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丙酚对神经元缺氧损伤的保护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4
1
作者 秦晓辉 米卫东 +2 位作者 张宏 李楠 杨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024-1027,共4页
目的 研究异丙酚对离体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作为研究对象 ,建立缺氧、H2 O2 和谷氨酸损伤模型 ,用MTT法测定神经元存活率。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动态监测缺氧前后 ,单个... 目的 研究异丙酚对离体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作为研究对象 ,建立缺氧、H2 O2 和谷氨酸损伤模型 ,用MTT法测定神经元存活率。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动态监测缺氧前后 ,单个海马神经元内Ca2 + 浓度和线粒体膜电位 (△Ψm)的变化。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测定异丙酚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  6~ 4 8mg·L-1浓度的异丙酚可明显降低神经元缺氧损伤时的细胞死亡率 (P <0 0 1) ,作用程度均呈剂量相关 (r =0 89,P <0 0 5 ) ;2 4~ 4 8mg·L-1浓度的异丙酚可明显降低H2 O2 损伤时的细胞死亡率 (P <0 0 1) ;12~ 4 8mg·L-1浓度的异丙酚可明显降低谷氨酸损伤时的细胞死亡率 (P <0 0 1)。 3~ 4 8mg·L-1异丙酚对缺氧诱发的细胞内钙离子超载有抑制作用(P <0 0 5 ) ;12、4 8mg·L-1异丙酚能减缓缺氧引起的△Ψm降低 (P <0 0 1)。 12、4 8mg·L-1异丙酚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 17 1%和 2 1 1% ,但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无清除作用。结论 异丙酚对离体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作用机制部分与异丙酚抑制缺氧引起的 [Ca2 + ]i 异常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神经元 缺氧 钙离子 自由基 线粒体膜电位 异丙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谱法研究胃肠外营养中脂肪酸乳剂对大鼠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赵玉兰 李楠 +1 位作者 唐云 顾倬云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49-251,共3页
运用色谱法测定了红细胞膜磷脂脂肪酸的组成。首先用双向薄层色谱分析法分离和提纯膜中的类脂,然后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其中的组分。类脂中加入G_(17:0)作内标,硫酸-甲醇液进行甲酯化处理后,上样测试。在350mg/... 运用色谱法测定了红细胞膜磷脂脂肪酸的组成。首先用双向薄层色谱分析法分离和提纯膜中的类脂,然后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其中的组分。类脂中加入G_(17:0)作内标,硫酸-甲醇液进行甲酯化处理后,上样测试。在350mg/L到800mg/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方法具有稳定性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相对简便的特点,在研究胃肠外营养中脂肪酸乳剂对大鼠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的影响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法 胃肠外营养 脂肪酸乳剂 脂肪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四物汤对成瘾动物胸腺T细胞亚群增殖及IL-2R的作用研究
3
作者 刘屏 李宾 +2 位作者 王淑民 陈孟莉 陈世铭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364-365,368,共3页
目的:观察吗啡对胸腺细胞CD4,CD8细胞周期增殖、IL2的影响及人参四物汤对其调节作用。方法:小剂量递增给药建立吗啡成瘾动物模型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小鼠胸腺CD4、CD8细胞DNA含量、增殖指数以及IL2... 目的:观察吗啡对胸腺细胞CD4,CD8细胞周期增殖、IL2的影响及人参四物汤对其调节作用。方法:小剂量递增给药建立吗啡成瘾动物模型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小鼠胸腺CD4、CD8细胞DNA含量、增殖指数以及IL2R的情况。结果:吗啡成瘾组小鼠CD4、CD8细胞S,G2+M期和增殖指数显著低于正常组和人参四物汤组动物,而G0/G1期高于后二者;吗啡依赖小鼠IL2R表达下降,人参四物汤组动物的T细胞表面IL2R表达有明显增加。结论:吗啡使胸腺细胞DNA复制受阻导致功能细胞减少,IL2R表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依赖 人参四物汤 细胞增殖 IL-2R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双向电泳、印迹转移及蛋白质合成无细胞体系技术在小鼠腹水细胞EF-3研究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汝刚 秦士良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6-10,共5页
本文应用近年发展起来的生化技术-蛋白质双向电泳(其第一向为等电聚焦,第二向为SDS凝胶电泳),将小鼠腹水细胞核粮体蛋进行了指纹分离,并利用蛋白质印迹转移(Western blotting),将转移后的硝酸纤维素膜与交... 本文应用近年发展起来的生化技术-蛋白质双向电泳(其第一向为等电聚焦,第二向为SDS凝胶电泳),将小鼠腹水细胞核粮体蛋进行了指纹分离,并利用蛋白质印迹转移(Western blotting),将转移后的硝酸纤维素膜与交联了碱性磷酸的第二抗体和抗酵缮母EF-3抗体反应,证实该核粮体蛋白含有EF-3同源片段,进而制备了蛋白质合成无细胞体系。通过测定PolyU指导下^3H-phe掺入活力的免疫失活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腹水细胞 EF-3因子 无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