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临床效果和微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52
1
作者 张贤华 杜岩 +1 位作者 沈辉 欧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观察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急性冠周炎的临床效果和冠周袋内细菌的变化。方法:选择第三磨牙急性冠周炎患者70例,分为2组(n=35)。盲袋内冲洗后试验组盲袋内导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照组导入碘甘油。观察临床疗效,同时进行冠周袋内细... 目的:观察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急性冠周炎的临床效果和冠周袋内细菌的变化。方法:选择第三磨牙急性冠周炎患者70例,分为2组(n=35)。盲袋内冲洗后试验组盲袋内导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照组导入碘甘油。观察临床疗效,同时进行冠周袋内细菌革兰氏染色,观察细菌浓度和螺旋体、G+菌、G-菌所占比例的变化,对盲袋内细菌总量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4.29%和74.29%(P<0.05)。治疗后2组细菌浓度、螺旋体比例、G-的比例均显著下降(P<0.01),试验组均少于对照组(P<0.01)。2组G+菌的比例(%)治疗后上升(P<0.01),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细菌总量(经对数转换)均下降(P<0.01),试验组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可有效控制冠周组织炎症,缓解局部疼痛、肿胀等症状,同时降低冠周袋内微生物的浓度以及G-菌和螺旋体的构成比,说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可以有效控制冠周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周炎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周围炎对颌骨成骨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吴昊 刘洪臣 +4 位作者 鄂玲玲 刘娜 张博 高羽萱 冯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研究种植体周围炎条件下炎性微环境对颌骨成骨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原代分离培养和纯化种植体周围炎来源和正常组织来源的人颌骨成骨细胞,取第3代细胞进行鉴定和检测,MTT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 目的研究种植体周围炎条件下炎性微环境对颌骨成骨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原代分离培养和纯化种植体周围炎来源和正常组织来源的人颌骨成骨细胞,取第3代细胞进行鉴定和检测,MTT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成骨细胞相关基因骨钙素(OCN)、Runx2、Ⅰ型胶原(ColⅠ)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成骨细胞相关蛋白OCN的表达。结果从培养第4天起,种植体周围炎来源的成骨细胞的增殖活力明显低于正常组织来源的成骨细胞(P<0.05)。培养7 d时,与正常组织来源的成骨细胞相比,种植体周围炎来源的成骨细胞相关基因OCN、Runx2、ColⅠ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相关蛋白OCN的表达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种植体周围炎的炎性微环境降低了颌骨成骨细胞的增殖及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成骨细胞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中度牙周炎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肖瑞 王国芳 刘洪臣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92-1394,共3页
目的研究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状况和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09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和内分泌科就诊的牙周炎患者及伴有2型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各12例,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包括口腔卫生指导、... 目的研究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状况和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09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和内分泌科就诊的牙周炎患者及伴有2型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各12例,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包括口腔卫生指导、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检查龈沟出血指数(SBI)、临床附着丧失(CAL)、探针深度(PD)等牙周临床指标,并检测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龈沟液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及两组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各项牙周临床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龈沟液中IL-1β和TNF-α水平降低(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牙周炎患者治疗后3个月时外周血HbA1c显著降低(P<0.01),6个月时略有回升,但仍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状况,并降低其外周血中HbA1c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类 糖尿病 糖代谢 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S E.max A色系牙本质瓷无限光学厚度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孙挺 邵龙泉 +3 位作者 伊元夫 邓斌 温宁 张薇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9-261,共3页
目的测定IPS E.max A色系牙本质瓷无限光学厚度。方法制作直径为13.0 mm,厚度为1.0、1.5、2.0、2.5、3.0、3.5、4.0、4.5、5.0 mm的IPS E.max A1、A2、A3、A3.5、A4色号的盘状牙本质瓷,应用美能达CM-5分光测色计测试E.max牙本质瓷在标... 目的测定IPS E.max A色系牙本质瓷无限光学厚度。方法制作直径为13.0 mm,厚度为1.0、1.5、2.0、2.5、3.0、3.5、4.0、4.5、5.0 mm的IPS E.max A1、A2、A3、A3.5、A4色号的盘状牙本质瓷,应用美能达CM-5分光测色计测试E.max牙本质瓷在标准黑、白背景条件下的色差值(ΔE),利用拟合回归方程计算出△E分别等于1.0和1.5时各色号牙本质瓷的厚度值。结果 E.max A色系牙本质瓷的无限光学厚度值分别为2.341~3.333 mm(△E=1.0)和2.064~2.904 mm(△E=1.5);随着色号或者厚度增加,背景色的影响逐渐减小,试样也越来越趋近其本质颜色。结论在制作牙本质瓷背景试样时,必须要等于或超过其无限光学厚度才能表现为该色号的本质颜色,从而避免试样受其他颜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瓷 色系 无限光学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牙种植冠桥修复后局部咬合变化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罗强 丁茜 +1 位作者 张磊 谢秋菲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19-1123,共5页
目的:定量分析后牙种植冠桥修复后局部咬合力与咬合接触的变化规律,为种植修复体的精确咬合设计、调整和维护提供参考。方法:按照一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后牙区缺牙并行种植单冠或固定桥修复的患者,分别于修复后2周、3个月、6个月、1... 目的:定量分析后牙种植冠桥修复后局部咬合力与咬合接触的变化规律,为种植修复体的精确咬合设计、调整和维护提供参考。方法:按照一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后牙区缺牙并行种植单冠或固定桥修复的患者,分别于修复后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采用咬合纸和T-ScanⅢ(Tekscan,South Boston,USA)电子咬合分析系统检查全牙列咬合接触情况,分别记录每个时间点对照牙、近中邻牙和种植修复体的咬合接触时间和咬合力百分比,分析局部咬合接触和咬合力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共收集33例患者(男性16人,女性17人,年龄24~72岁)、37颗种植修复体,修复体戴用3~12个月(平均8.3个月)。2周到3个月,种植修复体达到咬合接触的时间显著缩短(P<0.05,Wilcoxon检验),种植修复体的咬合力百分比显著增大(P<0.05,Wilcoxon检验);3~6个月、6~12个月期间,咬合力百分比和咬合接触时间变化均不明显。2周时,种植修复体咬合力显著低于对照牙(P<0.01),而戴用3个月后种植修复体咬合力与对照牙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12个月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轻咬合接触和咬合接触时间延迟的后牙种植修复体,在修复后3个月咬合接触强度会明显增加,临床上种植修复后3个月复查时应重点关注咬合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修复体 牙[牙合] 牙种植 调牙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束CT在牙根折裂诊断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刘荣森 高飞 +2 位作者 李颖超 石校伟 李雅彬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84-1485,共2页
目的结合常规X线根尖片,探讨锥形束CT(CBCT)在牙根折裂诊断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使用PRO-MAX3DCBCT和Heliodent Vario数字X线设备对40例临床疑似牙根折裂患者分别进行锥形束CT和数字X线根尖片检查和图像分析,并对这两种方法发现... 目的结合常规X线根尖片,探讨锥形束CT(CBCT)在牙根折裂诊断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使用PRO-MAX3DCBCT和Heliodent Vario数字X线设备对40例临床疑似牙根折裂患者分别进行锥形束CT和数字X线根尖片检查和图像分析,并对这两种方法发现牙根折裂的灵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CBCT影像在40例患者中检查出折裂线38例,数字X线根尖片检查出折裂线8例。CBCT能够发现常规X线根尖片不能检知的牙根折裂,且能够清晰显示牙根折裂的部位和折裂的形式,其发现牙根折裂的灵敏度显著高于X线根尖片(P=0.0000)。结论 CBCT能够立体显示牙根折裂的位置和方向,检知牙根折裂的灵敏度高于常规根尖片,有利于牙根折裂的诊断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根管治疗学 根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中肿瘤坏死因子ɑ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晓光 王一珠 郭斌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4-338,共5页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重构牙周组织结构和功能、促进牙周炎好转乃至愈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BMSCs的特性尤其是其成骨分化的调控机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牙周组织炎症微环境中的主要促炎因子,与BMSCs的...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重构牙周组织结构和功能、促进牙周炎好转乃至愈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BMSCs的特性尤其是其成骨分化的调控机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牙周组织炎症微环境中的主要促炎因子,与BMSCs的成骨分化密切相关。探究TNF-α调控BMSCs成骨分化的机制有助于明确牙周炎的发病机制,寻找牙周疾病新的治疗靶点,改善牙周炎的治疗效果。本文将针对TNF-α在牙周炎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调控BMSCs成骨分化的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与核因子-κB在糖尿病牙周炎牙周组织破坏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昊 李伟 +4 位作者 丁一 郭斌 谢红慧 付敏 王琪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8-602,共5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牙周炎条件下小鼠牙周组织中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PTPN2)、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与牙周组织破坏的关系。方法将4周龄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单纯牙周炎组(P组)及糖尿病牙周炎组(DP组),... 目的观察糖尿病牙周炎条件下小鼠牙周组织中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PTPN2)、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与牙周组织破坏的关系。方法将4周龄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单纯牙周炎组(P组)及糖尿病牙周炎组(DP组),每组6只。采用口内接种牙龈卟啉单胞菌法在P组建立牙周炎模型,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结合高脂高糖食物与口内接种牙龈卟啉单胞菌法在DP组建立糖尿病牙周炎模型。各组动物于P、DP组末次细菌接种4周后处死,通过体视显微镜观察牙槽骨形态和附着丧失面积,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牙周附着丧失的高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牙周组织中PTPN2与NF-κB的表达强度。结果 P、DP组牙槽骨的附着丧失面积和牙周附着丧失高度均高于N组(P<0.05),PTPN2的表达量低于N组(P<0.05),而NF-κB的表达量则高于N组(P<0.01)。结论在糖尿病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NF-κB可能有促进作用,而PTPN2可能有抑制作用;PTPN2的表达减少可能导致NF-κB表达增强而加重牙周组织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牙周炎 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硝唑在健康志愿者唾液中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蒋一 刘洪臣 +3 位作者 吴霞 封纯真 常平 张贤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08-2110,共3页
目的通过对奥硝唑在健康志愿者唾液中的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相关性的研究,为临床利用唾液进行奥硝唑治疗药物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6名健康志愿者(男3人女3人)单次静滴奥硝唑0.6g后,采用HPLC法测定奥硝唑的唾液和血液中的药物浓度,比较两... 目的通过对奥硝唑在健康志愿者唾液中的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相关性的研究,为临床利用唾液进行奥硝唑治疗药物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6名健康志愿者(男3人女3人)单次静滴奥硝唑0.6g后,采用HPLC法测定奥硝唑的唾液和血液中的药物浓度,比较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奥硝唑在唾液中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825~0.969(P<0.05)。奥硝唑在唾液和血液中的浓度比值(S/P)为0.99±0.13。结论奥硝唑在健康志愿者唾液中的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显著相关,稳定性好,可以应用唾液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硝唑 唾液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颧蝶缝为标志复位联合可吸收接骨板固定治疗颧骨骨折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鹏 刘冰 +1 位作者 张海钟 布静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4-496,共3页
目的:探讨以颧蝶缝为复位标准联合应用可吸收接骨板治疗颧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间收治的单侧颧骨骨折移位明显不能保守治疗的患者30例,采用以颧蝶缝为标准复位和可吸收接骨板坚强内固定的方法,术后4周-2年比较... 目的:探讨以颧蝶缝为复位标准联合应用可吸收接骨板治疗颧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间收治的单侧颧骨骨折移位明显不能保守治疗的患者30例,采用以颧蝶缝为标准复位和可吸收接骨板坚强内固定的方法,术后4周-2年比较面型恢复程度和颌面三维CT重建观察颧骨颧弓的对称性。结果:30例以颧蝶缝为标准复位的患者术后均获得满意的面型,CT片示颧骨颧弓对称,骨折段无移位。结论:颧骨骨折手术复位时,以颧蝶缝为标准,结合颧骨各突骨折的对位线可使颧骨准确复位,术中采用可吸收接骨板坚强固定可满足颧骨骨折固定的强度要求,是一种较好的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蝶缝 颧骨 骨折 半冠状切口 可吸收接骨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CT 辅助诊断、治疗左下颌尖牙双根管根尖周炎1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田李静 彭冬 张贤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6-447,共2页
报道1例在CBCT辅助下诊断和治疗的左下颌尖牙双根管病例。CBCT能够三维显示根管的形态和分布,在术前术中对根管变异作出明确的诊断,对防止根管遗漏、保存牙本质和保障根管治疗成功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下颌尖牙 双根管 根管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咬合创伤对口颌系统的生物学影响-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洪臣 姜华 +1 位作者 王燕一 郭少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24-729,共6页
从动物实验研究角度总结咬合创伤对口颌系统的生物学影响。目前,关于咬合创伤和口颌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尚无定论,通过使用Medline数据库,查阅1965~2012年间300余篇摘要和70余篇论著及其引文,也参照了现行教材,未包括咬合创伤对种... 从动物实验研究角度总结咬合创伤对口颌系统的生物学影响。目前,关于咬合创伤和口颌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尚无定论,通过使用Medline数据库,查阅1965~2012年间300余篇摘要和70余篇论著及其引文,也参照了现行教材,未包括咬合创伤对种植体或修复体的影响,最终纳入70篇文献,包括咬合创伤对牙髓组织、牙周组织、咀嚼肌、颞下颌关节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五大类文献。研究结果表明,咬合创伤可对口颌系统产生各种有害的生物学影响,能产生疼痛物质的改变,这可能与外周及中枢神经元敏化有关。然而,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仍存在一定的分歧,需要更多的实验研究来验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创伤 口颌系统 生物学 牙髓 牙周膜 颞下颌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骨缺损患者修复后咀嚼运动时脑血流变化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亚娟 刘洪臣 +1 位作者 孙力 步荣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640-2642,共3页
目的以完整牙列为对照组,探讨上颌骨缺损患者赝复体修复后咀嚼运动时脑血流变化的差异。方法选取上颌骨肿瘤手术后已行赝复体修复的患者30例为实验组,另选择30名完整牙列志愿者为对照组,受试者取平卧位,安静30min后行颞窗的大脑中动脉... 目的以完整牙列为对照组,探讨上颌骨缺损患者赝复体修复后咀嚼运动时脑血流变化的差异。方法选取上颌骨肿瘤手术后已行赝复体修复的患者30例为实验组,另选择30名完整牙列志愿者为对照组,受试者取平卧位,安静30min后行颞窗的大脑中动脉的经颅多普勒超声扫描检查,分别测定修复后组、对照组不咀嚼、空咀嚼5min、10min时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平均峰流速。测得的数据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修复组与对照组对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和平均峰流速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赝复体修复后上颌骨缺损患者咀嚼运动时大脑中动脉血流量与完整牙列受试者无显著差异。上颌骨缺损患者中空式阻塞器型赝复体修复后咀嚼运动时大脑中动脉血管充盈度接近完整牙列受试者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缺损 咀嚼运动 脑血流 大脑中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色系IPS E.max LT底层材料色度值和相对透明率测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邵龙泉 孙挺 +3 位作者 伊元夫 邓斌 温宁 刘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5-768,共4页
目的:测定A、B色系IPS E.max LT底层材料的CIE-1976-L*a*b*色度值和相对透明率。方法:制作直径为13mm、厚度为0.3 mm和0.5 mm的A、B色系盘状IPS E.max LT试件,色号包括A1、A2、A3、A3.5、A4、B1、B2、B3、B4,共计18组(n=5),应用CM-5分... 目的:测定A、B色系IPS E.max LT底层材料的CIE-1976-L*a*b*色度值和相对透明率。方法:制作直径为13mm、厚度为0.3 mm和0.5 mm的A、B色系盘状IPS E.max LT试件,色号包括A1、A2、A3、A3.5、A4、B1、B2、B3、B4,共计18组(n=5),应用CM-5分光测色计测试试件在标准黑、白背景下的表面光反射率Y值,记录Yb、Yw平均值,计算相对透明率(Yb/Yw);测试A、B色系瓷锭的色度值。结果:同一色系内,各组瓷锭明度值的总体均数不相等,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从A1到A4、B1到B4,明度值均逐渐减低。相同厚度、相同色系的试件组间相对透明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对透明率数值分布范围为0.330 9~0.587 5。相同色号、不同厚度的2组试件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0.3 mm组底层材料的相对透明率小于0.5 mm组(P<0.05)。结论:厚度是A、B色系IPS E.max LT底层材料相对透明率的重要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材料 色系 相对透明率 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恶变1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来青 郑广宁 +3 位作者 罗晶晶 吴红兵 刘媛媛 郭文豪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0-662,共3页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KCOT)是一种常见的颌骨牙源性囊性病损,临床上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复发常见,而恶变较少见。本文报道1例由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恶变为原发性骨内鳞状细胞癌的病例。
关键词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恶变 原发性骨内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摘局部义齿结合复合树脂贴面对老年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咬合重建修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宁江海 章捍东 +1 位作者 王燕一 侯康林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68-1470,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可摘局部义齿进行咬合重建并结合复合树脂贴面恢复老年患者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临床操作特点及适应证。方法选择2002年3月-2003年5月肯氏1类牙列缺损的门诊患者16例,采用可摘局部义齿(RPD)修复并恢复垂直距离,进行... 目的观察应用可摘局部义齿进行咬合重建并结合复合树脂贴面恢复老年患者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临床操作特点及适应证。方法选择2002年3月-2003年5月肯氏1类牙列缺损的门诊患者16例,采用可摘局部义齿(RPD)修复并恢复垂直距离,进行咬合重建修复,在此基础上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前牙区贴面修复,以恢复前牙区美观、高度并重建切导,部分病例同时应用复合树脂进行了松牙固定。于修复完成后3个月、2年、4年进行随访,树脂修复采用USPHS标准进行评价,RPD则通过问卷调查结合临床检查进行评价。结果临床观察4年,复合树脂修复效果可靠,易于修理调改,调简单方便,并能最大限度保存牙体组织;修复体经济、美观,4年树脂贴面的保存率为85.7%,基本能够满足临床的美观及功能要求;与可摘局部义齿配合使用,克服了后者外观欠佳的缺点。结论应用复合树脂结合可摘局部义齿进行咬合重建具有创伤小、经济、美观、有利于牙体组织保存的优点,易被老年牙列缺损患者所接受,值得进行进一步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齿 局部 可摘 义齿 局部 固定 树脂黏固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对超声洁治术畏惧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淑凤 刘华梅 刘亚静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21期28-29,35,共3页
目的了解患者对超声洁治术的畏惧情况,以便为临床操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院行超声洁治术的100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23例患者为重度畏惧,其中女16例,占69.6%;男7例,占30.4%。77例为轻度畏惧,男45例,占58.4%;女32例... 目的了解患者对超声洁治术的畏惧情况,以便为临床操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院行超声洁治术的100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23例患者为重度畏惧,其中女16例,占69.6%;男7例,占30.4%。77例为轻度畏惧,男45例,占58.4%;女32例,占41.6%。23例重度畏惧患者中14例≤35岁,占60.9%;9例>35岁,占39.1%。77例轻度畏惧患者中42例≤35岁,占54.5%;35例>35岁,占45.5%。患者最畏惧的是担心洁治后感染疾病,其次为洁治后会造成牙面的损坏。82.0%的患者会定期检查并洁治去除牙石,19.0%的患者因害怕而推迟或不去复诊。结论患者对超声洁治术畏惧程度和畏惧方面各不相同,洁治前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及患者畏惧的不同方面作出相应的解释和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洁治术 牙周病 畏惧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对头孢噻肟钠的跨膜转运
18
作者 刘宇 刘洪臣 +2 位作者 吴霞 鄂玲玲 冷斌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2-875,共4页
目的:研究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fibroblasts,HPDLF)对头孢噻肟钠的跨膜转运,为根管牙周局部及全身给药假说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头孢噻肟钠溶液孵育HPDLF和MC3T3-E1细胞,超声破碎细胞后,HPLC测定不同时间点的... 目的:研究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fibroblasts,HPDLF)对头孢噻肟钠的跨膜转运,为根管牙周局部及全身给药假说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头孢噻肟钠溶液孵育HPDLF和MC3T3-E1细胞,超声破碎细胞后,HPLC测定不同时间点的胞内药物含量,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细胞蛋白总量。结果:100μg/ml的头孢噻肟钠孵育1、5、10 min时HPDLF胞内含量分别是(0.104±0.030)ng/μg、(0.151±0.007)ng/μg、(0.161±0.046)ng/μg;孵育5 min时,MC3T3-E1胞内含量(0.096±0.027)ng/μg。结论:HPLC可用于细胞内头孢噻肟钠的测定。头孢噻肟钠在HPDLF内存在跨膜转运,这种转运存在着细胞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头孢噻肟钠 生物转运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曲方丝弓简单受力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19
作者 肖瑞 李岩峰 +3 位作者 王照五 欧龙 杜岩 刘洪臣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68-870,共3页
目的建立多曲方丝弓简单受力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分析其力学特性。方法利用Pro/E软件建立初始化图形交换规范(IGES)格式的牙列-托槽-弓丝三维几何实体模型,将多曲方丝弓通过托槽粘接在下牙列上,弓丝和托槽采用四点四面体单元划分后,采用... 目的建立多曲方丝弓简单受力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分析其力学特性。方法利用Pro/E软件建立初始化图形交换规范(IGES)格式的牙列-托槽-弓丝三维几何实体模型,将多曲方丝弓通过托槽粘接在下牙列上,弓丝和托槽采用四点四面体单元划分后,采用ANSYS对模型进行力学分析。结果建立了多曲方丝弓简单受力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多曲方丝弓在在某个局部(如3、4牙间)受力较大时,在其他牙位托槽处(1、2、5、6、7)的支反力并不大,力量轻柔,尤以第一磨牙处明显。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多曲方丝弓简单受力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可为临床更好地研究其整体力学特性、揭示其技术矫治特点、探讨其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曲方丝弓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作用下Caspase-3/8对人牙龈间充质干细胞凋亡能力影响的研究
20
作者 张洋 刘杰 +4 位作者 石海刚 李晓光 张维 刘娜 徐璐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4-587,共4页
目的:探讨炎症作用下Caspase-3/8对人牙龈间充质干细胞凋亡能力影响的研究,为探索牙龈炎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取20~25岁拔除阻生齿牙切除的无炎症龈瓣和正畸过程中增生的牙龈组织,分离培养正常牙龈间充质干细胞... 目的:探讨炎症作用下Caspase-3/8对人牙龈间充质干细胞凋亡能力影响的研究,为探索牙龈炎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取20~25岁拔除阻生齿牙切除的无炎症龈瓣和正畸过程中增生的牙龈组织,分离培养正常牙龈间充质干细胞(NGMSCs)和炎性牙龈间充质干细胞(IGMSCs)。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相同培养条件下NGMSCs与IGMSCs凋亡率;应用PCR,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间Caspase-3,Caspase-8因子表达差异。结果: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结果显示相同培养条件下IGMSCs凋亡率(10.44%)〉NGMSCs凋亡率(2.76%)。PCR结果显示IGMSCs组Caspase-3,Caspase-8表达显著高于NGMSCs组(P〈0.01)。IGMSCs组TNF-α,IL-1β基因表达显著高于NGMSCs组(P〈0.01)。结论:Caspase-3/8在牙龈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凋亡途径中起着重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间充质干细胞 炎性 凋亡 CASPASE-3 CASPASE-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