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树突状细胞亚群与T细胞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郭佳 黄建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36-240,共5页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目前已知机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其最大特点是能够显著刺激初始型T细胞(naive T cells)增殖,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近年来,随着对小鼠DCs研究的不断深入开展,本文在此对DCs亚群与T细...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目前已知机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其最大特点是能够显著刺激初始型T细胞(naive T cells)增殖,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近年来,随着对小鼠DCs研究的不断深入开展,本文在此对DCs亚群与T细胞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取得的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T淋巴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树突状细胞诱导TDLN细胞对胃癌细胞系KATO3的体外杀伤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林星石 彭正 +5 位作者 李力 张磊 金婷 张晓平 杨若佳 李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3-177,179,共6页
目的 :研究用冻融的自体胃癌抗原冲击树突状细胞 (DC)来诱导肿瘤引流区淋巴结 (TDLN)细胞对胃癌细胞系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 :采用胃癌患者外周血粘附细胞 (PBAC) ,经GM CSF、IL 4、TNF α诱导和自体肿瘤冻融抗原 (Ag)刺激诱生所获得的D... 目的 :研究用冻融的自体胃癌抗原冲击树突状细胞 (DC)来诱导肿瘤引流区淋巴结 (TDLN)细胞对胃癌细胞系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 :采用胃癌患者外周血粘附细胞 (PBAC) ,经GM CSF、IL 4、TNF α诱导和自体肿瘤冻融抗原 (Ag)刺激诱生所获得的DC与TDLN细胞 1∶5 0比例共培养 3天 ,获得DC激活的TDLN ,即DC TDLN作效应细胞 ;分别以Ag和培液代替DC同样培养TDLN ,即Ag TDLN和TDLN作对照 ,对胃癌细胞系KATO3和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进行杀伤。结果 :DC TDLN、Ag TDLN、TDLN各组细胞对KATO3,均有显著杀伤活性 ,其中DC TDLN组的杀伤作用明显优于后两组 ,且效靶比 2 0∶1的杀伤率优于 10∶1,显示可能有量效关系 ;而TDLN各组不同效靶比对A375杀伤率则无显著差异。结论 :自PBAC获得的DC ,经自身肿瘤Ag冲击并与自身TDLN共培养 ,可使后者对胃癌细胞系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肿瘤引流区淋巴结细胞 胃癌 冻融抗原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疗诱导BALB/c小鼠肾癌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1
3
作者 郭佳 黄建华 +8 位作者 吕海燕 王瑶 杨军 马林 胡亚卓 林星石 金婷 杨若佳 王秋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70-173,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放射治疗诱发BALB/c小鼠Renca肾癌细胞凋亡的特点及其调控机制,为肿瘤放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Annexin-V-FITC/PI法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剂量放疗后细胞凋亡率,建立BALB/c小鼠肾癌细胞肿瘤种植模型,采用PV免疫组织化学法... 目的研究放射治疗诱发BALB/c小鼠Renca肾癌细胞凋亡的特点及其调控机制,为肿瘤放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Annexin-V-FITC/PI法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剂量放疗后细胞凋亡率,建立BALB/c小鼠肾癌细胞肿瘤种植模型,采用PV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石蜡切片P53的表达及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因子IL-2、IFN-γ的表达。结果①在一定照射剂量范围内,Renca细胞的凋亡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升高。②放疗组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率为(30.17±0.88)%,肿瘤组为(24.22±0.68)%,两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③放疗组小鼠脾细胞分泌IL-2为(167.56±13.13)pg/mL,为肿瘤组小鼠分泌量(83.69±1.37)pg/mL的2倍,两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放疗组小鼠脾细胞分泌IFN-γ为(1482.47±47.91)pg/mL,约为肿瘤组小鼠分泌量(211.02±35.98)pg/mL的7倍,两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放疗可诱发Renca细胞凋亡,P53蛋白可能涉及本实验中的细胞凋亡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 凋亡 P53蛋白 白介素-2 Γ-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