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战后国际安全观念和安全机制的演变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史页
李超
-
机构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系
-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58,共4页
-
文摘
战后国际安全观念和安全机制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安全观念出现了由传统安全观向新的安全观的结构性变革,与此相适应,国际安全机制先后出现了集体安全机制、共同安全机制、合作安全机制等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不同类型。中国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提出并倡导的普遍安全及机制既涵盖了上述各机制的合理内核,又克服了其中的不足,是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一种可靠选择。
-
关键词
安全观
国际安全机制
集体安全
共同安全
合作安全
普遍安全机制
国际关系
-
分类号
D815.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9·11”事件后美国对中亚地区的政策及其影响
被引量:5
- 2
-
-
作者
戴超武
李春玲
-
机构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系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图书馆
-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0-64,共5页
-
文摘
冷战结束后 ,中亚地区在美国战略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9·11”事件后 ,美国对中亚地区的政策有两个基本目标 :实现在中亚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建立有利于美国的阿富汗未来政权。美国的政策将产生长期的影响 ,不仅导致美国力量在中亚地区的长期存在 ,主导阿富汗未来的政治发展 。
-
关键词
'9·11'事件
中亚地区
美国
政策
影响
-
分类号
D8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反恐合作与俄罗斯对美国政策取向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刘飞涛
梁强
-
机构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系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9-82,共4页
-
文摘
本文以“9·11”事件以来俄罗斯在反恐战争中的合作政策为中心 ,重点分析了俄罗斯在反恐怖战争中的利益得失 ,揭示了这种合作是以俄罗斯的战争妥协为前提的 ,它意味着俄罗斯在放弃冷战时期“零和”方式的国家利益认知模式的同时 ,正在学习和探寻一条与美国和西方交往的适当途径 ,并初步确定了所应遵循的一些基本行为准则 ,即绝对放弃反美的政治信念 ;不寻求与美国无故对抗 ;在一定程度上主动承认美国的某些特殊地位 ;把对美政策的制定纳入国家复兴的大战略框架之中。
-
关键词
俄罗斯
美国
反恐合作
政策取向
国际恐怖主义
-
分类号
D815.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