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白细胞介素2葡聚糖微球并碘油栓塞治疗肝癌的动物实验
被引量:
6
1
作者
曾晓华
冯敢生
+3 位作者
王颂章
金德勤
唐瑛
丁进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葡聚糖微球并碘油经肝动脉栓塞后、实验兔肝种植瘤灶的坏死程度及其免疫功能的改变。方法20只肝脏载瘤兔,经肝动脉注入IL-2葡聚糖微球并碘油栓塞,栓塞前、后取血测IL-2和sIL-2R,栓塞后1周处死实验兔取瘤灶,进...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葡聚糖微球并碘油经肝动脉栓塞后、实验兔肝种植瘤灶的坏死程度及其免疫功能的改变。方法20只肝脏载瘤兔,经肝动脉注入IL-2葡聚糖微球并碘油栓塞,栓塞前、后取血测IL-2和sIL-2R,栓塞后1周处死实验兔取瘤灶,进行光、电镜病理学检查,并以空白葡聚糖微球并碘油栓塞行对比观察。结果用药组术后IL-2血浓度明显升高,sIL-2R则明显下降,1周后瘤结节完全坏死,假包膜形成。对照组术后IL-2血浓度回升,sIL-2R下降,瘤结节中心性部分坏死,无假包膜形成。结论IL-2葡聚糖微球组与空白葡聚糖微球组各观察指标的对比分析表明,前者在肿瘤坏死程度、免疫功能促进方面明显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白细胞介素
葡聚糖
微球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肝癌氩氦刀术后的DSA血管造影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闫小纺
魏崇键
+1 位作者
乔英
彭辽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385-387,共3页
目的了解肝癌氩氦刀(ECS)术后的DSA影象特征.方法本组对38例肝癌患者(原发性肝癌32例,转移性肝癌6例)作氩氦刀治疗,术后分别在7 d左右、30~60 d行肝动脉或超选择血管造影.结果单个冰球覆盖的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其中<5 cm以下的单发病...
目的了解肝癌氩氦刀(ECS)术后的DSA影象特征.方法本组对38例肝癌患者(原发性肝癌32例,转移性肝癌6例)作氩氦刀治疗,术后分别在7 d左右、30~60 d行肝动脉或超选择血管造影.结果单个冰球覆盖的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其中<5 cm以下的单发病灶,冰球覆盖较完全.冰球叠加覆盖的病灶形态多为不规则形.巨块型,弥漫结节状,治疗区内可见到病理血管和肿瘤染色.冰球覆盖遗漏区18个,肝动脉-静脉和肝动脉-门静脉瘘各4例,穿刺道出血5例,造影剂外溢6例.ECS治疗区域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界限.ECS治疗术后并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病例复发率明显降低.结论①直径5 cm以下的单发病灶,ECS治疗效果满意;②直径5 cm以上的富血型肝癌病理血管对ECS不敏感;③巨块型,弥漫结节状,不规则状肝癌ECS治疗后遗漏区较多;④近肝包膜或肝门附近的病灶,ECS治疗时容易出现并发症;⑤ECS治疗术后7 d左右行TACE可提高肝癌综合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氩氦刀
肝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原发性肝癌
血管造影
DSA
术后
肝动脉-门静脉瘘
造影分析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细胞介素2葡聚糖微球并碘油栓塞治疗肝癌的动物实验
被引量:
6
1
作者
曾晓华
冯敢生
王颂章
金德勤
唐瑛
丁进亚
机构
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放射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科
放射科
出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93-96,共4页
文摘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葡聚糖微球并碘油经肝动脉栓塞后、实验兔肝种植瘤灶的坏死程度及其免疫功能的改变。方法20只肝脏载瘤兔,经肝动脉注入IL-2葡聚糖微球并碘油栓塞,栓塞前、后取血测IL-2和sIL-2R,栓塞后1周处死实验兔取瘤灶,进行光、电镜病理学检查,并以空白葡聚糖微球并碘油栓塞行对比观察。结果用药组术后IL-2血浓度明显升高,sIL-2R则明显下降,1周后瘤结节完全坏死,假包膜形成。对照组术后IL-2血浓度回升,sIL-2R下降,瘤结节中心性部分坏死,无假包膜形成。结论IL-2葡聚糖微球组与空白葡聚糖微球组各观察指标的对比分析表明,前者在肿瘤坏死程度、免疫功能促进方面明显优于后者。
关键词
肝癌
白细胞介素
葡聚糖
微球
动物实验
Keywords
Liver tumor
Interleukin
Dextran
Microsphere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肝癌氩氦刀术后的DSA血管造影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闫小纺
魏崇键
乔英
彭辽河
机构
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放射科
导管室
出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385-387,共3页
文摘
目的了解肝癌氩氦刀(ECS)术后的DSA影象特征.方法本组对38例肝癌患者(原发性肝癌32例,转移性肝癌6例)作氩氦刀治疗,术后分别在7 d左右、30~60 d行肝动脉或超选择血管造影.结果单个冰球覆盖的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其中<5 cm以下的单发病灶,冰球覆盖较完全.冰球叠加覆盖的病灶形态多为不规则形.巨块型,弥漫结节状,治疗区内可见到病理血管和肿瘤染色.冰球覆盖遗漏区18个,肝动脉-静脉和肝动脉-门静脉瘘各4例,穿刺道出血5例,造影剂外溢6例.ECS治疗区域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界限.ECS治疗术后并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病例复发率明显降低.结论①直径5 cm以下的单发病灶,ECS治疗效果满意;②直径5 cm以上的富血型肝癌病理血管对ECS不敏感;③巨块型,弥漫结节状,不规则状肝癌ECS治疗后遗漏区较多;④近肝包膜或肝门附近的病灶,ECS治疗时容易出现并发症;⑤ECS治疗术后7 d左右行TACE可提高肝癌综合治疗效果.
关键词
肝癌
氩氦刀
肝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原发性肝癌
血管造影
DSA
术后
肝动脉-门静脉瘘
造影分析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Keywords
Liver cancer
Endocare Cryocare System
DSA hepatoart
efiography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R816.2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白细胞介素2葡聚糖微球并碘油栓塞治疗肝癌的动物实验
曾晓华
冯敢生
王颂章
金德勤
唐瑛
丁进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肝癌氩氦刀术后的DSA血管造影分析
闫小纺
魏崇键
乔英
彭辽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