鼠移植性肿瘤的治疗效果 ,初步探讨该制剂对小鼠的毒副作用。方法 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 ,选择三个剂量对小鼠移植性肿瘤Lewis肺癌、P388白血病、S1 80 肉瘤和H2 2 肝癌进行治疗实验 ,同... 目的 观察新药“蜈龙抗癌颗粒”对四种小鼠移植性肿瘤的治疗效果 ,初步探讨该制剂对小鼠的毒副作用。方法 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 ,选择三个剂量对小鼠移植性肿瘤Lewis肺癌、P388白血病、S1 80 肉瘤和H2 2 肝癌进行治疗实验 ,同时检查一批治疗Lewis肺癌实验小鼠的 15项血液学指标和脾脏、胸腺的相对重量。结果与结论 “蜈龙抗癌颗粒”在生药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 10、2 5、4 0g(Lewis肺癌、P388白血病 )和每日每公斤体重 15、30、5 0g(S1 80 肉瘤和H2 2 肝癌 )时 ,对小鼠移植性肿瘤有肯定的治疗效果 ,并呈良好的量效关系 ,对小鼠Lewis肺癌的治疗效果最明显。该制剂大剂量时可能对小鼠的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肿瘤 治疗 造血系统 免疫系统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在中国实验小型猪中的存在与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吕茂民 贾莉玮 +6 位作者 杨文斌 杨姝 熊景峰 丁壮 陈华 谢忠忱 章金刚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11-215,共5页
目的 对中国实验小型猪中内源性反转录病毒的存在与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 ,摸清中国实验小型猪中内源性反转录病毒的携带情况。方法 根据已发表的PERV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三对引物 ,分别用于检测PERV核心蛋白基因 (gag)、多聚酶基因 (pol... 目的 对中国实验小型猪中内源性反转录病毒的存在与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 ,摸清中国实验小型猪中内源性反转录病毒的携带情况。方法 根据已发表的PERV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三对引物 ,分别用于检测PERV核心蛋白基因 (gag)、多聚酶基因 (pol)及囊膜基因 (env)的存在与表达 ;同时 ,根据目前通用的env基因分型方法合成了三对用于分型检测的引物env A、env B、env C。应用PCR、RT PCR扩增的方法 ,对来自于中国实验小型猪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和RNA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 在 6个被检DNA样品中均检出了PERV特异性DNA的存在 ;同样 ,在被检RNA样品中均有PERV特异性RNA的表达 ,且所表达的PERV均为A型和B型 ,在所有样品中均未检出C型PERV的表达。结论 初步表明中国实验小型猪中存在内源性反转录病毒序列 ,且能以mRNA的形式表达 ,这一结果为我国特有小型猪的开发、利用及其病毒安全性评价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中国实验小型猪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猪基本实验操作技术 被引量:4
5
作者 刘亚千 陈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81-384,共4页
关键词 实验操作 操作技术 小型猪 模型动物 人类医学 营养代谢 操作过程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息斯喘对豚鼠实验性哮喘的治疗试验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华 谢忠忱 李春海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14-216,共3页
目的 探讨新药息斯喘对豚鼠实验性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 利用豚鼠乙酰胆碱和组织胺诱发支气管痉挛以及卵白蛋白过敏性哮喘模型观察疗效。结果和结论 息斯喘对豚鼠乙酰胆碱和组织胺诱发支气管痉挛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可部分阻抑豚鼠卵... 目的 探讨新药息斯喘对豚鼠实验性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 利用豚鼠乙酰胆碱和组织胺诱发支气管痉挛以及卵白蛋白过敏性哮喘模型观察疗效。结果和结论 息斯喘对豚鼠乙酰胆碱和组织胺诱发支气管痉挛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可部分阻抑豚鼠卵白蛋白过敏性哮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斯喘 豚鼠 哮喘 治疗 乙酰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硒蛋白研究现状 被引量:2
7
作者 谢忠忱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1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动物 硒蛋白 研究现状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硒蛋白种类及其生化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谢忠忱 王海宏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90-192,F003,共4页
近年来在动物体内发现了大量的含硒蛋白 ,本文对最新发现的硒蛋白种类、功能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较详细的概述。研究表明 ,硒营养状态的变化通过广泛的生化途径来调节动物的生理功能。随着硒蛋白的不断发现 。
关键词 动物 硒蛋白 种类 生化功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胺酮和戊巴比妥钠用于家兔全身麻醉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夏明泽 栗瑞福 +1 位作者 汪晓燕 徐向阳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4年第1期23-25,共3页
本文以交叉自身对照法,对六只家兔分别肌注噻胺酮40mg/kg,戊巴比妥钠50mg/kg,两次用药间隔一周,观察诱导麻醉及麻醉维持时间、全麻过程中动脉压、心率和呼吸的变化。给药2h内,两药均能使动脉压显著降低(P<0.... 本文以交叉自身对照法,对六只家兔分别肌注噻胺酮40mg/kg,戊巴比妥钠50mg/kg,两次用药间隔一周,观察诱导麻醉及麻醉维持时间、全麻过程中动脉压、心率和呼吸的变化。给药2h内,两药均能使动脉压显著降低(P<0.05),呼吸频率显著减慢(P<0.01)。噻胺酮较戊巴比妥钠麻醉起效快,麻醉初期(0~15min)对心率抑制作用强(P<0.05),麻醉后期(60~120min)的动脉压及呼吸恢复明显,苏醒快(P<0.05),戊巴比妥钠较噻胺酮在麻醉后期(90~120min)对呼吸的抑制作用强(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胺酮 戊巴比妥钠 家兔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秃发动物模型研究进展(综述)
10
作者 陈华 王翠娥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1992年第Z1期53-55,共3页
应用动物模型研究人类的秃发已有很长的历史,在男性型秃发(AGA)的研究中,人们建立了短尾猴模型、AGA小鼠模型及用于大批药物筛选的毛发周期转换测定法。实验动物的先天性无毛也一直受到关注,不但有数量众多的大、小鼠先天性无毛突变的报... 应用动物模型研究人类的秃发已有很长的历史,在男性型秃发(AGA)的研究中,人们建立了短尾猴模型、AGA小鼠模型及用于大批药物筛选的毛发周期转换测定法。实验动物的先天性无毛也一直受到关注,不但有数量众多的大、小鼠先天性无毛突变的报道,而且有胸腺缺失的裸鼠这一特殊模型。近几年关于生长期脱发和斑秃的动物模型研究也发展迅速,而建立在生物支持系统上的离体皮肤模型,又为秃发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研究 秃发 生长期脱发 药物筛选 实验动物 大鼠 普秃 支持系统 被毛脱落 组织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失血性休克后过氧化反应与肠粘膜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华 刘亚千 +2 位作者 黄丽洁 李春海 夏明泽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 观察失血性休克后肠道损伤情况与过氧化反应和TNF、IL 6的变化。方法 利用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 (30mmHg、70min) ,在复苏后 0、2、6、12、2 4、和 48h检测血液和小肠组织的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 ,丙二醛 (MDA)、TNF和IL 6含... 目的 观察失血性休克后肠道损伤情况与过氧化反应和TNF、IL 6的变化。方法 利用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 (30mmHg、70min) ,在复苏后 0、2、6、12、2 4、和 48h检测血液和小肠组织的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 ,丙二醛 (MDA)、TNF和IL 6含量 ,以及小肠的病理改变和肠道菌移位情况。结果 大鼠血清MDA值在复苏后 0~ 2h升高 ,SOD活性多数时间点均升高 ;小肠MDA值在 0~ 2 4h升高 ,SOD活性 0~ 12h降低。血清TNF含量在 6~ 48h升高 ;小肠在 0~ 12h升高。IL~ 6含量无明显变化。小肠粘膜在复苏后 2h有明显的上皮脱落 ,6~ 12h ,可见细菌侵入粘膜层 ,6~ 48h ,在肠系膜淋巴结等脏器中检出肠道菌。结论 大鼠失血性休克后肠粘膜SOD合成能力的降低或活性抑制可能是加重局部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高 失血性休克 TNF 大鼠 复苏后 小肠 IL-6 肠道菌 SOD活性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光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胃肠粘膜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华 刘亚千 +3 位作者 黄丽洁 李春海 谢忠忱 苟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 观察灵光注射液 (复方樟柳碱 )对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大鼠胃肠粘膜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 5 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 4组 ,分别设为假休克组 (8只 )、模型组 (16只 )、灵光注射液低剂量组 (16只 )和高剂量组(16只 ) ,除假休克组外 ,... 目的 观察灵光注射液 (复方樟柳碱 )对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大鼠胃肠粘膜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 5 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 4组 ,分别设为假休克组 (8只 )、模型组 (16只 )、灵光注射液低剂量组 (16只 )和高剂量组(16只 ) ,除假休克组外 ,大鼠均经历 4kPa ,70min的失血性休克 ,在休克复苏后 6h和 12h各组分别处死半数动物 ,观察大鼠肠道菌移位情况、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灵光注射液对大鼠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引起的肠道细菌移位和胃肠粘膜形态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改善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光注射液 失血性休克 大鼠 胃肠粘膜 保护作用 樟柳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yc、p53基因和AFP在家兔诱发性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华 吴小红 +2 位作者 谢忠忱 刘亚千 李春海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31-234,i001,共5页
目的获得家兔二乙基亚硝胺诱发肝脏肿瘤的形态学资料,探讨Cmyc、p53基因和甲胎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取5例家兔多结节肝癌的肿瘤性结节25个,瘤旁肝组织每例1块,进行一般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同时,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查Cmyc、p53基因... 目的获得家兔二乙基亚硝胺诱发肝脏肿瘤的形态学资料,探讨Cmyc、p53基因和甲胎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取5例家兔多结节肝癌的肿瘤性结节25个,瘤旁肝组织每例1块,进行一般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同时,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查Cmyc、p53基因和AFP的表达情况。结果和结论25个结节中,良性增生10个,高分化肝细胞癌11个,中分化肝细胞癌4个。家兔肝细胞癌的发生与Cmyc基因、AFP的过表达和p53基因的突变有关。参照肿瘤诱发过程中,增生性肝硬化、腺瘤样增生、高分化癌、中分化癌的变化顺序,在所检测的三种标志物中,Cmyc蛋白为最早出现的肿瘤标志物,p53基因突变相对较晚出现,AFP在恶性肿瘤结节中的表达率最高(9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P P53基因 C-MYC 肝细胞癌 结节 表达 肝癌 家兔 分化 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硒源对肉鸡组织硒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34
14
作者 王海宏 谢忠忱 蔡辉益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4-48,60,共6页
为了比较不同硒源对肉仔鸡组织硒含量及对肝脏和全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活力的影响 ,以不同的指标确定4种硒源在肉鸡饲料中的应用效果及适宜添加量 ,采用4×3因子完全随机设计 ,包括4种硒源 (硒化卡拉胶、硒蛋氨酸、富... 为了比较不同硒源对肉仔鸡组织硒含量及对肝脏和全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活力的影响 ,以不同的指标确定4种硒源在肉鸡饲料中的应用效果及适宜添加量 ,采用4×3因子完全随机设计 ,包括4种硒源 (硒化卡拉胶、硒蛋氨酸、富硒酵母、亚硒酸钠 ) ,3个水平 ,设基础日粮对照。测定21日龄和42日龄肉鸡的全血、肝脏、血浆、红细胞、肌肉的硒含量和GSH -Px活性。结果表明 ,硒蛋氨酸组在所有组织中均有最高的硒含量 ,4种硒源均能有效提高肝脏及全血GSH -Px活力 ,硒蛋氨酸和富硒酵母可显著提高红细胞中的硒含量 ,而亚硒酸钠则能有效提高红细胞的G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仔鸡 硒源 组织硒含量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饲料添加剂 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44
15
作者 王海宏 谢忠枕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6-11,共6页
本文综述了微量元素硒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包括硒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的种类、硒在免疫、抗癌方面的作用研究现状,硒与维生物E和其它微量元素的互作,以及硒生物学功能机理的研究成果。同时对生命科学领域的硒研究中尚待深入的问题进行... 本文综述了微量元素硒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包括硒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的种类、硒在免疫、抗癌方面的作用研究现状,硒与维生物E和其它微量元素的互作,以及硒生物学功能机理的研究成果。同时对生命科学领域的硒研究中尚待深入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功能 作用机理 大分子化合物 免疫力 抗癌性能 维生物E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品系普通级和SPF级小型猪部分血液学指标的比较 被引量:12
16
作者 郭雄明 姚春涛 +4 位作者 赵玉琼 苟鹏 王凯 李春海 陈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39-42,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微生物控制程度(屏障环境和普通环境)对小型猪部分血液学和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分别对10只SPF(无特定病原体)级五指山小型猪、10只普通级五指山小型猪和10只SPF级广西巴马小型猪1、0只普通级广西巴马小型猪测定13项血液学... 目的了解不同微生物控制程度(屏障环境和普通环境)对小型猪部分血液学和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分别对10只SPF(无特定病原体)级五指山小型猪、10只普通级五指山小型猪和10只SPF级广西巴马小型猪1、0只普通级广西巴马小型猪测定13项血液学指标和21项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普通级小型猪红细胞数(RBC)、血球比积(HC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于SPF级小型猪,白细胞数(WBC)、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高于SPF级小型猪(P<0.05);且部分指标在不同品种间有差别。结论普通级小型猪和SPF级小型猪部分血液学和血清生化指标等生物学特性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微生物学 无特定病原体 五指山小型猪 广西巴马小型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指山小型猪高脂血症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0
17
作者 谢忠忱 黄广勇 +6 位作者 陈华 黄丽洁 苟鹏 贾琳 刘亚千 郭雄明 辛宁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537-540,共4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给与五指山小型猪高脂饲料,旨在诱发小型猪的高脂血症。方法将30头小型猪随机分成3组:①对照组(n=6),喂正常猪饲料;②1.5%胆固醇组(n=12),饲喂含1.5%胆固醇、10.0%的牛油、6.0%花生油和0.5%胆盐的饲... 目的本研究通过给与五指山小型猪高脂饲料,旨在诱发小型猪的高脂血症。方法将30头小型猪随机分成3组:①对照组(n=6),喂正常猪饲料;②1.5%胆固醇组(n=12),饲喂含1.5%胆固醇、10.0%的牛油、6.0%花生油和0.5%胆盐的饲料;③3%胆固醇组(n=12),饲喂含3.0%胆固醇、10.0%的牛油、6.0%花生油和0.5%胆盐饲料。高脂饮食6个月。每月测定体重和血脂(TG、TC、HDL-C、LDL-C)。结果和结论五指山小型猪对高脂饮食反应敏感,高脂饮食一个月内,高脂饮食组TC、HDL-C和LDL-C从极低水平迅速升高,随后逐月缓慢升高。至高脂饮食4个月时,TC达到15.5~17.7mmol/L,LDL-C达到12~13mmol/L,HDL-C达到4.45~5.76mmol/L,与基线相比,TC升高约10倍,LDL-C升高约15倍,HDL-C升高约7倍,4个月后变化趋于稳定,而对照组没有变化,TG没有明显变化趋势,形成了典型的高胆固醇血症。1.5%胆固醇组和3%胆固醇组血脂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提示1.5%的胆固醇含量就足以获得高脂血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山小型猪 胆固醇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脲佐菌素诱导的高血糖对大鼠肾、肝及眼睛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琪 刘亚千 陈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98-1103,共6页
目的通过不同剂量链脲作菌素(STZ)诱导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探讨不同高血糖对脏器影响。方法实验分为STZ 40 mg/kg组,50 mg/kg组,60 mg/kg组,25 mg/kg连续3次、每次间隔1 d(25 mg/kg*3)组,空白对照组。给药后0、1、3、7、11、24、48、72 ... 目的通过不同剂量链脲作菌素(STZ)诱导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探讨不同高血糖对脏器影响。方法实验分为STZ 40 mg/kg组,50 mg/kg组,60 mg/kg组,25 mg/kg连续3次、每次间隔1 d(25 mg/kg*3)组,空白对照组。给药后0、1、3、7、11、24、48、72 h检测血糖,之后每3 d测量1次,期间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并于第9周进行血生化以及胰腺、肾、肝及眼睛病理检查。结果 72 h内血糖检测:STZ造模时血糖先轻微升高后降低之后再大幅度升高。50 mg/kg和60 mg/kg组出现给药后第3天死亡现象,存活鼠成模率分别为70%、80%、100%、100%。期间血糖和体质量呈负相关,血糖顺序为:40 mg/kg<50 mg/kg<25 mg/kg*3<60 mg/kg。40 mg/kg组于第10周出现白内障,其他实验组均于第8周出现白内障。第9周血生化检测发现40 mg/kg组insulin、C-Peptide、urea、UA、Cr、ALT、AST、TP、ALB正常,其它实验组均有波动。胰腺、肾、肝病理支持上述改变。结论 25 mg/kg*3诱导高血糖最佳,其成模率高且高血糖稳定;高血糖的并发症的评估要将空腹和随机血糖相结合;不同的高血糖对肾、肝及眼睛影响不同,其中眼睛对高糖反应比较敏感,肾次之,肝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链脲佐菌素 高糖血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麻醉诱导方法对杂种犬吸入麻醉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丽洁 相磊 +1 位作者 苟鹏 贾琳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7-129,共3页
为评价3种麻醉诱导方法在吸入麻醉中对试验犬麻醉效果的影响。本试验将15只杂种犬,分为A、B、C 3组,每组5只。A组为盐酸氯胺酮、速眠新Ⅱ组,B组为戊巴比妥钠组,C组为盐酸氯胺酮、地西泮注射液组,各组在诱导麻醉后行气管插管,应用异氟烷... 为评价3种麻醉诱导方法在吸入麻醉中对试验犬麻醉效果的影响。本试验将15只杂种犬,分为A、B、C 3组,每组5只。A组为盐酸氯胺酮、速眠新Ⅱ组,B组为戊巴比妥钠组,C组为盐酸氯胺酮、地西泮注射液组,各组在诱导麻醉后行气管插管,应用异氟烷进行吸入麻醉,在不同时间点对试验犬的心率(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体温(TPR)、心电(ECG)进行监测,监测各时间点参数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并与A组数据相比较。试验结果表明,B、C两组与A组在麻醉后的心率、诱导5 min后的血氧、试验犬诱导期差异显著P<0.05,A组麻醉诱导剂对试验犬存在心率抑制作用,部分试验犬出现心电延迟;3组试验犬诱导期为B<A<C,麻醉后的苏醒时间为C<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犬 异氟烷 盐酸氯胺酮 地西泮注射液 速眠新Ⅱ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品系小型猪正常心电图的比较 被引量:9
20
作者 黄丽洁 贾琳 +3 位作者 苟鹏 刘亚千 李春海 陈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3-26,共4页
目的建立清醒状态记录小型猪心电图的方法,并对3个品系小型猪6个导联心电图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选用4月龄广西巴马猪7头、5月龄五指山小型猪6头、中国农大小型猪10头,清醒状态下吊床保定,测定Ⅰ、Ⅱ、Ⅲ、aVR、aVL和aVF6个导联的心电... 目的建立清醒状态记录小型猪心电图的方法,并对3个品系小型猪6个导联心电图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选用4月龄广西巴马猪7头、5月龄五指山小型猪6头、中国农大小型猪10头,清醒状态下吊床保定,测定Ⅰ、Ⅱ、Ⅲ、aVR、aVL和aVF6个导联的心电图。结果3个品系小型猪心电图的波形与人相似,心率较快,在3个品系之间差别不明显,存在偶发性窦性心率不齐。广西巴马猪、五指山小型猪和中国农大小型猪的P-R间期分别介于0.08—0.10s、0.08—0.11s和0.08—0.11s;QRS波群分别介于0.04—0.06s,0.04—0.07s和0.04~0.05s。3个品系小型猪均有清晰的S-T段,偏移小于1mm。结论本研究获得了3个品系小型猪清醒状态时的心电图基本数据,经比较,3个品系之间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猪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