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9例老年消化系统多原发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董雪娟 蔡昌豪 +1 位作者 吴本俨 张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7-319,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多原发恶性肿瘤(MPMNs)的临床特点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974-2007年就诊的155例老年MPMNs患者,对其中119例消化系统MPMNs的发生部位、发病年龄、间隔时间、病理类型、生存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首发癌、再发...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多原发恶性肿瘤(MPMNs)的临床特点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974-2007年就诊的155例老年MPMNs患者,对其中119例消化系统MPMNs的发生部位、发病年龄、间隔时间、病理类型、生存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首发癌、再发癌、第三癌发病的中位年龄分别为71、77、79.5岁;消化系统好发器官依次为胃(40.3%)、大肠(34.5%)、食管(10.5%)、肝脏(8.7%);按系统受累依次为:消化、呼吸、泌尿、男性生殖及血液系统。消化系统肿瘤以腺癌为主。119例消化系统MPMNs中,同时性多原发癌(SMPC)26例,异时性多原发癌(MMPC)93例,间隔时间共156个。结论胃及大肠是老年男性消化系统肿瘤的好发部位,且以腺癌为主。异时性多原发癌预后好于同时性多原发癌,且原发癌与再发癌间隔时间越长,患者预后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 肿瘤 多原发性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肽α1治疗高龄患者消化系统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石卉 万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5-326,共2页
目的观察及评价胸腺肽α1(Tα1)对高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96例高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化疗)和治疗组(化疗+Tα1),每组48例。治疗组在化疗的同时给予1.6mg Tα1皮下注射,隔日1次... 目的观察及评价胸腺肽α1(Tα1)对高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96例高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化疗)和治疗组(化疗+Tα1),每组48例。治疗组在化疗的同时给予1.6mg Tα1皮下注射,隔日1次,连续应用8周,对照组则在化疗的同时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用法与治疗组相同。在化疗前1周和化疗第2、4、8周分别检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淋巴细胞活性,并记录患者Karnofsky体力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Karnofsk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机体免疫能力相关指标CD4+、CD4+/CD8+和NK细胞活性在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CD4+、CD4+/CD8+和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胸腺肽α1可提高高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Α1 消化系统肿瘤 老年人 免疫活性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消化道进展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万阿娟 朱宇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088-2089,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道进展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为临床治疗、减轻患者痛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老年进展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病例对照调查。结果:病例组SCL-90各因子与...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道进展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为临床治疗、减轻患者痛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老年进展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病例对照调查。结果:病例组SCL-90各因子与对照组相比,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惧、偏执、精神病性等方面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AS及SDS评定,其累积分病例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38%的老年消化道进展期恶性肿瘤患者存在焦虑症状,轻、中、重度分别占22%、12%、4%,36%存在抑郁症状,轻、中、重度分别占18%、11%、7%。结论:老年消化道进展期恶性肿瘤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等一系列不良的心理问题,患者病后的生存质量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方面均明显降低。因此,对患者的心理辅导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心理健康 护理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药气雾剂治疗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袁昌琼 孙彩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185-2185,2198,共2页
通过外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治疗肿瘤在临床已广泛应用。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强,容易导致静脉及其周围局部组织出现静脉炎相关症状,主要表现为红肿、灼痛、条索状物等。老年患者血管细,管壁薄,弹性差,易受损,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高,给患者带... 通过外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治疗肿瘤在临床已广泛应用。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强,容易导致静脉及其周围局部组织出现静脉炎相关症状,主要表现为红肿、灼痛、条索状物等。老年患者血管细,管壁薄,弹性差,易受损,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高,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也给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带来一定的困难。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本院采用红药气雾剂局部外涂治疗静脉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药气雾剂 肿瘤 静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肠病患者腹部CT影像特点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文徽 边祥兵 +2 位作者 杨立 万军 吴本俨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92-995,共4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肠病(ICBD)患者的腹部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确诊并行腹部CT检查的ICBD患者的CT影像资料,并将其按不同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探讨与ICBD死亡相关的肠道病变的CT影像特点。结果共... 目的分析缺血性肠病(ICBD)患者的腹部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确诊并行腹部CT检查的ICBD患者的CT影像资料,并将其按不同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探讨与ICBD死亡相关的肠道病变的CT影像特点。结果共纳入ICBD患者151例,其中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栓塞(ASMATE)51例,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ASMVT)53例,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NOMI)8例,慢性肠系膜缺血(CMI)10例,缺血性结肠炎(IC)29例。其中生存组115例,死亡组36例,结果显示死亡组腹腔积液、门脉系膜积气、肠壁积气及腹腔游离气体比例均明显高于生存组(P<0.001,P<0.001,P<0.001,P=0.003)。结论腹部CT显示腹腔积液、门脉系膜积气、肠壁积气及腹腔游离气体等与ICBD患者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肠病 CT 腹腔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96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文徽 吴健 +2 位作者 李军 万军 吴本俨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0-40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ASMV T)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0年1月-2013年12月确诊的96例ASMV T患者的临床资料,死亡相关危险因素,以及不同治疗方式和不同部位血栓对患者结局的影响。结果 96例ASMVT患者中男72例,...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ASMV T)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0年1月-2013年12月确诊的96例ASMV T患者的临床资料,死亡相关危险因素,以及不同治疗方式和不同部位血栓对患者结局的影响。结果 96例ASMVT患者中男72例,女24例,年龄46.9±15.5岁;生存83例,死亡13例,死亡发生率13.5%;孤立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SMVT)39例,联合SMVT 57例。死亡组合并重症胰腺炎及孤立SMVT的比例高于生存组(P<0.01)。依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开腹手术组(n=23)、介入溶栓组(n=62)和保守治疗组(n=11)。开腹手术组患者自发病至接受治疗的时间最短,孤立SMVT发生率最高,死亡发生率也高于介入溶栓组及保守治疗组。保守治疗组中无死亡病例。孤立SMVT组出现腹膜刺激征、行开腹手术及发生肠坏死的例数均高于联合SMVT组(P<0.01或P<0.05),发生于脾切除术后的患者比例低于联合SMVT组(P=0.002)。结论孤立SMVT因更易出现腹膜刺激征、更易发生肠坏死而需行开腹手术;联合SMVT易发生在脾切除术后;在重症胰腺炎的基础上发病是ASMVT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血管闭塞 静脉血栓形成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2例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7
作者 宫媛 吴本俨 苏斌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8-610,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98-2002年272例TNM分期为Ⅰ、Ⅱ、Ⅲ期且明确进行了根治性手术(R0)的直肠癌患者的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法分析直... 目的分析影响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98-2002年272例TNM分期为Ⅰ、Ⅱ、Ⅲ期且明确进行了根治性手术(R0)的直肠癌患者的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法分析直肠癌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患者中位生存时间58.5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70%、62%。单因素分析表明术前CEA水平、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及TNM分期为直肠癌预后的影响因素,术后辅助化疗是Ⅱ、Ⅲ期直肠癌预后的影响因素,年龄、性别、肿瘤的大体类型及脉管浸润与直肠癌的预后关系不大,肿瘤距肛缘距离不是直肠癌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术前CEA水平、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为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直肠癌根治术后的5年生存率与肿瘤距肛缘距离无关,术前CEA水平、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为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术前准确的CEA指标和病理评估,早期根治性手术,恰当的术后辅助化疗有利于提高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淋巴细胞 肿瘤浸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胃癌术后复发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吴道宏 吴本俨 +1 位作者 王孟薇 宋志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36-936,938,940,共3页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术后复发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1983-2005年间发现的早期胃癌308例,其中245例术后进行了随访,对可能影响早期胃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30例出现胃癌复...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术后复发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1983-2005年间发现的早期胃癌308例,其中245例术后进行了随访,对可能影响早期胃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30例出现胃癌复发(中位时间28个月),1、3、5、7、10、15年复发率分别为5.49%、8.44%、11.27%、14.83%、16.39%、37.79%。黏膜内癌复发13例(中位时间24个月),1、3、5、7、10、15年复发率分别为4.23%、6.68%、7.75%、9.34%、9.34%、28.24%。黏膜下癌复发17例(中位时间31个月),1、3、5、7、10、15年复发率分别为7.39%、11.14%、16.54%、24.49%、29.69%、64.85%。Cox回归分析提示浸润黏膜下层(P-O.044,OR-2.172)增加术后肿瘤复发危险,癌周黏膜明显肠化(p-0.047,0R-0.460)者术后肿瘤复发较少。30例复发者中23例(76.7%)无根治手术指征,未再次手术治疗;7例(23.3%)有再次根治手术指征,其中4例再次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提示3例为残胃早期胃癌,无淋巴结转移,1例为残胃进展期胃癌,伴区域淋巴结转移(已无瘤存活28个月),另3例因身体原因未再手术治疗。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癌周黏膜明显肠化(P-0.016,OR=17.000)为有再次根治手术指征的独立影响因子。86.7%(26/30)的复发患者至少每1~2年进行一次包括胃镜检查方式在内的复查。结论早期胃癌累及黏膜下层者术后更易出现复发;癌周明显肠化者术后复发较少,即使出现复发,也有再次进行根治手术的可能;每1~2年进行一次复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残胃再发癌,但对提高复发转移者再次根治手术机会帮助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肿瘤转移 复发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相关基因GCRG213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胃癌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高利利 吴本俨 +5 位作者 王孟薇 王珊 黄海力 伍银桥 尤纬缔 王卫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81-884,共4页
目的研究胃癌相关基因GCRG213正义、反义转染对胃癌细胞MKN45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将从pGEM-T质粒上扩增出的胃癌相关基因GCRG213的DNA片段,按正向、反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测序正确的重组子pcDNA3·1-a(含GCRG21... 目的研究胃癌相关基因GCRG213正义、反义转染对胃癌细胞MKN45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将从pGEM-T质粒上扩增出的胃癌相关基因GCRG213的DNA片段,按正向、反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测序正确的重组子pcDNA3·1-a(含GCRG213正向克隆)、pcDNA3·1-b(含GCRG213反向克隆)和空载体经脂质体转染人胃癌细胞系MKN45细胞,采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比较转染不同质粒的MKN45细胞中GCRG213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的表达差异。选取稳定转染不同质粒的MKN45细胞,采用细胞计数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增殖状态,AnnexinVFITC/PI双标记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经测序证实,GCRG213正向克隆和反向克隆正确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与对应的空载体比较,转染pcD-NA3·1-a的MKN45细胞中mRNA的表达上调35·4%,蛋白的表达上调49·4%,而转染pcDNA3·1-b的MKN45细胞中mRNA的表达下调32·1%,蛋白的表达下调50·3%。转染了GCRG213正向克隆的MKN45细胞生长增殖速度加快,凋亡率下降,而转染了GCRG213反向克隆的MKN45细胞生长增殖速度减慢,凋亡率增加。结论胃癌相关基因GCRG213可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恶性肿瘤癌变的促进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基因 GCRG213 转染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道宏 吴本俨 +1 位作者 王孟薇 宋志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41-943,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为微创治疗、缩小手术范围提供依据。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1983-2005年间诊治的308例早期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82例术后找到淋巴结,对其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浸...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为微创治疗、缩小手术范围提供依据。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1983-2005年间诊治的308例早期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82例术后找到淋巴结,对其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管癌栓,癌旁黏膜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等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9.9%(28/282),黏膜(M)癌淋巴结转移率为2.5%(4/157),黏膜下层(SM)癌淋巴结转移率为19.2%(24/12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淋巴管癌栓(P=0.000,OR=8.568)、浸润黏膜下层(P=0.018,OR=4.234)、肿瘤〉2cm(P=0.020,OR=4.12)、分化不良(P=0.040,OR-2.710)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子。进一步分层分析提示,影响M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肿瘤大小、淋巴管癌栓,≤2cm的M癌不论分化程度如何均无淋巴管癌栓,也无淋巴结转移(0/108),2-4cm、无淋巴管癌栓的M癌不论分化程度如何均无淋巴结转移(0/26);影响SM癌淋巴结的因素为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管癌栓,≤2cm、分化良好型、无淋巴管癌栓的SM癌均无淋巴结转移(0/25),2era、分化不良型、有淋巴管癌栓的SM癌淋巴结转移率72.7%(8/11)。结论肿瘤大小、淋巴管癌栓与M癌淋巴结转移相关,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管癌栓与SM癌淋巴结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转移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性胃粘膜损伤大鼠ICAM-1及TNF-α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伟 吴本俨 尤纬缔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58-360,共3页
为了解胃粘膜损伤时胃粘膜细胞有无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的表达 ,采用SD大鼠灌服阿司匹林的方法建立胃粘膜损伤模型 ,用免疫组化法动态观察了用阿司匹林致胃粘膜损伤后大鼠胃粘膜ICAM 1、TNF α的表达。结... 为了解胃粘膜损伤时胃粘膜细胞有无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的表达 ,采用SD大鼠灌服阿司匹林的方法建立胃粘膜损伤模型 ,用免疫组化法动态观察了用阿司匹林致胃粘膜损伤后大鼠胃粘膜ICAM 1、TNF α的表达。结果显示 ,ICAM 1在用阿司匹林后 30min时开始表达 ,1h达高峰 ,高峰持续到 6h ,12h开始下降 ,2 4h仅有少量表达 ;TNF α在用阿司匹林后 15min开始表达 ,3h达高峰 ,持续到 6h ,12h开始下降 ,2 4h表达仍较明显。对照组及用药前胃粘膜细胞仅有少量ICAM 1及TNF α表达。提示ICAM 1及TNF α的表达在胃粘膜损伤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胃粘膜损伤 细胞间粘附分子-1 肿瘤坏死因子 ICAM-1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4
12
作者 朱宇欣 万阿娟 李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61-1163,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进行医疗防治和康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CL-90(symptom check list-90)症状自评量表和自行设计的心理卫生相关因素调查表,对解放军总医院86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 目的:分析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进行医疗防治和康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CL-90(symptom check list-90)症状自评量表和自行设计的心理卫生相关因素调查表,对解放军总医院86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心理测试。结果: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SCL-90总分平均(137.5±26.9)分,阳性项目数平均为(29.9±17.1)个,显著高于国内常模,除精神病性及敌对外,其余因子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按显著性排列,前四位的是躯体化、抑郁、焦虑、强迫。本组患者SCL-90总均分符合正态分布。结论: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群,医源性应激和疾病的长期化倾向是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两个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炎 消化性 心理健康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抗胃癌相关蛋白GCRG213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4
13
作者 伍银桥 王孟薇 +3 位作者 吴本俨 王刚石 尤纬缔 王卫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 :制备胃癌相关蛋白GCRG2 13的多克隆抗体。方法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Thioredoxin/GCRG2 13融合蛋白 ,并以所获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 ,制备兔抗GCRG2 13的抗体。抗体的效价及特异性 ,分别用ELISA、Westernblot法鉴定。结果 :在大肠杆菌... 目的 :制备胃癌相关蛋白GCRG2 13的多克隆抗体。方法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Thioredoxin/GCRG2 13融合蛋白 ,并以所获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 ,制备兔抗GCRG2 13的抗体。抗体的效价及特异性 ,分别用ELISA、Westernblot法鉴定。结果 :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 (Mr)约为 2 940 0的Thiore doxin/GCRG2 13融合蛋白 ,经凝胶回收法得到纯度近 10 0 %的蛋白产品。制备了兔抗GCRG2 13的抗体。ELISA法检测抗体的效价达到 1∶2 560 0 0 ,Westernblot证实该抗体可与原核表达的GCRG2 13蛋白特异性结合。结论 :兔抗GCRG2 13抗体的成功制备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GCRG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GCRG213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对大鼠胃动力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文徽 刘庆森 +2 位作者 韩辉 吴本俨 张书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70-572,共3页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A)对大鼠胃动力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BTA10U(小剂量)组、20U(中剂量)组、40U(大剂量)组。给药方法均为剖腹胃窦部肌层注射,观察12周,记录进食量及体重变化。12周末,...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A)对大鼠胃动力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BTA10U(小剂量)组、20U(中剂量)组、40U(大剂量)组。给药方法均为剖腹胃窦部肌层注射,观察12周,记录进食量及体重变化。12周末,测定胃半排空时间以评价BTA对胃动力的影响,再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胃窦部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表达。结果①中、大剂量组大鼠进食量及体重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小剂量组进食量及体重在短时间内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显著(P<0.05)。②12周末,小剂量组胃半排时间110.5±26.67min长于对照组86.83±22.98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161.67±23.53min)和大剂量组(200.33±44.37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③AChE在胃窦部肌间神经丛表达的IOD值分别为:中剂量组(72.44±18.43)、大剂量组(68.38±10.60),显著低于对照组(98.05±16.5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TA通过抑制胆碱能神经末梢Ach的释放,引起胃动力降低,胃排空减慢,致大鼠进食减少,体重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毒素类 A型 胃动力 乙酰胆碱酯酶 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与老年人糖耐量减低发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莉 王文菊 +1 位作者 吴素芬 周庆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4期4-6,共3页
目的 探讨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对老年人糖耐量减低 (IGT)发病的影响。方法 接受健康体检的老年人 16 3例 ,其中IGT患者 80例、糖耐量正常 (NGT)者 83例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对有关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 10项指标进行了调查 ,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对老年人糖耐量减低 (IGT)发病的影响。方法 接受健康体检的老年人 16 3例 ,其中IGT患者 80例、糖耐量正常 (NGT)者 83例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对有关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 10项指标进行了调查 ,比较分析这些指标与IGT发病的关系。结果 IGT组 6 7.5 % (5 4 /89例 )患者所摄入的食物蛋白质成份以优质蛋白质为主 ,低于NGT组 (90 .4 % ,75 /83例 ) ,有显著性差异 (χ2 =12 .89,P <0 .0 1)。在 80例IGT患者中有 32例 (4 0 % )每日食肉量小于 10 0g,而 83例NGT者有 5 1例 (6 1.4 % )日食肉量小于 10 0g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2 9.99,P <0 .0 1)。分析个人生活习惯与IGT发病的关系 ,发现IGT组有 2 0 % (16 /80例 )患者的每日吸烟量多于 2 0支且持续吸烟一年以上 ,而NGT组仅有 8.4 % (7/83例 ) ,有显著性差异 (χ2 =4 .5 0 ,P <0 .0 5 )。结论 本组调查结果提示食物中优质蛋白质成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习惯 生活方式 老年人 糖耐量减低 危险因素 护理 诊断标准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S100A基因在胃癌及其正常黏膜中表达的QRT-PCR检测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海力 吴本俨 +2 位作者 朱旭东 尤纬缔 王孟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47-950,共4页
目的比较S100A2、S100A4、S100A6基因在胃癌及其对应正常黏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实时定量RT-PCR构建上述3个基因的定量扩增标准曲线,精确定量3个基因在20例配对胃癌中的表达丰度并分析它们与胃癌的相关性。结果S100A2、S100A4、S10... 目的比较S100A2、S100A4、S100A6基因在胃癌及其对应正常黏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实时定量RT-PCR构建上述3个基因的定量扩增标准曲线,精确定量3个基因在20例配对胃癌中的表达丰度并分析它们与胃癌的相关性。结果S100A2、S100A4、S100A6基因相对于β2微球蛋白(β2-MG)基因的表达丰度分别为2·83×10-4、6·44×10-2、0·41,3个基因在胃癌中表达均升高,升高倍数分别为10·78、2·31和2·25倍。与正常黏膜比较,S100A2、S100A6表达显著升高(P<0·05)。Spearman分析显示,S100A2与S10A4、S100A2与S100A6基因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值分别为0·00和0·017)。结论S100A2、S100A6基因表达变化可能是胃癌的早期事件,S100A4基因则可能与胃癌的浸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定量RT-PCR S100A钙结合蛋白 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APE的表达特征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世平 黄海力 吴本俨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51-953,共3页
目的了解胃癌患者胃黏膜组织无嘌呤无嘧啶核酸内切酶(APE)的表达状况。方法利用已构建好的包含208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正常胃黏膜和转移淋巴结的组织芯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PE表达水平。结果在正常组织中,胞核阳性率96·6%,胞质... 目的了解胃癌患者胃黏膜组织无嘌呤无嘧啶核酸内切酶(APE)的表达状况。方法利用已构建好的包含208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正常胃黏膜和转移淋巴结的组织芯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PE表达水平。结果在正常组织中,胞核阳性率96·6%,胞质阳性率71·8%,质核均阳性71·4%;在胃癌组织中,胞核阳性率97·1%,胞质阳性率21·4%,质核均阳性21·4%;在转移淋巴结中,胞核阳性率98·9%,胞质阳性率10·0%。与正常组织比较,胃癌组织胞核阳性率变化不明显,但阳性程度低于正常组织(P<0·05),其中35·9%的患者胞核表达轻度减弱,11·2%的患者胞核表达明显减弱;胞质阳性率和阳性程度均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5),其中42·4%的患者胞质表达轻度减弱,21·4%的患者胞质表达明显减弱。结论APE在胃黏膜组织中普遍表达,胞质、胞核均有表达,以胞核表达为主。胃癌组织中胞质和胞核的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组织低,胞质水平降低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嘌呤无嘧啶核酸内切酶 胃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9
18
作者 彭文 李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5期58-59,共2页
总结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护理特点,对13例OSAS老年患者,经鼻持续正压气道装置(N CPAP)治疗,结合心理辅导,护患配合,健康指导等全方位护理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87.6%,提高了生活质量。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持续正压通气治疗 护理体会 全方位护理 护理特点 老年患者 OSAS 心理辅导 健康指导 患者症状 总有效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GCRG21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伍银桥 吴本俨 +3 位作者 王刚石 尤纬缔 王卫华 王孟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制备GCRG213单克隆抗体(mAb)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在大肠杆菌中表达HIS-GCRG213融合蛋白,并以所获蛋白作为免疫原制备鼠mAb。采用ELISA、Westernblot法鉴定抗体的效价及特异性。免疫组化染色观察GCRG213在胃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制备GCRG213单克隆抗体(mAb)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在大肠杆菌中表达HIS-GCRG213融合蛋白,并以所获蛋白作为免疫原制备鼠mAb。采用ELISA、Westernblot法鉴定抗体的效价及特异性。免疫组化染色观察GCRG213在胃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IS-GCRG213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经常规的细胞融合和筛选获得2株可稳定分泌抗GCRG213的杂交瘤细胞株。ELISA法检测腹水的效价可达到1∶106,Western blot证实该抗体可与重组HIS-GCRG213蛋白特异性结合。免疫组化染色显示GCRG21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强于正常胃黏膜组织。结论:成功地制备出2株抗GCRG213的mAb,为进一步研究GCRG213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GCRG213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囊内镜在老年人中的应用与护理干预 被引量:10
20
作者 夏琦怡 张钰 吴学勤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1期21-22,共2页
胶囊内镜是主要应用于小肠疾病检查的一种全新的无创性内镜 ,安全且易于被患者接受。通过对 2 2例老年人进行检查 ,小肠病变的检出率为 5 9%,无任何并发症发生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介绍了胶囊内镜的结构原理、检查方法及其优缺点 ,强调... 胶囊内镜是主要应用于小肠疾病检查的一种全新的无创性内镜 ,安全且易于被患者接受。通过对 2 2例老年人进行检查 ,小肠病变的检出率为 5 9%,无任何并发症发生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介绍了胶囊内镜的结构原理、检查方法及其优缺点 ,强调了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护理干预的侧重点及检查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指出老年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老年人 护理干预 临床资料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