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英语空间图式“Front-Back”的隐喻性扩展 |
高航
严辰松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2
|
英语专业学生话语标记语Like习得初探 |
杨世登
刘凌子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6 |
18
|
|
3
|
中国高水平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使用情况研究——基于对中美大学生英语作文范文的对比分析 |
李志雪
李景泉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5 |
6
|
|
4
|
汉-英过渡语中非宾格动词的过度被动化 |
蔡金亭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9
|
|
5
|
我国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现状调查 |
赵东升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5 |
3
|
|
6
|
敬业的男管家——评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的小说《黄昏时分》 |
刘向东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4 |
6
|
|
7
|
“头”的语法化考察 |
高航
严辰松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7
|
|
8
|
认知语言学角度的二语习得研究:观点、现状与展望 |
蔡金亭
朱立霞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0
|
|
9
|
汉语温度图式所衍生的概念隐喻 |
高航
严辰松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0
|
|
10
|
从心理空间理论看远、近指示语与心理距离的关系 |
周蔷
张萱
李斌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11
|
描述翻译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
韩子满
刘芳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12
|
走出“穷途末路”:《接骨师之女》中的女性与自然 |
蔡霞
石平萍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13
|
从女性哥特主义视角解读门罗小说《荒野小站》中的历史叙事 |
王岚
黄川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14
|
参照点结构中名词化的认知语法解释 |
高航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2
|
|
15
|
中国古代及近现代译名研究回顾 |
王英姿
许宏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6
|
二语心理词汇的发展路径——一项历时研究 |
张淑静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5
|
|
17
|
基于语音库的汉语感叹句与感叹语调研究 |
陈虎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8
|
|
18
|
语言官能研究的核心问题及其对自然语言处理的启示 |
程工
杨大然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9
|
名词谓语句的认知解释:主观化与心理扫描 |
高航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4
|
|
20
|
认知语法视角下的汉语兼类问题考察 |
高航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