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所三级甲等医院疾病诊断不符的情况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傅万明 胡毅华 +6 位作者 吴克俭 邹俊卿 张健玲 石东 谈洪波 李风华 程榕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46-348,共3页
目的 :了解三所医院对疾病正确诊断水平和正确程度 ,期望从中总结出相关的经验教训 ,以引起医院领导和临床医师的重视 ,减少误诊 ,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方法 :用微机分别查出三所医院 3年中疾病诊断不符的病案号 ,再根据病案号... 目的 :了解三所医院对疾病正确诊断水平和正确程度 ,期望从中总结出相关的经验教训 ,以引起医院领导和临床医师的重视 ,减少误诊 ,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方法 :用微机分别查出三所医院 3年中疾病诊断不符的病案号 ,再根据病案号调出全部病历 ,分类统计有关内容 ,回顾分析南京地区三所医院 3年中诊断不符情况。 结果和结论 :三所医院 3年中疾病诊断不符数占收容数的 1 45 % ,其中第一和第二诊断不符数分别占总收容数的 0 .94%和 0 5 1% ;内、外科系诊断不符数分别占总不符数的 5 4 47%和 45 5 3% ;并得出诊断不符高频发疾病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甲等医院 疾病诊断 诊断不符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术式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2
作者 徐晓红 薛迎春 +2 位作者 彭琦 孙群林 蔡婷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98-1600,1626,共4页
目的 :分析比较泪囊鼻腔吻合术、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泪道激光成形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7年12月~2013年12月间分别实施这3种术式的年龄匹配的3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其中A组(泪囊鼻腔吻合术)40例,B组(鼻... 目的 :分析比较泪囊鼻腔吻合术、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泪道激光成形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7年12月~2013年12月间分别实施这3种术式的年龄匹配的3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其中A组(泪囊鼻腔吻合术)40例,B组(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40例,C组(Nd:YAG泪道激光成形术)40例。结果:出院时A组有效率为97.5%,B组有效率为95.0%,C组有效率为100.0%。随访12个月后A组有效率为85.0%,B组有效率为92.5%,C组有效率为60.0%。结论: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远期有效率高,组织损伤小,无疤痕,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慢性泪囊炎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泪囊鼻腔吻合术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 泪道激光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托啡诺与芬太尼联合用于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 被引量:30
3
作者 何绍明 周宁 +1 位作者 李辉 金利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643-644,共2页
目的 比较布托啡诺、芬太尼、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用于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ASA Ⅰ或Ⅱ级的腹部或下肢手术的全麻病人,随机均分为布托啡诺组(B组)、芬太尼组(F组)、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组(BF组),术毕... 目的 比较布托啡诺、芬太尼、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用于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ASA Ⅰ或Ⅱ级的腹部或下肢手术的全麻病人,随机均分为布托啡诺组(B组)、芬太尼组(F组)、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组(BF组),术毕按三种方案实行PCIA.在PCIA开始后4、8、12、24、48 h观察并记录镇痛、镇静效果、病人自控镇痛(PCA)给药次数、监测数据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三组PCIA方案均能达到良好的镇痛和镇静目的 ,但12 h内B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高于F和BF组(P<0.01),4 h内F组、4~8 h之间B组需要更多的PCA给药次数.BF组不仅镇痛、镇静效果满意,恶心、呕吐和头晕的发生率也较低.结论 布托啡诺与芬太尼联合应用是一种较理想的术后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芬太尼 病人自控静脉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及前臂外伤术中紫外线照射、术后早期超短波治疗及功能训练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4
作者 沈素娥 江立红 +1 位作者 李颖 苏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6-357,共2页
目的:观察手及前臂外伤患者术中紫外线照射、术后早期超短波及功能训练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99例手及前臂外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两组,均行外科常规治疗。研究组101例,术中及术后第3天照射短波紫外线,第5天开始超短波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9... 目的:观察手及前臂外伤患者术中紫外线照射、术后早期超短波及功能训练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99例手及前臂外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两组,均行外科常规治疗。研究组101例,术中及术后第3天照射短波紫外线,第5天开始超短波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98例,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结果:研究组创面炎症反应明显减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关节活动度情况,在研究组/对照组,优效:45例(44.6%)/18例(18.4%),显效:43例(42.6%)/26例(26.5%),进步12例(11.9%)/45例(45.9%),研究组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术中紫外线照射及早期超短波治疗配合功能训练对手及前臂创伤术后消炎、消肿、抗感染具有显著治疗效果,能明显促进后期关节功能活动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紫外线 超短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栓塞加部分脾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脾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桂芳 谢松柏 +5 位作者 周有喜 翟群 孙海 刘万菊 杨兴华 李志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7-50,共4页
对原发性肝癌伴肝硬化脾亢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加部分脾栓塞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肝动脉化疗栓塞加部分脾栓塞疗效满意。动态观察血常规、肝功能及各项免疫指标,发现该组血细胞下降较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组明显减... 对原发性肝癌伴肝硬化脾亢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加部分脾栓塞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肝动脉化疗栓塞加部分脾栓塞疗效满意。动态观察血常规、肝功能及各项免疫指标,发现该组血细胞下降较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再次治疗的间隔时间缩短。长期观察发现,肝动脉化疗栓塞加部分脾栓塞组治疗前后肝功改善也较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疗法 部分脾栓塞 肝肿瘤 原发性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酶对丘脑组织血脑屏障及水电解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一芳 宫丽丽 +3 位作者 刘开东 吴继明 杨建凤 郑卫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 探讨凝血酶对丘脑组织是否具有毒性损伤作用以及损伤是否可逆。方法 在鼠脑室内注入凝血酶 ,于不同时间段测定丘脑组织的血脑屏障 (BBB)通透性、BBB破坏体积、水电解质含量 ,并以脑室内注入生理盐水和注入凝血酶后再注入水蛭素... 目的 探讨凝血酶对丘脑组织是否具有毒性损伤作用以及损伤是否可逆。方法 在鼠脑室内注入凝血酶 ,于不同时间段测定丘脑组织的血脑屏障 (BBB)通透性、BBB破坏体积、水电解质含量 ,并以脑室内注入生理盐水和注入凝血酶后再注入水蛭素的动物为对照。结果 凝血酶注入后 6 h丘脑组织的 BBB即遭到破坏 ,组织发生水肿 ,同时 Na+、Ca2 +含量明显升高 ,K+含量明显降低 ;水蛭素可修复损伤的 BBB,减轻组织水肿 ,调整电解质紊乱。结论 凝血酶对丘脑组织具有毒性损伤作用 ,但这一损伤可被水蛭素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 脑损伤 水蛭素 丘脑 血脑屏障 水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热量营养支持对肝癌术后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顾春林 霍中华 +5 位作者 张洪海 胡君 尹鹏 宋博 候乐伟 吕盛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6年第3期152-153,158,共3页
目的:比较低热量肠内、外营养支持对肝癌术后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9例可切除肝癌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术后第2 d始分别接受低热量肠内营养(HEN组)和低热量肠外营养(HPN组),比较两组术后的免疫和营养指标。结果:HEN组术后前清... 目的:比较低热量肠内、外营养支持对肝癌术后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9例可切除肝癌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术后第2 d始分别接受低热量肠内营养(HEN组)和低热量肠外营养(HPN组),比较两组术后的免疫和营养指标。结果:HEN组术后前清蛋白、转铁蛋白、IgA、IgG、IgM下降幅度小,CD3和CD4/CD8易恢复至术前水平,与HPN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EN支持有利于肝癌术后营养和免疫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功能 低热量营养 肝癌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间沟臂丛阻滞的CT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徐华强 袁新平 +3 位作者 何绍明 周宁 邵艳波 曹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956-959,共4页
目的臂丛麻醉时将麻醉药注入臂丛鞘内有时不能得到满意的麻醉效果,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臂丛神经阻滞效果与臂丛鞘的关系。文中应用CT观察局麻药在臂丛鞘内的分布与扩散,探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 60例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 目的臂丛麻醉时将麻醉药注入臂丛鞘内有时不能得到满意的麻醉效果,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臂丛神经阻滞效果与臂丛鞘的关系。文中应用CT观察局麻药在臂丛鞘内的分布与扩散,探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 60例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非异感(non-paresthesia,NPAR)组和神经刺激器定位(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or,PNS)2组,每组30例,评估感觉和运动神经的阻滞程度、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每组随机选择8例行CT检查,扫描范围自C3至T3平面,并行注药侧的冠、矢状面CT重组成像,测量臂丛上、中、下干周围局麻药物的扩散范围。结果局麻药局限性分布于臂丛鞘内,肌间沟水平为完整的鞘样结构,其下方有明显的分隔,局麻药的分布范围在臂丛上干、中干2组间无明显差异,下干PNS组麻醉药分布高于NPAR组(P<0.05)。2组患者中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的感觉及运动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前臂内侧皮神经的感觉评分和尺神经的感觉及运动评分NPAR组明显高于PNS组(P<0.05)。结论臂丛鞘是多腔结构,局麻药物注射的位置和深度直接影响阻滞效果,偏向尺侧的手术采用PNS定位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间沟 臂丛阻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8
9
作者 冷冬妮 王海 +3 位作者 吴波 马恒辉 周航波 陆珍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46-248,共3页
目的微结节型胸腺瘤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胸腺上皮性肿瘤,只占所有胸腺瘤的1%~5%,国内尚无报道。文中探讨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micronodular thymoma with lymphoid stroma,MN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运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 目的微结节型胸腺瘤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胸腺上皮性肿瘤,只占所有胸腺瘤的1%~5%,国内尚无报道。文中探讨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micronodular thymoma with lymphoid stroma,MN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运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1例女性,68岁MNT,复习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肿块位于前中纵隔,大小9 cm×7 cm×5 cm,切面实性,灰白灰黄色,质中。组织学以多发性由丰富的淋巴细胞间质分隔的散在上皮性结节为特征,淋巴样间质中含有明显的生发中心。免疫表型:上皮成分表达CKpan,间质淋巴细胞和结节内散在淋巴细胞表达CD20、TdT、CD3和CD5。结论MNT非常罕见,良性病程,预后好,其确诊依赖于病理组织学与免疫组化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微结节 淋巴样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韩燕 楼建英 +4 位作者 周民伟 王达理 周春蕾 张伟 张必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54-156,共3页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内皮素 1(ET 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 6 0例CHF患者分成卡维地洛组和常规治疗组进行对照 ,测定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及用药 6个月后血浆ET 1、CGRP水平变化 ,并与...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内皮素 1(ET 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 6 0例CHF患者分成卡维地洛组和常规治疗组进行对照 ,测定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及用药 6个月后血浆ET 1、CGRP水平变化 ,并与正常对照组 (2 0例 )进行对照。结果 CHF患者血浆ET 1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 <0 .0 1) ,血浆CGRP则明显降低 (P <0 .0 5 ) ;卡维地洛组治疗后血浆ET 1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 .0 1) ,血浆CGRP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血浆ET 1、CGRP水平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卡维地洛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ET 1有降低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内皮缩血管肽类 卡维地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肝化瘀退黄法对阴黄患者HA、LN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潘雪飞 张长法 +2 位作者 邱蔚蔚 周民伟 陈桂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09-210,共2页
用养肝化瘀退黄法治疗阴黄43例,显效27例(62.7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观察在养肝化瘀退黄法治疗前后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血液粘度的变化,结果见各项指标下降明显,治疗前后相比具有... 用养肝化瘀退黄法治疗阴黄43例,显效27例(62.7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观察在养肝化瘀退黄法治疗前后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血液粘度的变化,结果见各项指标下降明显,治疗前后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黄 透明质酸 中医药疗法 养肝化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765高表达对胃癌耐药细胞株BGC-823/CDDP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霍中华 储著凌 +2 位作者 胡君 宋博 吕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81-1586,共6页
目的观察miRNA765高表达对胃癌顺铂(CDDP)耐药细胞株BGC-823/CDDP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将PCR扩增的包含miRNA765前体的基因序列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构建miRNA重组表达载体;阳离子脂质体转染重组质粒到BGC-823/CDDP细胞。转染后48 h,Real-T... 目的观察miRNA765高表达对胃癌顺铂(CDDP)耐药细胞株BGC-823/CDDP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将PCR扩增的包含miRNA765前体的基因序列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构建miRNA重组表达载体;阳离子脂质体转染重组质粒到BGC-823/CDDP细胞。转染后48 h,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细胞中miRNA765和细胞因子诱导的凋亡抑制因子1(CIAPIN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采用不同浓度CDDP处理转染后48 h的BGC-823/CDDP细胞,24和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并计算细胞对于CDDP的半抑制浓度(IC50)。采用终质量浓度为1μg/mL的CDDP处理基因干预后的BGC-823/CDDP细胞,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BGC-823/CDDP细胞内miRNA765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其亲本细胞BGC-823,CIAPIN1蛋白相对表达量则明显高于其亲本细胞株(均P<0.01)。在BGC-823/CDDP细胞内高表达miRNA765可明显抑制CIAPIN1蛋白的表达,转染后48 h的CIAPIN1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未转染组(P<0.01);miRNA765高表达可明显降低BGC-823/CDDP细胞的耐药能力,48 h后IC50值从(18.27±3.92)μg/mL降至(1.50±0.43)μg/mL(P<0.05)。转染48 h后,BGC-823/CDDP细胞的凋亡率从(10.1±1.7)%上升至(53.4±7.9)%(P<0.01)。结论 miRNA765高表达可以明显降低胃癌耐药细胞株BGC-823/CDDP的耐药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GC-823 耐药细胞株 CDDP 耐药性 胃癌 脂质体转染 蛋白表达量 DP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内出血后凝血酶对脑室周围组织的毒性损伤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一芳 宫丽丽 +2 位作者 孙西林 吴继明 傅庭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06-308,共3页
目的探讨脑室内出血后凝血酶对脑室周围组织是否存在毒性损伤作用。方法将凝血酶溶液注入鼠脑室内后,测定基底节与丘脑区域的脑血流量、血脑屏障通透性。另外,将鼠脑细胞置入含有凝血酶的培养液中培养,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的浓度... 目的探讨脑室内出血后凝血酶对脑室周围组织是否存在毒性损伤作用。方法将凝血酶溶液注入鼠脑室内后,测定基底节与丘脑区域的脑血流量、血脑屏障通透性。另外,将鼠脑细胞置入含有凝血酶的培养液中培养,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的浓度。结果凝血酶导致血脑屏障的破坏与脑细胞死亡,而对脑血流量没有明显影响。结论脑室内出血后,凝血酶对脑室周围组织存在毒性损伤,血脑屏障的破坏与细胞毒性作用可能是这一损伤的主要病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凝血酶 脑损伤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696份病理检查申请与诊断报告单的质量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陆珍凤 顾晓燕 +4 位作者 夏春 夏秋媛 印洪林 石群立 周晓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41-843,共3页
目的作为重要的病理资料,病理检查申请和诊断报告单是各级医疗单位医疗质量规范化管理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回顾性检查病理检查申请和诊断报告单的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防范措施,为改进病理科质量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 目的作为重要的病理资料,病理检查申请和诊断报告单是各级医疗单位医疗质量规范化管理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回顾性检查病理检查申请和诊断报告单的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防范措施,为改进病理科质量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2012年1-12月共33 696份病理检查申请和诊断报告单逐一进行检查,总结存在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结果 33 696份病理检查申请和诊断报告单中,门诊病例19 154份、住院病例14542份。病理检查申请单不合格1760份(5.22%),其中无临床诊断、无病史及无申请医师为主要问题;诊断报告单不合格157份(0.46%),其主要存在问题为标本大体和镜下描写过于简单。结论在病理检查申请和诊断报告单存在问题中,无临床诊断现象较突出。因此应重视相关科室协同合作,从而提高病理检查申请和诊断报告单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检查申请 诊断报告单 临床诊断 医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手术中胃粘膜pH的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富军 徐美英 +2 位作者 周宁 马宇 朱晓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84-185,共2页
关键词 心脏手术 胃粘膜 PH值 冠脉搭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23和p16基因协同表达与胃癌临床生物学特性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桂芳 骆益宙 +6 位作者 段赤军 翟群 孙海 廖辉 温宏升 王学之 甘戈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90-293,共4页
目的 :检测与分析nm2 3,p16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并随访 5年以上 ,探讨其与胃癌术后复发转移及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m2 3,P1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并随访 5年以上。结果 :84例胃癌标本中nm2 3阳性率 46 ... 目的 :检测与分析nm2 3,p16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并随访 5年以上 ,探讨其与胃癌术后复发转移及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m2 3,P1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并随访 5年以上。结果 :84例胃癌标本中nm2 3阳性率 46 .43% ,p16阳性率 44 .0 5 % ,胃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组织和胃良性息肉 ,而且这 2类基因的表达与肿瘤侵袭深度及临床分期有关。随访中发现 ,阴性表达者死亡率高 ,转移复发率高 ,中位生存期短 (P <0 .0 1)。结论 :nm2 3,p16基因蛋白异常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有可能成为临床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及判断预后的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NM23 P16 免疫组织化学 生物学特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松醇对慢性哮喘小鼠模型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顾晓燕 王毓薇 +1 位作者 蒋德升 杜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9-373,共5页
目的:观察D-松醇对慢性哮喘小鼠模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影响。方法:18只BALB/c小鼠按随机原则分成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D-松醇干预组,每组6只,末次抗原激发24 h后,检测各组小鼠的肺功能,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变化;Masson三色染... 目的:观察D-松醇对慢性哮喘小鼠模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影响。方法:18只BALB/c小鼠按随机原则分成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D-松醇干预组,每组6只,末次抗原激发24 h后,检测各组小鼠的肺功能,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变化;Masson三色染色观察气道纤维化的改变;real-time PCR观察肺组织TGF-β1 mRNA的表达;采用ELISA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GF-β1的表达。结果:哮喘模型组小鼠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明显加重,而D-松醇能显著抑制慢性哮喘模型小鼠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且D-松醇干预后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TGF-β1 mRNA和肺泡灌洗液中TGF-β1表达也显著降低。结论:D-松醇能抑制慢性哮喘模型小鼠的气道重塑,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肺组织TGF-β1的表达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松醇 哮喘 气道重塑 气道高反应性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重发 朱清 +2 位作者 付启梅 卜全慧 施斌斌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26-328,共3页
目的探讨Th1/Th2类细胞因子在CHB患者PBMC表达,及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对患者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30例CHB患者给予干扰素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4、IL-10和IFN-γ的水平,同时选择15例... 目的探讨Th1/Th2类细胞因子在CHB患者PBMC表达,及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对患者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30例CHB患者给予干扰素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4、IL-10和IFN-γ的水平,同时选择15例健康人群作对照组。结果CHB组PBMC培养上清分泌IL-4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IFN-γ水平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HBV DNA水平与IL-4水平呈正相关,与IFN-γ水平呈负相关。治疗结束后IL-4、IL-10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P<0.05),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CHB存在异常细胞免疫应答,干扰素治疗CHB可提高患者Th1型细胞因子水平、降低Th2型细胞因子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细胞因子 免疫应答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安消胶囊联合双歧三联活性胶囊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金韩 黄重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671-672,共2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可改善,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
关键词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六味安消胶 双歧三联活性胶囊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清胃冲剂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的均匀设计优化选择 被引量:8
20
作者 范国荣 胡晋红 +4 位作者 徐萍 梁秉文 林梅 张正行 安登魁 《中成药》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21-323,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黄清胃冲剂活性成分提取分离的优化工艺条件。方法 :以游离蒽醌提取率为定量指标 ,通过 4种生大黄煎煮方法的初步筛选 ,确定浸渍溶剂、浸渍时间、回流溶剂及回流时间为考察因素 ,并以U9(96)均匀表设计试验。结果 :大黄提... :目的 :探讨大黄清胃冲剂活性成分提取分离的优化工艺条件。方法 :以游离蒽醌提取率为定量指标 ,通过 4种生大黄煎煮方法的初步筛选 ,确定浸渍溶剂、浸渍时间、回流溶剂及回流时间为考察因素 ,并以U9(96)均匀表设计试验。结果 :大黄提取优化工艺条件为 70 %乙醇浸渍 14h和回流提取 80min。结论 :工艺条件可用于大黄清胃冲剂的生产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清胃冲剂 游离蒽醌 提取工艺 均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